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作者:深碧色      更新:2023-07-31 03:34      字数:3599
  沈琼原本是同庄茹约好, 准备在离京之前同她再见上一面。可如今乐央长公主专程遣了人来传召, 以她的身份,哪怕再怎么不情愿, 也是没办法推脱的。

  犹豫了会儿, 沈琼只好遣桃酥过去知会庄茹一声,自己则带着云姑随那侍女前往长公主府。

  长公主连马车都一并安排好了, 可谓是妥帖得很。

  沈琼扶着云姑上了车,仍旧没能想明白, 乐央长公主这又是打的什么主意?

  一路上, 那侍女都安静得很,只是余光不自觉地往沈琼脸上瞟。

  沈琼心知也问不出来什么,索性闭目养神,一直到马车在长公主府门前停下, 方才站起身来下了车。

  长公主府气派得很。皇上很宠这个嫡妹, 当初建府的时候,着意嘱咐了工部不必吝惜银钱, 一应陈设都是依着长公主的最高规格来的。

  沈琼随着那侍女从正门进了府邸, 走了颇远的距离, 才总算是到了长公主居住的院子。

  远远地, 便见着先前随着乐央在别院伺候的那位严嬷嬷正在院门口张望着, 及至走近了些,更是直接快步上前来迎了几步。

  沈琼吓得脚步一顿,脸上也没能绷住,露出了疑惑不解的神情来。

  要知道先前在大慈恩寺别院之时, 这位嬷嬷对她的态度也就是不冷不淡的,为何如今忽然变得这般殷勤?

  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都透着些诡异,着实是让人不由得想起“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来。

  “姑娘可算是来了,”严嬷嬷热切地同沈琼笑道,“长公主等了许久,快随我来吧。”

  离得近了,沈琼将严嬷嬷的神情看得一清二楚。

  脸上的热切的确不似作伪,目光更是称得上和蔼,有那么一瞬间,沈琼简直要以为自己是与她有什么亲戚关系了。

  虽说心中诸多疑惑,但已经走到这里,也没有转头回去的道理。沈琼一头雾水地随着严嬷嬷进了院中,总算是见着了乐央。

  房中之中珠光宝气的,无论是墙上悬着的字画,还是多宝阁上摆着的古董陈设,都并非寻常人砸银钱能换来的。

  沈琼的目光从这些物件上扫过,还没来得及细看,便被乐央长公主给吓到了。

  与上次相见时比,乐央的相貌倒是没多大变化,可眼圈却泛红,显然是一副大哭的模样。而如今一见沈琼,她眼睫微颤,竟又险些落下泪来。

  哪怕天性再怎么想得开,沈琼如今都觉着心尖颤了下,强压下心中的震惊,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快起来,不必如此。”乐央亲自起身来扶了沈琼一把,而后便没再松开,而是直接挽着她的手,让她在自己身旁坐了。

  沈琼嗅着她身上香甜的香气,只觉着如坐针毡,手足无措道:“不知您专程将我给召来是为着何事?还望长公主明示。”

  先前在大慈恩慈后山时,沈琼都没有这般紧张过,毕竟她那时心中有数,知道乐央是为何为难自己。如今却是两眼一抹黑,毫无头绪。

  乐央怔了下,这才回过味来,摇头笑道:“不必害怕,我这次并不是要难为你。”

  想起先前那些荒唐事,她自己也觉着有些难为情,忍不住叹道:“若早知道你的身世,我也不会做那些事,如今可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沈琼听到这话中“身世”二字时,不由得一愣,随后偏过头去同云姑对视了眼。

  这么些年来,沈琼只有在少不经事时,曾经问过自己的身世,可云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不了了之。等到后来年岁大了些,沈琼便再没问过这些事情,更没试图去追查过。

  沈琼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对母亲的印象也不深,只剩一个影影绰绰的轮廓,所知晓的事情大半都是从云姑那里听来的。

  沈夫人是个颇为英气的女子,巾帼不让须眉,当年孤身带着沈琼到江南来,几年间便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留下偌大的家业。

  她貌美又聪慧,性情果断心地善良,那些年帮过不少人,云姑便是其中之一。

  沈夫人从未提起过自己的身世来历,云姑知晓这其中必然是有什么苦衷,但并没多问过半句,怎么也没想到如今竟然会在乐央长公主这里听到这样的话。

  “您方才说……我的身世?”沈琼迟疑着开口道,“莫非您认得我娘亲?”

