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燕王回京
作者:欧阳肖邦      更新:2023-07-31 03:23      字数:3299
  第二十五章燕王回京

  洪武二十四年农历年三十,京城已经开始有春天的迹象了。中山王府内亦是热闹非凡,下人们早已挂好红灯,贴好春联和窗花,此刻正热火朝天地准备年夜饭。

  徐增寿这日一大清早便出门了,他策马狂奔出了京城,一路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栖霞山,今天是小妹修行期满,得以回家的日子。三月未归家的小妹,让他思念万分,虽然这期间大嫂,三嫂和自己的妻子沐氏都来看过小妹,吃的用的都没少带,往庵里的香火钱亦是没少塞,火盆,棉被等御寒的物品也没少往庵里送,可是整个一个冬天的天寒地冻,山上毕竟还是不比家里。

  霞心庵的住持净语师太早就准备好了一辆马车,一群小尼姑叽叽喳喳地帮着徐妙锦把箱笼装上了马车,徐妙锦微笑地对净语师太双手合十躬身一辑道:“妙锦这数月来打扰师太清修了,还请师太见谅!”

  净语师太微微一笑,双手合十回礼道:“郡主客气了,陛下亲下旨意,要郡主在此寒庵为孝慈高皇后祈福,也令我这寒庵蓬荜生辉呢!”

  说话间的功夫,徐增寿已经到了,徐妙锦转过头来,含笑地看着四哥,眼中尽是期盼之情,待徐增寿下马走近,小丫头便一头扑在了四哥的怀里,撒娇道:“四哥!你来了!”

  众小尼姑见此情此景,纷纷掩面而笑,徐增寿道:“妹子,此佛门重地,你怎还这般冒冒失失的,看来皇上的一片苦心是白费了!”

  “谁说的!妙锦这不是许久未见到四哥,甚是想念吗!我这几月表现的多好,不信你问净语师太!”徐妙锦嘟着小嘴,看着四哥道。

  “行了行了,赶快启程回家吧,今日可是大年三十,家里人都等着你回去过年呢!”徐增寿拉着妹妹的手,关切道。

  “那妙锦就先拜别净语师太和众位小师傅了,先提前祝各位新年福顺安康,来日妙锦得了空,再来叨扰各位。”徐妙锦转过身来,向净语师太和众位小师傅拜别道。

  马车一路奔驰而行,不出一个时辰就到了应天府外城郭的姚坊门,进了姚坊门,便是钟山了。

  “四哥!”徐妙锦掀开车帘,探出头来,徐增寿见妹妹唤自己,便停下了马,调转马头来到徐妙锦面前,关切地问道:“妹妹怎么了?可是不舒服?”

  “并无!”徐妙锦柔声答道:“四哥,现在天色还早,既然已到了钟山,我想去父亲陵前祭拜一二,可否先让如意她们回府送行李,我与四哥两骑轻骑就好,四哥可愿意陪我?”

  徐增寿抬头看了看天空中的太阳,这会确实还早,便欣然答应。徐妙锦下了马车,嘱咐了如意先回府,自挑了一匹快马,便与徐增寿朝钟山去了。

  徐达墓位于钟山之阴,在二十一世纪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以明中山王神道牌坊和神道两旁的石刻著称,吸引无数游客来祭拜这大明第一功臣。

  徐妙锦和徐增寿在神道牌坊前下马,自谢依琳的灵魂霸占了这个身体之后,她一直觉身体里流淌着徐达的血液是一件多么令人骄傲的事情,虽然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位父亲,但是从洪武大帝朱元璋对她的关爱来看,徐达生前对这个小女儿是极其宠爱的,以至于临终前把小女儿托付给一生的挚友和领导朱元璋。

  穿过神道牌坊,映入眼帘的便是上为浮雕云龙文碑额,正中刻篆体的御制中山王神道碑;碑身上刻有朱元璋亲自撰写的碑文,记载了徐达一生的功绩。

  徐妙锦和徐增寿在碑前行过礼,便抬头望了望神道碑上的碑文,上曰:“朕惟帝王之有天下,必有名世之臣秉忠贞,纷威武以辅佐成一代王业,是以生有显号,殁有赠典,子孙世有爵禄,与国同休于无穷焉云云。”刻工字体苍劲有力,也彰显了徐达征战沙场,以智勇之姿,负柱石之任的一生,回望过去,金戈铁马,呼啸长风。

  穿过一条长约三百米,两侧皆是石刻的神道,便来到了徐达夫妇合葬的墓冢,下用块石垒砌,上为封土。墓冢前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魏国公追封中山王谥武宁、夫人谢氏之墓”。

  徐妙锦和徐增寿两兄妹在父亲与嫡母的墓碑前行跪拜礼,徐增寿又取出腰间悬挂的酒壶,以酒祭祀父亲。徐妙锦此刻内心百感交集,自洪武十八年,中山王徐达已经在这里安静地度过了第六个年头,而她的女儿,却因为一个从另一个世界闯入的灵魂而失去了自己的灵魂,不知道此刻面对谢依琳的徐达,又是怎样的心情。谢依琳只能怀着敬畏之心,仰慕着这位被后世世世代代景仰的大明开国第一功臣。

