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作者:云上浅酌      更新:2023-07-30 19:26      字数:4672
  在戚斐所知的历史之中, 用少数的兵力守住了城池,硬生生地逼退了十倍、甚至百倍于己的敌人的战役, 并不在少数。东汉末年的合淝之战, 张辽以七千守军, 守城大半个月, 将孙权倾国而出的十万兵马拦在了城外。南北朝的玉璧之战,西魏韦孝宽以不足一万的兵力, 迎战前来攻城的二十万东魏兵马。五十几天的时间里,东魏皇帝又是命人挖地道,又是起土山,推战车, 用尽一切办法, 死了七万士兵, 也撬不开一个破口。

  和这些真正的大战相比,涿丹与羯人之间的这次战役,从敌我双方的士兵总数上看, 就要小上好几个规模。

  但戚斐知道, 这一场守城战,只是试水而已, 并不是归墟之战的开幕。因为归墟之战是羯人与东岳妖族勾结,一起进犯北昭。到时候,敌人的杀伤力就不止现在的水平了, 将从单纯的物理攻击了过渡到物理魔法混合攻击。

  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到了那个时候, 北昭朝廷将会派出崇天阁的弟子,让他们分流到每一个战场之中,协助对抗羯人与东岳的联合军队。

  所以,前世的薛策,虽然只是拜入了一个修道宗派,并没有主动掺和到朝廷权谋的纷争之中,最终,也还是上了归墟之战的战场,还在那几年里,与二皇子一派结下了怨。

  因为没有详细大纲,戚斐以前是猜不到薛策为什么会和二皇子一派不和的。但现在,看到二皇子的走狗孟子源的那副德性,她觉得自己隐约能猜到前世是个什么情况了——和孟子源这种卑鄙无能、罔顾人命的小人在同一个战场上共事,真的分分钟会被气死。

  而且,上一世的薛策,应该比死过一次的他,要更加烈性。爆发冲突,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

  系统:“因为这是宿主你来到这个世界后,见到的第一个战场,即是所谓的【初阵】。所以难度设置和规模设置,都会偏简单一些。”

  戚斐:“这么人性化?不错。”

  ……

  羯人的兵马在涿丹城下列阵的那一日,辽阔的北疆,黑云漫天,压城欲摧。凛冽的寒风席卷过了枯黄的草原,白盐般细微而锋利的小雪刮得人脸生疼。城楼上的旌旗,在狂风中猎猎舞动,仿佛下一秒,那支旗杆就会不堪风力的摧折,猝然崩断,被卷飞到天外去。

  涿丹城前,洒满了绊马钉,挖有两道深广的壕沟。城楼高耸而厚重,顶上有三层楼阁。除非越过两道壕沟,否则,弓箭手是很难将箭射上来的。

  当然,只要上城楼,所有人都还是必须穿上铠甲。

  城楼的石栏后,一个个盾牌之后,密集而有序地排布着弓兵。在他们的后方,每隔二十米,便是一辆巨大的投石车。屋中,滚烫的火油在大锅里沸腾。人人严阵以待,屏息凝神,盯着远方。

  韩生蕤作为主指挥,站在了可以眺望远方的二楼,身边站着独子韩彦,何勇等数名队长,以及薛策。

  孟子源那贪生怕死的家伙,居然连城楼也不敢上来,现在就躲在了内城的太守府里等候消息。

  韩生蕤凝重地看着远方:“羯人的兵马变多了。”

  和探子信报所写的内容不同,如今集结在远方的羯人士兵,黑压压一片,绝对不止两千个人。

  何勇说:“难怪甸吉进攻的时间,比我们预计的推迟了几天,估计是想等左贤王增援的兵马来到,再一举冲破我们的防线。”

  当人密集到了某种程度的时候,缺乏一定的经验的话,是很难看出总数来的。

  韩彦皱起眉:“那他现在岂不是有一万二千人?”这样一来,敌我双方的人数,岂不就是从势均力敌变成了十倍之差了?

  薛策扫视过羯人的方块:“不,大约是七千人。”

  通过敌方的兵阵来估计人数的眼力,得在沙场上历练过的人才会有。七千骑兵马,正好也是何勇内心估算出来的羯人数目。

  何勇有些惊讶地看了一眼薛策,心里好奇他的经验是哪里来的,但又知道,现在不是聊闲话的时候,只好暂时忍下了询问的冲动。

  韩彦的脸色有些苍白:“那也比原本预计的多了两倍有余。”

  何勇说:“小公子莫慌,涿丹能守住。”

  待天空彻底亮起来时,羯人的兵马方阵之中,开始传出了“咚”、“咚”的沉重的擂鼓声。他们列着队,一边整齐地朝这边突进,一边吼着听不懂的羯语口号,宛如一道漆黑的潮水,从地平线上朝这边翻滚而来。那种压抑和震撼的感觉,足以让胆怯之人足心震颤、难以站稳。在那漆黑的浪潮中,为首的甸吉猛地抽出了雪亮的长刀,怒吼:“杀!!!”

