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第二十六章
作者:千古      更新:2023-07-30 19:17      字数:3696
  尽管东方柏希望乐远岑能尽快离开黑木崖, 去祸害或者是帮助其他的江湖人完成他们的梦想, 但乐远岑还是等到了新教主上任后的第一场黑木崖全体教徒会议结束后才动身。

  她在大会上见证了东方柏改名为东方不败,并听仔细聆听了其有关严禁浮夸作风的训话。东方不败着重强调了日月神教不得宣扬那种压根做不到的标语, 比如说什么千秋万代并肩日月的口号, 更是明说了不要弄得像暴发户逢人就谈起我教教主天下第一,要始终保持着谦逊上进的心。

  这一点都不像魔教教主的就职发言。

  乐远岑完全不去多想是谁让东方不败多了谦虚谨慎的品质, 在领了一大份帮助造反有功的金银津贴, 并拿到一二令牌得以免费入住神教旗下客栈之后,她才没有遗憾地离开了黑木崖。

  临别之时, 与东方不败约定一旦有了《葵花宝典》的相关消息,她就会尽快折返黑木崖。

  东方不败怀着矛盾的心情看着乐远岑消失在山脚下。

  他确实非常希望能早日解决切不切的问题, 但那也意味着乐远岑又要上山祸害他的头发了,比如说担心他的七位妾室一不小心看上了女扮男装的某人。都说少林和尚六根清净,那么他们应该不会被乐远岑影响太过, 所以将她请往少林寺真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天下武功源自少林。这一说法稍稍有些夸张, 但在这个世界里少林寺确实有着江湖大长老的地位,因为少林寺方丈方证的武功是全江湖公认的很高。方证早已过了六十多,他与风清扬算是同辈中人, 很多年都不亲自出手, 那就意味着不是随便谁上了少林都能见到方丈。

  乐远岑在夜探方丈禅房与递上一份正式的拜帖中斟酌了很久,最终决定将节操捡起来一些是一些,还是递上一张拜帖请见方证比较合乎礼数, 因为夜探香闺还能留下一段佳话, 但夜探老光头的房间未免也太重口味了。

  这份拜帖肯定不能写‘新晋黑木崖名誉乐远岑长老请见’, 否则就是妥妥地上门挑事了。谁让日月神教在白道上口碑有些糟糕,并且完全没有想要改进的打算。

  如此一来,只能发挥出了写画本故事的文采,引经据典将她对少林的仰慕之情夸奖了抒发了一番,诚意满满地不远万里上山请见方丈。

  根据不完全调查,乐山的书曾经不同程度地腐蚀过佛门中人的佛心。

  由此可见,这样一份拜帖不会因为乐山的籍籍无名而被无视了。乐远岑以乐山之名落款,主要是因为从黑木崖已经传出了小道消息——不得不八的魔教政.变之带你认识生擒任我行的乐远岑乐长老。

  乐远岑很识趣身着男装又简化了名字递上拜帖,好消息是看了拜帖后管事的了尘住持亲自接待了她。

  不过,了尘住持却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多谢乐施主特意为少林捐赠的布匹衣物,此等实心诚意让贫僧受之有愧,而恐怕今次要让施主失望了。方丈师叔已经不理俗物多年,如果师叔在寺中一定乐意与乐施主坐而谈禅,不巧的是师叔半个月前动身去了南少林。如此来回,少说要半年之久。”

  有道是伸手不打送礼人。

  乐远岑并非空手上山,她特意雇了一支商队押了好几箱粗布麻衣送上山作为见面礼。因为少林有很多武僧,他们都是穿粗布麻衣习武,如此礼物根本不会让乐远岑破费,又满足了少林寺僧人的基本需求,更是经久耐放可以反复利用长期使用,可比捐香火钱还要实诚与实惠多了。

  再说她在送礼之时就算好了起码要在少林住上一个月,谁让她虽然打消了夜探方丈禅房的想法,但转眼又有想来都来了不如就夜夜与藏经阁的亲近一番。千算万算是没想到方证也是耐不住寂寞的性子,把事情扔给了管事住持就自己出去浪了。

  “这就是缘分未到吧。”乐远岑只能表示了遗憾。既然礼都送了,她也不会立即追往南少林,总要在少林住够本才行。“虽说与方丈的缘分未到,但我还是想在少林清修一段时日。闻暮鼓晨钟,观经文梵音,不知住持可否圆了这一心愿。”

  了尘见乐远岑温文儒雅之相,又是刚刚收了几大车的布匹衣物,他自是不忍辜负了江湖少年对于少林的尊崇向往之心。

  “贫僧当然欢迎乐施主在寺中小住。乐施主如果想要读经书,东侧的经书楼十二个时辰都亮着灯,但恕贫僧多话,少年人也要注意休息才好。”

  乐远岑听东方不败说起少林寺的布局。此世的少林寺东西两侧都有藏经楼,相对而言东侧的大一些,藏着中原、藏地、天竺等地的佛门经文,但如果是想要一观与武学、医术有关的书籍,那些就都是在西侧的藏经阁里。

