第104章 经费
作者:重生      更新:2023-07-30 13:10      字数:4232
  华镇一阵儿风似的跑了, 卫雪玢回去把碗筷收拾了就早早的休息了, 煤球机的想法其实卫雪玢也挺动心的, 在她的记忆里,就是二十年后,煤球也没有完全的被取代, 只是自己打煤的事情却早早就绝迹了,且不说人们越来越忙碌,也更富裕, 不愿意再去做这些又脏又累且花费时间的事, 就是想干, 以后哪有那么大的空地叫你打煤球儿啊!

  第二天一大早华镇又来了, 他把自己跟权师傅的谈话跟卫雪玢大概学了学,“权师傅夸咱脑子灵呢!”

  卫雪玢白了华镇一眼,低头继续盘账,“是夸你吧?还咱?”

  “当然是夸咱们, 你想想,千百年来大家都是用手剥玉米, 愣是叫你想出来可以用机器,我呢, 打个煤球儿就能想出来得造个煤球机,这叫在生活里发现商机,”华镇跟权师傅谈完回去,越想越觉得这事儿能干,如果他们真的能造出来煤球儿机, 他现在煤矿上又认识人了,将来拉煤过来自己开个煤球儿厂都行。

  卫雪玢没想到华镇心还挺大呢,“嗯,你说的对,但这一切啊,”卫雪玢拍拍手上的账本,都得以咱们挣到了钱,盖起了工厂为前提!

  “那你跟我说,咱们现在挣了没?多少?”华镇看着卫雪玢手里的账本,但没伸手去拿。

  卫雪玢大概算了算账,短短二十天,他们连卖带租还有订出去的货,也有五百台了,货款只收回了二百台的,如果不算饭盒跟铝盆儿的收益,那就还是个赔,“唉,幸亏咱们的饭盒跟铝盆儿还挺好卖,”

  卫雪玢又打了一记遍算盘,“这个月还不错,纯落了八百块!”

  “这样吧,咱们两个领导也不能没饭吃吧?对外头说咱们是一正一副,其实也没必要分啥大小了,一个一百?”华镇十分想给自己发一回高工资,也想让卫雪玢多拿点儿,一百块,省长也拿不到这个数。

  一百块?你以为是你国家主席?卫雪玢横了华镇一眼,才挣了多少就盛不下他了,“不行,你想拿一百的话,就给你发,我不要,我一个月,”卫雪玢想了想,“还是四十吧,不少了。”

  “四十块能干啥?你都是厂长了,又那么出力,多拿些也是应该的,再说你有了钱,也买点雪花膏啥的擦一擦,再做几身儿好衣裳穿穿,走出去人家才相信咱们厂子生意好呢!”还知道形象工程了,卫雪玢“噗嗤”一笑,“行了,就算是买衣裳买护肤品,我的钱也够了,你别忘了,我跟延亭做的生意,赚的不比这个少。”

  “你不是不干那个了,要不这样,你一月六十,给我四十就行了,咱俩一百块,”华镇也没真想一月拿一百,虽然他不管账,但一个脱粒机投了多少,他还是知道些的,至于后面他们计划盖厂房,还有买生产设备,招工人,那就更需要钱了。

  “我觉得靠咱们这么存钱干大事,估计都行烃成老太儿老太太了,”华镇心里也大概算过账,这次跟着贺局长他们出去,也跟兄弟厂家打听过,想想那个投资,他们得多少脱粒机啊。

  “我知道啊,所以咱们得贷款,”卫雪玢目光中满是期待,“下来可就要看你的了,华厂长。”

  贷款?这个华镇多少也知道一些,就是去顺银行借钱,但怎么弄他一点儿都不清楚,不过华镇可不能在卫雪玢跟前露怯了,“行,咱们就贷款,这事儿交给我了,我来办好了。”

  他得抓紧时间找个银行工作的人问问,他们能不能贷款,怎么个弄法儿。

  要不是自己厂子因为脱粒机上了报纸,得到了领导们的重视,卫雪玢可不敢想贷款的事,但现在这么好的东风不借,那就太傻了,“那我可不管了,全交给你了啊,华厂长,还有,”

  卫雪玢从锁着的抽屉里数出二百块钱来,“这个给你,当公关经费。”

  “啥经费?攻关?攻那个关?贷个款,又不是打仗?”华镇讶异的看着卫雪玢递过来的一摞儿钱,这么多钱她是想叫自己攻啥关啊?

