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孕吐
作者:宣蓝田      更新:2023-07-31 00:11      字数:5025
  唐夫人留下用了一顿午膳就回去了, 临走前还从晏回那儿得了个“每月可入宫三次”的口谕,对这个准女婿当真是越看越满意。

  以前宛宛只是宫妃, 放在民间算是贵妾, 唐夫人知道宛宛与陛下感情甚笃,却从不敢把陛下往“女婿”的上头想。她先前提着心吊着胆, 怕太上皇和太后因为宛宛没有怀上而失望, 又怕宫里会添新人。

  这会儿宛宛有了身孕,唐夫人总算放下了心, 至于能不能入主中宫、能不能提携父兄都是后话。唐夫人只觉得女儿有了倚仗,将来就算宫里进了新人, 也没人能欺负了她去。

  这日晏回从御书房回了长乐宫, 刚进内室就见唐宛宛半死不活地瘫在床上, 含着一泡眼泪哀哀戚戚说:“陛下,我难受。”

  晏回忙上前坐在床边问:“又吃不下东西?”

  大多数有孕的妇人都要经历害喜这道坎,大概是在怀上孩子一个半月左右就会食欲不振、恶心干呕了, 可那时晏回还昏迷未醒,唐宛宛整副心神都在晏回身上, 一天四顿吃得好好的。

  这会儿家里的顶梁柱重新站起来了,她的身子立马就娇气了。

  太后指来的两位孕嬷嬷也是急得不行:这些年给宫里宫外多少贵人养过胎了,从没见过害喜这么厉害的, 几乎是吃什么吐什么,连漱口的茶水都入不了口。

  都说吃些酸的就能止吐了,可放在唐宛宛身上照样没用,连葡萄和橘子她都吃不下去, 说是酸得咬不动。娘娘自己都饿得眼睛发花,肚子里的小殿下怎么能受得了?

  把这个道理跟唐宛宛说通,她也知道不吃主食对孩子不好,每天逼自己吃两碗饭。以前食欲那么好,这会儿却连吃一口鱼、吃一块排骨都泪眼婆娑的,还得一只手按着喉咙忍着呕,快把晏回给心疼死了。

  长乐宫小厨房的几个厨娘更是累了个半死,要是娘娘明明白白说自己想吃什么,就算是龙筋凤髓她们也能想着法儿折腾出来。

  偏偏娘娘压根没食欲,不管做什么呈上去都是只动一筷子。每天有厨娘专门负责称重,比如晌午呈上去八样菜,刨去盘子统共八两重,撤下来的时候是七两,又只用了半两米饭,这就说明娘娘没吃够份量,她们还得绞尽脑汁接着琢磨新鲜花样。

  这会儿才两个半月,肚子还没显怀,晏回轻轻摩挲着她的肚皮,又侧过脸贴上去听了听动静,低声感慨:“坏东西,可把你娘折腾坏了。”

  唐宛宛掀起眼皮有气无力地瞅了他一眼,哼哼了两声,连说话都提不起劲儿来。

  晏回微一琢磨,把宛宛以前喜欢的东西都在脑子里转了一圈,眼前一亮说:“不如朕给你念小话本吧?”

  唐宛宛刚要点头,又立马改了主意,说:“不能念小话本!我娘说孩子能听懂大人说话,万一将来长大了像我一样不学无术,我得哭死去。”

  “那你想听什么?”

  唐宛宛一咬牙:“念论语。”

  难得她有这份心思,似乎有点当娘的模样了。晏回笑了笑,也不需叫人去取书,他打小没读过三字经百家姓这些简单的,论语就算是他的启蒙书了,这些年有了空闲也时常翻一翻,不能说倒背如流,却也能背下半本来。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

  晏回念书时语气都没个起伏,从头到尾就那么一个调调,唐宛宛听得更头疼了,身心都在遭受摧残,刚听了几句就睡着了。

  晏回给她盖好了被子,坐回桌前翻了两本奏章,床上的小美人睡得很沉,连翻身都没有,却不知怎的老是分他心神,晏回总想要回头去看上两眼才安心。

  看了一刻钟他也没看完两本折子,当真静不下心来,晏回索性偷了个懒,享受了一个难得的午休。

  这些天他清早上完朝,去到御书房忙一个时辰,到晌午的饭点前带着剩下的折子从御书房的密道走回长乐宫。

  宫中密道繁复,通向宫里的都不算什么,还有通向外城的,甚至是直接通向京郊的。天底下觊觎这个位子的人多了去了,身为帝王总得居安思危才行。

  而晏回从密道回了长乐宫,傍晚再从御书房中走出去的却是暗卫扮的假皇帝了。他得了陛下吩咐,要去每位娘娘的宫里呆一晚上。

  正因如此,这几日宫里有不少人私底下议论纷纷,都说贤妃娘娘彻底失宠了。

  唐宛宛刚进宫那会儿获宠,宫里好几位都瞧不上,以为陛下就是贪个新鲜,新鲜劲儿过了也就乏味了;谁知这一宠就宠了大半年,多少人背地里恨得咬牙。

  一个月前陛下中了毒,贤妃娘娘被太后罚闭门思过了,这可真是皆大欢喜。

  等到陛下醒了,贤妃的肚子又传出了信,甚至有了“天将奇子”的传闻。众嫔妃气得仰倒,若不是宫里查得严,指不定要扎几个小人泄愤。

  谁知这会儿又柳暗花明了?陛下他已经连着半个月没进过长乐宫的门了!

