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番外:为复浮生是梦中
作者:长恨歌行      更新:2023-07-30 15:52      字数:7403
  张晓梦是一个普通的初一女孩儿, 这个时间段的学习任务还不算繁重, 所以给了她充分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课余爱好——追剧和看小说。

  她喜欢看各种各样的言情小说,追的电视剧也是女主或身世悲惨或出身高贵但最后一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那种。

  而最近她追的三部电视剧,全都与晋景帝司马师有关, 另外还有两部,同样将时代定在了汉末三国、魏晋时代。

  她现在所处的时代是华夏帝国时期,而华夏帝国的前身就是大晋。

  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 与西汉和东汉的关系一样, 也是同一个家族在不同的地方建立的皇朝。

  西晋皇朝在立朝五百年之后终结于皇室嫡支绝嗣导致的动乱,东晋皇朝是由宗室兴兵一统天下之后再度建立的, 延续了七百年,之后晋恭帝退位, 帝国改为君主立宪制,大权操于内阁之手,改国名为华夏帝国,历法改为华夏历, 以晋世祖迁移宗室往晋州、正式为六大洲命名的天德十七年为华夏历元年。

  华夏族人在六大洲内占据了主要地位, 剩下的所谓英吉利、德意志等国都不过是小国, 与华夏帝国没法比, 皇朝时代它们都是仰大晋鼻息度日的,如今虽渐渐讲什么民主、人道硬气起来了,但是若是惹得阁臣们动怒,国民物议,就都偃旗息鼓不敢作声了。

  而奠定这一切基础的, 就是晋朝的太祖景皇帝司马师。

  就像很多爱幻想的女孩一样,张晓梦也将司马师当成了自己的男神,目前最大的梦想是超脱学习的苦海,最好能像电视剧一样,和男神来一场穿越时空的爱恋。

  她的梦想成真了。

  华夏历前不知道多少年,短命的曹魏王朝,张晓梦穿到了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统治下的中原大地,成为了一个贫苦的……已婚妇女。

  这位皇帝,他的祖父曹操和父亲曹丕都是依靠自身实力成的名人,而这位名为曹叡的皇帝,他之所以被张晓梦记住,是因为他是司马师的基友,将嫡出的独子托付给人家,最后把自家的江山也托付了出去。

  虽然一般人看起来很可惜,但是张晓梦却不觉得,因为她的男神是司马师,那位鼎鼎大名的一代雄主,曹叡能和他比吗?

  只是张晓梦现在穿越成了寿春一个普通农民的妻子,这年头还是兵荒马乱的时候,虽然曹魏统中原,与其他三国有所摩擦的地方都是在边邑,然而寿春的普通农民生活依然不算太好。

  更重要的是,张晓梦现在穿成了一个寡妇。

  原身就是因为之前生了大病才会被她穿越的,这户人家的家境并不算太好,她的丈夫是个土里土气的农民,两个人并没有孩子,听说年纪都还不算大,是当年逃难来到的这个地方,偶然被人凑做对,只是这个时代,生一场病就能让人耗尽大半家财,更何况除了原身之外,她的丈夫身体也不算太好。

  张晓梦穿越后不到两个月,她的丈夫就没有。

  她对自己的便宜丈夫的去世并没有什么悲痛之情,和古装剧里的那些美男相比,她那个年纪比她父亲小却比爷爷看起来还老的丈夫本身就和她没什么感情,更何况,她继承的原身的记忆也只是很模糊的一点,顶多见到什么人的时候脑子里浮现出这个人的一些消息,其余的,也就只能勉强不出格而已。

  然而她在其他人看来,一场大病之后,却是变得愈发古怪了。

  但是张晓梦也不算太惨,她也是有穿越金手指的人,虽然只是一个格子空间大小的药物,但是后世的西药大小并不算太大,因此里面的数量还颇为可观。

  张晓梦面对自己家境贫困、没有人可以依靠的惨淡现实,在某日于溪水中突然发现现在身体的相貌已经向她穿越之前转变,若不是饥饿导致的面黄肌瘦,看起来还要更加年轻一些之后,终于发现了解决的办法——佯装天女下凡。

