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无冕之王
作者:胖瓜      更新:2023-07-31 00:00      字数:3747
  于祺和高盛光伸长脖子, 看到a4纸上白纸黑字写的很清楚——

  本周菜品(素):煎酿臭豆腐、拔丝地瓜、麻婆豆腐、上汤娃娃菜、清蒸香芋、茄汁蘑菇, 香煸杂蔬、香酿土豆泥青椒、雪花粉丝煲、松子甜玉米。

  (荤):茶香姜熏排骨、口水鸡、干炸响铃、醋蒸虾丸球、糯米包鸡翅。

  以上菜品二(素)选一(荤)。

  汤品不变。

  于祺指着写满的菜名的纸, 吃惊的道:“这是……”

  不仅有新更换的菜品, 竟然还有前几周的所有菜品,岂不是说, 以前更换的菜品现在又可以吃了?

  于祺和高盛光有些激动。

  煎酿臭豆腐……茶香姜熏排骨……口水鸡……

  这一道道熟悉的美食的名字, 再次立于他们的眼前,恍惚以为昨日才是‘小袖盒饭’刚开店的日子, 他们也是这个时间,来到了这里。

  是于祺灵光的鼻子, 先闻到那股又臭又香的煎酿臭豆腐味的, 高盛光被迫买了份盒饭回去, 谁知道吃下了这一口, 从此就对这样的美味再无法忘记。

  之后每次更换菜品,大家其实都很纠结, 既舍不得上周菜品的美味, 害怕再也没有吃到的机会, 又非常期待新菜品的味道……

  但是现在他们又有了品尝的机会。

  这是最后一周的福利吗?大多数人在高兴之余流露出失落的情绪, 说起来, 就是舍不得带给他们美味的‘小袖盒饭’。

  于祺心情复杂点着菜名:“茶香姜熏排骨,煎酿臭豆腐, 上汤娃娃菜。”

  高盛光皱着眉头,犹豫片刻,才道:“麻辣豆腐, 清蒸香芋,干炸响铃。”

  哪道都想吃,不过于祺已经点的那些他就不用点了,到时候可以蹭两口。

  两个人端着餐盘以及汤,来到餐桌前坐下。

  于祺先品尝他第一次来到‘小袖盒饭’,也是第一口吃的菜——

  茶香姜熏排骨。

  茶味的激烈与柔和的香气并存于同一种食材上,这股奇特的幽香在唇齿间蔓延,于祺长着凶悍的双目瞪的通红,这是他吃得心满意足时的状态。

  排骨的肉质还是那般软嫩,姜熏四溢,与普洱香味缠绕,在强大的冲击力下却是一种惬意幽然……

  高盛光吃得是麻婆豆腐。

  这是第二周的菜品,高汤熬出的豆腐鲜味醇厚浓郁,经过辣椒和麻椒等香料的煨制,没嚼一口都是扑鼻的辣气,舌尖都会被那麻酥酥味道麻软。

  每次吞咽,全身仿佛都流淌着一股热流,滋润着五脏六腑。

  豆腐上面淋着的牛肉沫,口感软韧兼得,尤为耐嚼,切越嚼酱香味越是浓郁,与口舌之间残留的麻辣融合缠绵……

  高盛光觉得他这一生即便会吃很多道麻婆豆腐,也不会有一道比这道还要让他难以忘记,深刻怀念的……

  清蒸香芋和干炸响铃都是第三周的菜品。

  高盛光很喜欢香芋被清蒸的味道,在不填任何香料,保持香芋本味的那种清香,实在让人百吃不腻。

  而且,清蒸的香芋嚼起来口感软糯,使他心中所有烦躁的情绪化为皆无,之前心中对‘小袖盒饭’的怅然也一扫而空,完全沉浸在香芋甜糯的口感之中。

  如果说香芋给他带来的精神享受大于口感上的享受,那干炸响铃带给他的便是口感与精神双享受的融合,最后达到极致的享受。

  干炸响铃是用豆腐制出的油皮,把肉馅包起来放到锅中煎炸,做法与豆腐皮卷肉差不多,只有调料、油的火候有略微不同。

  油皮被炸出极为香脆,嚼下被炸脆的油皮可发出‘响铃’那般清脆的声音。

  高盛光第一次嚼下去瞬间,就爱上了这道美食,第四周换菜之后,他都时长惦记这道菜什么时候能在吃上,尝尝夜里想都都是干炸响铃脆生生的口感,以及它的鲜香……

  今天终于又能吃到了!

  高盛光喜不自禁地用筷子夹一块,塞进嘴里。

  薄如轻翼的脆皮被嚼下的瞬间,响起脆到骨子里的声音,甚至脊骨都有点发酥养的感觉。

  美食在舌尖的享受让全身体验到感觉实在太美好。

  太好吃了!

  制作过程中蛋液把精瘦的肉糜包裹住,软嫩的蛋皮包裹着柔嫩的细肉,经过清脆的咀嚼,牙齿又获得了新的享受。

  高盛光的眼底都有些湿润,然后继续夹起一块干脆响铃,沉浸其中的美味……

  名额赛最后一周,是参赛选手最后的冲刺,也是非常激烈异常残酷的冲刺,所有人都浑身解数,有人为了宣传自家小店,甚至自费打印广告宣传单,在畅春园食堂们口发放。

  当然也有学生会的在监督他们,防止恶性竞争。

  唯独‘小袖盒饭’是从未做过广告的,但又是其他参赛选手最羡慕的,毕竟他们谁也请不动好几个系教授联合来推荐自家的小店!

