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婚事(下)
作者:欧阳肖邦      更新:2023-07-31 03:24      字数:3583
  第五十三章婚事(下)

  自徐妙锦接到赐婚的圣旨,她仍报着一丝希望不甘心会如此, 此刻便让徐安悄悄备了马车, 准备进宫去面圣,如意忙阻拦道:“郡主身子如今这么虚弱, 外面这天寒地冻的,郡主的身子怎能受得了!”

  徐妙锦笑着摇摇头道:“好不容易大哥不在家中, 此刻我说什么也要抓住机会进宫去, 你莫要阻拦我。”

  如意拗不过她,只能再三往她身上披了几件衣服, 徐妙锦笑着看铜镜中的自己,如今已是这般苍白, 却要被如意裹成只熊。

  窗外的风雪已经缓和了些,马车悄悄从中山王府后门驶出, 一路朝着东华门而去, 宫门守卫验了牙牌,见是郡主殿下,便痛快的放行了。

  徐妙锦站在乾清宫外, 风雪中虽然穿了好多件衣服, 却仍冻的止不住的打颤, 李福已经进去传报了好几次,洪武皇帝只是当没听见一般, 拒不见客。

  李福又一次从乾清宫大殿内走了出来,悄悄塞给徐妙锦一个热的烫手的锡夫人,语重心长地劝道:“郡主的婚事皇上是考虑的许久才做出此决定的, 郡主莫要再执拗了,皇上金口已开,怎可收回成命!”

  徐妙锦接过那锡夫人,瞬间感受到一片暖意涌上心头,她坚持要在此等到皇上召见她为止,她心中坚信,只要兵马指挥张泰之女存在在这个世界上,那宁王妃断然不会是她。

  李福只得再进去通传,依旧无果。

  徐妙锦跪在殿前,已报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她心中不断地问自己,这样为他值得吗?

  本已缓和的风雪此刻又开始在风中肆虐起来,江南一带已经很久没有过这样的隆冬了,徐妙锦的心随着风雪一起在空中肆虐,北风在耳边呼啸而过,本就脆弱的身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此刻只觉天凝地闭,风刀霜剑,她的双膝已经和滴水成冰的地面冻在了一起,寒风侵肌,天地在风雪中飘摇。

  人死后,走过黄泉路,到了奈何桥,就会看到三生石吧。徐妙锦静静地闭上双眼,她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对于死亡,她无所畏惧,只是喝了那孟婆汤,再转世轮回之时,前世的因,今生的果,他还会记得自己吗?那三生石上千百年来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苦与乐,悲与欢,笑与泪,该了的债,该还的情,在三生石前,一笔勾销。

  正在这天寒地冻之际,徐妙锦突然感觉到身上没有那般冷了,原来是有人将一袭狐裘皮披风,披到了她身上,徐妙锦微微睁开双眼,但见那人便是皇太孙朱允炆。

  “锦妹妹怎能如此糟践自己!”皇太孙见她头上肩上都满是积雪,心疼不已道。

  “还未恭喜皇太孙殿下喜得良缘,恩慧妹妹自幼与我交好,还望皇太孙殿下不要负了她。”徐妙锦此刻还能笑的风轻云淡,她不顾自己的生死,却仍想着他人之事。

  “这世间的情谊,有多少是求之不得的,锦妹妹为何如此执拗,为了四叔,锦妹妹真愿意置自己的性命于不顾吗!”朱允炆此刻眼中已是饱含泪水,他又何尝不羡慕,自己心上之人可以为另一人不顾一切,他却什么也为她做不了。

  徐妙锦此刻只觉双膝麻木,刺骨的严寒从双膝侵入体内,全身的血液好似凝固了一般,身子僵硬不已,她还是强挤着一丝笑意,对朱允炆说道:“皇太孙殿下可否帮妙锦一个忙?”

  “锦妹妹但说无妨,只要我能做的,一定帮锦妹妹做到!”朱允炆扶着快要摊倒在地的徐妙锦,信誓旦旦地对她说道。

  “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妙锦在这里跪了几个时辰,又饿又渴,可否向皇太孙殿下讨口饭吃?”徐妙锦苍白的脸虽没了血色,可这一眨眼一吐舌头的表情,却依然是那个曾经明艳动人的小郡主。

  朱允炆无奈点点头,擦了擦脸上的泪痕,柔声叮嘱道:“锦妹妹且先挺一会,我这就去拿吃的来。”

  徐妙锦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终是没有支撑的住,倒在了风雪之中。

  已是不知昏迷了多少天,再醒来时会不会已经在二十一世纪了?梦中还没走过奈何桥,还没见到三生石,醒来就会见到氧气罩,点滴,穿白大褂的医生护士,和父母了吗?也许是因为她在这个世界上的劫难并没有结束,再睁开眼睛,却只见大哥徐辉祖伏案于床前。

  “大哥……大哥……”徐妙锦轻声呼唤着,她伸出手臂来轻轻摇了摇沉睡中的大哥,徐辉祖猛的起身,张开睡意朦胧的双眼,揉了揉道:“妹妹醒了!”

