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作者:烟波萧萧      更新:2023-07-31 01:40      字数:4848
  我看向观音, 准备听他颠倒黑白……哦,不是, 是解释前因后果。

  我本来以为他会编出一套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的神神叨叨能把人绕晕的话,但出于我意料的是,他这次给出的理由, 乍一听居然还能说得过去,当然,也只是表面上说得过去,依然不能深究。

  朱紫国先王在世的时候, 现在的国王只是东宫太子, 他年幼的时候, 喜欢游猎,经常率领人马带着鹰犬浩浩荡荡的游走在山林之间。有一日, 在落凤坡前,他弯弓射箭射伤了两只孔雀, 却不知道那两只孔雀是有大来历的。

  那是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所生, 一雄一雌,雄孔雀被射伤,雌孔雀更是带着没有被拔出的箭回了西天。

  这可把孔雀大明王心疼坏了,对原先的东宫太子现在的国王降下惩罚,要他拆凤三年,身患啾疾。

  见过了太多的熊孩子和熊孩子背后的熊父母,我实在没有想到,孔雀大明王居然十分理智, 没有过分迁怒。毕竟,将心比心,再通情达理的家长,看到自己孩子插着箭回去,心情也不会多美丽。

  甚至于,我更觉得,如果孔雀大明王要以此为理由杀灭国王降灾朱紫国,虽然过分,却也不是不能理解。

  可他并没有。

  见多了小心眼到极点的神佛,忽然你出现这样一个宽容大度的,简直是泥石流中的一股清流。

  “这和菩萨你那金毛犼有什么关系?”猴哥在我开口之前,就已经迫不及待的问了。

  “那时候,我正骑着金毛犼路过,这话被他听在心里留了意,便下凡骗了王后,使之与国王分离,应了拆凤之劫,为国王消灾。”观音看着地上的金毛犼,“却不想你们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打杀了他。你说这罪孽大不大?”

  听上去这金毛犼可以去唱一场《窦娥冤》了。

  可惜,他跟错了主人,在我这里,逆反心理已经茁壮成长到不可逆转了,观音的话刚出口,我并没有顺着他的意思想下去,而是习惯性的去寻找其中漏洞。

  “这金毛犼是菩萨放下界的?”我问。

  观音看着我,答道:“这倒不是,这金毛犼是趁着看管他的牧童打盹的时候偷偷咬断铁锁下凡来的,我事先也不知情。”

  “孔雀大明王菩萨的一双儿女受苦他不在意,却要为伤了他们的人消灾?”六耳讽笑,“他屁股到底朝哪边坐的?这可一点都不像菩萨你养的。”

  “你这贼猴胡说什么?”观音喝道,“孔雀大明王菩萨定下惩罚,必会应验,我这金毛犼虽然私自下凡,可心地却不坏。”

  “是不坏,大明王菩萨也只要国王拆凤啾疾,你这金毛犼说是来为他消灾,怎么却抢了他的金圣宫,又每几个月要一次宫女奸淫?这惩罚可不是大明王菩萨降下来的吧?”六耳依旧犀利的让人流泪。

  我发现,如果六耳不怼我而是把目标转移的时候,作为旁观者,看着是十分痛快的。

  观音沉默半晌,“只是兽性难驯,如今他已被你一棍打死,又何必再计较这些?”

  “我有什么好计较的?”六耳翻了个白眼,“就算整个凡间的人都死绝了,又与我何干?我是烦这个大和尚,没什么本事心又软的跟豆腐似的,整日的见不得人过得不好,见一次就叽叽歪歪的原地停留好几个月,他一不高兴了孙猴子就不高兴,孙猴子不高兴了就使劲的找我麻烦。我是为了我自己的清净!”

  莫名躺枪的我:“……”

  我到底什么时候给了六耳这种错觉?在猴哥那里我胆小的标签就已经揭不下来了,到了六耳这里,又成了圣父?

  算了,我还是有点自知之明,别玷污了这两个字吧。

  六耳的发挥太过出色,完全没有给出说话的机会,他就自己把观音堵得哑口无言,最后居然也不追究金毛犼被打死的事,只计较了一下紫金铃,想要要回。

  猴哥晃了晃手腕,金刚琢刚好化作合适的尺寸套在上面,“说来奇怪,那紫金铃被金刚琢收走之后,居然就不见了。”

  等观音离开后,我忍不住问猴哥,“真的不见了?”

  猴哥点头,“真是奇怪,老孙之前也没用过这金刚琢,只记得金刚琢在独角兕大王手里的时候能收宝贝,也能把宝贝再放出来。老孙如今会收不会放,要是哪天不小心把自家的宝贝变没了,岂不糟糕?”

