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番外:后世
作者:长恨歌行      更新:2023-07-30 15:45      字数:4634
  船帆在海面上扬起, 大宣的第一舰队正式启程归国。

  他们的身后,是罗马的舰队。

  自大宣七世皇帝于元和二年命人出海以来, 已经过了三年了,而第一舰队才堪堪从罗马启程归国。

  之前的两年,第一舰队一直在大宣的封疆区域内航行。

  当年周定王姬宫湦迁都洛邑,其子平王继位以后,因为各种意外事件,大周对诸侯的威慑力是愈发的低了。

  平王之后,正式进入战国乱战时代,承蒙宣文公姬伯服留下的遗策, 大宣度过了早期的乱战, 而后慢慢地强大起来,终于代替宗周,成为了天下霸主。

  虽然周室名存实亡, 但是大宣和宗周都是姬姓, 相互之间还要留几分颜面。

  因为诸侯乱战,在大宣一统之前, 周室就已经日薄西山了,不仅连贵族生活都不能维持,甚至连王室公卿的饮食都成问题,周王下葬连财帛都没有, 以至于要依靠部分还谨念古礼的姬姓诸侯国的接济才行。

  大宣依靠军功爵之制成功一统后,不再在长城之内——这是靠近戎狄的几个诸侯国修筑的——的区域进行分封,那里都是大宣的本土, 封疆之所,在长城之外。

  时任宣王更易帝号,自号始皇帝,一统诸侯国的霸业完成后,他开启了宣桓公姬启封存、宣文公姬伯服遗留下来的治世之策的新一卷,里头描述了本土之外的广大土地,那是在大宣一统之前,神人授予宣文公。

  自此,原本以为在天下一统后大宣将盛极必衰的诸国遗民,发现始皇帝将目光转向了现有疆域之外更加广袤的土地。

  神人天授!征异族而扬华夏!

  那个时候,长城之外已经迎来了匈奴时代,引弓之民同大宣一统诸侯一样,有了共主,而大宣选择了继续西进。

  从被俘虏的引弓之民的贵族口中,大宣证实了始皇帝启封出来的“神人授书”的真实性,西域三十六国,其国小且国力弱,面目与中原有异,但是富裕无匹,要不是有这些小国作为血袋,草原上的引弓之民如何与大宣相抗衡?

  于是国策就此确定,再没有人怀疑“神人授书”是大宣给自家祖上脸上贴金的说法。

  关于神人授书的来历,有这么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宣文公姬伯服将薨,夜梦其父定王,见神人,得良策,其中定王还亲口说宣文公才是“挽周室之将倾”的那个命定之人。

  文字是一个美谥,能得到这个谥号,可见在位五十年的宣文公是个爱民的好君王,但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事件,还是固辞了太子之位,在已经受封太子之后,又将储位让回给了平王。

  若不是宣文公,周平王或许不仅不能当上周王,甚至有可能会因为举旗自立、以子伐父而被处死。

  平王之后,宗周愈发衰颓,有人曾以此诟病于宣文公,但时人对宣文公的评价无不是称赞于他的。

  但是,在大宣大势已显的时候,放出神人授书的故事以后,还是有许多人嗤之以鼻,骂大宣为了给祖宗脸上贴金真的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宣文公既然固辞太子之位,就不要再说什么他本来应该受封周王,作为他的后人,大宣一统天下是天定了。

  然后,大宣真的横扫列国,一统天下了,宗周的九鼎也移到宣都去了。

  各国遗民被打脸打得噼啪响。

  为了表示大宣得享天下是天命所归,始皇帝在更易自己的帝号之后,还特意追封了这位先祖。

  大宣自文公始建国,传至始皇帝,历三十一世。

  始皇帝追封前七代宣王为皇帝,又追封初祖宣文公,号为祖王。

  始皇帝声势浩大地启出了由宣桓公郑重地封起来的天书后卷,那是宣桓公留下遗命,除非有朝一日大宣一统天下,或者有亡国之祸的时候,才能开出来的。

  原本长城之内的诸国就肩负着抗衡戎狄、胡人的重任,始皇帝拿出的天书的后半部分,再加上胡人贵族的证实,只是坚定了宣人远征的决心,并且让他们看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罢了。

