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流言
作者:茗荷儿      更新:2023-07-30 23:08      字数:4025
  杨峼回府时, 在角门处见到了毛氏。

  毛氏正要上轿,看到杨峼气不打一处来, 恶言恶语地说:“阿峼, 有后娘就有后爹,你爹跟你祖母都指望不上, 你要是还念着你亲娘, 还是个有出息的就弄死那人肚子里的贱种。”

  当着门房还有四个轿夫的面儿,就说出这种狠毒的话。

  杨峼听得莫名其妙,仔细一琢磨猜出几分缘由,连衣裳没顾得上换, 紧赶着就到了松鹤院。

  进屋就瞧见府医蹲在地上念念有词,魏氏与钱氏面色又几分紧张,张氏却极坦然,神情淡漠地看向窗外。

  府医将那些比较大的药草扒拉到一旁, 跟珍珠要来一张纸, 仔细地将地上的药粉撮起来,先凑近闻了闻, 又对着光看了看,再用手指捻一点送至舌上舔了下,赶紧吐掉, 沉声道:“那些都是滋补的药材,应是无碍,但这粉末里头有乌头、附子和野葛,孕妇服用大为不利, 便是常人沾上,也有可能致命。”

  乌头与附子同属一植株,乌头是主根,附子为子根,均有大毒,而野葛又称断肠草。

  这不但是想让张氏堕胎,还想要了她的命。

  张氏冷笑一声,起身道:“多谢先生相告,我头有点疼,先回去歇一歇。”也不看魏氏,径自往外走。

  素罗正在院子门口等着,见张氏出来,忙上前搀了她的胳膊。

  刚走两步,就听身后脚步声响,却是钱氏跟着过来,扶住了张氏另外一边胳膊。

  素罗知趣地退后几步。

  钱氏叹口气,低声道:“刚才的事儿别往心里去,只管好生养着身子,顺顺当当把孩子生下来。有个儿子傍身,谁也不能把你如何。”

  张氏浅浅一笑,“多谢嫂子,我知道,眼下我看重的也只有妡儿和肚子里这个,别的都没当回事。”

  钱氏瞧她神情,果真平静如水,连丝愠意都没有,一时也不知是好是坏,默了默,拍拍她的臂,“能想开就好,我还得回去看看,母亲这次气得够呛。”说罢,对素罗道,“好生伺候着。”

  魏氏果真气得够呛,等府医一出门,就控制不住了,“啪”一下将桌上茶盅拂到地上,指着满地药材道:“这就是你外祖母送来的宜男之药,死活非得让张氏煎了喝。你是不是也这样想的,怕以后有个弟弟争夺家产,所以就容不下她肚子里的孩子?”

  杨峼“噗通”跪下,“祖母息怒,孙儿不敢。知道母亲有孕,我只觉得凡事有个兄弟能够分担,肩上压力轻了许多……也替父亲与母亲欢喜,不出意外的话,我年底就要外放,不能在父母跟前尽孝,他们能有个幼子陪伴,会解除许多寂寞。至于家产,除去公中的外,父亲为官清廉,能用的就只每月十几两的俸禄,哪会有家产,再说我堂堂七尺男儿,能扛能挑,完全可以靠自己两手挣出份家业来……今日我就当着祖母说个清楚,二房院的家产我一文不要,尽数留给幼弟。祖母若不信,我愿在菩萨面前立誓。”

  “行了,快起来吧,立什么誓?”魏氏一把拉起他,既是欣慰也有几分无奈,“你外祖母越活越活回去了,也不知脑子是怎么想的,她那边一堆乱麻理不清静,还非得往你父亲房里伸手。虽说是有翁婿的情分,可你娘都过世这些年了……这样折腾下去,你娘在下头也不得安生。”

  杨峼沉默着不说话,片刻才道:“我先去给母亲赔个不是,回头再劝劝外祖母。”

  杨峼到二房院时,张氏刚跟杨妡与齐楚说完松鹤院的事儿。听闻杨峼求见,张氏瞟一眼齐楚,无奈地摇摇头,“阿峼待人还真不错,只可惜有这么个外家,不知道跟着受多少连累,”默一默,对杨妡道:“想必是来赔礼的,我懒怠见他,你去打发了吧,就说这事儿跟他不相干。”

  杨妡跟着素罗出去,见杨峼正站在影壁前瞧着上头凿出的巨大“福”字发呆。

  听见脚步声,杨峼侧头,看到杨妡颌首以作招呼,紧跟着问道:“母亲可安好?”

