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幻梦一曲四季山
作者:林暮烟      更新:2023-07-30 22:06      字数:3527
  季青临有些奇怪,四季山?方才那帕子上好像没见有这名字。

  那女子也是愣了一下,依着寄雁阁的规矩,都是当日他们唱什么,客人便听什么,即便是大户包场点戏,也是按照当日的戏牌来,极少有人破了这规矩非要点当日戏牌上没有的来听。

  解无移见她迟疑,自袖中拿出一颗穿了红线的黑曜石来递给她道:“烦请姑娘将此物交给班主,他自会明白。”

  那女子一听,便明白这位客人与自家班主大约有些交情,接过那黑曜石微微福身道:“那便请公子稍待,容我前去安排。”

  待那女子下楼,季青临好奇道:“你认识这里的班主?”

  解无移点了点头。

  季青临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凑近解无移眨眼笑道:“那是不是在这里听戏不用花钱?”

  解无移一怔,没想到他还惦记着这个,也不知这些年银锣都给他灌输了多少财迷思想,只好无奈道:“对。”

  季青临抬眉一笑,似是放下心来,继续问道:“方才你点的那出《四季山》是讲的什么?”

  解无移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放下杯子道:“水镜神尊。”

  季青临有些意外,心道没想到这人还挺有心,方才不过是在车上多问了两句,他就特意点了一出讲水镜神尊的戏来。

  不过这倒真是引起了季青临的好奇心,自打入宫他已是数次听人提及这位神尊,就像冥冥之中有什么牵引着他一步步探寻这位神尊一般。

  等了没一会儿,楼下有人从侧门走入,到正中的戏台边忙碌了起来。

  几个小厮将四周有光透入的门窗一一阖上,垂下了遮光的幕帘,堂中顿时暗了下来。

  戏台边缘搬上了一架四排的编钟,一名琴师抱着自己的琴放到了台角琴案之上,旁边还立了一位秉着竹笛的少年。

  那几名小厮将台子四角的灯奴点燃,然后放下了戏台正后方卷着的几块背景幕中的一块。

  幕布垂下时,季青临不由微微张大了双眼。

  那是一副巨大的绢布山水画,中间画着一汪清澈见底的湖泊,周围环绕着四座高山。

  那四座山色泽各异,第一座主色浅青,上有浅草轻柳,点点浮花,第二座主色墨绿,古树参天,郁郁葱葱,第三座主色鲜红,枫林浸染,落叶纷飞,第四座主色雪白,冰锥倒挂,银装素裹。

  季青临顿时恍然,难怪这出戏叫做“四季山”,原来还真是山如其名,宛如四季并存。

  “这是水镜神尊住的地方?”季青临好奇道。

  解无移点了点头,季青临赞叹道:“啧,果然仙境就是不同凡响。”

  戏台已经布置妥当,那位秉着笛子的少年将竹笛凑到嘴边,随着一阵悠扬的笛声,四周暗处有淡淡雾气飘散而出,很快便将整个戏台笼罩得犹如仙境一般。

  台侧阴影中缓缓走上一名广袖轻衫的男子,他脚步轻盈,似踏云而上,眨眼间便已至台中,广袖轻挥,脚下雾气便随着袖下带起的清风而微微波动。

  昏黄烛光映照在他的身上,因距离太远看不清样貌,但大致能够猜出他约莫扮演的是水镜神尊。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那年山下,春寒绿蚁,浮沉一杯序曲。兰舟轻摇,林间飞鸟,涧溪渡影清如许。炊烟袅袅,暮光微渺,云深复环绕……”

  吟唱声起,那如泉如瀑的音色一出,立刻便吸引了季青临的注意,令他忍不住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台上之人的一举一动。

  一段唱罢,台侧又有一人款款行上,他身着杏黄衣衫,腰间佩剑,于雾气缭绕中行至“水镜神尊”身侧。

  “你策马踏过,丛林浅草,回眸落花纷飞缥缈。山外一抹余晖映照温柔唇角,无言静处风还笑。天星清辉,银河迢迢,对饮浅酌不胜杯杓。谁叹沟渠静默苦候明月来照,春眠微雨不觉晓……”

  台上二人于云雾中相携而游,所过之处落英缤纷,背景幕缓缓降下第二块,山峦未变,空中却已是日月更迭,变为银河璀璨,繁星点点。

  “明知镜花水月终无影,奈何痴心偏向苦山行,等遍云卷云舒长空雪落尽,不见旧时双燕衔草新。明知风花雪月本无心,却是惊鸿一瞥动了情,从此料峭春风不忍吹酒醒,只当匆匆相遇别离,皆是梦境……”

  杏黄衣衫的男子于云雾中退下,只留“水镜神尊”静静立于台中,望着那人离去的方向。

  幕布降下第三块,山中已无四季,空余皑皑白雪,将一切掩埋。

  “水镜神尊”缓缓坐下,靠于一旁的假石之上,闭上了双眼。

  台下四周黑暗里有几人低声同唱道:“山下枕石而眠,醉梦初醒……”

