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番外:八一八那个画风不对的封神世界(上)
作者:长恨歌行      更新:2023-07-30 15:44      字数:3524
  帝辛三十四年,八十四岁的王叔比干在王都朝歌去世,追封太师,其长子子泉改封于齐,次子封于谭,三子封于周部的周原之地,改为林国,齐为侯,谭、林为伯。

  自帝辛三十年之后,天下封国转行公侯伯子男五爵制,根据国之大小定等级,然而即使如此,达到侯爵级别的也不多,更不用说次子、幼子等原无继承权的人也有封国可封的了。

  比干死后没有魂归地府,看到侄子这么尊敬自己,堪称老怀大慰,嗯,不愧是我的宝贝侄儿,就是乖。

  大概是他最后的所思所想遭了报应,很快他就要被打脸了。

  封神世界的女娲娘娘:是谁让你得出你侄儿是个乖宝宝的结论的?你眼瞎吗?

  寿终正寝之后的比干被迫来到封神世界以后是很无奈的,至于他为什么能在没有人解释的情况下就得出这个世界是封神世界的结论……

  比干在从天而降、毫发无损地落到一处大殿中时,正好听到了这么一段对话:

  “臣商容待罪宰相,执掌朝纲,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

  “女娲有何功德,朕轻万乘而往降香?”

  这两句是封神演义里的原版台词,虽然官阶、自称之类的有不对劲的地方,而且一个人记性再好也不可能完全把一本书的台词都记住,顶多记住大概内容就差不多了,但是这种情境,这种台词,不是封神演义才怪!

  更何况,不是这种怪力乱神的世界,比干他怎么可能从七十多岁的老爷爷变回五十多岁的模样,还从天而降都毫发无伤。

  别说比干自己觉得不科学,就连这个世界的帝辛和满朝文武都觉得不科学。

  因为《封神演义》是明朝文人编纂的,所以官制、言辞都充斥着浓浓的“后古代”风格,在大商待了一辈子的比干表示他们那个时代才不是这样说话的呢!

  《诗经》里的那种画风才接近他们那个时代的通用言辞好么!

  和比干长得有七八分相似,只是年纪约莫是六十几岁的某人一直抖着手,最后终于镇定下来:“汝是何人?”

  比干正色道:“吾乃文丁之子、帝乙之弟、帝辛之叔,名干,职封少师,因受封比邑,故人称比干。”

  “哦”,御座上的纣王来了兴趣,“你若是比干,那朕的少师,又是何人?”

  纣王是周人对帝辛的污蔑性的称呼,但是谁让封神演义里从头到尾都是称呼纣王的呢?更不用说,比干暂时还不能接受这个世界的纣王是他的亲亲小侄子,所以只能使用这个称呼了。

  如果按照书里塑造的那样,那这个世界的子受真的是熊到没朋友。

  “吾名为子干,若是非要区分,那便称吾为子干,陛下你的少师为比干好了。”子干从善如流地将名字从比干改成了子干,反正这个名字才是他一开始的名字。

  纣王并不满意子干的回答:“汝缘何在此?”

  他的话音落下,满朝文武眼里也闪着好奇的光芒。

  子干很无奈,要是他知道,他早就说了好么!问题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啊。

  大殿地上的石板光可鉴人,子干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现在的容貌,手上的皮肤状态以及下巴上的胡须都提醒他,他现在绝不是死时白发苍苍八十几岁的模样,而是大约五十岁左右的状态。

  “吾不知。陛下宣召,吾正准备入宫议事,谁料刚下了马车,便到了这么个地方。看陛下你那少师的年龄……不知此时是否是帝辛十年之后?吾来的时候才是帝辛二年,大王子禄父刚刚出生呢!”子干这么说道。

  虽然他知道这应该是封神演义的世界,但是一个纯正的古代人怎么会弄清楚平行世界、未来之类的区别呢?

  所以能装傻就装傻吧!

  听完他的话,纣王来了兴趣:“大王子禄父?朕的大王子名为郊,二王子名为洪,就是没有禄父这个儿子啊!”

  子干暗暗地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废话,我还没有殷郊和殷洪这两个连“子”都不姓的侄孙呢!

  况且,我的子受侄儿的自称怎么会是朕?分明应当是寡人才对!

  看着纣王依然兴致勃勃的脸,子干回答道:“当初为王子命名的时候陛下说过,大王子名禄父,二王子名纪,妲己王后如今虽只生育了大王子一子,但吾相信二王子诞生的时日必也是不远了。”

  满朝文武and纣王:等等,你说王后是谁,能不能重复一遍?

  子干呵呵笑了两声:“有苏氏之女,妲己啊!”

