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作者:不吃糖包      更新:2023-07-30 23:34      字数:3742
  51

  大殿内密不透风,李宛瑶走进去就闻到重重的药味。

  空气沉闷的让人反胃。

  不知道皇上是如何在这种环境下批改奏章。

  李宛瑶不敢抬头, 她已经在皇上面前跪了约莫半个时辰。

  听着皇上批改奏章。

  宫殿寂静无声, 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

  李宛瑶腿跪的麻木,这才听皇上开口:“李宛瑶, 这一趟去了西北,有何感想?”

  李宛瑶反复斟酌皇上这句话的意思, 迟疑道:“臣女并未出门,对西北不甚了解。”

  “不了解, 那对穆将军有何想说的?”皇上声音无悲无喜, 烛影照在脸上, 让皇上显得阴郁。

  李宛瑶有些不安,沉闷的气息压在心口。

  这种感觉有些熟悉。

  是三皇子。

  皇上给她的感觉, 跟三皇子一样。

  压抑,沉闷, 阴郁的像是要逼迫人的灵魂。

  “穆将军忠肝义胆, 戍卫边疆。是真英雄。”李宛瑶低头说出此话。

  她不敢说谎, 在皇上面前, 她还是个小小的女人。

  说什么都影响不了大局。

  不如就说出众人心中的想法。

  皇上抬眼看了看李宛瑶,见她那张貌美惊人的脸。

  自古红颜多祸水。

  这样的美貌, 怪不得穆烨北行事怪异。

  原本皇上是想罚李宛瑶,可这会转了心思,对王公公说:“还不快给安和公主赐座。”

  站起来之时,李宛瑶的腿有些抖,好在王公公扶了一把, 才没有丢人。

  李宛瑶不敢抬头,看不清皇上的面容。

  “安和公主为了梁朝和平,一路奔波,此次前往西北辛苦了。赏银三千,赐绫罗绸缎。”

  说完这话,皇上不再开口。

  门外有个小太监匆匆跑来。

  王公公转而对皇上低声道:“皇上,丽妃娘娘到了,亲手做了云香糕,特意给您带来。”

  听到丽妃的名字,皇上脸色有些缓和,挥手让李宛瑶离开。

  刚走到门外,李宛瑶瞧着丽妃站在宫门外,低眉顺目,一点也不像个妃子,倒像是面目和善的普通妇人。

  可丽妃姣好的相貌,又让她这份和善多了不可亵渎。

  怪不得皇上近来如此喜爱丽妃。

  丽妃瞧见李宛瑶,脸上多了笑意:“你就是我家儿媳妇的妹妹吧,生的可真标志。”

  若是别人说这话,李宛瑶可能还会虚虚推诿。

  但丽妃眼角眉梢都带着极为温和的笑。

  让李宛瑶有些不知怎么说话。

  顺着丽妃的话,只能福身:“见过丽妃娘娘。”

  “不必多礼,可真是个好孩子。瞧着你就欢喜。”丽妃亲手拿着云香糕,云香糕表皮细腻,带着层层奶,甜而不腻。

  可见丽妃手法巧妙。

  丽妃要给皇上送糕点,跟李宛瑶说了几句,便让她离开。

  李宛瑶没敢先走,目送丽妃进门。

  隐隐约约听着丽妃在跟皇上说话:“皇上尝尝妾身做的云香糕,上次您不是说喜欢吗?”

  丽妃的声音带着欢快,似乎给沉闷的大殿带来生机。

  眼看着身边的小太监也因为丽妃的到来变得轻松。

  李宛瑶说不清这种感觉,但隐隐觉得,这座宫殿,似乎在丽妃的掌控当中。

  可这么想柔弱的丽妃,似乎又有点不对。

  李宛瑶走到宫门外,松口气。

  突然想到,丽妃突然出现,这是巧合,还是大姐姐跟六皇子故意为之?

  不管怎么样,总算是把她从那里面救出来。

  回到家中,皇上的赏赐随之而来。

  算给李家添了些喜气。

  李宛瑶恭敬的站着接旨,余光看见李宛环似笑非笑的看着她。

  李宛环慢慢走过来,上下打量她:“不知检点,我要是你该直接一根白绫死了算了。竟然还有脸回家。”

  这些话让李宛瑶不知道怎么回答,皱眉道:“你在胡说什么。”

  “胡说?谁不知道李家四小姐被蒙古人掳走一整天,直到深夜才找回来。恐怕你早就不是清白之身了吧。”这句话实在是恶毒。

  但李宛瑶意外的没有生气,经历过真正的生死,她已经很难为这些乱七八糟的人烦心。

  “是谁跟你说的这些事。”李宛瑶冷静道,“你深居在家,是谁跟你说的。”

  李宛环张牙舞爪:“你管谁跟我说的。这些都是实话,你还不承认吗?”

  只要能毁了李宛瑶的名声,那她再漂亮又有什么用。

  难道京城的公子哥们,还能娶一个名声受损的女子?

  李宛环心里的想法,被李宛瑶看出来。

  “你一直在家中,不能出门,想知道这些消息,要么是下人们嘴碎,可家里的下人早就被母亲敲打过。肯定不敢在主子面前乱说,那就只有一个人会跟你说这些闲话了。”李宛瑶分析,“要父亲知道,三哥一个读书人,就爱传这些乌七八糟的话,爹爹会怎么罚他?”