  即使是战国时代之后,各国之间还讲究即使毁人宗庙社稷,也要尽量给人留一丝香火,什么斩草除根,并不是对内使用的。

  原本对各国遗民还很头大的始皇帝,给了那些末代诸侯两个选项,一是接受大宣册封,然后重复祖辈的筚路蓝缕,到长城之外开疆拓土,复武王时期宗周各诸侯之故事,二是在长城之内,当一个普通的庶民,不复从前的尊崇地位。

  多数人选择了第一种,再加上因军功爵起家的诸多大宣卿士,也统统受封,领着大军在外继续征战。

  三世时期,胡人终于被打得狼狈逃窜,放弃了草原,逃往西域乃至极西之地。

  四世虽然重视修养生息,但是只是暂缓了对西域诸多小国的攻掠罢了。

  毕竟这些小国和大宣比起来,不过是弹丸之国,就连稍微强大一点的诸侯都能轻松剿灭一部分国家。

  四世将西域的开发交给了列侯贵族、宗室诸侯,而后打起了南方的主意。

  虽然百越之地偏僻蛮荒,但是在数代皇帝的经营下,也打通了于极南之地交通的道路。

  有宣文公留下来的神人书,加上大宣以周边各族、各国之力以奉本土,大宣和其他化外之地的差距起码以百年计。

  大宣所遇到的国家,有像西域三十六国这样子实际上不计其数的零星小国,国力孱弱,一个国家可能只有千余口人;也有历史悠久,但是已然衰落的,罗马就属于后者。

  六世皇帝开化三年,一艘破烂的船在大宣的东部边境靠岸了。

  船上下来几个衣着破旧、高鼻宽目的异域人,他们很快就被送到了帝都,经过询问,他们出身于更西方的海域,统治着他们的是一个庞大的帝国——罗马,他们是贵族出身,一起凑了些本钱准备出海赚一笔大的,然而中途遇到了海难,在不经意间来到了这个国家。

  这是大宣最早见到与如今的罗马有关的人。

  在征服与开发西域的时候,大宣也零星地收到过一些关于罗马这个国家的消息。

  在大宣的官方翻译中,罗马,被译为大秦,和被译为大夏的异族一样,这种将华夏原有的诸侯国之名转为异国的译名,是为了日后同化乃至于征服这个国家,而在大宣的官方宣传中,这当然可以看成是华夏族在奉天之命,教化异族,乃仁德之举。

  当然,一直到七世皇帝元和二年,那批罗马人落到大宣三十年之后,大宣才组建了舰队扬帆出海。

  从陆路行往罗马所要经过的路程极远,而且中间可能会遇上各种各样的意外,相比之下,从海路走更为方便。

  这些年来,大宣虽然致力于西征、南进,但也没忘记发展船舰制造工艺,再往南去,山高难越,有船舰在,本来就方便许多。

  自元和二年,第一舰队出发之后的,足有三年,才到达罗马的首都。

  前两年都还只是在大宣的封疆之外的海域中行驶,遇上不好的天气,或者出了什么意外,船队滞留在陆地上是很正常的事情,中间还走岔了路,好在到后来就好多了,越往西走,知道罗马的人就越多,再加上当年那几个罗马青年滞留大宣的时候学会了华夏语,因为大宣的生活比之罗马好上不少,也不愿意离开了,这一回船队出行,就有一些翻译是当年的那些人教出来的。

  罗马人好大宣的丝绸,但是只有他们的贵族能穿上被掺杂了其他料子的丝绸,而且因为大宣太过遥远,罗马一直以来都没有想过要和大宣进行正面的接触。

  和大宣的科举与世袭并行之制不同,罗马是半贵族世袭式的制度,他们看重血统,元老院里的那些人也多是家族世代相承,但是总有几个出身平民、乃至于奴隶出身的人被简拔上位。

  第一舰队是由河阳王姬封统帅的,作为皇室诸侯王,他拥有在罗马之时全权代表大宣的权力。

  罗马距离大宣实在是太远了,大宣起码还要数代人,才会有足够的人口充实如今以及之后的疆域,所以和罗马,交好是比交战更好的选择。

  因为出海一趟增添了经验,所以预计约莫两年就能回到宣都。

  三年之后再度归国,虽然还有两年的时间,但是第一舰队数艘舰船上的所有人,还是流露出了难以抑制的喜悦。

  与他们不同,罗马人前往大宣,一是为了交好,二则为了求助。

  这个庞大的国家与大宣相比,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政体,就连思想,大体上都是浑沌的。