  “是啊,”乐央的目光落在沈琼脸上,神情中多了些怀念的意味,“你母亲是我最好的手帕交,当初她不辞而别后,我一直在遣人寻找她的踪迹,但都是徒劳无功。近些年我才算是放弃了,没想到,有朝一日竟然能见着她的女儿。”

  沈琼呆愣愣地看着她,似是还没能反应过来。

  “先前我便觉着你的相貌同雁姐有些相仿,但又觉着,这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乐央自己也觉着此事玄妙得很,轻轻地攥着沈琼的手,“好在我还是留了个心眼,遣人去查了查,方才知道原来真有这么巧。”

  乐央原本并没报什么希望,只是因着裴明彻也牵扯其中,所以才专程遣人去查探。

  今日一早,那人回来将查到的结果和盘托出,知晓雁姐的死讯后,她失态得哭了一场,随后便连忙遣人去将沈琼给接了过来。

  如今再看沈琼,乐央愈发觉着模样相仿,又是伤感又是懊恼。若她能早些将人给认出来,也不至于闹出这么些事情来,又险些错过。

  沈琼默然。

  此事对她而言太过突然,毫无防备,如今倒像是被砸昏了似的,一时间竟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与乐央长公主不同,她心中并没有多少高兴,也没有什么唏嘘感慨,有的只是茫然无措。

  兴许是看出她的心思来,乐央叹了口气:“瞧我,也是昏了头,自顾自地说了这许多,竟还没来得及将事情同你说清楚。”

  “就让老奴来为沈姑娘讲一讲吧。”严嬷嬷倒了杯茶来,将事情揽了下来。

  沈琼接过那盏茶来,小口抿着,听严嬷嬷讲起了几十年前的旧事。

  沈琼的母亲原姓林,闺名栖雁,是先护国大将军的唯一的女儿。

  那时边关动乱,林将军奉旨镇守西境多年,可谓是劳苦功高,连妻女都一并陪边境的偏僻小镇,无半点怨言。只可惜后来军中出了叛徒,林将军战死沙场,林夫人原就身体不好,伤心过度,没多久就随着亡夫去了,只留下林栖雁这么一个独女。

  先帝念他为国尽忠,特追封林将军为护国大将军,又特地将林栖雁接进宫中,养在了皇后膝下。

  也正是因着这个缘故,乐央与林栖雁自小便相熟,后来更是一同长大。

  与那些旁的后妃所生的各怀心思的公主相比,乐央更喜欢自小在边境长大的林栖雁,两人虽非血亲,但却如同亲姊妹一般。

  等到今上登基,皇后成了太后,乐央也成了长公主。

  太后很是疼惜林栖雁,等她到了年岁后千挑万选,最终做主将她许配给了宣平侯世子,两人情投意合,过上了琴瑟和鸣的恩爱日子。

  严嬷嬷说到这时,忍不住叹了口气。

  沈琼喝了足有半盏茶,却仍旧没能缓过神来。

  她对娘亲的身世来历一无所知,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同这些个“贵人”们扯上干系。

  “后来呢?”沈琼见严嬷嬷欲言又止,忍不住追问了句。

  毕竟若真是夫妻恩爱,那怎么会到如今的地步?

  “我来说吧,”乐央接过话茬来,神情冷淡了不少,“当年雁姐成亲后,头一两年的确过得很是顺遂,可因着她迟迟未有身孕,渐渐地便开始不那么顺遂了……”

  当初,宣平侯世子求娶林栖雁的时候,曾许诺过一生一世一双人,绝不纳妾。

  可婚后始终未有喜信,宣平侯夫人便开始坐不住了,总想着给儿子房中塞人,以免误了延续香火。

  乐央并未详细描述当年的情形,但想也知道,这种事情会有多麻烦。

  林栖雁自幼生在边关,性情被黄沙磨过,不似寻常闺秀那般和软。到最后,她也厌倦了那些个事情,主动提出了和离。

  宣平侯府自是不同意,几乎所有人都在劝她忍耐,不要如此冲动。

  乐央至今都记得,雁姐一边写和离书,一边同她说得那些话。

  “我并非是没有容人之量,只是觉着厌倦了,”林栖雁轻轻地吹干纸上的墨迹,抬手将鬓边的碎发拂在耳后,轻声道,“我不想睁眼闭眼都是那些个麻烦事,整日里什么都不做,满脑子都想着生孩子,又或是同那些各怀心思的妾室勾心斗角……不该是这样的。”

  “人这一生,不过几十年光景,若是都耗在这些事情上,未免也太可怜了。”

  乐央那时候尚不明白她这一番话,可没多久,她便留下和离书与一封信,销声匿迹了。

  那信是留给太后与乐央的。

  信上说,自己在京中十余年,如今想要出门去转转,看看少时曾在西境见过的风景,再到江南去逛一圈。等过个三五年在外边也觉着烦了,再回京来给太后请安。

  这举动堪称离经叛道,太后又是生气又是心疼,忙不迭地遣人去寻,可却始终没能找到她。

  近些年来,连乐央都渐渐放弃了,却不意竟能循着沈琼找到了故人的踪迹。可故人,多年前已经埋骨他乡。

  但其实天高地迥,于林栖雁而言,何处又算得上故土?

  旧事谈尽,乐央眼底通红。

  她的目光始终落在沈琼脸上,像是想透过她,再看那回不来的故人一眼。

  沈琼眼睫微颤,心中涌出些说不出的滋味。

  其实她已经记不起娘亲的模样,可如今听着乐央长公主讲起多年前的旧事,心中原本那个单薄的轮廓,却渐渐地生动起来。

  作者:临时有事,晚了点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