  没想到李宛瑶三言两语,竟然说出真相。

  李宛环总觉得,李宛瑶从西北回来之后,似乎变了很多。

  当下结结巴巴道:“你等着吧,我弟弟已经是进士了,不日就要做官,柳姨娘也会回来,以后还有你的好日子?”

  这话倒是提醒了李宛瑶。

  在李宛瑶去西北之前,科举的成绩已经下来。

  李宛孟考上进士,有李尚书在,李宛孟留在京城,做个京官也是合适的。

  但李宛瑶没想到,他们竟然想让柳姨娘回来。

  当初柳姨娘设计陷害她。

  爹爹自然不会留情面,直接让柳姨娘去乡下庄子里。

  但顾忌李宛环跟李宛孟的面子,没有写下休书。

  如今柳姨娘的儿子李宛孟考上进士,不日就要入朝为官。

  李宛孟这时要请父亲接回柳姨娘也不是难事。

  只是柳姨娘跟她的关系十分恶劣。

  等她回来,恐怕后宅再难安宁。

  听李宛环的意思,这是已经定下。

  李宛瑶淡淡看了李宛环一眼,转头回出云阁,柳姨娘的事可以以后再说。

  李宛孟要当官的消息,让她突然想到了一件大事。

  如果没记错的话,上辈子这个时候,皇上就要对李家出手。

  可现在看来李家对皇上来说,并没有什么危险。

  到底能因为什么事,而革爹爹的职位?

  李宛瑶忽然想到西北的事,刚踏入出云阁的门,立刻往李尚书的书房走。

  见李宛瑶急急忙忙赶来,李尚书刚送走客人,开口问道:“四丫头,急急忙忙是做什么?”

  “爹,我在西北的时候,有件事觉得很奇怪。”

  在爹爹面前,李宛瑶是没有隐瞒的。

  此时只有他们父女两人,李宛瑶也就开门见山的直接说。

  李宛瑶把袖子里几张纸拿了出来,递到李尚书面前:“爹,这是我在西北记下的军需物资。”

  这让李尚书大惊,私下记录这些东西,若是让朝廷知道,那就是大罪。

  “你这是偷偷记下的?可有别人发现?”

  李宛瑶咬了咬唇:“应该有,穆烨北的人应该知道。”

  穆烨北知道?李尚书皱眉:“他们可有阻拦?”

  “并未,反而给了我几本账册,让我随便看。”李宛瑶仔细回想,她得来的数字,确实是穆烨北手下人给的。

  但当时并未感觉有什么不对。

  李尚书这才拿起李宛瑶记下的纸张,翻开几页,饶是老谋深算如他,忍不住坐下仔细研究。

  等李尚书在纸上演算几次,再抬起头,两眼布满血丝。

  “爹,这有什么不对吗?”

  李宛瑶的声音把李尚书惊醒。

  此时的李尚书手有些抖,好在神色还算镇定。

  “你还有记录吗?那些账本可有带回来?”

  李尚书只是抱有一丝希望,账本自然是带不回来的。

  能让李宛瑶记下几张数字,已经是穆烨北在提醒李家。

  李宛瑶摇头:“看过账本之后,都被收了回去。”

  “你把在西北发生的事,细细跟我说一遍。”李尚书深吸一口气,现在不是慌的时候。

  “我被保护在西北的一个院子里,侍卫中有的是前线下来,伤势较轻的士兵。我见他们没有涂伤药,就把随身带的药给他们。谈论间才知道,西北一直缺医少药,伤药是一直不够用的。我原本以为是战事吃紧才如此,可问过之后,原来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在穆老将军在的时候,就是如此。”

  越说下去,李尚书越是疲惫,他苦笑几声:“缺医少药,那我这些年让江南运过去的物资,都去了哪?”

  李尚书少见有这种神态,瘫坐在椅子上。

  仿佛老了许多岁。

  “这些数字若是真的,那我这个户部尚书,当的是什么。”

  李宛瑶站起来,见爹爹闭上眼,嘴唇不停的颤抖。

  李宛瑶不明白这些数字意味什么,但看着爹爹如此,心里难受的想哭。

  “爹,这是怎么了?可以补救吗?”

  李尚书听到这句话,几乎笑出声:“补救?今年的可以补救,那去年的呢,前年的呢。因为我的疏忽,因为缺医少药,因为缺少军备,而死去的将士们呢?”

  太奇怪了,从各地去的东西,都是李尚书的亲信检查过。

  甚至在西北,还有西北监军。

  监军是皇上的人,一应物资也都经过监军的手。

  层层关卡,处处补漏。

  难道还能有人徇私舞弊,贪污受贿?

  李尚书想不明白,他翻来覆去看李宛瑶几下的几张纸。

  他对自己经手的账册聊熟于心。

  这些数字跟户部送往西北的,完全不一致。

  更可怕的是,这还只有医药这一块。

  剩下的,更重要的粮草呢。

  武器盔甲,这些的贪墨又是个什么样庞大的数字。

  李尚书看着外面的天,平生头一次,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他忽然想起去年的那场大雪。

  大雪死了无数的将士。

  掩盖住的,到底是将士们,还是大雪之下的污垢。

  作者:爱你们,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