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称帝
作者:长恨歌行      更新:2023-07-30 15:47      字数:3738
  嬴稷已经当了五十八年秦王了, 从古至今,超过六十年的一个都没有, 周赧王姬延当了五十九年,最后还是倒在了门槛线之前,秦王嬴稷也不能确定自己会不会活过姬延,成功创造一个在位时间最长的记录。

  但是不管怎么说,秦王嬴稷的功绩,不可谓不大,在觉得自己不一定能活更长的时候,他当然要享受更多的荣耀。

  嬴稷的父亲惠文王是秦国头一个称秦王的国君, 要知道, 惠文王嬴驷的父亲,那位重用商鞅进行变法的明君,谥为孝公。

  功绩已经明显超越了乃父的秦王嬴稷, 当然也想像父王那样浪一把, 上一个与众不同的尊号。

  当初为了转移视线,他和齐王相约称帝, 因为秦在西,齐在东,秦王和齐王分别自称为西帝和东帝。

  按理说,秦王可以继续用西帝这个称谓, 但是,他不愿意啊!

  在方位之中,华夏人其实一向以东为尊。

  日月升于东方, 华耀大千,是以东极尊极贵。

  别的不说,只举一个例子,五岳之中,被定为封禅之地的是东岳泰山。

  流传甚广的《楚辞》中有《九歌》,《九歌》开篇乃《东皇太一》。

  太一,是为天之尊神,所谓“天神贵者太一”,在楚地的神话体系中,这位是至高神一般的存在,其名称中的“太”和“一”都意味着万事万物的起源。

  而太一的尊号,是为东皇。

  当初要不是想拉齐国下水,秦王怎么会委屈自己自称西帝?

  虽然皇和帝都是属于天神的尊号,能混到一个“帝”字,就已经说明秦王的了不得了,但是他依然不满意。

  要不是现在六国还没一统,大秦也只灭了两个国家,异人都想干脆把“皇帝”这个称号提早搬出来算了。

  当然了,秦王嬴稷的功绩还没大到能称皇帝的地步,不过异人觉得,当初被始皇帝否决了的“泰皇”是个不错的尊号。

  异人:祖父大人你让我们给你起帝号,我们直接上一个皇号给你,开不开心,惊不惊喜,高不高兴?

  要不怎么说王室的人下限都比别人低呢?

  异人作为王太孙头一个开口的时候,全朝堂都寂静了。

  真的是就怕空气突然安静。

  然而看着嬴稷暗爽的脸,异人觉得这一步出其不意也没什么。

  事实上,秦王嬴稷还是要脸的,当然,不排除当初他自称西帝又不得不因为其余各国的压力撤除帝号给他留下的心理创伤太大。

  总而言之,他拒绝了王太孙异人给他上的“泰皇”之号。

  满朝文武:我们真的没看见君上万分失望的表情,我们真的不知道君上其实很希望我们开口劝他,我们真的不知道我们一说君上会不会就这么答应了。

  朝中的大臣们都很尽心尽力地给在嬴稷上帝号。

  五帝的帝号和他们的姓氏名其实是有区别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等人的帝号显然不是他们的真名,比如说舜帝,乃是姚姓妫氏,名为重华。

  于是大臣们尽挑一些好听的名号,什么圣、明、睿、康的字眼儿,要不是知道他们不是有心的,异人真心以为这些人在提前给秦王取谥号呢。

  在现在的主流观念里,至高神有四位,分别是青帝、炎帝、黄帝、白帝,到了汉代的时候,因为“没文化真可怕”的汉高帝刘邦的一句为什么没有黑帝,四帝变成了五个。

  其中青帝主东方,以东为尊,青帝自然是最尊贵的,襄公西迁,大秦初立,开始祭祀西方之神青帝,到了宣公时代,就开始祭祀东方之神青帝。

  泰皇的名号被否决以后,对大臣们提出的帝号越听越不满意的秦王又点了异人的名。

  于是异人提出了“黑帝”这个称号。

  明面上的解释是因为秦为水德,而且大秦尚黑,作为秦王的嬴稷称黑帝简直不能更合适了。

  但是知道四方之神都是以颜色来命名的人统统都惊讶了,王太孙你为了拍马屁连脸都不要了吗?

  显然也知道黑帝这个称号是和青帝、黄帝之类的名号相称的嬴稷动了动自己的唇角,抚了一把胡须。

  啊呀,虽然有点不要脸,但是听起来各种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啊!

  当然,秦王自己还是要脸的,于是他咳了两声,问道:“诸卿意下如何?”

  相国范雎、武安君白起、信梁君王龁、上卿蒙骜等人都是秦王倚重的重臣,同时也摸透了这位脾气,于是纷纷出言道:“臣等附太孙议。”

  然而,不是秦王的心腹重臣,又想在这次的事件里搏个名声出来的人,总是会有的。

  异人上的“黑帝”尊号又被人质疑了。

  异人呵呵,然后发了大招,表示他总共只选了三个尊号,因为只有这三个尊号,才能表明异人对祖父的崇敬之情,才能表现秦王嬴稷的功业。

  最后一个帝号是“玉帝”。

  “玉帝”这个称号基本上和“东皇”是一个层次的,东在方位上表示尊贵,而玉则在物质方面表示尊贵,所以后世宋朝才会有玉帝取代太一等神成为至高神。

  从出格程度上来说,玉帝和泰皇都差不多,三个里面,还真的就只有黑帝这个名号最为收敛。

  异人臭不要脸地表示你们取的都是什么鬼,有本事超过我取的帝号的你们就说出来,没本事的就好好地在我的尊号里选一个。

  秦国满朝文武屈服在了强权之下,没看到上头的秦王笑得满脸都像是开花了一样吗?!

