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作者:海的挽留      更新:2023-07-31 05:19      字数:5928
  卫启濯对上萧槿的目光, 只觉一颗心都要化成一滩水,又听她这般问,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

  他略一踟蹰, 道:“并非十分严重。我赶到之后便去查看了陛下的状况, 当时陛下尚在昏睡, 面色很是憔悴, 不过我倒觉着兴许跟上回一样, 慢慢调养一阵子就能缓过来。只是上元十日假后,陛下兴许要辍朝一两月休养,届时太子代为理政, 也正可让太子历练历练。”

  “只是这也是藩王作妖最好的时机,”卫启濯顺手捞来一个袖炉递给萧槿,“陛下此番病倒, 太子自是烦郁。不过我觉着早点反也是好事, 横竖是要反的,早反早省事。”

  萧槿接住袖炉低下头,心道这倒是真的,不过省事的那个人应该是你,反正你当初一个月就把楚王活捉了, 即便这回再带上一个益王, 估计也多花不了多少工夫。

  卫启濯见萧槿面色颇显不豫, 俯身包住她的手:“我纵然要出门, 也不会离开很久, 两月时间足够将事情处置妥当。”

  萧槿偏头;“我才不信, 你上回就骗我,你说少则两月,多则三月就回来,结果呢,你一去就是半年。”

  “上回是事出有因,又正赶上陛下有心试我,这才有所延迟。”

  萧槿撇嘴:“我不管我不管,你出门我就不高兴。”

  “那怎样才能高兴?”

  萧槿想了一想,伸手勾住他的脖颈晃了晃:“除非你……除非你每回都按时回来。”

  卫启濯失笑道:“我还道你要说除非我永远不出门。”

  萧槿小声道:“我倒是想这样说,可惜不可能。”

  “我下回若是再食言,你可以罚我。上回我说我若是逾期归来,敦伦时就让我在后面,你至今都没罚我。”

  萧槿很好奇他是如何在说这些不可描述的内容时,还能保持一脸正色的,老太太弥留之际回忆他的年幼时光时还说他其实十分腼腆,她当时满腔悲痛,未曾细想,如今瞧着他眼下这副模样,觉得她跟老太太看见的可能不是一个人。

  萧槿憋得面色涨红,忽然一把抓住他的手;“你还没说你究竟是如何得知我前世死因的。”

  卫启濯顿了一顿,道:“那我先问啾啾一个问题——若是我忽然变成前生的我,你会如何?”

  萧槿绷起脸:“你怎会忽然变成前世的你?你说什么胡话。”

  卫启濯顿了一下,目视灯火:“你也知晓,我从前偶尔会做一些关于前世的梦,我前几日做了个噩梦,梦见了你前生的死,只是头先并未告诉你而已。”

  萧槿惊喜道:“真的?那太好了,你应该早早说与我知道的。”

  卫启濯沉默须臾,倏而抬眸望向萧槿:“啾啾可曾发觉自打祖母过世后,我的性情就有所改变?”

  萧槿点头“嗯”了一声。

  “那你还跟从前一样喜欢我么?”

  “当然,我甚至比从前更爱你,我那会儿瞧着你情绪不稳定,一直特别心疼你,”萧槿盯着他看,一字一字认真道,“你怎会去想这种问题呢,你不论怎么变,在我眼里,你都还是你。”

  她说话间又是一滞,担心他仍旧沉浸在卫老太太那件事的遗憾里,舒臂拥住他拍了拍,又吧唧亲他一口,软声轻语道:“不要难过,不要去想那些了,都已经过去了。”

  卫启濯被她这么哄孩子一样抱着,很有些哭笑不得,俄而拉下她的手臂:“祖母那桩事我确实一直引以为憾,不过一年多下来,我已经缓过来不少了。”

  “那就好,”萧槿摇摇他的手臂,“那你快说说我前世是怎么没的?”