  这个猜测有点可怕,猴哥立刻驾云去找太上老君求攻略去了。

  “师父啊,咱们这样,会不会得罪了观音菩萨啊?”猪八戒蹭到我身边,问道。

  我直觉想回他一句‘不是早就得罪了吗’,可我稳重寡言的人设此时还是发挥了作用,“菩萨不是不讲理的人,六耳的话哪一句错了?”

  六耳挺胸哼了一声,眼神睥睨。

  “还有孔雀大明王呢?”猪八戒依然不安,“那可是佛母……”

  “朱紫国国王的拆凤啾疾哪样没实现?”我问。

  猪八戒搔搔脑袋,“所以,没事了?”

  “能有什么事?”除了确认灵山那个地方也存在溜须拍马之外。

  孔雀大明王只是说要降下惩罚,还把惩罚项目明确了,也挡不住别人拿着鸡毛当令箭,擅自发挥。甚至这根鸡毛都不是孔雀大明王给出去的,最多算是不经意间掉了根毛,被人捡走宣称那是来自他的令牌。

  这都已经不是阎王好过小鬼难缠的问题了,而是有人打着他的旗号喊着为他分忧的口号行过分之事,即使事情败露,造成不好的后果,也不能轻易责备。

  如果我再想坏一点,那就是努力揣摩上级意思,使劲的想要表现刷存在感。这是目的,至于过程手段?

  那重要吗?

  至于观音说的什么金毛犼是为了朱紫国国王消灾的话,我才不信,没谁消灾能把灾越消越多的。

  又不是玩开心消消乐,消起来没完没了的!

  不得不说,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我居然没觉得有多失望,这提醒了我一件事,那就是灵山非圣地。

  难怪当年唐和尚师徒四人千辛万苦抵达灵山,因为没讨好给出好处费,一心所求的大乘佛法全变成了空白纸页。

  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这时候,悟风从獬豸洞里出来,手中的黑缨枪看起来越发深沉带着煞气,脸上的表情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师父你什么时候来的?算了,那不重要,金圣宫娘娘就在里面,她被吓坏了,一直哭,谁的话也不听,把我们师兄弟当做了另一伙妖怪,早知道这样,当初就管国王要一件信物来证明身份了!”

  说起金圣宫娘娘,我更觉得金毛犼的做法完全是打着消灾的旗号满足自己的私欲。何为拆凤?使夫妻分离。但我觉得孔雀大明王的意思是让国王与后宫断绝往来,清心寡欲,做几年和尚,而不是把人家正宫抢走,留下东宫西宫还有其他佳丽在后宫。

  等见到金圣宫娘娘的时候,我更确认了这个想法,抓一个女人单纯软禁和想和她困觉的待遇可不是一回事。

  这世上帅哥千千万,前有二郎神,后有小白龙,我颜值不差,但和他们一比也就不那么起眼了。可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颜值不够气质来凑,我的气质还是占了亲和那一挂的,金圣宫娘娘一见了我,便止住了眼泪,眼中混杂着绝望和希望。

  金圣宫娘娘之前应该是坐在塌上的,但此时洞府内一片杂乱,那张已经被打破的矮榻依稀还能见得到之前的华丽,金圣宫娘娘瘫软在地上,狼狈不已。

  “娘娘勿怕。”我弯腰打算扶起她,可刚碰到她的手臂,手掌就一阵刺痛,仿佛抓了一把尖刺。

  “你是哪里的和尚?可是……可是陛下派来救我的?”金圣宫娘娘一脸期待的看着我。

  “正是。”我直接点头,给出了这个会让金圣宫娘娘安心的答案。

  金圣宫娘娘立刻俯身而拜,“多谢圣僧,多谢众位长老救我!”

  我急忙避开,连说不敢当,却不敢再次伸手扶她了。

  没错,我想起来了,她就是那个穿了一件什么衣服结果浑身长刺的那个人。

  不过金圣宫娘娘也没在乎这一点,她大约是在这里待久了,如今恢复自由十分喜悦,不用我们把扶,就自己站了起来出了洞,刚走出洞口,又‘呀’的一声退了回来,“这里怎么还有一位……”

  “师父!”猴哥朝我挥手,“我去找了老官,结果没想到,那紫金铃居然也是他炼的,只是早早就送了旁人。”

  我一向尊敬技术人才,可我万万没想到,我印象里只会炼丹的太上老君,居然炼制过那么多的厉害的法宝,简直赶得上是批发的了。

  真是人不可貌相。

  朱紫国国王见到金圣宫娘娘果然十分激动喜悦,眼看一场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戏码即将上演,国王才握住金圣宫的手,就猛然甩开,有些惊骇的样子,“娘娘身上怎么长了刺?”