  太孙回到自己的寝宫,来到书房以后,看到的就是大儿子惋惜的目光。

  异人:喵喵喵?我又怎么了?

  因为从小在秦王身边长大,嬴政也表现出了他对政事超乎寻常的敏锐,因此他基本上从现在开始就已经在接受王储的教育了。

  异人几乎就是和儿子共用一个书房了。

  通常情况下,嬴政都是面无表情居多,但是现在他又是怎么个意思?

  异人绝对想不到,他家大儿子内心是非常惋惜在自己上辈子的秦国朝堂上,居然没有像异人这样的“能人”的。

  上辈子“皇帝”这个称号是秦始皇自己提出来的,所谓的“德兼三皇、功盖五帝”是他解释的,难免有自吹自擂的嫌疑,哪像异人,半点节操都不要,给嬴稷准备的尊号一个比一个名头响亮。

  嬴稷不想等到五十九年的时候再改尊号,于是很快就选了一个吉日告祭祖宗,然后改尊号了。

  因为黑帝用作神名还好,当作帝号使用就有点不够高端了,黑为玄,于是嬴稷的帝号便称作玄帝。

  秦王嬴稷,正式改称玄帝。

  其余六国,啊不,四国的国君能说什么呢?

  玄帝你高兴就好。

  现在不是当年秦王和齐王一道称帝,他们都能用强大的压力逼服这两位的时候了,齐王换人了,这就不说了,可是秦王,他在位的年数比目前所有的国君年数都长,威慑力极强,况且秦国连灭韩魏两国,已是势不可挡。

  不要说他们现在无心,就算有心,之前看秦国没有反应结果互相之间战得太欢,现在也是无力回天了。

  现在,他们所有人的心愿就是祝愿秦王,啊不,玄帝早日升天,你就不要做什么在世之神了,人间不属于你,你还是早点回你的天上去吧!

  大概是对自己离去的时间有了什么预感,嬴稷才会那么想要早日改尊号。

  玄帝二年,也就是秦王五十九年五月,秦王嬴稷薨,王太孙异人继位。

  虽然已经改了尊号,但是嬴稷毕竟做了那么多年秦王,所以还是给他议了谥号,是为昭襄王。

  为了表达对先王帝号的重视,表示不能人死政息,异人又追加了一条,至此之后,大秦所祀之神改为五位,在白帝、青帝、黄帝、炎帝四帝之中再增加一位黑帝。

  谁都知道,异人是要给先王封神。

  异人改四帝为五,将黑帝定为北方之神,光明正大地搞起了祭祀,列国国君纷纷表示这人实在是太不要脸了!

  秦国六十年来首次更换国君,列国认为这是逆境中的一抹曙光,这么好的机会,还等什么?怼他!怼死秦国!

  原本的秦国有函谷关这个屏障,但是现在他们的疆域扩大到了韩魏之土,自然就有所不及了。

  四国和自立为周王的东周公一道攻秦,势不可挡。

  异人:呵呵,老虎不发威,你们当我是病猫啊?!

  虽然换了秦王,但是白起还在,范雎还在,大秦的中坚力量都还在,而异人这个王太孙与被他追封为孝文王的嬴柱不同,他积极参与朝政,与朝中重臣的关系都不差,而且他对政务很清楚,已经被锻炼出来了。

  异人大手一挥,放出了秦国的大杀器白起,让他领兵四十万抗衡各国联军。

  给白起当副将的是已经崭露头角的王翦,虽然现在他的名声还不够大,在一众老牌封君面前是小字辈儿的,但是日后,就是他灭了楚国。

  能和白起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不容小觑的。

  异人:赵楚燕齐,颤抖吧!

  作者有话要说: 刘邦立黑帝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史记·封禅书》记载,刘邦在进关之后曾问其下臣:“故秦上帝祠何帝也?”下臣回答道:“四帝有白、青、黄、赤之祠。”刘邦又问道:“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下臣不能回答。刘邦说:“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于是设立黑帝祠,名为北畤。

  话说当时给刘邦解释的下臣内心是崩溃的吧,刘邦自己没文化,记成了“天有五帝”,知道的人还不能给他解释,简直了23333

  根据分析,是因为“刘邦深受阴阳五行学说和邹衍‘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在秦‘四帝’的 基础上,又添一黑帝而成‘五帝’”。但是这不是刘邦同学你随便给神位加人的理由啊23333

  话说东皇太一这个名字的逼格太高了,蠢作者忍不住想要跪舔呀哈哈哈。就算是洪荒流小说,蠢作者最喜欢的也是太一了23333

  对了,前一章被口口掉的那些字都是同一个单词,弓弩。话说这河蟹得也太过了吧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