  不用想也知道西侧的藏经阁不对外开放,甚至连寺内的大多弟子都不得轻易入内。了尘也提了一句西侧的藏经阁不对外开放,还请乐远岑多多见谅。

  见谅是肯定的,所以就请允许人会有盗取《易筋经》一观的想法。

  乐远岑曾在参合庄中见过残缺不全的《易筋经》,做事要有始有终,总该见过全本的《易经经》才算圆了心愿。双方都相互体谅,这才是和谐之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乐远岑在少林寺内住了三天就将寺内八卦挖了出来,她总要知道想去夜探的地方都有什么人。而调查结果就是除了每夜定时巡逻的武僧小分队外,西侧藏经阁里日夜都住着一位扫地僧。他甚少与寺内僧众往来,也从不出息各种集体诵经,所以大多的少林僧人都没有见过那位师弟。

  五月末,春夏交替。少林寺的夜,半是诵读经文声,半是阵阵蝉鸣声。

  唯独西侧的藏经楼显得格外幽静,据说那里只住着一位扫地僧。上一任的老扫地僧五年前过世了,新任的扫地僧是不满十八岁的年轻僧人。这一任的年轻扫地僧从小体弱多病又不具筋骨习武,从小就由老扫地僧照顾,在老僧过世后就接管了清扫西侧藏经阁的一职。

  乐远岑大致了解西侧藏经楼的现状,等就待上弦月隐没在天边,趁着午夜黑沉沉一片去了藏经楼。

  由于扫地僧住在经楼里,所以经楼正门早就从内侧上了锁,也没有留一盏佛灯照明。夜探是一门学问,因为都无法走正门而多需从窗户进入,那就必须有爬窗的技术手段,这就是缩骨功成为盗贼一行的至宝神功。

  她避过了巡逻的武僧人,再消无声息地钻入了藏经楼的通风小口,虽说整个藏经楼都不见光亮,但能根据风声清楚地分辨处二楼一排排书架的布局。

  而再往深里一听,那位扫地僧的呼吸声是从一楼西南角传来出来。这种呼吸声不像是睡眠时的声响,反而像是打坐练功时的绵长平稳之声。传闻里扫地僧体质不宜习武,那么他为何在黑灯瞎火地不睡觉,而是在静静地在打坐呢?

  这个问题先放一放,还是先翻阅经书比较重要。

  乐远岑摸书的速度不慢,她没有想要看每一本的详细内容,最终目标《易筋经》而顺道找一找有无其他有趣的书籍。时间一点点过去,当摸完了二楼四分之一的书架,寺内的晨钟已经响了。和尚们普遍起得早,寅卯时分天未亮就要离开被子了。

  此时,乐远岑正把手伸向了此排书架的最后一本书,而她在天亮前后要回到客房中,因为那时可能会有小和尚将热水送到房门口。

  原本以为被束之高阁的这本书也是平平无奇,谁想到它的封面就让人感叹‘都说天下武功出少林,没想到你还真是什么都有的少林’,此书正是《葵花宝典》。再往后面摸下去,后面第一页说明白此书的来历,它是从南少林得来的手抄本,世间独此一本别无分册,因为莆田少林寺的原版也被烧了。

  故事就有些意思了。

  这本《葵花宝典》并没有先提出‘欲练此功,必先自宫’,而是从头记录了这种功法的来历。

  撰书人是宋朝的大内太监,也没人知道为什么如此高手会久藏深宫。宋亡之后,此书最终流传到了福建南少林,而当年在武道上造诣很高的红叶禅师一直在研究这本书,希望能悟出看破第一关入门的方法,直白地说就是不自宫的话要怎么练习秘籍。可惜他一生都未参透,反倒因为这本书闹出了一件大事。

  华山派的岳肃与蔡子峰去南少林做客时听闻了《葵花宝典》一书,两人就约定各自偷偷阅览了一半,以求回到华山后合二为一。谁想到两人回到华山后,发现双方的感悟完全对不上,于是就大吵了起来认为是对方的错误,造成了气宗与剑宗分裂的源头。

  后来红叶禅师得知了此事,他就派得意门生渡元去华山劝告两人练习此书的极大风险性,没想到的是渡元一去不回头竟是还俗了。红叶猜测渡元说的俗心未了,其实是他对《葵花宝典》也起了妄念。之前红叶并未将此中武功传于渡元,而渡元走了一遭华山很可能从岳蔡两人口中探听到了他们所得的经文。

  红叶临终之前决意烧了最初版本的《葵花宝典》,但是当年北少林的方丈执意求抄了这本书,也答应绝不对外透露一个字。抄书是为了不让经典就此断了传承,也许将来某一日会有有缘人能参悟了入门的第一关。

  至于既然答应了将此书束之高阁绝不透露一点消息,又怎么会有有缘人能到来此地翻阅这本书,此中的逻辑矛盾就忽略不计了。

  事实上,它还真的等来了有缘人。

  乐远岑翻阅了整本书,这本比东方不败手里的那一版要更加全面,这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书也到手了,天也很快就要亮了,那就赶紧先撤。

  乐远岑正准备要走向通风口,而一道身影倏然飘上了二楼,他站在楼梯口没有再进一步。

  黎明的晨光尚未照入藏经楼,所以两人都看不清对方的身影,但谁都没有再动一动。

  “阿弥陀佛——”片刻后楼梯口响起了一道佛号,此声平静无波不染凡尘,犹如从九天之上而来。“乐山,是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