  这个时期,民间还有许多迷信的事例,乡间的巫婆、神婆并不算少,张晓梦也遇见过几回,只觉得确实有那么些门道。

  汉末的黄巾起义,包含了那么多的下层农民,最初就是太平道的人在各处施展“法力”医治乡民以收其心,张晓梦见到神婆们将一碗碗符水端给别人喝,似乎还能把人治好,心中就有了想法。

  她精挑细选了几个对象,又将自己的金手指里能认出来的药品拿出来,化入水中给人喝了,一一治好之后,自然名声大噪。

  之后发生的事情,简直如同梦幻。

  张晓梦听闻乡里人传言洛阳的天子曹叡好美色,不知有多少美人,只要传出了美名,就会被收入皇宫,如今那宫城之中,可谓真真是美女如云。

  而皇帝消息能如此灵通,自然是有人将这些各地的消息汇报给他。

  张晓梦仿着自己在小说、电视剧里看到的一些东西,自称天女下凡,为皇帝排忧解难,让他赶紧将自己接到皇宫去,想不到竟成功了。

  到了洛阳之后,张晓梦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一朝享尽,真是好不快活。

  等知道皇帝是因为之前见神龙,甚至连年号都改为了青龙;宫中又有一个盗墓之人在前朝坟冢里挖出的前朝宫女,被救活之后能细数前朝的隐秘,之后跟在太后郭氏身边为女官,正好是这一年,也就是青龙三年的春季,太后薨逝,女官伤心之下哭泣不止,最终哀伤而死;这一切都使天子曹叡相信世上有神异之人与神异之事,才那么轻易地就将“有大神通”的张晓梦迎到了宫中之后,张晓梦不禁哂笑,只觉得那些都是骗人的事情,皇帝的智商很是堪忧。

  不过皇帝的智商虽然堪忧,却不能改变他是这天下间最有权势的三个人的事实。

  虽然在司马师登基之后,东吴、西蜀也被一一消灭,但是现如今,还是三国乱战的时候,作为曹魏的天子,曹叡虽然尊贵,却也不能改变有人与他并列的现实。

  说起三国并列,自然要说到未来那位一统天下的大人物,只可惜张晓梦的历史很堪忧,如今才知道曹叡虽然和司马师是发小,但是后来因为浮华案,已经许久没有联系,司马师多年都没有在洛阳居住了。

  张晓梦只好抱着自己那“天女”的名头,在洛阳的皇宫中居住。

  在此期间,她很是效仿那些女主角做了几回出格的事,什么和宫女太监说人人平等啊,让所有人都称呼她梦仙子之类的,不胜枚举。

  虽然她心中的男神是司马师,但是曹叡也是个英俊的男子,又是帝王之尊,他对她敬若上宾虽然是为了灵水,但张晓梦一个初中的女生,自然渐渐被俘虏。

  虽然她现在容貌已经渐渐地往回长,和她穿越前愈发相似,看起来也颇为神异,但就是因为如此,曹叡才更有些敬而远之。

  她长得并不算太出众,也知道曹叡看不上她,更重要的是,曹叡是个会早死的男人,等到曹叡经常拐弯抹角地向她试探能否有灵水帮助生子,她就对这个男人敬而远之了。

  生子药她没有,避孕药倒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一盒,若是曹叡真的想断子绝孙,那就用吧。

  张晓梦吞吞吐吐,曹叡的独子曹绍到底是怎么生出来的,她也不知道,只知道后来司马师和曹叡的关系在曹绍出生之前奇迹般地恢复了,于是只能吞吞吐吐地将线索指向司马师。

  什么皇子出生前需要有命格与之相合的人坐镇,这才容易生出皇子之类的话,她不知道说了多少。

  见得曹叡将信将疑的样子,她更是心中惴惴。

  不过也算是张晓梦的运气,司马师很快就回到了洛阳,而张晓梦也借机与他相识。

  见到司马师本人的时候,张晓梦不禁感叹,曹叡和司马师一比,简直弱爆了!

  作为一个肤浅的颜控,看到俊美的司马师的时候,张晓梦就把自己之前认为纵欲过度、眼底青黑颇为浓重的曹叡是个英俊的美男子的想法删除、清空了。

  魏晋时期不愧号称是颜控们的黄金时代,美男果然很多啊!