  在震天的马蹄声与嘶吼声中,骑兵们如同涌动的蝗虫,大叫着冲向了城楼,仿佛即将要吞没平原上的这座孤岛。

  城楼号角声起,何勇也赤红着眼,大吼:“弓箭手!放箭!!!”

  迅疾如星、密集如雨的箭矢,从城楼的上方同时射出,正式拉开了这场战役的序幕。

  在城墙的内侧,划分出了一个补给的区域。不断有士兵在上上下下,运载武器。涿丹的大夫几乎全被集结到了这里,准备救治伤员。因为人手不足,在这阵营里,也出现了一些身强体壮的女人来帮忙。

  战争一开始,韩生蕤就将韩彦打发了下来,在备战区帮忙。戚斐给他打下手,帮忙调配人员。

  戚斐穿男装的好处这时候尽显了出来——别人一看她是个娇滴滴的姑娘,一定不会让她进入备战区域。但现在,放行的人顶多就是在心里嘀咕一句“这小子怎么长得细皮嫩肉的”,却没有真的拦住她。

  在最接近战争的地方,隔着一道厚重的城墙,却依然能清晰听见外面的混战声,仿佛地上的尘埃也跟着跳动了起来,听的人的肾上腺素狂飙,心口卜卜跳动个不停。

  北昭的军士用弓箭和投石机阻遏羯人的快马,不断有人中箭,痛苦大叫着摔下了马。投石机的巨石每扔出一次,便会将好几个人砸成肉泥。同时,提前几天洒在羯人来路的绊马钉,也起了很大作用,直接扎穿马匹的蹄子,让他们的冲杀失去了最大的助力。

  但由于这是进攻首日,也是羯人的士气最充足的时候,他们的阵型并没有因为箭矢和机关的干扰被彻底打乱。在轰天的吼叫声中,终于还是有羯人突破了箭矢的压制,冲到了壕沟之前。

  这时候,这两道又阔又深、底部布满了尖刀和锥刺、连马匹也无法飞越的壕沟,就成为了拦截羯人的第二道有力的防线。为了度过这条壕沟,羯人冲杀的速度不得不缓慢下来。这样一来,城墙上的弓箭手就更容易瞄准他们了。中箭的羯人摔下壕沟以后,便会被尖刀刺穿身体,鲜血狂喷,哀嚎着死去。

  这一道防线虽然能灭掉很多敌人,但随着时间过去,尸体会慢慢填满壕沟的底部。大半天后,壕沟已堆成了尸山。后方的羯人踩着同伴的尸体,凶悍异常地撕开了一道口子,冲到了城下。羯人的弓箭手进入了射程以后,拉弓反击,涿丹城楼上,开始有北昭的士兵被射中,中箭后倒地,被同伴抬了下去。

  弓箭手一旦减少,在替换人员的间隙里,对羯人的压制的力度也就变小了。

  投石车飞来的巨石,亦在一阵阵震动城楼的巨响中,砸到了城墙之上。好在,战前加固过的城墙和城门,不是那么容易被砸穿的。可城楼上方的人员伤亡,却是在所难免的。因为拥挤,有的人甚至会从缺口摔下去。

  不断有动不了的伤员被抬下城楼,备战区彻底忙了起来。有的人被箭射穿了身体,危在旦夕,口吐鲜血。有的人则只是轻伤,正在大夫的处理下,割肉取箭。

  冲到城脚下的羯人第一时间就想要搭云梯——他们的云梯带有固定的爪钩,可以插入城墙外的冰块中,很容易攀爬。韩生蕤等人则绝对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把云梯搭起来。沉重的滚木往下一滚,直接能将整排的人都弄倒,砸得头皮血流、脑浆迸裂。在弓箭手的掩护下,沸水与滚油轮番交替,如瀑布一样,往城下浇去。

  凄厉的惨叫声、皮肉被煮熟的味道飘散在了空气里。没有任何人的皮肤是铜墙铁壁,可以在这种攻击下,继续往上爬。羯人接二连三地摔回了地上。半天过去,仍然没有一支云梯,可以顺利地搭建起来,爬到城墙一半高的地方。