  这时候还不像以后,大家还都是以工作为重,但适当的请人吃顿饭,买盒烟这些基本的交际应酬总得有吧?从他们一开始出去,华镇就不断往里贴烟了,那烟卫雪玢没怎么见过,也不好估价钱,加上厂子里真没啥钱,她就装看不见了,但现在厂里有了盈余,就不能再叫华镇往里贴了,“你找人说事儿,不给人拿盒烟?要是到了饭点儿,吃顿饭总不能叫人家掏钱吧?这个你拿着,随你支配,这就叫公关,叫你把外头的关系给打好了。”

  “不行不行,哪有这样的,”华镇连忙摇头,“我跟你说,我爷身体不好,大夫不许他抽烟,家里的那些烟啊,给谁不是给?根本不用我花钱,至于请人吃饭,我又不是不吃,再说那点儿钱我还是有的,我没啥开销,挣的花不完!”

  “这不是你花不花的花的事,而是规矩,你放心,这钱我会上账的,算在支出上,虽然这厂子是咱们两个的,但该怎么来还怎么来,现在厂子小大家不在意,要是以后干大了,有个百万千万的资产,下头上千号的工人,你也没个规矩?”卫雪玢把账本递给华镇,用上面敲了敲,“来,签个字。”

  原来给自己支二百块钱,还得签字,“好好好,你咋说我咋办,我签!”

  什么千万百万的,华镇觉得卫雪玢简直在说梦话,不过她喜欢做梦,那他就陪她做一做,“你说,咱们真有那么多钱,那么多工人,是不是也是那个‘红色资本家’?”

  以后哪还有这个名头?卫雪玢一笑,“等咱们真干大了,你就是华董,我就是卫总!”

  华镇没听懂这“华董,卫总”是个啥官儿,嘿嘿笑了笑,“随你,你爱叫啥就叫啥吧,反正这厂子你说了算,”卫雪玢喜欢怎么折腾,华镇就随她折腾去,只要她高兴。

  中午华镇又硬扎着脑袋在卫雪玢这里蹭了顿午饭,就被卫雪玢给撵走了,他心里也惦记着卫雪玢说贷款的事,大概跟卫雪玢估摸了一下要贷的额度,就起身走了。

  华镇走后,卫雪玢睡了个午觉,看时间差不多了,到菜组买了点儿菜,提着往三角场去。

  “雪玢回来啦?听说你这阵子跑下头县里了?明香找你好几回,搁家直生气,”卫二娘正好也从外头回来,看见卫雪玢,连忙喊她,“那闺女生起气来我可哄不住,你一会儿过去看看她去。”

  “知道了二娘,我一会儿往家去,”海明香也快该去京都上大学了,卫雪玢也惦记着这事儿呢。

  卫二娘看着拐进自己家的卫雪玢,叹了口气,她根本没想过让卫雪玢当儿媳妇,原来是看不上卫家,后来是嫌卫雪玢离过婚,现在呢,一个没工作的女人,就算是现在再出名,也不行!

  万一哪天人家不许那华胜厂干下去了,她可咋办?在卫二娘眼里,悄悄辞职的卫雪玢眼皮子太浅,就算是再能干,也是配不上她儿子的。

  卫雪玢拎着菜推开院门儿,正看见李兰竹在院子里晒面呢,“妈,我回来了,这是咋了?面都生虫了?”

  李兰竹嗯了一声,没好意思告诉卫雪玢,前些天张彩环从乡下回来,说是从她娘家带了点面,结果等张彩环住了一夜回去,李兰竹发现自家缸里的面变成了黑的还生了虫的杂和面儿!

  知道被儿媳把面给换了,李兰竹也只能是有口难言,偏她还不是个浪费的人,只能把这些粉面从缸里倒出来在太阳下晒一晒,把虫子挑一挑,再配上些白面给吃了,“嗯,天不好屋里潮就生虫了,没事,晒晒挑挑还会吃。”

  卫雪玢把菜放到厨房里过去帮忙,“诶,妈,你咋还吃这种面儿?家里面不够吃?不应该啊!”

