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作者:千古      更新:2023-07-30 19:12      字数:2788
  只要西门吹雪同意了陆小凤的提议, 乐远岑也不会拒绝, 她自认在绝大多数的时候, 都是一个很随和的人。

  可是,这一自认为并未得到旁人的肯定。

  金九龄刚从少林寺回到京城,他去少林寺不可能是烧香拜佛, 而是为了一桩大案子。

  “百晓生死了, 这事情你们都听说了吗?”

  “就是编了兵器谱的那个人, 江湖上谁不知道他,刚死在了少林寺。一本兵器谱, 把江湖上的高手分出了高低排名。这大半年来, 因为这本兵器谱, 相互厮杀一争高下的事情还少吗?为了江湖太平, 他该死。”

  “据说是为了替他的师父诸葛神君报仇,百晓生就出此办法了,最后还不是死在小李飞刀手下了。”

  “我看此事最大的功劳还是要归于金九龄。金捕头可谓是名至实归的六扇门第一人, 他一早就看出了百晓生的居心不良, 在少林寺揭破了百晓生的包藏祸心。有金捕头在, 江湖也能更太平一些。”

  金九龄听着酒楼里众人的闲谈,他难以克制地勾起一个笑容,却是手执酒杯挡住了笑容,一口饮尽了杯中的酒。

  百晓生一案可谓是近半年来引得江湖关注的大案了,打从兵器谱出世的第一天,金九龄就知道百晓生的意图不善。更何况百晓生凭什么排出兵器谱,只有与那些人都交过手的人才有资格, 而百晓生并非如此。

  反正金九龄并不服气,随着他的深入调查,果然是扒下了百晓生的一层皮,揭破了其险恶用心。而经过此案,他在江湖上的名气更是越发的显赫了。

  “江湖能够太平,靠的又不是金九龄一人。你们都觉得他厉害,怎么没见到他当上了总捕头,百晓生还不是死在了李寻欢手里。

  金鹏王朝的案子听说了吗?那是牵扯到了五十多年的王室遗财,陆小凤管了这桩闲事,查到了青衣楼的楼主竟是霍休,但是杀了霍休的是总捕头蚀骨。两相比较,你们觉得谁的本事更高一些?”

  “这么说也对,总捕头凭什么多一个总字,因为管的事情不一样。不但是江湖事,更是与国事有关的大事,从天宗神秘组织、太平王世子谋反、青衣楼楼主与金鹏王朝王室遗财相关,这些事情看着没有梅花大盗与百晓生热闹,但要是真的乱起来,可不是一般的小动静。”

  “所以,金九龄就是名声更盛一些,论起眼光与格局,他还是稍逊一筹。”

  ‘咔嚓——’一只酒杯被捏碎的声音,淹没在了人声鼎沸之中。

  金九龄原本浅笑的脸已经彻底阴沉了下来,当即就起身就离开了酒楼。

  在他加入六扇门时,总捕头一职就空悬着,那几年他也没有非要一争的想法,但后来谁想到这个头衔落到了旁人头上。如果蚀骨名不副实也就罢了,他反倒愿意对方担着总捕头之名,那就更能表明在盛名之下是谁才有真本事。

  偏偏,既生瑜何生亮!

  金九龄怎么也咽不下这一口气,他本该是天下第一神捕,世上没有他破不了的案子。然而,现在却有一块大石挡在他的面前,这块大石还是由皇上亲自让它矗立在半道上,堵住了他的前路,根本无法绕过去。

  刚一踏入六扇门,金九龄就看到了乐远岑。

  他们并不常见面,同在京城六扇门内的时间,一年也不会超过十几天。如果一直能在六扇门内遇到反而是不正常,毕竟江湖的案子一桩接着一桩,从来没有停歇过。

  “总捕头,你这是又打算出远门?”金九龄已然换上了一张浅笑的脸,笑得倒也并不热络,就像是他一贯在人前的笑容。“我听说了青衣楼一案,霍休可不好对付,你真的辛苦了。”