  当然了,美男虽然多,也不是张晓梦能随便看到的。

  之前那位很受宠的曹休之子曹肇,嗯,鉴于他和曹叡某些在宫中风传的关系,张晓梦还是不说什么了。

  几番周折之后,张晓梦从司马师那里得到了据说很灵验的灵水,有助生子,本着拼一把的精神,张晓梦将灵水献上,想不到曹叡真的借此生下了他的独子,张晓梦也因此水涨船高。

  之后的走向既在张晓梦的意料之中,又在她的意料之外。

  曹叡驾崩,托孤司马师,因为辅政大臣们的逼迫,司马师带着晋王远赴封地就藩。

  张晓梦作为曹叡驾崩之前颇为信任的神女,在此之后没能成功离宫得到自由身,而是跟在了曹绍的母亲太后郭氏身边,成为一个不干活的女官。

  在古代待久了,张晓梦也渐渐知道自己前期的某些行为非常出格,可是她想补救也找不到机会了。

  接近她的人很多,有男也有女,后来曹肇、秦朗之流更是亲身上阵。

  若不是张晓梦还算有一点“威名”,也能向太后求助,明帝曹叡驾崩的时候遣散的诸多后宫中,有几个被他的臣子收入后院,那就是张晓梦的前车之鉴!

  司马师在晋地实行“审官择人,除重官,改服制”的改革,在大舅子夏侯玄之后又拉拢了一批和他志同道合的友人,还提拔了一些后世颇为著名的青年才俊,张晓梦听到这些消息很是激动,觉得自己在见证历史,同时又深深地遗憾,如今离司马师登基还有好一段时间,就连“靖难之役”都还要几年才能开始。

  然而张晓梦在靖难之役真的爆发之后,才发现,司马师本来有一场预谋好了的政变,借助其父司马懿的权势,相比于靖难之役,能够轻松地达成正大统的目的,可惜,被张晓梦无意中透露出来的消息给破坏了。

  历史都没有学好的她当然不知道这场不成功的政变,她只是透露了一部分司马师未来的成就,但是被人零碎地听去、拼凑成功之后,就得出了司马氏有反意的结论。

  古人如此高明的智慧让张晓梦仿若背生芒刺,看待司马师这位未来的一代雄主,她也终于学会从阴谋论的角度看待问题。

  他遵循这个时代的规律与门阀士族联姻,但是在晋地,却逐渐开始推广白纸,后世揭露出的许多司马氏暗地里的推广经学的书院、私塾都已经在这个时代出现,然而这个开始动摇门阀世家的基础的东西表面上看起来与司马师毫无关联。

  虽然司马师对私学持支持态度,甚至慷慨解囊地公布了一部分司马家族对于经学的注解,司马家的亲家王家族长、也就是王肃的“王学”在晋地同样很有市场,但是没人将他与幕后主使联系在一起。

  西汉末年以及东汉时代出现了诸多的门阀世家的雏形,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各户人家对于经学知识的垄断,知识的流通只存在于上层阶级。

  诸多的经学世家是怎么产生的?

  还不是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代将自己家的经学释义完善,却少有外传的。

  私学的推广,以及司马师将印刷术这样的大杀器在暗地里放出来——说实话,若不是西晋亡国后,东晋的皇帝将先祖的隐秘公布出来,以收拢天下民心【毕竟那个时期的门阀士族已经有衰落的迹象,诸多寒门兴起,一代代传承下来成为新的书香门第、经书传家的世家】,印刷术到底是何人所创都还是一个谜题——然而他的推波助澜却只是被人认为是想要彻底消除晋地的门阀的影响,在司马家的诸多姻亲的支持下,起源于晋地最终却席卷了天下的“广学新政”在初始的阶段,在晋地安稳地发展了起来,并吸引了诸多的士人前往,为晋景帝奠定了他最初的人才班底。