  现在跟以前比着少了四五口人,以李兰竹的工资加上卫广杉的支援,完全养得起一家子人了,“这面,哎呀,不光生虫,都噎(音)了,不能吃了,咱后头不是还养着两只鸡子呢,喂鸡算了。”

  “喂鸡,说的轻巧,把这个喂鸡,家里吃啥?一大家子等着吃饭类,你以为跟你一样,一人儿吃饱全家不饿?!”李兰竹一把打开卫雪玢要掀放着杂和面儿的塑料布的手,把心里的窝囊气冲着女儿就撒,“你现在多风光,还管你妈吃啥喝啥?”

  卫雪玢被李兰竹打的生疼,她收回手,没接李兰竹的话,她在家里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家里啥情况她心里清楚的很,再不济也不会穷到这年头儿还吃杂和面儿的地步,就看李兰竹那劲儿,这面里头就有故事,不过她也不想问,“那行,你随便,我听我们厂焦师傅说,你叫雪珍去喊过我,有啥事?”

  没等到卫雪玢跟她顶,李兰竹反而有些失望,她也不捡虫子了,拉了把椅子坐下,“嗯,我看报纸了,听说你们厂子挺红火的,你不是说是给人家看门儿嘛,咋成了人家的副厂长了?”

  看来她妈是还不知道她辞职了,卫雪玢一笑,“没啥,也就是写着好听点儿,厂里人少,你也知道,华镇又不是咱们本地人,人头不熟,我就跟着帮帮忙,说我是副厂长,也是开玩笑,没想到记者居然信了,还登到报上了。”

  噢,原来是这样,李兰竹也不相信嘛,她闺女她还不知道?就上过个初中,家务活儿倒是干的挺好,但当厂长那可不是光靠会干活儿,还得有文化有技术,“我就说,你哪能当厂长啊,”

  她想起张彩环来跟她说的话,再看看地上的杂和面儿,心里有些不想替她开口,但又想到张彩环说自己想找点儿事干,挣点儿减轻一下卫广益的负担,而且向新向前还得上学,李兰竹心里的气又消了不少,“是这样的,我听说你们那个脱粒机卖的挺好?还兴叫人租着用?”

  卫雪玢点点头,“嗯,我们厂长说那脱粒机十块钱一台,家里条件差一点儿的乡亲买不起,所以就给一些相对贫困的村子了点儿福利,叫村委会出头,押了台机器租给乡亲们用,”

  “噢,原来是这样,我咋听说有些有钱的人,自己买来租给人家用,一天能挣好几毛呢?”李兰竹听张彩环给她算过账,如果能从卫雪玢这儿弄台免费的叫她回去用用,一个秋收下来,也能挣下好几块呢!

  “是啊,有些乡亲有眼光,反正这机器买回去三五年也用不坏,除了自己用,再借给邻居们用用,换点儿租金也算是回些本儿,”这问的这么仔细,恐怕还有后话等着她呢。

  李兰竹低着头,不见卫雪玢问她有啥事,没办法只得又道,“前几天你大嫂回来了,说起来你们这个脱粒机了,你也知道咱们南村儿可是个大村儿,她说光咱们村儿都买了两台呢!”

  “那肯定的,咱们村儿人多,一台肯定不够用,”戏肉来了,“不过有个两台,就差不多了。”

  “嗯,是这样的,你大嫂说看见你们的车去了,不过你太忙了,她不敢去耽误你的事儿,这不专门回来找你来了,偏你又下县里去了,”李兰竹迟疑了一下还是决定把后头的话说出来,毕竟都是她的孩子,一个过的好了,帮帮另一个也是应该的,她的女儿她了解,嘴虽然厉害一点儿,但心还是很好的,尤其是对兄弟姐妹,从来都是很大方的。

  “你大嫂想着,你能不能从你们厂找一台不好用的,或者是你们不卖的借给她用几天?你也知道她这个人,没啥大本事,又不想老给你大哥添负担,才想着找个机会也给家里挣点儿油盐钱,”说到这儿李兰竹笑了,“她一家子跟着我过了十来年,现在分出去了,你大嫂终于知道锅是铁打的了,想挣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