  卫启沨从曹国公丰家出来时,已近四更天,但因而今正值佳节,大弛夜禁,街市上仍是熙来攘往。

  卫启沨眼望街上流水一样的行人车马,只觉自己是与世隔绝的,眼前的热闹与他没有一丝干系。

  若是藩王谋反提前,那么他的计划将全盘被打乱。这回若是不能借机打压卫启濯,那不知何时才能再度寻见机会。而卫启濯如今提前平息了朝臣的群起抵制,不消一年就能站稳脚跟,等卫启濯的地位稳固下来,他再想做些什么就不容易了。

  而且,他前世并没有比萧槿多活多久,他所拥有的往生记忆至多只能再帮他两年。

  卫启沨着一身银白貂裘,在寒风里迍迍而行。他又不禁想起了温家。

  他前世遭受重创之后虽则性情大变,然而实质上还不算走向极端。真正令他走向极端的,是他后来发现真相之后的崩溃以及萧槿的死。

  他从未想过自己会那样憎恨旁人,他知道他自己也是有错的,但那些人也应当付出代价。

  温锦身败名裂被处以极刑,温德被皇帝厌弃贬官,梁氏精神恍惚被当做疯子禁闭起来,这些就够了么?

  卫启沨袖中双拳笼攥。

  他要的,是温家的彻底败落。

  正月二十一是节后恢复朝会的第一日,但永兴帝病况未得好转,无奈之下命内侍传旨辍朝一月,政事暂由太子代为处理,宰衡辅政。

  至此,皇帝缠绵病榻的消息传开,朝野人心浮动。但有卫启濯坐镇,诸司运转有条不紊,太子也温恭有礼,早晚往乾清宫存候侍疾,百官这才渐渐安心办事。

  一干臣子原以为一月之后皇帝就能恢复视朝,然而引颈等到二月下旬,却等到了皇帝仍旧辍朝的旨意,这回直接告假到四月。

  一时间臣工惶惶,议论纷纷。

  但卫启濯却自始至终都镇定自若。他晚来归家的路上遇见谢元白时,还神色如常地让他给礼部尚书传话儿,限后日将南郊祭祀的仪程递上来。

  谢元白忙忙应是之余,心中不由感喟万端。

  卫启濯与他是同榜进士,只卫启濯是状元他是探花,之后两人的际遇便可谓天差地别。他原本还觉着卫启濯一路跃升至侍郎已是不可思议,没成想皇帝去年竟然钦点他继任宰衡。那些不看好卫启濯的老臣在短期内纷纷俯首,皇帝病倒后他又能独当一面,不服不成。

  谢元白原本对于当年被卫启濯压了两头的事有些耿耿于怀,毕竟卫启濯当时才华不显,若非中了顺天府解元,根本没人留意到他。但他后来渐渐发现,卫启濯这种不世奇才,连中三元是实至名归的,他输得心服口服。

  他这些年跟卫启濯也积累了不少交情,往年三节两寿时都有走动,不过卫启濯每回送礼总会附带上各种名贵药材和食材,他总觉怪怪的,也有些不好意思。

  如今皇帝卧病,卫启濯也无甚惶急的意思,一朝天子一朝臣,他难道就不怕万一皇帝有个好歹,即位的太子不会如而今的皇帝那样看重他?

  谢元白疑惑间,忽听卫启濯问道:“我听闻吏部近来要往随州调派一名知州,人选是否定的曹国公家公子?”

  谢元白一愣,道:“似乎是这么一回事。我昨日在六部班房跟吏部的几位同庚闲谈时,也听闻了这件事。”

  卫启濯没有多问,只是微微点头,便岔开了话头。

  谢元白心下疑惑,卫启濯一日万机,怎会关心一个知州的调动?况且吏部几个堂官昨日才商定的事,为何这么快就传到卫启濯耳朵里了?

  谢元白越想越觉得后脊背发凉,心中对卫启濯的敬畏更甚。

  到了四月下旬,永兴帝告的第二回 假也到了期限,但并无恢复视朝的意思。端午前夕,永兴帝仍旧命内官传旨,再辍朝一月,并且未明言一月之后便恢复视朝。

  一时间京师谣言四起,臣民对于皇帝此番久病猜度不休。

  十日后,太子将几个风传谣言的臣子查办下狱。

  五月二十二,江西按察使忽然一身狼狈奔逃至京,得见太子后,道出惊天音讯,益王已于前日起兵,以皇帝连月辍朝实属太子及其党羽包藏祸心、图谋弑君所致为由,欲清君侧、除奸佞,并往各地发散檄文,痛斥太子不臣、不孝之心,直指太子朱汲因多年等不来父皇驾崩,急于嗣位便做下如此行径,其作为实属倒行逆施,应遭天下人唾弃,朱汲其人更不配为储君,万死不为过。

