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作者:九紫      更新:2023-07-31 03:00      字数:3497
  这个表妹立刻就拉下了脸来:“切, 小气。”

  她百无聊赖的坐在李拾光床上,脚下乱晃着, 眼睛四处乱看:“我听说你家很有钱, 可看着也不怎么样啊。”

  李拾光家房子还是一层楼的老房子,格局是三间正方, 中间是客厅,两边是房间, 左边朝南向是李爸李妈的房间, 后面隔出的小房间是李博光的, 右边前面朝南是李拾光的小房间,后面隔出来的放着些杂物, 现在腾出来做李爷爷李奶奶的房间,厨房和茅厕在院子里。

  房间也十分简陋,就一床一衣橱, 一椅一书架, 地面是水泥的。

  李拾光但笑不语。

  姑姑家的表妹林静和她差不多大的年纪, 文文静静的坐在那里, 仰头看着李拾光的书架, 然后指着暑假上的《傲慢与偏见》说:“飞飞姐, 那本书能借给我看看吗?”

  李拾光将《傲慢与偏见》拿下来, “这本书吗?”

  林静羞怯地笑:“嗯。”

  她拿到书, 就坐在一边的椅子上看书去了。

  二舅家的表妹坐在李拾光的床上,身体往后一仰,脱了鞋子翻个身, 就在李拾光床上蹦了起来。

  李拾光:……

  这两个表妹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一静一动,林静人如其名,很安静,二舅家的叫王玲,真的是铃啊,基本上是一刻钟都停不下来的,不是嘴巴动,就是身体动。

  到了中午,李妈妈喊她们出来吃饭。

  在李家,从来就没有女人和孩子不能上桌的说法,但今年过年人实在太多了,小舅妈和姑姑就在厨房帮着李妈妈做饭,男人们在客厅谈事情,幸好客厅够大。

  对于大舅、二舅以及姑父他们过来的意思,李爸爸心知肚明,大舅和姑父都是老实人,也不好意思说,都只说了现在日子不好过,赚钱难。

  二舅就直接多了,问李爸爸:“听慧根说你们承包了竹子湖,代他一起?”

  脸色很不好,语气也带着质问的味道。

  李爸爸被质问的心里不舒坦,就把话说清楚了,“家里条件怎么样你们也都看到了,人就这么个人,房子就这么个房子,没有比别人家好到哪里去,今年竹子湖前承包人不做了,刚好我有个同学在农林业水产局,我看有这么机会,就叫了慧根和建党,贷款了十万块钱把竹子湖承包下来,我能力就这么大,也就只能够带上慧根和建党,慧根身体不好,赚钱了一起赚,当我拉他们一把,不赚钱,是我这当姐夫的没用,钱我自己还。”

  他们一听是贷款的,都不说话了,脸色也好了些。

  大舅担忧地说:“你胆子也太大了,十万块钱也敢贷,这竹子湖一年能挣多少钱,你赚了就赶紧把钱还了,不然利滚利,别把家拖垮了。”

  二舅讪讪地说:“大哥说的是,你贷款这么多钱,二姐知不知道?”

  李爸爸笑道:“家里事情肯定两个人商量着来,我要一个人做主,你二姐还能让我进门?”

  几个人都笑起来。

  二舅舅这几年也在外地跑,做点吃食生日,是几个舅舅当中日子最好过的一个,大舅舅家儿女俱已成家,凡是也不用他多操心,姑姑姑父家在临县县城做贩卖鸡的生意,日子其实也不错,过来也只是想看看,他倒没有别的心思。

  对于娘家日子好过,哥哥事业蒸蒸日上,姑姑只有开心的份,娘家日子越好,她在婆家就越有底气。

  她家本来就和睦,人也显年轻,虽三十多岁的人了,脸上笑容一刻的都断不了,眉目舒展,眉眼间还带着天真。

  李爸爸早已料到这一幕,是以女儿那五百万的事连小舅子都没有透露,目前还是只有家里几个人知道,就连李爷爷李奶奶都不知道,就怕李奶奶在家和人聊天的时候说漏嘴了。

  等竹子湖赚了钱,到时候就说承包竹子湖和卖摩托车赚的,理由也都是现成的。

  这也是不在一个县,才能瞒得住,要是都在一个县里住着,大家认识的人都差不多,几回一说,也就说通了,就像李爸爸的那些同学之间一样,你和我通通气,我和你通通气,相互之间哪里还有秘密?还好,李爸爸的同学和舅舅姑父他们认识的人并不重合。