  大雪纷飞之中,杏黄衣衫的男子重新回到台上,神色汲汲,四处寻觅,而后跪坐于“水镜神尊”身侧,伸手轻轻拂去他额间碎雪。

  琴音收,笛声毕,编钟最后一响宛如一声轻叹。

  季青临静静地看着台上的烛火暗下,伶人退下戏台,幕布被卷回架顶,直到四周门窗重新打开,夕阳的余晖投进阁中,他才稍稍回过神来,只觉心中犹如被巨石所压,沉重到几乎喘不过气来。

  一盏茶水递到眼前,季青临愣了一下,接过捧在手中,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让你见笑了,我也不知为何突然就……”

  突然就有些难受。

  解无移静静看了他片刻,挪开目光缓缓道:“公子许是入戏了。”

  季青临点了点头,喝了口茶调整了一番心情,这才恢复如常,问道:“方才台上一人演的是水镜神尊,那另一人呢?也是位神尊吗?”

  解无移道:“是个凡人。”

  季青临低头想了想,又问道:“那他们是……”

  解无移道:“师徒。”

  季青临追问道:“只是师徒?”

  解无移似乎没料到他会这么问,反问道:“为何如此问?”

  季青临讪讪笑道:“那戏词写得……我听着总觉得……好像不仅仅是师徒吧?”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近来接触“断袖”这个词实在太过频繁,方才听戏时,他分明从那戏词和两位伶人的神态中寻摸出了缠绵的情愫与难舍的苦痛,这种感情,实在不像是寻常师徒之情。

  解无移沉默片刻,道:“戏词只是杜撰。”

  季青临眨了眨眼,但却也没再与他争辩,只挑了挑眉,而后点头笑了笑。

  这时,身后不远处的楼梯上传来了脚步声,季青临回头看去,只见方才在台上扮演神尊的那位伶人已是到了二楼,正向他们走来。

  待他走到近前,借着光亮看清那人的样貌,季青临倒吸一口凉气,脱口而出道:“水镜神尊!?”

  这个人的相貌与他在通天殿看见的神尊雕像竟是有六七分的相似,若是手中再捧一条鲤鱼,那俨然就是神尊本人了。

  那人听见季青临的惊呼,停下脚步看向他,不卑不亢地浅笑道:“公子是否入戏太深?戏既已毕,神尊之称在下万不敢当。”

  季青临还在诧异,那人已是转向解无移拱手道:“无移兄,别来无恙。”

  他口中话语虽像是平常寒暄,双眼却紧紧盯着解无移,眼中满含诧异与困惑,像是发现了什么难以解释之事,要在解无移脸上找出个答案来。

  解无移状似未察,微微颔首道:“坐。”

  那人也未客气,撩起衣摆坐下后又盯了解无移许久,这才收起了那副探寻的模样,露出笑容问道:“一别经年,无移兄已是许久未曾来此,今日怎会有此雅兴前来听戏?”

  解无移如实道:“恰好路过云州,季公子想听戏,便想起了寄雁阁。”

  那人闻言,转向季青临偏头道:“季公子?”

  季青临拱手道:“季青临。”

  那人还了一礼,道:“幸会,在下落英。”

  季青临点了点头,坦率笑道:“你和水镜神尊长得可真像。”

  落英闻言微微一笑,道:“季公子何出此言?难道公子见过神尊真容?”

  季青临耸了耸肩,撇嘴道:“那倒没有,不过我见过他的雕像,真真与你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说完这句,他立即想到:“欸?那雕像该不会是照着你雕的吧?”

  落英失笑,连连摆手道:“公子说笑了,神尊雕像千百年前就已存在,那时别说是我,就连祖辈都尚不知身在何处呢。”

  “哦……也对。”

  季青临挠了挠下巴,想起银锣说的释酒入宫,通天殿建起都已经是千年之前的事了,那神像想必也不会是近年才有。

  想着,季青临继续问道:“那是不是因为你长得像水镜神尊,所以才写了这么一出《四季山》来演?”

  季青临自认为这个推测十分有理,一个长得像神尊的伶人,写了这么一出与神尊相关的戏由自己来演,那必是很有噱头。

  不料,落英却是摇了摇头,意味深长道:“公子误会了,这出戏可不是我写的。”

  季青临本没打算深究,可听他这句话的重音竟是放在了“我”上,明显像是意有所指,且说这话时目光还往解无移面上扫了一瞬,不由心念一转,看向解无移道:“该不会是你写的吧?”

  作者有话要说: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本章这首《四季山》是大约两年前写的一首古风歌《醉梦初醒》,词曲均为原创,算是本书灵感的起源,不过一直没有做伴奏,微博有清唱版,感兴趣的小天使闲来无事可以听一听。

  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