  杨妡应道:“嗯,好着呢,就是没精神,正歪在炕上打盹儿。”

  “那就好,”杨峼松口气,又叹道:“这事儿是我外祖母的错,她年纪老迈脑子有些糊涂……原本是来替外祖母给母亲赔个不是,可刚才想想竟是没法开口,幸得弟弟无恙,倘或有事,说什么都没用。”

  杨妡淡淡道:“说是赔情不过是自己求个心安罢了,好比你杀了人,就是磕一千个响头,那人还能活过来不成……娘心里明白,这事跟三哥不相干,只是魏家老夫人那边,一笔一笔的账我都记着,总得连本带利地讨回来。”

  杨峼怔怔地盯着杨妡片刻,开口道:“五妹妹是个不吃亏的人。”

  “不是我不吃亏不肯忍让,”杨妡唇角微弯,露出个浅淡的笑容,“是有些人最爱得寸进尺,这次让她一寸,下次她便欺你一丈,半点余地不留,非得把你逼到绝路上不可。实话跟三哥说,如果弟弟真没了,我是定然要魏家老夫人以命偿命的,三哥若是到魏府去,还请将此话告诉给老夫人,让她好好记着。”

  杨妡相貌真是好,柳叶眉杏仁眼,笑起来眉眼弯弯极为讨巧可爱,打眼看上去就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可杨峼硬是自她天生带着三分媚意的眸中窥见到狠绝的冷意,不由心惊,又隐隐有丝庆幸:还好外祖母没有得逞,否则谁又说得准杨妡会不会真去拼命?

  ***

  半下午的时候,杨远桥自衙门回来,还没进二门就听说了松鹤院的事情,顿时怒不可遏,“蹬蹬蹬”直往松鹤院去,不等丫鬟通报,面沉如水地一直走进厅堂。

  魏氏正歪在大炕上歇晌,因为心里有事本也没睡着,可看杨远桥这样子又成心想抻抻他,便稍停了片刻才慢慢起身,又对着镜子理了理发髻。

  杨远桥静静地坐在太师椅上,并没有急躁,反而先恭敬地问了安,然后疑惑不解地问:“儿一直有个疑问想求证,儿到底是不是母亲亲生的?”

  魏氏当即板起脸怒道:“你不是我亲生的,还是石头缝儿蹦出来的不成?”

  “那我就不明白了,十多年前张氏有孕,母亲撺掇着阿峼给她端了一碗汤,孩子没了;后来有了妡儿,母亲亲手交给儿一包药,说是固元养气的,可是张氏却宫体受寒,十年不曾有孕;这次承蒙菩萨保佑,张氏再度得子,听说在母亲屋里差点被人推倒……儿子苦思冥想不知道这到底是因为什么,母亲既然巴望着儿子绝后,何苦要给儿娶妻,何苦要续弦,就让儿子终老一生算了,免得连累别人。”

  魏氏被噎得半天没上来话,支支吾吾道:“还不都是因为你舅母?”

  “那母亲就一次一次看着舅母陷害张氏?母亲乃外祖母亲自教导,深得徐大儒门风,而舅母就是长在田间没读过书的乡野女子,儿子不明白得是母亲怎么就如此听舅母的话?下次舅母想杀了我,是不是母亲还会在旁边递刀子?”

  “孽畜!”魏氏怒道,“你就是那么想你娘,把你娘看成杀人帮凶?”