  之前,因为孟子源不自量力地去追击羯人,导致了信阳被反击的羯人破入,对于北昭的军事能力,甸吉一直有些不屑。知道孟子源逃到了涿丹以后,更是料定了在他操控下的涿丹,一定会步上信阳的后尘。没想到,涿丹今天的防守,远远比他的想象要有序和顽固得多。

  午后,塞外的天色慢慢变暗,风雪将至,攻城仍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羯人一方已经折损了一千多人。剩下的士兵的攻势,也因为疲惫和寒冷而疲软了下来。

  没能一举拿下,甸吉心有不甘,但知道今天的最好形势已经过去了,只好一咬牙,命令吹响号角,在风雪来临之前,暂时撤军。

  当夜,涿丹大雪。城楼上的将士进行了替换,新一批人继续戒备着远方。

  虽然成功守住了城池,但终于感受到了这场硬战的不易,所有人的心情,都相当的压抑。

  留在太守府的孟子源到了夜晚,才知道今天兵临城下的羯人数目变城了七千,发了好大的一通火:“你们当初是怎么跟我保证的,不是说了羯人只会来两千个吗?!”

  韩生蕤说:“孟大人,稍安勿躁。虽然羯人的总人数与我们预料的有所出入,但甸吉晚了几天发动进攻,也等于是多给了我们几天时间去布防。而且,今天被甸吉派出的前锋,也只有两千余人,其余的都在远方列阵。我们前几天的布防,派上了很大的用场。”

  孟子源骂骂咧咧,又威胁了他们几句,才整了整衣襟,才扬长而去。

  将这个不和谐因素送走之后,众人才有时间复盘起了今天的情况。

  今天一整天下来,死亡和受了重伤、短时间内无法再上城墙作战的北昭士兵,有三百余人。乍一看去,和羯人相比,伤亡人数好像很占便宜,用三百个多人,就重伤和灭掉了对方近两千个人。但是,如果对比北昭的士兵总数,就会发现情况没那么乐观了——虽然壮丁的候补还有很多,可他们的箭术都是临时训练出来的,命中率并不那么高。

  “除此以外,箭矢也消耗得太快了。”何勇检查着库存的兵器记录:“按照今天的消耗速度,我们的箭,最多还能用五天。”

  如果镇北侯赶得回来,就是十天之内的事儿。可到现在,他都没有任何音讯传来,一定是被甸吉的兄长带去的人拖在了半路。

  “不,经过了今天,壕沟的作用已经几乎消失了。箭矢只会用得越来越快。”

  韩生蕤叹气:“其实有不少的箭都射空了,涿丹的士兵还是缺乏训练,不及镇北侯麾下的弓兵。听说镇北侯的弓兵,几乎都能做到箭无虚发。”

  韩彦说:“这也奇怪了,我看我们涿丹的士兵,平时也没少在射箭场训练啊。”

  一直在看防御图的薛策忽然抬了抬眼:“你们的靶子是不是固定的?”

  韩彦说:“当然了,不然它还能自己动起来吗?”

  薛策说:“所以没用。在真正的战场上,没有敌人会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地等着你瞄准——尤其是骑兵。想提高箭术,就要换上可以移动的箭靶。”

  何勇喃喃:“移动的箭靶?”

  “简单,装一个类似于流水线的空中轨道就可以了。”戚斐摆摆手,提议道:“算了,回归正题,既然很多箭都浪费了,我们不如趁着今晚天黑,把还能用的箭都捡回来吧,多捡一支是一支。”

  韩彦立即点头:“是,我觉得戚兄说得对。”

  其实在一开始,因为戚兄的外表太过秀气,缺乏男人味,比韩彦见过的姑娘都柔弱,他多少是有些轻视对方的。但是,今天并肩作战了一天下来,他就发现,这位戚兄又机灵又冷静,算术能力也很高强,完全不是自己想象中的绣花枕头。在钦佩和自愧之余,韩彦的内心就油然生出了一种惺惺相惜的知己情谊,很想和戚兄交个朋友,故而一听到对方说话,就立即附和了。

  戚斐对他微微一笑。

  韩彦傻乐,也回了一个笑。

  “等到天黑以后,可以用酒桶和绳索,将士兵从城楼上面放下去,让他们将散落在地,还能用的箭矢收集回来。”薛策凉飕飕地望了对视而笑的两人一眼,微微皱眉,片刻,才移开目光:“另外,我有一计。”

  “什么?”

  “在天明之前,在城外的两道壕沟里,洒上火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