  与此同时,益王集兵号十万之众,亲自领兵,火速北上,开赴京师。

  消息一出,众皆咋舌。病况才转好不几日的永兴帝闻讯气得大骂益王业障,命太子择帅平叛,将益王捉拿回京。

  五月二十四,太子与群臣计议后,又征得皇帝同意,任孟元庆为总兵,调兵十五万,挥师南下。

  五月二十七,益王克抚州、取饶州,直逼安庆,南直隶战火将燃。

  五月二十八,经过连日昼夜不息的调度,兵部集结兵马粮草已讫,孟元庆连夜誓师出征。

  七月初十,益王在与孟元庆对阵时叫嚣着楚王已与他结为同盟,结果逼反了楚王。楚王于封地武昌起兵,也号称统兵马十万,开拔北上。孟元庆左支右绌,只好请求朝廷增援。

  皇帝震怒,亲自下旨,授卫启濯总兵,平楚王之乱。

  萧槿基本从卫启濯那里获知了事情的整个过程,她最大的感想就是,益王选择五二零造反,可以说是很有个性了。不过她最关心的还是,卫启濯仍旧要奔赴属于他的战场,他的许多传奇也都从这场大仗开始。

  翌日便是出征的日子,但晚来卫启濯还如往常一样陪着萧槿与宝宝用晚膳。萧槿瞧着他那神色,觉得他明日不是去领兵打仗的,而是去出外游玩的。

  卫启濯见萧槿一直盯着他瞧,一面帮儿子盛汤一面问萧槿是否舍不得他,萧槿只闷头夹菜道不是。

  “你若是承认舍不得我,我九月前必定赶回来。”

  萧槿忽然“啪”的一声按下碗筷:“怎么,你难道原本还打算在湖广多待几日?想顺道见见永福郡主?”

  卫启濯动作一顿,倏然一笑:“你吃醋了?”

  “才没有。”萧槿别过脸。

  “那我便放心了,我顺道往四川去一趟。”

  萧槿拍案瞠目:“你敢!”

  宝宝没见过这么凶的娘亲,原本正自己拿小匙子舀鱼汤,见状懵住,手一松,匙子掉进了碗里。

  萧槿知道自己吓着了儿子,上前抱住儿子哄了哄,又瞥卫启濯一眼:“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说你还拐不拐道了?”

  卫启濯面上笑意更盛:“你亲我一下我再告与你知道。”

  宝宝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睁得滚圆,爹爹这是怎么了,怎么好像娘亲越凶他越开心?

  萧槿不理会他,招呼儿子用了膳,盥洗后自回卧房。

  她特意面朝床内侧躺下,将入梦时,朦胧间感到有人从背后揽住她的腰将她捞到了怀里。

  她挣扎了一下,他却拥得更紧。她困倦得很,兼且想起自己还跟他赌着气,便索性由着他去,阖眼自睡。

  然而他搁在她身上的手并不安分,总在她腰际不住滑移,又越搂越紧,她睡梦中隔着寝衣都能感受到他身上滚烫的热度。

  萧槿蓦地扭身回头,气鼓鼓道:“你还让不让我睡了!”

  屋内灯火已熄,但眼下将至月中,外间银月如水,漫入屋中,正映出他炯然目光。

  萧槿原本心里酸溜溜的,又带着些被搅扰寝息的气恼,本打算好好跟他谈谈人生,但一对上他的眼眸,她整个人便是一滞,及至藉由屋内月色隐约瞧见他如画容颜,即刻把什么都忘了,张了张嘴,竟不记得自己原本要说什么。

  她顿了须臾才发觉自己居然盯着他出神,懊恼之下拧着身子扑到他身上压他在下面,轻轻打他两下,撇嘴道:“都怪你,我原本要说什么都不记得了。”

  他身上寝衣敞开大半,她这么趴着,正伏在他光洁紧实的胸膛上,稍稍侧头,还能听到他沉稳的心跳。

  萧槿不由自主红了脸,又意识到如今是她上他下的姿势,她趴得还靠下,稍一挪动便能感受到他胯下某物。她窘得颊上更烫,欲从他身上爬下来,然而她才预备撑起身子,就被他一把按住后腰。

  “你原本要说,你爱我爱得不能自已,一对上我的面容就会看得如痴如醉。你还要说,你舍不得我,要跟我好生叙叙离愁别绪,”他忽地凑到她耳畔,“最要紧的是,要跟我好生亲热亲热。”

  萧槿身子僵住,双颊滚烫。

  他就着被她压在下面的姿势将她往上抱了抱,含住她耳垂吮咬片刻,折腾得她浑身绵软,才低声道:“我确实要拐道去一趟四川,但这是陛下的暗中交代,陛下欲试探蜀王的态度。不过凭着蜀王的性子,我觉着他大约会及时协助平乱,兴许都不必我往四川拐,所以我不论如何都要跟他打交道。至于永福郡主,我何时正眼看过她?”

