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鏖战济南城
作者:欧阳肖邦      更新:2023-07-31 03:26      字数:3954
  第八十九章鏖战济南城

  济南城位于北平南下通往应天的咽喉之上,二十一世纪从北京南下到南京, 上海的高铁, 便要先路过这济南城,拿下济南, 便等于向应天又进了一步,燕军乘胜追击, 朱棣此刻已率军将济南城团团包围, 誓要拿下这坚城壁垒。

  山东布政司的官衙内,传来一女子悦耳动人的声音。

  “爹爹, 魏国公!你们都在啊!”铁凌菲笑颜如花,朝着正在议事的山东布政司参政铁铉和魏国公徐辉祖走来。

  “胡闹!你这丫头!怎跑到这官衙来了!”铁铉朝女儿皱了皱眉, 但言语中却隐藏不住父亲的慈爱。

  “听闻魏国公来了,小女子特来拜会一二!”铁凌菲并未理会父亲的斥责, 转而向徐辉祖笑道。

  “你这丫头, 让我如何放心的下,如今济南战事吃紧,人家避都来不及, 你却偏偏要跑到这前线上来。”铁铉见女儿这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 颇有些无奈说道。

  “哎, 铁大人这是哪里的话,令千金身上颇有巾帼英雄的风范, 在下佩服!”徐辉祖向铁铉拱手一辑,谦让说道。

  “还是徐家大哥好!”铁凌菲朝父亲挤了挤眉,又撇撇嘴, 继而说道:“只恨凌菲身为女儿身,不然定要拿起长/枪上阵杀敌,与那燕贼势不两立!”

  铁铉见女儿如此这般模样,不禁抚了抚胡须,笑着摇了摇头。

  徐辉祖见今日天色已沉,便要起身告辞,临行前对铁铉说道:“朝廷已下令让我带军撤回应天,我此番不能留在济南相助与铁大人,实在心有惭愧。”

  铁铉听闻此言,心中便已明白了八分,皇上始终还是不放心徐辉祖与燕王的姻亲关系,如此心存猜忌,当真是致了一员猛将弃之不用啊……旋即便安慰道:“魏国公一心向着朝廷,皇上早晚会明白魏国公心意的,只是老夫想相求魏国公一件事情,不知道魏国公是否应允?”

  徐辉祖忙拱手施礼道:“铁大人但说无妨!“

  铁铉忙回礼道:“本是在下叨扰了魏国公,魏国公何须如此客气,凌菲一女儿家,留在济南我实在是放心不下,便想劳烦魏国公此番回应天,顺便将小女也带回去。”

  “铁大人何须如此客气,令千金与家妹本就自幼/交好,如今这战乱的局面,我定不会有负铁大人所托。”徐辉祖听闻此言,连忙拱手承诺道。

  “那就有劳魏国公了。”铁铉随即起身,亲自相送。

  “徐大哥!”济南通往应天的官道上,铁凌菲掀开车帘,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如今众人已经远离了燕军的包围圈,身处安全地界,一行人不急着赶路,便停下车驾在路边休息。

  徐辉祖将手中水壶递与铁凌菲,铁凌菲接过那水壶,半晌,还是问出了一直萦绕着的那句话:“徐大哥可有锦姐姐的消息?”

  徐辉祖已是料定她必会向自己打听徐妙锦的消息,只见他皱眉叹了口气道:“一言难尽啊!”