  李氏见房中有声响,便推门而入,她见徐妙锦已醒过来,便笑盈盈道:“锦丫头醒了,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你大哥在这里陪了你三天三夜了,这会刚刚睡着。”

  徐妙锦强撑了一口气,慢慢起身,握住大哥的手道:“大哥辛苦了。”

  徐辉祖淡淡一笑,摇了摇头道:“妹妹可不能再做这样的傻事了,旧病未愈,又寒气侵体,刘太医差点没把你救回来。”

  “皇上还是未改变心意,对吗?”徐妙锦试探地问道。

  徐辉祖无奈地点了点头道:“君无戏言,况且圣旨已下,此事怎能再有回旋的余地。”

  徐妙锦心中一沉,难道这世上,真的不存在兵马指挥张泰之女吗?还是她穿越到了一个平行世界,这个国家国号虽然也是大明,却与她已知的那个大明历史轨迹不一样?可是如果是这样,为何之前她经历的种种,自洪武二十三年到今日,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与她在后世史书上看到的一样,偏偏这历史轨道,就在她身上偏移了?难道从此刻起,便要产生蝴蝶效应?后面还会有靖难吗?燕王朱棣还会创建永乐盛世吗?

  ********************************

  第三卷第四卷引子

  大明永乐元年元月,新年将至。

  南京皇城内储秀宫中,如意正对着铜镜为徐妙锦梳头,此刻已经戴好了掐金丝的狄面,忽闻外面有宫人来报,皇后娘娘驾到。

  徐妙锦起身出去相迎,皇后徐仪华款款走来,忙扶起妹妹,笑盈盈地说道:“妹妹已有四个月的身子了,何须再与姐姐行如此大礼。”

  “君臣有别,即使是自家姐妹,现在长姐是中宫皇后,妙锦岂有不拜的道理。”徐妙锦揽过长姐的手,扶她坐到了榻上。

  “皇上已命钦天监算了吉日,不日便要举行封妃大典了,妹妹如今怀着龙种,那典礼复杂的很,姐姐怕妹妹到时身体会吃不消,所以奏请皇上一切从简了。”徐仪华微笑着握着妹妹的手,一路走到今日并不容易,当年先帝为小妹赐婚之时,小妹九死一生,如今有情人终得圆满,她眼中已是含着闪闪泪光。

  徐妙锦为此并未有什么反应,只是淡淡地道:“一切听皇后娘娘安排便是了。”

  “小妹心中还怨恨陛下吗?如今之局面来之不易,今后你我姐妹二人,一个是皇贵妃,一个是皇后,也算为我徐家光耀门楣了。”徐仪华握着妹妹的手,眼中流露的尽是真情实意。

  “妹妹心中怎敢怨恨陛下,姐姐如今贵为皇后,妹妹只想求姐姐一件事情。”徐妙锦虽目中无神,但却隐约透出一丝坚定的神色。

  “妹妹且说来听听,如若长姐能办得到,姐姐一定会帮妹妹办的。”徐仪华疑惑不解地问道。

  “妹妹如今在这深宫中安胎,每日甚是无趣的很,但求姐姐允了御史大夫景大人家的静琪妹妹,进宫来陪我打发时间。静琪妹妹与我自幼/交好,如今她父亲正得圣宠,这事应该难不得姐姐吧?”徐妙锦拿起桌上一个茶杯,眼中并未半分神色。

  “妹妹竟会说笑,让景妹妹进宫来陪妹妹并不是什么难事,可妹妹不能为了一己私欲,让景妹妹与夫君忍受分离之苦吧!”徐仪华疑惑不解的看着小妹,她不知小妹心中又在打什么主意,怎会突然想起让景清的女儿进宫陪她。

  这时只听着门外有人传报,说皇帝驾到,姐妹二人便起身迎了出来,只见永乐皇帝身着常服,神采飞扬地走了过来,如今新帝刚刚登基几月,奸相佞臣便已铲除殆尽,国家逐步走上正常运行的轨道,又恰逢永乐元年新年在即,皇上心中怎能不悦。

  皇帝走到二人面前,徐家姐妹二人忙是上前躬身行礼,皇帝扶起两位后妃,笑容满面道:“如今锦儿身子重,日后就别行这般大礼了,外面风大,快进屋里去吧。”

  待众人坐定,如意为永乐皇帝朱棣奉上一杯茶,朱棣笑盈盈地问道:“刚刚朕来之前,你们姐妹二人在聊什么啊?”

  “回陛下的话,臣妾正与妹妹商讨封妃大典之事呢,妹妹如今身子越来越重,臣妾怕她受不住那些繁杂礼仪。”皇后徐仪华嫣然一笑道。

  “是该一切从简,锦儿身子向来就不好,朕可不想自己的亲骨肉有什么闪失。”永乐皇帝拿起茶盏,抿了一口茶如是说道。

  “求陛下与皇后娘娘成全,让景大人家的静琪妹妹进宫来陪我。”徐妙锦突然起身跪倒在皇帝与皇后面前。

  朱棣忙放下手中茶盏,扶她起身,温柔地说道:“锦儿快起身,朕刚刚说过不必拘礼,这伤了胎气可怎么是好!”说罢又转头看向徐仪华,疑惑不解地问道:“锦儿为何突然要景清之女进宫相陪?”

  徐仪华卷了卷手中的帕子,莞尔一笑道:“妹妹说在这宫中烦闷,景家妹妹与小妹自幼/交好,陛下就允了她吧。”

  朱棣将徐妙锦扶到榻前,看她坐定,便拉起她的双手柔声说道:“锦儿要是觉得心中烦闷,朕允了便是,明日便宣那景清之女进宫陪你。”

  作者有话要说: dear all,第二卷完结啦!明日开始更第三卷《大宁风云》!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