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榆州药铺济元堂
作者:林暮烟      更新:2023-07-30 22:07      字数:3398
  解无移一时无言, 他对银锣的行事十分了解,完全能想象她平日里的作风,会给季青临留下这样的印象实在不出所料。

  季青临未再继续深究银锣, 转而问道:“那这么说来, 这济元堂和裕兴禄一样, 事实上都在你们四季谷掌控之中?”

  解无移点头, 季青临心中了然,随即调侃道:“你们四季谷还真是家大业大啊, 其他人呢?又是什么身份?是不是一个比一个有能耐?”

  解无移没有否认,只淡淡道:“往后你自会知晓。”

  二人未再多言,一路也未遇什么风波,不久之后便已到了榆州境内。

  行至济元堂门前,小北招呼二人下车, 这次解无移没再让小北继续等候,而是给他补了些银钱, 便让他自行返程。

  小北也是个干脆人,不多说,不多问,拿钱做事毫不含糊, 笑意盈盈地对二人作揖道别后便风风火火驱车而去。

  站在这济元堂门前, 已是能嗅得浓重的药香,前来买药之人不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二人迈进门中,见堂内摆设着不少桌椅, 有数名坐堂接诊的大夫正在给人看病, 长长的柜台中站着正在称量抓药的伙计,也都是十分忙碌, 他们身后是偌大的一排药柜,柜上小屉整齐排列着,时不时便被拉开取药。

  二人行至柜台边,待其中一人忙完手中之事,季青临忙向其表明来意,那人似是有些意外,道:“二位找堂主是有何事?他近日在园中试药,并不常来店里。”

  “园中?”季青临疑惑,看向解无移。

  解无移却已是明白那是何处,点了点头便领着季青临向外走去。

  季青临不解道:“什么园中?”

  解无移道:“他的住处。”

  出门走了不久,两人便已到了临近城门的一处宅院,匾额上书“苓芳园”三字。

  季青临左右一看,便见这宅院的院墙向两侧延伸极长,可见这园子也是占地甚广。

  解无移抬手轻扣门环,不一会儿便有人从内将门拉开,季青临一看,这开门的是一头发花白的老者,想来应是这里的管家。

  那管家似是认识解无移,见来人是他,忙客气地让路请二人进门。

  季青临迈入门槛后抬头环视了一圈,这园子从外看来并无特异之处,谁知里头却是别有洞天。

  寻常宅院之中屋宇都有规律可循,前堂主厅必不可少,而这园中却满是各类植被药草,只有寥寥几处屋宅随意点缀其中。

  从院墙,到屋顶,甚至各处水域池内都有各种草药生长,足有成百上千种之多,药香袭人,萦绕不散。

  管家领着二人沿着石子铺就的小径在这草树间穿行,不久后季青临便看见一位身着浅紫衣衫之人背对着他们躬身在一片草丛前,似是在丛中采摘着什么。

  几人临近之后,他像是听见了脚步声,直腰回过身来。

  季青临掸眼一看,眼中便是一亮。

  此人看上去年岁不大,却是仪表堂堂气度不凡,面容温和,眼神却透露着沉稳,可见胸中必有丘壑。

  那人看见解无移,立即将手中所执之物放到一旁的竹篓之中,拱手行礼道:“先尊。”

  听到这称呼,季青临便终于确定他就是他们要找的那位济元堂掌事池若谷了。

  “不必多礼。”解无移微微颔首。

  池若谷放下手,转头对一旁管家道:“冯叔,您先去忙吧。”

  那管家也未多言,点头转身离去。

  池若谷的目光转向季青临,就像季青临看见他时眼前一亮一样,他眼中也是闪过一丝诧异,但很快便收敛起来,问道:“这位是?”

  季青临拱手笑道:“季青临。”

  池若谷微微点头,亦是还礼道:“池若谷。”

  解无移未等两人继续寒暄,问道:“此前令你查验之事,可有眉目?”

  池若谷回过神来,立即点了点头,刚欲出言,却又看了一眼季青临,似是欲言又止。

  季青临略有些尴尬,正想着是否需要暂时回避,却已听解无移道:“无妨,季公子亦是身在此事之中,你直说便可。”

  池若谷闻言也不再避讳,向旁伸手道:“那请随我来吧。”