  宫里就这么大块地方,各处都是眼线,陛下每天的动向都清清楚楚的。陛下醒来后重新上朝,一直在乾清宫住着,压根没去过长乐宫。

  赵美人试着往御书房送了一盅补益粥,本以为陛下会像以前一样不让她进门,谁知陛下不光让她进了御书房,竟然还当着她的面把那粥给喝了!虽然态度冷冷淡淡的,统共只说了三句话,可比以前要好太多了。

  而这两天事情又有了新变动,长乐宫那位不但没有重新获宠,陛下竟然还往各位娘娘的宫殿去了,按着三位美人、关婕妤、钟昭仪的顺序依次走了一遭,总算开始“雨露均沾”了!

  暗卫趁夜来长乐宫禀报:“启禀陛下,奴才已经按您的吩咐去过各位娘娘宫中了。”

  晏回落下笔问他:“与朕说说,她们各自都是什么反应?”

  “钟昭仪劝奴才雨露均沾,搬出两本古籍来,说为帝者该如何如何,絮絮叨叨说了一晚上;侯美人唱了一晚上的曲儿,唱完一遍又一遍,奴才不知该如何应答,只好听着她唱,侯美人唱得嗓子都哑了。”

  “唱的什么?”晏回来了兴致。

  暗卫清清嗓子,尖着声音学了几句:“妾一日不见郎君思之如狂~两日不得见朝思暮想~三日不得见魂牵梦萦~四日不得见暗自神伤~五日不得见愁肠百结~六日……”

  侯美人擅唱曲也擅矫情,两者加一块儿就成这样了。

  暗卫还要接着唱,晏回摆摆手打断了:“说别的吧。”

  “至于冯美人和赵美人……”暗卫陡然红了耳根,艰难道:“一直往奴才身上靠,还要唤人备水沐浴……奴才迫于无奈,只能把她俩喊到院子里说话,在外头点着灯笼坐了一整夜。”

  晏回勾了勾唇,想想那情境就觉得好笑得很。这只说了四个,他又问:“那关婕妤呢?”

  暗卫答:“关婕妤见了奴才脸色不太好,陛下交待奴才的话还没问完,她就说自己着了凉,怕过了病气给陛下,委婉地让丫鬟送客了。”

  也不枉宛宛把她引为知己,晏回心说。

  “按您的吩咐,先是去了三位美人的住处,然后是关婕妤和钟昭仪,德妃那里还没去,可要奴才……”

  “不必。”晏回摇摇头:“德妃那里朕亲自去。”

  德妃住在西六宫之一的韶寕宫,宫人规行矩步,调教得很好。晏回刚到韶寕宫便见寝殿前站着一排丫鬟,各个手中提着精美的宫灯。

  德妃候在宫门前,拿帕子沾了沾眼角,声音微微泛着哽:“这么些年,陛下总算是记起韶寕宫了。”

  晏回扯唇笑了笑,挥退了丫鬟,只与她说话。

  “陛下可还记得这对玉雕喜鹊?这是您六年前送嫔妾的,嫔妾一直好好留着。后来您逢年过节赏下的东西虽贵重,却都没有它用心。”

  絮絮叨叨说了好几样旧物,德妃转眼一瞧,却见陛下面上无动于衷,心凉了半截。她笑得有些难堪:“我就知道陛下是在跟贤妃妹妹怄气,这才记起嫔妾的。”

  晏回视线定在她脸上,没作声。

  “不知妹妹怎么惹您生气了?嫔妾也好去点点她。”德妃试着问。

  晏回心念一闪,说:“先前朕是为救她而受伤的,前些日子一直昏迷不醒,却听宫人说她好吃好睡,丝毫不挂心。”

  “这……”德妃叹了一口气:“陛下也是胡闹,您的安危才是最紧要的,我们姐妹都要往后排。若是嫔妾在场,宁愿为陛下舍了命,也不愿见您伤着一丝半点。这回确实是妹妹的不对。”

  “若是她有你这样懂事就好了。”晏回长声感慨。

  德妃迟疑了一小会儿,为难地开口:“有一事,嫔妾不知该不该说……”

  “你直说就是。”晏回说。

  “先前陛下您受了伤,太后罚贤妃妹妹闭门思过,这一个月长乐宫一直闭着门,嫔妾想去探望都不行,送去的礼都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昨日嫔妾问了问太后娘娘,太后却说长乐宫早就解了禁,可妹妹这些日子都没去太后那儿请安。”

  “想来是妹妹觉得委屈了。”德妃捂着唇笑出了声:“小姑娘家脸皮薄,得陛下您好声好气地哄两句才行。”

  晏回重重哼了一声,眸中一片冰冷:“身为宫妃就该知道分寸,自己做错了事还得要朕去哄她?谁惯她这臭脾气?”