  “听闻燕贼在大宁挟持了宁王殿下,想必这会,锦姐姐应是身在北平吧?不过这样也好,北平有徐家大姐照顾着,我也就放心了。”铁凌菲歪了歪头,天真说道。

  “如今时局动荡,她……将来怕是要与我们水火不容了。”徐辉祖叹息道。

  “怎会!皇上明辨是非,早晚会知晓宁王殿下是被挟持的,锦姐姐也是身不由己。”铁凌菲到底还是天真无邪的小姑娘。

  徐辉祖笑着摇了摇头道:“铁小姐还不知道当初她为何要抗旨拒婚吗?如今怕是早已没有什么宁王妃了……”

  “徐大哥是说……锦姐姐当初抗旨,是为了那燕贼?”铁凌菲睁大双眼,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徐辉祖叹息之中略带着惋惜,他此时已经知晓小妹与宁王和离之事,便哀叹说道:“当初先帝都是为了她着想,她心中真是糊涂至极,竟全然没有体会到先帝的用心良苦……如今这般局面,皆是她自作自受,我这个当哥哥的,当初气也气了,劝也劝了,打也打了,可她仍这般执迷不悟,这是她自己做的选择,早晚有一天她自己会明白,她那真心,终究是付错了人!”

  自李景隆在白沟河吃了败仗后,便灰头土脸的从济南一路又逃回了应天府。黄子澄听闻李景隆再次大败,深感自己闯下了弥天大祸,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他对此后悔不已。

  建文帝终究还是心肠太过软弱,仅仅是将李景隆召回,却赦免了他的罪行。黄子澄见建文帝如此,竟然在大殿上被感动的痛哭流涕。

  朝廷继而任命了盛庸代替李景隆为大将军,命其严守济南城,誓要与燕军抗争到底。铁铉与盛庸一同将济南城中仅有的六万人马组织起来,多半还是残兵败将,但就是这些人,却发誓要与济南城同生共死。

  燕军在济南城外围了三个月,却久攻不下,连朱棣本人也没有料到,自靖难起兵以来,一路顺风顺水的燕军,居然在济南城下对着六万残兵败将毫无办法,铁铉虽是一介书生,但人如其名,铁骨铮铮,在他的鼓舞之下,六万残兵士气大振,接连挫败燕军数次围攻。

  燕军久围济南城不破,总是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朱棣亲自带兵,在济南城周边巡视山川水貌地形,他发现济南城向来以泉城著称,心中便生出一条毒计,他命人在济南城郊各条河流溪水之上拦坝筑堰,准备水淹济南城。

  济南城中如今是人心惶惶,听闻燕军要淹城的消息,男女老少更是抱头痛哭,城内本就治安不好,燕军围城,百姓就是想逃,也无处可逃,如今更是物价飞涨,百姓争相恐后的屯粮,更有甚者为了屯粮之事大打出手,此刻济南城中,便是宛如人间炼狱。

  铁铉见此情形,就当前形势镇定思索了一番,要想破了燕军淹城这阴招,为今之计,只有假意投降。

  铁铉将此大胆想法道与盛庸,盛庸略加思索了一番,疑惑问道:“燕贼向来多疑,铁大人这计策,可有万全之把握?”

  “哼,我自是知晓他向来多疑,故而要派出些老弱病残,到燕军面前昼夜啼哭,并在燕贼面前跪地求饶,我倒要看看,他上不上我这钩!”铁铉面上一副志在必得的表情,盛庸见状,此刻形势危急,也并无他法,姑且可以一试。

  铁铉派出去的千余降民,在燕军面前演的是情真意切,还真把燕王这个一向自誉为演技派的演戏高手也给唬住了,立即下令退兵十里。

  诈降之人继而演戏道,如今济南城中百姓已受水灾之害,更是惧怕兵匪之苦,百姓生怕士兵入城后借水灾进行骚扰,致使生灵涂炭,故而恳请燕王殿下单骑入城,以示安抚并以表对济南城十万百姓的诚意。

  朱棣对这个请求虽是略有生疑,但见如今济南城这形势,城中守将皆是老弱病残,已是翻不起什么风浪,这诈降之人演技之高超且情真意切,他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接受百姓的意见,单骑入城。

  六月的济南城,阳光灿烂,微风和煦。燕王乘着他心爱的汗血宝马,轻骑来到城门之下。此时城中兵民已在城门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的相迎,当他志得意满地驶进城门之时,城墙之上忽然有人高呼:“吾王千岁!吾王千岁!”