  说着,他迈步向前,领着解无移和季青临向远处一片水域走去。

  那处远远看去是一片挖凿的湖塘,塘中有丛生的茂密芦苇,水上木桥蜿蜒,桥尽头是塘中央的一处水榭。

  只是,说是水榭,它却又比寻常所见的水榭大了不少,四四方方像一段加宽的长廊。

  明明是由立柱支起的亭台式样,四周却又有草席从上垂下,从顶部一直遮掩到底,层层叠叠,不似卷帘,倒像是要将那水榭彻底裹住一般。

  季青临心中疑惑:这草席是何用意?若是希望那水榭与外界隔断,使人在其中不被窥探,何不直接将它建成那有门有窗的楼阁式样?既然已是将它建得像个凉亭,又为何要用草席将它遮掩得这般密不透风?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踏上那木桥之后,越是走近,季青临越是隐隐察觉到了什么,因为从此处开始,他便隐约能够嗅到掺杂在那药香之中的一股异味。

  待走到那水榭近前,异味越发浓重,季青临也终于意识到了那些草席的悬挂究竟是何作用。

  这大概是一处……停尸房。

  池若谷掀开一处草席,扑面而来的恶臭将季青临熏得有些反胃,好在他此时心中已是有了准备,才不至于真的吐出来,但依旧是赶紧抬手捂住了口鼻。

  这水榭之中整齐排列着十来个石台,除了正中的那石台空着以外,其余台上放着的都是盖着白布的尸体。

  因整个水榭被草席遮掩,光线极差,好在周围点着不少烛火,才不至于伸手不见五指。

  水榭四角放着数个火盆,火盆上各有一块铁网,网上搁着许多不知名的药材,经下方的火焰熏烤,药材散发出的气味算是将这些尸体的恶臭抵消了几分。

  季青临本还在想,临水处放置尸体,水气蒸腾是否会加快尸体腐烂,但看到这些火盆便也明白了,这些药草除了遮掩恶臭,大约也有祛湿之用。

  很难想象在这样一个香气四溢的园子里竟还有这么一个藏尸之处,也亏得是在这么个地方,否则这些尸体发出的异味恐怕早已随风散到四面八方,那真是想藏都藏不住。

  池若谷像是早已习惯了这里的气味,进去之后先到一旁的桌边拿起了一个瓷瓶,扣出些油膏似的东西抹在二人手中,道:“这里气味难闻,将此物抹于鼻下,可稍作缓解。”

  “多谢。”

  季青临如蒙大赦,二话没说赶紧依他所言抹上那东西,而后微微吸了一口气,果然觉得舒服了许多,那东西有股清冽的香气,令人神清气爽。

  恢复了正常呼吸,季青临整个人都感觉清醒了不少,这才开口问道:“我看这些石台像是建了很久,这里一直都是用来摆放尸体的吗?”

  看那些石台的磨损程度,不像是临时加砌起来的,看样子,池若谷将此处作为停尸之用也并非临时起意。

  池若谷点头道:“是,在没有这些尸体之前,这里也是我用于验尸之处。”

  季青临抬眼环视了一圈,果然看见四周不少架子上放置着各种刀镊器械,还有像方才那个瓷瓶一样的瓶瓶罐罐,方知池若谷此人不仅是个医者,还算是个仵作。

  解无移未参与他二人的交谈,此时已是走到了一具尸体边,将盖着尸体的白布轻掀开来。

  季青临跟上一看,这尸体正是出宫那日驾车的车夫。

  看着他依然大睁的双眼,季青临想起那日自己还曾想将他双眼合上,却被银锣在旁制止,不料直至今日他都还是这样一副死不瞑目的模样,不禁微微皱了皱眉。

  池若谷此时也已走到这尸体边,见季青临盯着那尸体的双眼,似是也猜到他心中所想,淡淡道:“尸身已僵,双目难合实属正常。”

  季青临收回目光点了点头,他也不是那动辄伤春悲秋的优柔寡断之人,恰好看到了便心中有感,倒不至于还真因此伤怀。

  池若谷顺手拿起旁边的镊子和纱帕,从那尸体的鬓角处轻轻捏出一个东西来放在纱帕上,递到了二人面前。

  这东西正是此前数次所见的那种如同绣花针一般的细物,季青临虽不知它是什么,却也并不觉得陌生,问道:“这究竟是何物?”

  池若谷道:“应该算是松针。”

  “应该……算是?”季青临不解。

  池若谷将手中纱帕放到一旁,转身道:“你可知民间祝寿时常有一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季青临点了点头,这话实在听得太多,他又怎会不知。

  池若谷又问道:“那你可知这‘寿比南山’中的‘南山’是指何物?”

  季青临皱了皱眉,这问题他还真没深究过,刚欲摇头,一旁的解无移却已是答道:“南山不老松。”

  池若谷点头道:“正是,南山之巅的峭壁之上生长着一株寿长数千年的古木,百姓将其称为不老松。”

  季青临似乎已是明白,道:“这东西就是那不老松的松针?”

  池若谷点了点头,季青临却又奇怪道:“那你方才为何要说‘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