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中元节惊魂
作者:欧阳肖邦      更新:2023-07-31 03:27      字数:3218
  第九十七章中元节惊魂

  从东华门入宫的路,徐妙锦很熟悉, 从前坐在那乾清宫之上的人, 是朱元璋,而现如今, 江山已易主。

  “皇上在西宫等着郡主呢!”马三保说这话时,便是喜上心头, 他是自从洪武二十三年她来到这个世界起, 便一路看着他们二人历经坎坷,如今终是冲破一切阻碍, 终成眷属,凡是知晓内情之人, 谁人不为他们而高兴呢!

  由于乾清宫在大火中已被焚毁,如今正是重建之时, 永乐皇帝只能暂住西宫, 待到乾清宫修缮完毕之后,再搬回来。

  待徐妙锦到西宫之时,朱棣正伏在案前处理公务, 她示意马三保不想打扰他, 便没有通报, 只是在门口静静地看着他。

  马三保示意侍奉在旁的宫女太监,皆都退下, 这会殿内只剩他们二人,徐妙锦看着他的样子,思绪便被拉回到了洪武二十六年的黑松林, 那年她为了北上去见他,偷偷从应天跑了出来,害得大哥大姐担心不已,但她心里却是甜在心头,这些年,为了冲破各种阻碍与他长相厮守,确实历经坎坷,如今的局面,难道不是最好的结局吗?

  朱棣放下手中奏章,抬起头来,看到徐妙锦痴痴站在门口看着他,月光照进屋内,映照在她面上的样子,格外动人,他不禁心中一悸,起身快步走上前来,便是将她拥在怀中。

  时光此刻仿佛已凝固。

  他温柔地说着:“锦儿,这世上再也没有任何阻碍,可以将我们分开了。”

  她伏在他怀中,温从地点了点头,微笑说道:“那我也不许你,离我而去……”

  他抬起她泛红的小脸,未尽的语声淹没在满是情意的吻中,像流星划落在心坎上,砸出了惊心动魄,又生出一掠牵肠挂肚的温柔。

  那熟悉的气息萦绕在她心头,使得她的意识模糊,逐渐沦陷,那是她一生挚爱之人,她本能地抱住他,紧了紧环在他背上的双手。

  此刻,尽是浓情蜜意……

  他将温热的唇转移到她耳畔,低声说道:“自与你分别之时,便每日都对你牵肠挂肚……”说罢便是一打横,将她抱起,朝床榻走去。

  她在他怀中挣脱了下,欲语还羞道:“你案上的折子可看完了!”

  “没看完又能怎样,不过是些恼人的琐事罢了,此刻我只想看你……”他语气霸道,不肯让步半分,眼中炽热的目光,像要将她融化一般。

  她在他怀中,感受着他身上的热度,只觉阵阵脸红心跳,还未缓过神来,便被他毫不温柔地丢在床榻上。

  他倾身上前,附身而来的亲吻令她不知如何招架才好,她无法抗拒他的诱惑,只觉身上衣裙渐渐离她而去,他的吻从耳畔,到锁骨,一丝丝地向下游移。

  最终,还是被他侵入领地,卷入了欲海狂潮之中……

  神智,这种东西,仿佛已经不存在于这世界之上了,至少,不存在于他们二人之间。

  睡在她身旁的男人,这辈子注定不会是属于她一个人的,她既然心中早已知道迟早要面对这个现实,为何还会义无反顾的选择于他,她思绪迷乱,每每想要理清头绪之时,便会发现那些都是剪不断,理还乱之事,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家国天下的胸怀,她还会倾心于他吗?她心底其实期盼着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是一心一意对她的夫君,可从第一眼见到他那刻起,她心中便知道这一切,都是痴心妄想。

  毕竟他肩上的担子太重了……她不知道,他对她的情意能持续多久,他终究还是这天下人之主,帝王真心,她又敢做何奢望呢……

  不知是不是手上沾染的鲜血太多,身上背的杀戮太重,这些日子以来,他时常在夜里被梦魇惊醒,他梦见满身是火的建文帝,哭泣向他走来,声音哽咽指责他道,四叔为何要将我逼入绝境。他亦会梦到朱元璋在奉天殿上,拔出身边锦衣卫的绣春刀,刀锋直指他,扑面而来。

  每当他受到惊吓,起身之时,但见她陪在身边,便觉舒心很多,他轻轻揽她在怀中,亲吻她的额头,继而抱紧她,哽咽地求她永远不要离他而去。

  她已为他放弃了唯一回到二十一世纪的机会,此生怎会再离他而去……

  她轻轻抚着他的背,安慰道:“不日便是七月十五中元节,应天城中百姓到时会在秦淮河中燃放荷灯祈福,陛下何不与我一同微服出宫,为亡灵祈福。”