  “不知不觉间,父亲母亲都已经离世这么多年了……”徐增寿看着父母的墓碑,不禁感慨道。

  “是啊,那父亲去世那年,我才六岁,现在又已经记不清当年的情形了。”徐妙锦望着中山王徐达的墓碑,也是不住的感叹道。

  “父亲去世那年,是大姐出嫁之后第一次回京城。”徐增寿回忆道。

  “说到大姐……”徐妙锦轻轻低下头,叹息道:“姐姐们出嫁了之后便不能随意回家过年了,也许今年是我们跟二姐姐,三姐姐在一起过的最后一个年了。”

  “是啊,若是都在京城还好,怕只怕像大姐那样,嫁给藩王,随夫就藩在外,无天子诏令不得回京,那时候想见一面便是难了。”徐增寿感叹道:“那两个丫头从小亦是娇生惯养,不知道出嫁之后,会不会适应没有父母,兄长管教的日子。”

  “姐姐们自有姐姐们的福气,四哥也莫要太过担心了。”徐妙锦扶了扶徐增寿的手臂,柔声安慰道。

  “对了小妹,我想你应该还不知晓,今年过年陛下召大姐夫回京了,此刻大姐和大姐夫,应该在通往应天的官道上了。据说是正月十五前后就能赶到京城。”徐增寿兴奋地说道。

  “真的吗!四哥!这是真的吗!”徐妙锦此刻已经无法控制自己内心的激动,她朝思暮想的那个人,原本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此刻却已是奔驰在回京的路上,她从来不觉得自己和那个人的心有多远,但是此刻她的心却悸动的不能自已。

  “恩,是真的,大姐和大姐夫回京,就会住在中山王府,咱们还是赶紧回家吧,不然赶不上年夜饭了。”徐增寿摸了摸小妹妹的头,一脸的宠溺。

  此刻中山王府朱红的大门上已经贴上了一左一右两个面容威武的门神,二将皆是一身戎装,身披铠甲龙鳞,怒目发威,手持鞭锏。徐妙锦歪着头问徐增寿:“父亲当年在战场上,是否比这门神更威武?”

  “有过之而无不及!”徐增寿笑了笑,拉着妹妹的小手,信步走进中山王府的大门。

  北平至应天的官道上,燕王府的车架如潮水般向京师流淌。队伍前头是六面龙旗,由执幡,执幢,执伞,执扇,执立杖,立瓜,仪刀,骨朵,斧和响鞭组成的校尉仪仗。仪仗之后是燕山护卫的兵马。燕王及其扈从,燕王妃的的马车在队伍当中再后面是载有物品的车辆,最后面又是一对护卫的兵马。

  燕王朱棣着织金盘龙的绛红色袍子,坐下是他心爱的坐骑赤风。燕王一向不喜欢乘马车或是坐轿,只因为在北疆驰骋惯了,骑在马上可以令人精神疏阔,尽显英武风采。

  从北平一路朝应天去,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此时的北平正是寒风凛冽,风雪交加,而江南却已经是春意盎然,绿意渐显。

  燕王的后首,骑着马的英武后生,便是燕王的二子朱高煦,他与父亲一样,亦不喜欢坐在马车里憋闷。而朱高煦的身后,便跟着的是燕山中护卫副千户朱能,与燕王府长史葛诚。

  “这是王爷迤都之战后首次回京呢!听说秦王,晋王,周王,湘王这一次也奉诏进京了,王爷那一仗震动朝野,全天下都向皇上进了贺表,王爷这次可是要在其他藩王面前威风咯!”葛诚捋了捋胡须,微笑道。

  “哎!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切记不可因为一点点小功劳,就骄傲自满啊!”燕王朱棣勒了勒马缰,回头劝慰道。

  “殿下教育的是,是老朽一时糊涂了!”葛诚面带歉色地回道。

  “哎,葛大人去年万寿圣节进京贺寿的时候,应该也是长了不少面子吧!”朱高煦调侃道。

  “回二公子的话,岂止是长面子啊,满朝的王公勋贵,都向老朽表贺呢!”葛诚骄傲地说道。

  朱棣默默听着他们的对话,一言未发,他在汗血宝马上微微含笑。赤风的马鬃随风轻轻吹散开来,使得他心情疏阔。此刻他心中想起徐妙锦信中说的话,不觉喜从心来,那是父皇当着太子和魏国公的面,亲口说的:北疆有老四,朕心安矣。

  作者有话要说: 明实录中并未有燕王洪武二十四年回京过年的记载,倒是记载了洪武二十五年新年和夏天,洪武二十六年夏天,燕王三次回京,所以此处为强行加戏~求小天使们收藏+评论咯~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