  “难道不是?”杨远桥反问,忽而跪在地上,恳求道:“儿求母亲放我一条生路,儿不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母亲,分家吧,儿子带着张氏找个僻静地方过安生日子。”

  “别指望,我跟你爹都在,绝不可能让你分家。”

  杨远桥冷声道:“那好,母亲把舅母带来的东西给我,我到魏家门口当着大家伙的面烧了去,从此断掉这门亲。”

  “你……你这是忤逆不孝!就算不是你的岳母,那也是你的亲舅母!”魏氏气得几乎说不出话,如果真跟魏府交恶,那她就没了娘家,没了靠山,说不定杨归舟也会指责她。

  “亲舅母?”杨远桥冷笑,“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仇人呢……反正有儿子没舅母,有舅母就没儿子,母亲非觉得舅母更重要,那么等父亲生辰过完,我立刻带着张氏出去住,母亲也好清静点,免得看着张氏不顺眼。”

  不等魏氏吩咐,杨远桥自己起了身,拍拍衣襟几不可见的尘土,慢悠悠地离开松鹤院。

  魏氏颓然坐下,脸色青一阵白一阵,久久地沉默着。

  杨远桥回了二房院,张氏刚歇晌醒来,因怀着孩子不敢太用冰,便坐着窗口摇着团扇扇风。杨远桥拧一条温水帕子替她拭了汗,又接过团扇轻轻摇着,“如今父母都在,假如分家的话,先拿出六成归长房,其余四成再重新分,我估摸着最多能分到二成,恐怕还不到,你是怎么想的?”

  张氏瞥他一眼,问道:“伯爷跟老夫人都同意?”

  杨远桥摇摇头:“眼下是不同意,可我跟母亲说了,要么分家要么跟隔壁魏府断了往来,母亲定然不愿意……分家之后肯定清静不少,你就不用跟着受气,只是吃穿用度不比现在宽裕,我怕委屈了你。”

  张氏垂首,低声道:“没什么委屈的,没出阁时,每季添置一身新衣就欢喜到不行,现在每季缝六身八身也不觉得高兴。”

  “好,等父亲寿诞后我跟他谈一次,如果行的话,我再去寻合适的宅子……保定赵府这几日就托人来提亲,你辛苦些,先把阿娇的亲事定下来。她的嫁妆不用你费心,我交给薛姨娘去办。”

  张氏轻轻“嗯”了声。

  隔了两天,赵府果然找了媒人来,是六科给事中张正茂的太太。六科不过是个正七品的官阶,但职权颇大,掌封驳、规谏﹑补阙﹑拾遗等,可以直达圣听。

  对于二房的一个庶女来说,算是给足了面子。

  魏氏说是不再掺和二房嫁娶之事,但架不住她控制欲强,二话不说就请了魏府秦夫人做女方这边的媒人。

  秦夫人行事还算妥当,加之张氏不愿多费心神,乐得放手由魏氏张罗。

  当下两家交换了庚帖,各去找人合八字。

  但凡高僧、道士以及相师在测算姻缘时,只要不是大凶大恶之兆,都乐得成人之美,批作天作之合或者琴瑟相和。

  此次测算也是如此,上上吉的签语。

  杨娇的亲事就此算定下来了。

  魏氏又了却一桩心事觉得颇为得意,再一琢磨,姑娘家只剩下杨娥跟杨婧还没着落,杨婧刚九岁,不用着急,而杨娥眼瞅着就要十七,实在不能再耽搁下去了,得抓点紧才成。

  谁知就在这时,京都却悄悄流传开一件事。

  流言往往是当事人最后知道,杨归舟被蒙在鼓里好几天,还是一位嘴快的同僚不小心漏出话风被他听到了。

  追问之余,杨归舟气得胡子抖个不停,铁青着脸回到家,劈手将魏氏刚沏好的一壶热茶扫到地上,手指虚点着魏氏鼻梁,“你……你那些好亲戚,不把杨家的门风败坏了不算完?”

  魏氏老脸涨得通红,问道:“伯爷有话好好说,进屋就摔摔打打算什么?”

  杨归舟怒道:“我能好好说吗?朝中上下都传遍了,你那个嫂子挑唆着阿峼把嫡母肚子里的孩子给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