  朱棣轻轻点头,以示同意,只是此刻将她抱在怀中更紧,久久不愿放手。

  七月十五的秦淮河畔,密密麻麻的河灯如曲水流觞般,在河中荡漾漂浮,灯火逐波,河边亦是不断有人点燃河灯,放进河中,河灯随着河水缓缓流逝,带去了人们对已逝亲人的思念。河边不远处,亦有数名僧人在低声念经做法,超度亡灵。

  朱棣与徐妙锦皆是换了便装,执手来到秦淮河畔,便是看到河中如星河般的河灯,伴着摇曳的烛光,在秦淮河中折射这月光,如空中的银河般静静流逝。

  徐妙锦手中捧着一盏荷花灯,灯中烛光映衬在她的脸上,不禁让他看得阵阵心动。

  他们二人执手将那荷花灯放入河中,徐妙锦立即双手合十,闭上双眼在心中默默许愿,愿已逝去的建文忠臣,此刻能在天国中安息,你们的亲人,如今已在二十一世纪那个没有战争的和平世界,那里不光没有战争,人与人之间亦是相互平等的,不会再有人束缚他们,她相信靠他们的聪明才智,定可以在那个世界活潇洒快乐。

  二人又接连向河中放了好几盏河灯,徐妙锦偷偷睁开一只眼睛,微微侧着头看着眼前之人,她不知道他此刻心中祈求的是什么,但她希望这顺水缓流的河灯,可以为他心中带来平静。

  然而就在这他们以为祈求便能带来平静的夜晚,却注定发生了一件不平静之事。

  霎时间,一黑影在他们背后闪过,黑夜之中,匕首的寒光折射着月光与烛光,直冲他二人而来。

  朱棣毕竟是久经沙场之人,此刻他已感觉背后有异,正当他想护住徐妙锦之时,却见她已奋不顾身挡在他身前,那刀剑毕竟无眼,执匕首之人想要收手,可出手速度太快,一瞬间竟失了控,匕首直插到了徐妙锦的肩上。

  那黑影中人颤抖着双手,已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见徐妙锦身上的白绫袄,已被鲜血浸染,倒在朱棣怀中,连忙伸手上前去拉,朱棣情急之下一掌推开他,那人瘫坐在地上,眼中尽是无助与悲凉。

  此刻马三保已带人赶到,将那黑衣人团团围住,朱棣抱起怀中的小姑娘,抚着她的脸颊,语气焦急地问道:“锦儿,你怎么样了?”

  徐妙锦并未看他,只是转过头去,此刻她面容苍白,唇上无一丝血色,她盯着跪在面前抱头无助的黑衣人之眼,强撑着一口气,豆大的泪珠顺着脸颊滑落,她语气哽咽地问道:“大哥,你连我的命,也想要吗?”

  黑暗中的徐辉祖,取下面上的面纱,满眼泪痕的望着小妹,他知道,此刻再说什么,都是无用了……他只是低下头,喃喃自责道:“小妹,对不起……对不起……”

  朱棣心中对徐辉祖早就恨之入骨,别说是靖难之时,徐辉祖屡次率军阻挠他的好事,就是金川门破门之时,城中守军皆已投降,唯独他一人领着兵马奋力抵抗。朱棣登基那日,百官皆是进表朝贺,唯独徐辉祖,闭门不出,朱棣曾遣锦衣卫去中山王府兴师问罪,结果徐辉祖卷起铺盖去了徐达的祠堂,拒不出门,并呈上太 /祖高皇帝御赐徐家的丹书铁券,扬言宁可在祠堂中度过后半生,也绝不向他俯首称臣。若不是当初还顾及着几分亲戚的情面,一直没有治罪于他,朱棣断不会留着这恼人的大舅子任由他活到现在。

  而他这大舅子,非但不知悔改,还欲要在中元节行刺于他,他本就不是什么慈善之人,如今已是给足了徐家人情面,发生了这种事,他是断断不能再留徐辉祖在这人世之上了。

  朱棣立即下令将徐辉祖投入锦衣卫大牢,准备处以死刑……

  然而就在这一节骨眼上,徐妃一行人已风尘仆仆地从北平赶来,她是赶来接受皇后册封大典的,此刻并不知道自己弟弟欲要行刺皇上,竟然误伤了自己的亲妹妹。

  徐妃一行人一进了京城,便得知了此消息,顶着一双哭的红肿的双眼,一进宫便直奔西宫而来,当她见到躺在病榻上的小妹,已是泣不成声。

  徐妙锦强忍着一丝力气,起身执住大姐之手,语气恳求道:“求大姐劝劝皇上,不要杀了大哥……”

  徐仪华虽不忍心看着长弟命丧黄泉,可她向来知道自己丈夫的性子,如今发生了这档子事,这情,还能求的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