  这个国家衰朽的气味已经开始在帝国全境蔓延,他们将希望寄托于陡然出现的大宣,就像将希望寄托于神明一样。

  无论是宣人精致的丝绸和文房用具,乃至历代圣贤的著作,都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震慑。

  罗马人向来是骄傲的,即使是一个普通的罗马公民,也认为这是众神庇佑着的国度。

  然而,和宣人比起来,他们仿若被他们鄙夷的不通文化的蛮子,似乎就连站在宣人面前,都是粗鄙的。

  宣人的舰队庞大,就连舰队中最小的一艘船,也比罗马帝国的船要大,上面所有的宣人,都允文允武,就连官阶最低的士卒,也会创作诗词歌赋。

  他们的常用记录用具是竹简,但是这只是出海的人为了防止出意外才选择的次等选项,在宣国本土,经过多年的推广,以及不懈的研究,白纸已经渐渐取代了竹简,成为最好的记录用具。

  作为罗马出使大宣使团的一员,出身高等贵族的塞克斯图斯见过宣人的纸张,摸起来如同上好的丝绸一样光滑,洁白得好似天上的白云。

  白纸将罗马全境能找到的所有记录用具都比下去了。

  大宣,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民族!

  约莫一年以后,大宣舰队有需要就会随时登岸,而不再详细地对岸上的情形进行查探。

  当然,也不需要查探,和之前经过的比较混乱的地带不同,在这片罗马人比较陌生的疆域,所有他们登陆的地区都是肉眼可见的繁华。

  或许是因为这些地方的气候适宜,让国民的生活非常幸福吧,塞克斯图斯这么猜测。

  然而,在偶然间将疑问问出口的塞克斯图斯才知道,这些大宣舰队能够随处登岸的繁华地区,已经是大宣的疆域了。

  而且,这些土地还仅仅是大宣的皇帝进行分封的不重要的地域,上面的统治者有列侯贵族,也有大宣皇室分支子弟。

  大宣的本土,还有将近一年的路程才能到达!

  越是靠近大宣,罗马人们就越惊讶,这些地方交通便利,经济繁荣,所有人说着相同的话语,遵守着共同的礼仪,严缜的法度保证了社会的秩序。

  罗马放到大宣的诸多属国里,这些方面都加起来综合计算,怕是只能排在末流!

  舰队在大宣东部靠岸,进了越州的治所瓯越,待了约莫一个月,宣都才传信让他们启程上京。

  罗马是个重商的国家,商人们也有自己凑钱凑船跟过来的,许多都和贵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光是越州的州治就繁华非常,但是按照一般观念,一个国家的首都总是更加繁华的,商人们自然要跟着一起走,宣人的士兵也不拦着。

  塞克斯图斯光是在越州就看到了不少精美的物品,一看就比罗马的要高端不少,他是见过罗马的好东西的人,却依然这么想,只盼那些商人不要一件都卖不出去,亏得血本无归就好。

  不过大宣的东西这么精美,若是那些商人转念要借钱把这里的东西买回去再回罗马高价卖出,倒是可以一试。

  光是从越州来到帝都,罗马人就用了将近半年,他们路上所经过的只是大宣帝国庞大的本土疆域的一半。

  在看到大宣帝都的那一瞬,塞克斯图斯所有的心思都被震撼得烟消云散了。

  中都,自始皇帝起,建于九州中原之地的都邑,经过七代帝皇的扩建,占地极广,气势恢宏非常。

  中都边上,是堪与都城比肩的皇家宫殿及园林建筑群,有专门的兽苑,养着九州及外域所有的珍禽异兽。

  他情不自禁地跪伏下来:“这是……天神之城啊!”

  作者有话要说: 啊,感觉有很多想写的都没写出来……果然是装逼技术没有练到家啊!【深沉·jpg】

  前面一章,姬伯服的长子的名字应该叫姬启,然而蠢作者写成了姬世,现在改回来了,顺便再在这里纠正一下orz

  好的,周朝卷就这么完结了,让我们开始愉♂快的秦朝卷吧23333

  第三卷 :不为秦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