  说完这个名字,他还好一通感慨,把当初子受登上帝位以后还没成婚,结果太后和他只能在天下广选美貌女子,最后子受自己选定了妲己这样的戏剧化过程都说了出来。

  大殿上所有人都听愣了。

  纣王:喵喵喵?朕仿佛娶了一个假王后,生了俩假儿子。

  这个时代并不忌讳女子抛头露面,因此冀州侯苏护之女妲己貌美的名声可谓是传扬四方,人尽皆知,但是纣王的王后早在他被立为太子之前就定了下来,要不是有岳家支持,他做作为幼子想要抗衡两个兄长还是很有难度的。

  “这……缘何你说的那个朕他直至登上帝位以后还未成婚?父皇如何会允许?”纣王表示自己非常好奇。

  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娶一个美人为王后,当然比迫于外界形势娶来的王后有感情啊!

  “陛下幼年之时便颇为聪慧,天资聪颖,先帝甚是喜爱,早早立为太子,因此攀龙附凤之辈甚多,为此先帝特许太子可自选正妻,于是一直到陛下登基,都未曾大婚。”

  纣王:……可恶,不知道为什么朕好羡慕啊!

  不过……

  “什么叫早早立为太子?”千辛万苦地从正史上的商朝根本没有的“寿王”升级成太子的纣王表示不高兴。

  比干很乐意给这个世界的人科普一下自家的子受侄儿有多么的聪明伶俐,小时候有多么的乖巧可爱,多么受人喜爱。

  纣王的脸色五彩斑斓,所有人都知道他心里想的约莫就是“天道不公”之类的中二台词。

  想想也确实不公平。

  在没有给女娲庙题词儿的时候,纣王他的画风还属于一代明君,否则的话,在他被迷惑以后,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忠臣义士站出来劝谏他。

  忠臣义士哪里来?还不是早些年培养出来的?

  要是他一开始就不是个好东西,不用九尾狐出马,他自己就能把这个江山给败光。

  为什么明明早年的经历是一样的,子干的侄儿就能从小被立为太子,纣王就要自己一个人辛辛苦苦地博得父皇的喜爱,然后力压两个兄长夺得储君之位。

  这中间的差别也太大了一点吧!

  子干:怪我咯?

  谁让你们这里是封神演义的世界呢?一切都是命啊!

  在这样一问一答的循环往复中,子干也好,纣王以及这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罢,终于弄清楚了两个世界的区别。

  在子干的世界中,他是少师,统领百官,商容和他是少年时的好基友,在他手下为官,他的爸爸、哥哥、侄子都对他很好,他侄子帝辛登基以后通过全国选秀的方式选中了妲己为后,之后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小王子禄父,少师比干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帝辛不要再让他带孩子了,他在帝乙的诏命下给子受当师傅就已经受够了,他真的不要过那种白天处理政务顺带教导侄孙晚上带孙子的生活了;

  而这个世界,比干也是少师,但统领百官的是丞相商容,更不用说上头还有一个太师闻仲了,纣王的王后是东伯侯姜桓楚之女,不是有苏氏的妲己,纣王感念自己的经历因此早早地就封好的太子人称殷郊——谁会用殷某某来称呼直系的子姓王族啊,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还有个和殷郊一母所出的二王子殷洪。

  当然了,重要的大雷当然是要放在最后才放。

  这个世界的太师闻仲,堂堂的截教门人,帝乙托孤大臣,与武成王黄飞虎并称殷商文武双壁的人物,在子干的世界,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真·草根人物。

  封神世界所有人:等会儿,什么叫做奴隶出身,擅长水工?

  子干:一切都是世界的错,这个锅我是不背的!

  正史世界:这个锅我也不背,作为明朝人写的商末背景、某种程度上可以当作同人看的小说,你们世界发生的所有毁三观的事情都不要找我背锅,谢谢。

  子干日记:

  死了以后居然来到了封神世界,崩溃。

  有本事让我一早就生在这个世界,求仙问道啊!

  来到封神世界的第一天,伐开心,想作妖。

  作者有话要说: 纣王和商容的那段对话就是封神演义第一章 里面的台词,是一切悲剧的开始啊哈哈

  话说看封神蠢作者真的很懵,寿王这种根本不可能在商朝出现的封爵就不说了,许仲琳在书里一直称子受为纣王,就算是列帝王世系那里,成汤一直到文丁、帝乙,都是一种画风,帝乙后面列的不是帝辛是纣王,画风骤变,蠢作者表示很崩溃。

  话说文章开头为什么给比干选择八十四岁去世……有一句话叫“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就是说这两个岁数比较容易狗带,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孔子是七十三岁去世的,孟子是八十四岁。

  除了开头称呼比干以外,后面都用子干来称呼这篇文的主角,封神世界的比干就叫比干,这个世界的子受叫帝辛,封神世界的子受只能叫纣王了orz话说纣王真是难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