  天空中传来一温厚的男子声音,“陛下误会了,金圣宫娘娘身上没有长刺,而是穿了一件护体法衣。”

  “张紫阳?怎么是你?”猴哥一探头,就认出了那个人。

  “见过大圣。”被猴哥叫做张紫阳的男人腾云而下,“几年前,我去赴佛会,路过此地,发现朱紫国国王有拆凤之忧,算出金圣宫被妖怪掳走。我怕娘娘被玷污,坏了人伦,日后即使被救出也难破镜重圆。便把我的一件旧衣变成新衣送给金圣宫娘娘,那一副穿上身后,自家无感,但旁人一碰,就仿佛碰到了一手毒刺,再也亲近不得。”

  “也是你好心。”猴哥说,“如今妖怪已除,金圣宫娘娘已经回到王宫与国王陛下团圆,这毒刺衣裳……”

  “自然不必再穿了。”张紫阳一挥手,金圣宫娘娘身上的那件五彩霓裳就脱落下来,变成一件棕毛旧衣。张紫阳再抖抖衣服,一回手就自己穿上了。“如今事已圆满,小仙告辞。”

  真真的来无影去无踪。

  国王却是一脸感激,向猴哥问明了那张紫阳的来历,说要给他添一份香火,报答这段护妻之举。

  作者有话要说: 嗯,这本小说是《西游记》的衍生,里面所有神佛都以原著为基础,大家不要带入现实orz

  以及,原著里,观音这段表现,算了,节选一段吧————————

  好猴子,一把攥了三个铃儿,一齐摇起。你看那红火、青烟、黄沙,一齐滚出,骨都都燎树烧山!大圣口里又念个咒语,望巽地上叫:“风来!”真个是风催火势,火挟风威,红焰焰,黑沉沉,满天烟火,遍地黄沙!把那赛太岁唬得魄散魂飞,走头无路,在那火当中,怎逃性命!

  只闻得半空中厉声高叫:“孙悟空!我来了也!”行者急回头上望,原来是观音菩萨,左手托着净瓶,右手拿着杨柳,洒下甘露救火哩,慌得行者把铃儿藏在腰间,即合掌倒身下拜。那菩萨将柳枝连拂几点甘露,霎时间,烟火俱无,黄沙绝迹。行者叩头道:“不知大慈临凡,有失回避。敢问菩萨何往?”菩萨道:

  “我特来收寻这个妖怪。”行者道:“这怪是何来历,敢劳金身下降收之?”菩萨道:“他是我跨的个金毛犼。因牧童盹睡,失于防守,这孽畜咬断铁索走来,却与朱紫国王消灾也。”行者闻言急欠身道:“菩萨反说了,他在这里欺君骗后,败俗伤风,与那国王生灾,却说是消灾,何也?”菩萨道:“你不知之,当时朱紫国先王在位之时,这个王还做东宫太子,未曾登基,他年幼间,极好射猎。他率领人马,纵放鹰犬,正来到落凤坡前,有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所生二子,乃雌雄两个雀雏,停翅在山坡之下,被此王弓开处,射伤了雄孔雀,那雌孔雀也带箭归西。佛母忏悔以后,吩咐教他拆凤三年,身耽啾疾。那时节,我跨着这犼,同听此言,不期这孽畜留心,故来骗了皇后,与王消灾。至今三年,冤愆满足,幸你来救治王患,我特来收妖邪也。”行者道:“菩萨,虽是这般故事,奈何他玷污了皇后,败俗伤风,坏伦乱法,却是该他死罪。今蒙菩萨亲临,饶得他死罪,却饶不得他活罪。让我打他二十棒,与你带去罢。”菩萨道:“悟空,你既知我临凡,就当看我分上,一发都饶了罢,也算你一番降妖之功。若是动了棍子,他也就是死了。”行者不敢违言,只得拜道:“菩萨既收他回海,再不可令他私降人间,贻害不浅!”那菩萨才喝了一声:“孽畜!还不还原,待何时也!”只见那怪打个滚,现了原身,将毛衣抖抖,菩萨骑上。菩萨又望项下一看,不见那三个金铃。菩萨道:“悟空,还我铃来。”行者道:“老孙不知。”菩萨喝道:“你这贼猴!若不是你偷了这铃,莫说一个悟空,就是十个,也不敢近身!快拿出来!”行者笑道:“实不曾见。”菩萨道:“既不曾见,等我念念《紧箍儿咒》。”那行者慌了,只教:“莫念莫念!铃儿在这里哩!”这正是:犼项金铃何人解?解铃人还问系铃人。菩萨将铃儿套在犼项下,飞身高坐。你看他四足莲花生焰焰,满身金缕迸森森,大慈悲回南海不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