  只听得话音未落,就在那一刹那间的功夫,突然从城门之上坠落一块巨大的铁板,直往燕王头上砸来。

  城门上早已埋伏好了伏兵,他们便是以那“千岁”为暗号,准备坠下铁板击杀燕王,岂料那下手之人,不知道是太过紧张还是太过心急,铁板落下偏早,燕王毕竟是久经沙场之人,顷刻间便清醒了过来,他下意识的向后退了一步,那精心谋划诛杀他的铁板,只砸伤了他那匹汗血宝马的头部。

  朱棣见此情形大惊失色,慌乱间忙是换乘了另一匹马逃向城外。本在城头上指挥的铁铉见朱棣已踏上吊桥,忙命守城士兵绞动锁链,企图拉起吊桥。守卫士兵在一片慌乱之中拉起锁链,但已是为时已晚,燕王奋马疾驰,一个越步便从吊桥上飞跃而过,向燕军大营飞驰而去。

  差点被铁铉设计丢了性命的燕王,回到自己营地之后,便是被气的怒火中烧,看来这铁铉老儿,不给他来点颜色瞧瞧,他便是不知自己有多大本事!于是便下令燕军猛攻济南城,并使出了自己最后的杀手锏。

  燕王下令将一批重型火炮全部集中于济南城西门,一声令下,便是百炮齐发,震耳欲聋间便是遮天蔽日的烟尘齐飞,西门城楼瞬间就坍塌了半边,守城士兵伤亡惨重。

  铁铉见此情形,看来燕王这会是真的下狠手了,不赶快想个对策出来,这济南城将是朝不保夕。

  铁铉在山东布政司的衙门里来回踱步,盛庸亦在为大炮攻城之事而发愁。铁铉到底是读书人,自大明开国以来,读书人在朝廷争斗上便是各式计谋迭出,明朝的读书人,真的是个顶个的阴谋高手,要不怎么后世有评价说,大明亡国于党争。铁铉当下便心生一计,既然你已下了阴招狠手,就别怪我出手比你还阴损!

  次日清晨,燕军再次调集比昨日多一倍的重型大炮架到济南城门口,然而当他们抬头,看到城头上出现的那一幕,差点把他们吓的魂飞魄散,到底是何缘故,把准备开炮攻城的燕军吓的屁滚尿流?

  试问这世界上有何事,是他朱棣不敢干的?朝堂上他敢不跪不拜当朝皇帝,为了蒙蔽朝廷他敢装疯卖傻,为了皇位他敢起兵造反,然而此时此刻,他竟被那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铁铉降住,正可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只听得那城墙之上,铁铉带着众将士高呼道:“太/祖高皇帝神牌在此,看谁人敢无礼!”

  原来铁铉竟连夜命人赶制了十几个木牌,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此乃朱元璋的神位,并命人挂在城墙四周。

  朱棣见状,便是破口大骂,但亦是于事无补,毕竟他那奉天靖难,打的是清君侧除奸臣的名义,扒的是皇明祖训的条例,如若连自己老爹的牌位都敢用大炮轰,那今后天下人将如何看他!

  既然没种轰老爹的牌位,只能窝囊的撤兵。

  然而就在此时,燕军得到密报,自己的老对手平安,率兵二十万北上,意在偷袭燕军,切断燕军粮道。考虑到后防危险,燕军不得已,只能撤离了围攻三月不下的济南城。

  姓铁的,你且与我记住,待大业方成之时,便是你我清算之日!

  作者有话要说: 那个啥……作者菌从明天开始存去霓虹国期间的稿,暂时改成隔日一更,这样可以更到26号,然后剩下的只能等蠢作者从霓虹回来再恢复日更了……请dear们不要抛弃蠢作者哦!么么哒!

  昨天前天猝不及防的发糖,不久之后还会有n波降落,请耐心等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