  在后世看来与周公几乎等同,只是因缘巧合之下登上帝位的晋景帝,在无意中被张晓梦揭开了他内心隐藏的秘密。

  很快,就是由司马师借助晋王曹绍的名义发起的靖难之役开始了,作为晋王曹绍的生母,郭太后在宫中的处境陡然变得艰难了起来。

  如今的天子是后来被晋景帝废为乡公的曹芳,后世遵从晋景帝的划分,将其女婿魏康帝曹绍这一支作为曹魏的正统,但是如今,正统显然是皇位上的天子曹芳。

  晋王以先帝亲子的名义起兵,并宣布要清君侧逆臣,铲除除了司马懿之外的另外三位辅政大臣,洛阳的朝廷也做出了及时的反应。

  在诸多小说、影视剧里一直以反派的身份出场的曹爽、曹肇与秦朗这三位辅政大臣很快就宣布:

  “晋王太傅司马师挟王以自威,名为魏臣,实为魏贼,晋王年幼,大政悉操于师手,恐复演汉献故事。且师,浮华乱臣也,先帝加恩以赐官,不思报国,反以凌上。今其乱王命,起反军,大魏之忠臣良将,当共击之!”

  对于打着先帝正统旗号的晋军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让魏军乱军心的计划得逞,也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于是辽东的司马师放权于他人,以彰显自身清白。

  或许许多人会被司马师迷惑,但是很不巧的是,来自后世的张晓梦恰巧知道,辽东那些新上位的身家清白的大臣,都是后世经过认证的司马家族的铁杆。

  据说很多人都是司马师收养的孤儿,对司马家族忠心耿耿,不少人最后还被赐了国姓司马,最后与司马家族的女子联姻,传承家族。

  所以等到司马师在曹绍与其女大婚之后,将大权奉还给晋王曹绍的时候,张晓梦已经不像她在后世的时候那么天真,以为司马师真的是个一心为公、顾念旧情的好男人了。

  更重要的是,在宫中庇护张晓梦的郭太后也已经死去了,张晓梦如今空有个神女的名头,却像是个笼中的金丝雀,很多时候连外界的消息都听不到,直到后来,才慢慢能从他人的嘴里听到外界的消息。

  曹爽等人如今看起来权势煊赫,但是随着晋军的声势愈发高涨,他们的地位实际上也愈发不稳,朝中不时有人被以暗通晋逆的名头论罪下狱,让人闻之胆寒。

  后来曹魏这边刚开始放出消息挑拨司马师与曹绍两人之间的关系,想不到司马师干脆病倒了,与曹绍很是做了一番戏。

  宫中早就不满曹爽、曹肇等人的飞扬跋扈,暗地里引为笑谈,但张晓梦一想到司马师可能对洛阳的消息知道的那么清楚,对人心的把握也如此精确,就不寒而栗。

  若是等到日后曹绍的权威日重,或许司马师的处境会真的变得危险,但是没过几年,曹绍就死了,继位的是他的独子曹正,而曹正则是司马师的亲外孙。

  而曹绍在死之前,已经自立为帝,还将可能的死因泼到了洛阳朝廷这边,简直就像是背后有一双手主导着事情的发展一样。

  大汉提倡孝道与忠义,对于司马师来说,晋王是与他有血缘关系的亲外孙,就代表着他已经立于了不败之地。

  自前朝大汉开始,外戚干政屡见不鲜,但是与帝王有血缘关系的,却很少有被殃及家门的。

  司马师一手主导了晋军征洛阳,并奉天子曹正以出征,洛阳宫中对此物议纷纷,只怕谁都没有想到,曹正会在行军的途中一病不起,最后在洛阳城外早夭。

  曹正的母亲晋王太后司马氏最后是以大魏康端皇后的身份下的葬,但是她在世的时候,人们多称其为大晋新昌公主,若不是史书上的记载,似乎当时的人们几乎都忘了她还有一个前朝皇帝作为丈夫,前朝被追封的少帝是她的儿子。

  等到洛阳之变结束后,司马师登基,张晓梦已经完全不能用从前的眼光来看待这个男人了。

  他穿着绣着小金龙的常服,看起来同他们初见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看着张晓梦的目光,却是那么的了然,似乎知晓所有的一切。