  可是羡慕又有什么用?比赛是公平的,只要你的厨艺能推动客人宣传,你也可以拥有这么高的人气。

  但‘小袖盒饭’是独一无二。

  ‘小袖盒饭’目前每日的售量没有准确的统计,但不少人都有对此的猜测。

  有人说到日售卖数量能达到八百,也有人说达到一千,还有人说一千三……

  吴氏鲜烩煲仔饭的主厨听到这个数字笑着摇头:“一千三,呵呵,这些人还是小看这姑娘了!”

  虽然统计结果没出来,但‘小袖盒饭’无疑已经是大家默认的卫冕之王。

  十月十四号,早上。

  安静一个月的烹饪社,终于如往常那般热闹,名额赛结束,所有的烹饪社社员回归。接下来就要公布出名额赛的最终结果,只有排在前十名的人,才有希望代表京都大学烹饪社出战接下来的名校之战。

  不到五十平米的办公室坐满了人,还有一些人站在走廊,大家闲谈着,交流着,只是还没有人提到名额赛的事情。

  程袖出现在走廊时,一些人停下说话,认真地打量着她。

  经过一个月的名额赛,烹饪社团几乎没有不认识她的。

  女孩娇小玲珑的身材,可爱外表,如何能让人把她跟这届名额赛的一匹黑马联系在一起?

  她如白玉般的手臂纤细无比,如果不是‘小袖盒饭’火爆的场面还能在大家脑海中浮现,谁不敢相信就这样的胳膊,挥动起沉重的厨刀,颠得起笨重的铁锅……

  京都大学校风就是强者拥有话语权,值得大家的尊敬,即使对方只是大一的师妹。

  程袖的身边开始围拢了许多人,这些平常眼高手低的师兄师姐都热情的向她问好,甚至有人放下架子,询问她关于这场名额赛比赛的心得。

  程袖回答的有些艰难,名额赛从开始到结束,她在后厨待的时间最长,除了每天需要了解客人对菜品和汤品反馈情况,其余都是学生会派过来师姐师兄帮的忙,她了解的非常有限,又有什么心得?

  恐怕只有做菜煲汤的心得……

  这时有人向她问了关于烹饪上的问题:“程师妹,如果我想熬制竹笋为主食材的高汤,我在熬制前,怎么处理竹笋才能让它在煨制过程中更加入味?”

  这个问题出现,大家兴致勃勃谈论起来。

  “可以先从刀工入手,竹笋尖部宜顺切,在下部时横切,然后再将它提前24小时浸泡水中,就可以让竹笋更入味。”侃侃而谈的人是烹饪社核心成员楚元,连程袖这个对烹饪社尚不太了解的人都知道他。

  楚元对烹饪有着常人不可相比的敏锐的嗅觉,以及扎实且精炼的刀工,是如今烹饪社的现任社长亲自培养起来的社长候选人,明年或许就能成为真正的烹饪社社长。

  和他比起来,程袖熟悉的许域师兄和穆婉师姐都略输一筹。

  去年的名校之战穆婉师姐获得第三,楚元却能打败了穆婉师姐和另外一个名校的第二名,最终获得第一。

  问话的师兄摇头道:“24小时太长了,比赛的时候能给四五个小时就不错了。”

  “四五个小时……”楚元底下头沉思着,时限虽然是四五个小时,但真正给竹笋处理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因为煲汤还需要花很长的时间。

  什么方法能在一个小时之内就能让竹笋更好入味?

  楚元绞尽脑汁的回想他以前学习过的方法。

  程袖盈盈一笑,回答道:“其实楚元师兄说的没有错,切竹笋时要从尖部顺切,下部横切。不过接下来不需要侵泡竹笋,只需要一两分钟的时间,用刀就能使竹笋在高汤中更加入味,更鲜嫩清香!”

  “一两分钟?”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没有听错吧,是一两分钟,不是一两个小时?

  一两分钟只是程袖保守的说法,其实可以用更短的时间。

  她继续道:“各位师兄师姐应该知道,烹饪中主要刀法有12种类,其中‘拍’,是其中一种。而使用拍的具体步骤是:刀身与身体在同一水平面,刀口向外侧,用刀膛拍击竹笋段至松。拍击时要注意力要达到收放自如的程度才行,拍轻可多拍几下,拍中就会把竹笋拍碎,鲜味就不浓了。”

  “是了,这个方法我在书里看见过。”有人如此道:“但没有把竹笋跟它联系起来……”

  “这么说的话,我也有点耳熟……”

  “是我们之前走进了误区,以为光靠刀工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

  简单的技法,却是巧妙的思维,似乎给大家打开了新的世界大门。

  楚元抬起头,眼神中流露出片刻的复杂,然后笑着道:“程师妹能获得名额赛的第一名,真是当之无愧。”

  程袖摇头想说结果还没有公布,恰好这时作为仲裁方的学生会来人了。

  为了保证公平,宣布者也是面临毕业跟学校的学生无任何利益瓜葛的大四师兄。

  “名额赛结果宣布如下。”

  “排名第一的是,历史系大一年级的程袖,总售卖量是……”

  “四万九千七百八十份。”

  “排名第二的是,哲学系大三年纪的楚元,总售卖量是……”

  “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份。”

  “排名第三的是……”

  “总售卖量是一万一千零五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