  萧槿趴在他怀里缄默少顷,脑袋偏了偏:“那……那你万一遇见她,一定要毫不留情地掐断她的念想。”

  “这是当然,”卫启濯搂住她的腰将她一路抵到雕花床围上,“不过,你方才被我从后面抱住,怎也不回头看看?你就不怕是哪个登徒子半夜采花?”

  “哪个登徒子身上都不会有你身上那种清冽的气息,”萧槿发觉他按着她不松手,挣了挣却没能挣开,“你松手,我要去睡了……”

  “不跟我好生温存温存?我以为你至少会扑过来抱住我跟我撒撒娇。”他说着话又把她按到怀里,去含她另一边耳垂。

  萧槿被他折腾得细喘微微,嗔瞪道:“等你这回按时回来再说!”

  卫启濯蓦地转过脸来,嘴唇几乎与她的唇瓣相贴:“好,这是你说的。”

  萧槿心里确实对他十分不舍,但她觉得总粘着他跟他说她多么多么舍不得他,倒反而令他蹀躞不下。虽然她知道平乱于他而言易如反掌,但并不想让他过多分心。

  卫启濯离京一月后便是中秋。

  如今尚在孝期内,不能酬酢庆贺,只是萧槿大半年没回娘家,又听说卫晏母子来了侯府,跟卫承勉打了声招呼,一身简素往侯府一坐。

  卫晏如今已经中了进士,跟宋氏在京师置办了宅院,也时常与侯府这边走动。卫晏和宋氏见到萧槿都十分热络,萧槿一时倒有些恍惚。

  卫晏已经长大成人,而卫庄却已经离开十四年了。虽然害死卫庄的萧枎赔了卫庄一条命,但这并不能换回卫庄的复生。

  她有时候甚至觉得卫庄的生命在卫启濯身上得到了延续,毕竟能完美继承卫庄衣钵的人估计除了卫启濯之外也没别人了。

  萧槿还想顺道看看弟弟,但萧岑一天都在衙门里面待着,她等到日晡时分才瞧见他回来。

  萧岑与她一道长大,姐弟两个十分亲厚,即便萧槿嫁人后两人一年到头见不上几面,也没生疏。萧岑围着萧槿连问近况,又问了小外甥跟姐夫,萧槿翻他一眼:“我们都很好,倒是你,这个年纪了为何不成亲?你都不着急?”

  萧岑笑嘻嘻道:“我还没瞧见合眼缘的,等我混成人面上行的人再娶媳妇不迟。”

  萧槿嘴角一扯:“等你混成人面上行的人,那得到何时?”

  “要不了多久,姐姐不要看不起我啊,”萧岑在屋里转了一圈,“我有我姐夫呢。姐你不知道,自打姐夫接任宰衡,平日里那些跟我不对付的全都过来巴着我。”

  “不过二公子近来似乎对我不似从前那样热络了,”萧岑压低声音,“你说他是不是终于发觉我不可能从了他?”

  萧槿瞧着萧岑那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几乎一口茶喷到他脸上,卫启沨如果真是弯的,心中真爱怎样也得是斗争多年的四弟,相爱相杀,虐恋情深。

  打击萧岑的话在嘴里转了转,萧槿忽然转了话茬:“他何时开始对你态度转变的?”

  萧岑摸着脑袋想了想,道:“我也记不清楚,好似也没有忽然转变,只是渐渐变得有些生疏了。”

  萧槿凝眉,难道是她想多了,为什么她总觉得卫启沨的所有举动都是有目的的?

  晚来归家的路上,萧槿正坐在轿子里想些有的没的,忽觉轿子骤然停下,跟着外间传来隐约的人声。

  她侧耳细听,辨出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迟疑一下,朝一旁的丫头招招手:“你下去瞧瞧外头怎么回事,作速报与我知道。”

  丫头答应一声,领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