  张晓梦最后没有死,却希望自己能早点死。

  史书上的司马师是因为国内酣战,外敌又常常入侵,才提出了“杀胡驱虏”的口号,但是张晓梦在这个时代经历的事情告诉她,晋景帝司马师是早有预谋的。

  灭东吴与蜀汉只是一个前奏,对于司马师来说,开胃菜都算不上,短短五年内,吴蜀尽灭,天下归一,朝野纷纷赞誉,陛下真乃天人。

  他雄心勃勃地提出“灭五胡、征西域、扩南疆、下东洋,使目之所及,皆为晋土”的口号,将闽越之族与蛮夷胡族编为诸夏军,为王前驱,使蛮夷自相残杀,而王师坐收渔翁之利,幸存下来的外族束发右衽,以自己为晋人而荣。

  司马师自己培育的班底、“广学新政”造就的人才以及一批与他相交善的世家贵族为疆域扩充的同时,地方内政的治理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因为急速的扩张需要大量的人才,而恰逢乱世刚刚结束,世家大族无力垄断之下,“广学新政”促使大量的寒族崛起,世家大族烈火烹油的表象下,却早早埋下了衰落的根。

  虽然从晋景帝时代开始,大量的清贵却华而不实的职位就赐予了世家出身之人,但是如此也算符合许多世家之人的意图,而且有才干的世家子,天子也不吝于提拔,这最终使得世家是缓慢衰落的,后世对晋景帝在这件事上的做法的评价普遍是较好的。

  司马师的徐徐图之还体现在许多的地方,比如他对曹魏宗室的处置,虽然有很多的曹魏宗室于他在位的时期受到重用,但是很快,他们就被派到中原之外的新得之地去,有少数几个被册封为诸侯,但很快就因水土不服而绝嗣、除国,剩下的宗室则逐渐泯然于众人。

  张晓梦终于死去的那一天,是司马师的七十大寿,普天同庆,人人都在颂扬司马师的功绩,有说他武功远迈前代,蛮夷之地尽数殷服的;远在极西之地的所谓罗马帝国也有使者请大晋出兵以讨平那些被大晋打得只能狼狈西逃、却神奇地在那些地方所向披靡的胡人;还有被封在东南、极南之地的宗室诸王、皇子等,请加陛下尊号为“圣皇”;又有人以陛下行“广学新政”、推白纸与印刷术,造福天下士人,文治犹胜前人,请陛下准名列文庙,与孔圣等并列。

  司马师虽然将这些溢美之词一一收下,但最后也没同意臣僚的请求。

  张晓梦已经是白发苍苍的模样,而司马师却依然容颜不改。

  这个在登基之前就一手主导了朝鲜灭国、在登基之后灭万千邦国而封华夏子民的皇帝,看着慢慢的咽气的张晓梦,满脸漠然,似乎完全找不到外面无数人称颂的“仁君圣皇”的模样。

  ……

  张晓梦因为胃部疼痛突然昏迷,被送往医院三日后,才苏醒过来。

  醒来后的她洗心革面,不再沉迷小说和影视剧,但是对于魏晋时代的历史依然颇为痴迷。

  养病期间,她看着《三国志》中的《魏书》记载的“寿春农民妻自言为天神所下……帝疾甚,饮神水,然无用而崩……郭后赐死此女,以为帝殉”,愣愣地不说话。

  她总觉得,并不是这样的。

  病房里的电视上,播放着小说臆测的晋景帝司马师驾崩之前将后世治国的种种纲要留给后人的场面,看着白发苍苍、在临死前才将深思熟虑的一切拿出来、让子孙后代代为实行的司马师,张晓梦总觉得有很大的违和感。

  电视剧将司马师描述成了一位为天下百姓殚精竭虑,又重情重义的好皇帝,世家的衰落、对司马氏心怀不满的部分臣子被清算、远贬边邑,都是他的后人做的,但是这种白莲花一般的形象是许多大众认知中的司马师,事实上,电视剧最后的留遗旨已经是将司马师阴险化了。

  张晓梦迷茫:司马师,有电视剧上的这么阴险吗?……不,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

  不,这个人,这种形象,并不是真正的司马师。

  真正的司马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作者有话要说: 阿师形象的阴险狡诈版,由张晓梦、也就是梦仙子同学倾情提供,当然和这一卷全文表现的阿师主观白莲花、纯洁无暇、颇受委屈,只在最后稍微暗黑了一把的形象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第六卷 :不为隋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