  乐远岑对金九龄笑了笑,他们只是点头之交而已,而她也知道金九龄总有一些意难平。“金捕头客气了,我们都是职责所在。我不比金捕头,有本事能够一直在风雨里来去,这就打算去歇几天。六扇门的诸事还请金捕头多费心了。”

  “能够休息几天也好。等到总捕头回来,我也想要有个假期了,这些年都没能好好休息。到时候,请总捕头一定要批假。”

  远行休假?金九龄没有这种想法,他若想要歇一歇,随便哪一天都可以尽情享受。

  然而,金九龄还是笑着目送乐远岑离开了六扇门,在转身的那一瞬,他的眼中只有一片冰冷,真希望乐远岑这一走是再也不能回到京城六扇门。

  金九龄如此想着就望向了万里无云的天空。

  既然是他的希望,那么为何不将它付诸行动,一脚踹飞挡在他前路的大石。哪怕这块大石是皇上放在他面前的,也不能就此算了。

  **

  七月流火,天渐渐有了凉意。

  乐远岑处理完了青衣楼霍休所聚之财的后续,就与朱旬辞行开始她的长假。

  虽然最终要去南边一观白云城的风景,还要帮朱旬解惑去瞧一瞧南王世子是否与其相似,但是在此之前,她养着内伤还是前往了杭州西湖畔,赴一场听琴之约。

  水榭楼台,灯火幢幢,夜风里飘散着荷花的缕缕幽香。

  陆小凤手里拿着一壶酒依靠在凭栏之上,一边喝着酒,一边听着三道琴声交融在了一起。他并不擅于琴,听琴也就只能听得一个大概,此刻却是深感‘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因为弹琴的这个三人能够合奏是太过少有之事,来日如能再有琴音相聚,却也不一定是今夜的琴心相会。

  以前,花满楼就说过听琴即是听情,琴音娓娓道出的是人的感情。

  陆小凤听过花满楼弹的琴,那却也不与今夜相同,今夜的琴音里比起从前更多了一份平和之气,让人感觉花满楼仿佛离花神更近一步了。

  不过,让陆小凤没有想到的是西门吹雪的琴与他的剑并不相同。

  西门吹雪的剑很冷,冷到了出鞘几乎必取人命的地步,可是他的琴竟是还有一份温情,就似是梅花的温度。

  梅花在冬雪里绽放,雪很冷,以而让梅亦是很冷。但正因有了寒冷的雪,反倒让梅多了一份温暖。这两点看似前后矛盾,其实可以并存,这恰如西门吹雪此人。

  最古怪的当属乐远岑的琴声了。

  陆小凤听着那种琴曲,乍闻是温柔缱绻,但是听久了,更像是已然归到清冷空明,反差着实有些大,让人想问是不是一个人弹的。

  不管如何,三种琴音在月色下相遇,此情此景足以让人铭记一生了。

  “我这辈子都不会忘了今夜。”陆小凤等到最后一曲终了,他也难分是否微醺于酒或是半醉于琴,一顺口胆子肥了说到,“江湖上谁敢说比我更加幸运,如此良辰美景夜,能有三美相伴。来,我敬你们一杯。”

  乐远岑看着脸颊微红的陆小凤,他最好是真的醉了,不然西门吹雪能毫不计较地接下这份调侃?

  不过,西门吹雪居然心平气和地接下了陆小凤的敬酒,他竟是执起酒壶喝了起来。下弦月照西风凉,以琴听心,只需一刻便能感觉到今夕好风月。然而,今夜之情终是匆匆,待到明日又能与谁心有灵犀一点通?

  “总捕头,你之后有何安排?”西门吹雪知道乐远岑受了内伤,他愿意等上一两个月,绝不会在此时比剑。

  乐远岑没有隐瞒行程,“皇上给了我一段长假,我打算去白云城会友,西门庄主难道也有兴趣吗?”

  西门吹雪想到传闻里的叶孤城,乐远岑所言的会友是指叶孤城吗?从前,西门吹雪没有想过出海,但他现在觉得出海走一遭也不错。“那有何不可,你不介意我同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