  下午男的在外面聊天,女的在房间聊天。

  过年家家户户都忙,三个舅舅也不多待,要接李妈妈回去过年,李妈妈说家里还有客人,走不开,让他们先回去,她过两天再回去看外公外婆,又给几个孩子每人包了五块钱红包。

  这时候五块钱已经不少了,很多人过年红包只有一块钱,喜得舅舅家几个孩子都眉开眼笑。

  等几个舅舅离开了,李妈妈才将姑姑带到房间里来,说飞飞有一些衣服穿不了了,问她要不要带回去给林静穿。

  姑姑自然求之不得。

  这个年代就是这样,表哥的衣服表弟穿,表姐的衣服表妹穿。

  像李拾光,之前就经常穿大舅家女儿的衣服。

  这两年李拾光个子窜得飞快,现在已经一米七了,过去的衣服都小了,她又是个穿衣服细致讲究的,从小就不是个调皮的孩子,很多衣服色泽鲜艳,看着都还半新着,大舅家表姐给的,李妈妈就没拿出来,拿出来的都是自己给李拾光缝纫机做的。

  李妈妈收拾出了一大包衣服,拿给姑姑。

  林静年龄不大,个子不小,一双大长腿又细又长,手臂垂下来,手腕能到胯部,瘦的像个白骨精。

  她弟弟也是这样,姐弟两个都很瘦,又挑食,她自己家就是卖鸡的,养鸡总免不了鸡生病死掉,活鸡要卖钱,家里鸡死了舍不得扔,就烧了自家吃,从小到大家里从不缺鸡,可她和她弟弟是见到鸡就没胃口,大约是从小到大吃鸡吃怕了。

  从临县到华县一个多小时,姑姑过来一趟不容易,也不急着回去,姑父还要回去招待家里亲戚,下午就回去了,留下姑姑和表妹,晚上两人就和李拾光挤一挤睡。

  晚上睡觉的时候,姑姑发现林静表妹在看小说,很严肃的将小说给没收了,然后自己趴在被窝里看。

  李家上一代两男一女,就姑姑一个女儿,虽然生的年代不好,可爷爷奶奶对姑姑很是疼爱,导致她从小也没受过什么苦,嫁人后日子过的也舒心。

  在李拾光记忆里,姑姑从小就对她很好,各种给她买衣服,李拾光便想着,美容店里一些护肤产品可以带回来一些给姑姑用,下次回来给姑姑买衣服。

  年初三姑姑和表妹就回去了,因为过年这几天是他们家生意最好最忙的时候。

  李家也一样,过年这几天买自行车的人特别多,甚至不乏有买摩托车的人,因为他们需要在过年这几天骑着摩托车走亲戚,这会很有面子。

  你骑着摩托车走在路上,行人都会多看你几眼,特别拉风。

  摩托车的发动机发出刺耳的轰鸣声,谢成堂骑着摩托车从街上呼啸而过,穿过热闹的大街,穿过寂静的小巷,最终停在李拾光家院子的门口。

  他故意将发动机的声音调大,让方圆几里内都能听见。

  他想让李拾光对他刮目相看,他想让李拾光后悔当初那样对他。

  看,他现在混得很好。

  哪怕这只是表面的光鲜。

  李拾光家中只有李爷爷和李奶奶在,他等了好一会儿不见她人,不由有些失望,又骑着车一路轰鸣,到西大街上。

  西大街是华县目前最繁华的一条街,即使过几年新街建好,逐渐成为新的商业中心,这里作为老城区,依然繁华。

  发动机的轰鸣声引起了李爸爸和李博光他们的注意。

  没有男人不爱车,就是李博光,这两天也没少骑着店里的车出去引得小伙伴们一阵羡慕。

  他从小到大的发小郝文学看到李博光回来就十分高兴:“博光,你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吧?是不是出师了?我去,你连摩托车都骑上了,离开店不远了吧?我以后就跟着你混了!”

  郝文学名字取得好,可惜从小成绩就不咋滴,还不如李博光,但是为人却十分精明有城府,相较而言,李博光就少了些心机,多了些义气。

  两人从小一起长大。

  关于家里的事情,李博光不能对郝文学说,只能吹牛摩托车的事,郝文学手痒,也想骑。

  他们学车很容易,胆子也大,从未碰过的东西,你跟他们说个要点,带他们骑两圈,一辆新车,拿到手上就敢骑了,并且骑得很好。

  过年这几天忙,李博光和李拾光就在店里给爸妈帮忙,郝文学闲着没事干,也来店里帮忙。

  听到外面摩托车轰鸣,还好奇地探出头来,“谁呀,把摩托车骑得这么拉风?这是想挑衅还是怎么样?走博光,出去比比去!”

  在摩托车店门口比拉风?简直不能忍!

  李博光和李拾光也好奇地走出来看,就见马路对面停着一辆黑蓝色的摩托车,摩托车上跨坐着一位留着长刘海,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颓废美的青年,他们看过来的时候,这位相貌俊美的颓废青年正用打火机给自己点烟,每一个动作都仿佛散发着‘老子很帅很牛逼’的气息。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烟,树荫下,冬日的阳光斑驳地落在他穿着的黑色皮夹克上,仿佛电影慢镜头一般,他转过脸,朝李拾光他们看过来,缓缓地吐出一个眼圈,烟雾迷蒙。

  就在谢成堂遥遥望着李拾光装的一手好13的时刻,李博光的好友郝文学突然道:“这小子也是厉害,老子二十三了都没对象,他比我还小几岁呢,儿子都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