  “陛下还是在赌气。”德妃眉尖轻颦,仿佛真的是在为两人怄气而发愁似的。两人静静坐了一会儿,又听德妃慢慢说:“都说妹妹肚子里的孩子是火龙转世,可这天降火龙,也不知是福还是祸。”

  “这话怎么说?”晏回奇道。

  德妃瞧了他一眼,忧心忡忡接着道:“嫔妾翻了几本讲神仙志怪的古籍,里头都说盛世时真龙隐于山涧,乱世才有真龙出世。如今又非乱世,怎么能……再者说,这浴火而生的火龙想来是个脾气暴的,若是教养得宜,兴许能威慑天下;可若是骄纵着长大,以火龙之能,将来怕是要成为我大盛之祸。”

  已经快要立夏了,晏回却觉得一股冷意从脊骨直直蹿上了天灵盖,他定了定神继续问:“你的意思是?”

  德妃放柔了声音:“妹妹年纪还小,自己都像个孩子,如何能照顾好小殿下?这孩子虽与我无关,可宫中姐妹都是一家人,我少不得要帮上一帮。陛下若是信得过嫔妾,不如将来把小殿下放到韶寕宫来养,嫔妾定视之如己出。”

  她小心觑了觑晏回的神色,瞧不出端倪,又继续说:“嫔妾执掌宫中中馈,不如把宫中事务交由妹妹管着,让她多历练两年。到时候性子稳妥了,再将小殿下接回身边去养。陛下意下如何?”

  晏回面上不显,放在膝头的手却攥成了拳头,勉强出了声:“容朕再想想。”

  原本打算坐一晚上的,可晏回一刻钟都呆不下去了。他看着面前这张笑盈盈的美人脸,只觉毛骨悚然,全身都紧绷绷的,甚至连每一根头发丝都不能放松。

  等到离开了韶寕宫,晏回脸上丁点笑意都没了。

  他以前一直觉得这世间言语是最无用的,只会口诛笔伐的大臣无用,遇事喋喋不休的人无用,纸上谈兵的人无用,光说不干的人更是无用。

  这是晏回生平头回觉得言语也能成为一柄利剑,杀人不见血。

  就这么短短半个时辰,德妃不光诉了情意表了忠心,还委婉地批评宛宛不懂事,说她埋怨太后;还说火龙转世可能会带来灾厄,最后甚至想将孩子养在自己膝下。

  尤其她说的话还句句听来在理。晏回毫不怀疑,今日若不是他对宛宛用情深,怕是真的要答应下来了。

  心中余悸未消,以至于他夜里回到长乐宫的时候都把唐宛宛给吵醒了,宛宛揉了揉眼睛,奇怪地问:“陛下一直抱着我做什么?”

  晏回亲她一口,低声说:“受了些惊吓,朕得缓缓。”

  唐宛宛这几日孕吐不那么严重了,也不用再去学馆,次日就到慈宁宫请安去了,正好跟逢一五请安的众嫔妃撞上。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跟陛下过了一晚上,众嫔妃各个打扮得明艳艳的。可再瞧唐宛宛,似乎比以前少了两分生气,说话也有气无力的;因为怀着孩子,脸上连点粉都没扑,看上去挺憔悴。

  她来给太后请安的时候脸上都没个笑模样,看来确实是失宠了。众嫔妃心里哼哼冷笑:怀上龙子还能失宠,这么蠢的也是没谁了。

  待出了慈宁宫的门,德妃循循善诱:“妹妹你不要急,也别跟陛下怄气,还是得想想怎么讨陛下的欢心才是正理。别看陛下这些时常往我们宫里跑,可他心里还是有你的。”

  唐宛宛是唯一一个知道她们口中的“陛下”是假的的人,这会儿听得心虚得很,不知该回答什么,只好胡乱点点头。

  后头跟着的侯美人忽然轻轻“啊”了一声:“赵美人,你这是怎么了?怎么脖子上有好几个红印?”

  赵美人双颊一红,不知想到了什么深吸了口气,低着头羞赧地嗔了一句:“还不是陛下他……”

  侯美人不说话了。

  “呵,戏真多。”一旁的冯美人翻了个浅浅的白眼,“还不是蚊子叮出来的包?你瞪我做什么,我身上也全是!”陪陛下在院子里干坐了一晚上,看月亮看星星聊人生,都快被蚊子咬成筛子了。

  唐宛宛已经从暗卫那里听完了前情,闻言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捧着肚子笑得快岔气了。一旁的红素紧张得要命:“娘娘您快别笑了!医女说不能大笑的。”

  一众嫔妃表情都不好看了,本来还觉得贤妃这副憔悴的模样看着怪可怜的,这会儿却被人家给当笑料了,真是太讨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