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抬棺出征
作者:迦太基的失落      更新:2020-10-06 15:30      字数:3238
  顶点小说 www.23ba.com,最快更新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最新章节!

  膛线,让子弹射击的更远;米尼弹,保持了枪管的气密性,射击更远;而子弹火药合一,减少了添装速度。让火枪,处在低级阶段,就能够射出较远的距离。

  当然了,这种超前发展,也有代价的。

  膛线,只能工匠们手工刻画,有些刻画时,制造不精,导致枪管报废。而子弹和火药合一,致使枪管一直很粗。

  在让岳飞初次见识了火枪的威力之后,赵朴又让他见识集体火器射击。

  先五百火枪手出列,摆出两种射击队形。

  一种射击队形,分为三行,当第一行射击完毕,则转到第三行之后,重新装填弹药,做好再次射击的准备;与此同时,第二行即前进到原先第一行的射击位置上,继续射击。以此类推,便可以达到连续射击的目的。

  另一种射击队形,前一行士兵在每一次射击之后,马上将管形火器递回中间一行的士兵;同时从中间一行的士兵手中接过装好弹药的火器继续射击。而中间一行的士兵一方面负责从前一行士兵的手中接过射击之后的火器,并向后传递给第三行的士兵装上弹药;另一方面负责从第三行士兵的手中接过已经装好弹药的火器,并向前传递给前一排的士兵。

  接着,又实战演习。

  参战的被先进火器装备的近卫军。

  全军共计5900人,各个兵种配合,有骑兵,有长枪兵,有火炮兵,有战车兵等,几个兵种配合。

  火枪手大约有2500人,全部配有火器,专门负责远程打击,专门射杀骑兵,射杀弓箭手。考虑到燧发枪,不受雨天影响,缺点故障率高;而火绳枪,结实耐用,价格低,但容易受潮,雨天不便。火枪手中,燧发枪与火绳枪,配备比列1:2。

  又有1000人,配备着三丈长的长矛,负责掩护,负责拦截骑兵,步兵攻击。

  骑兵1000人,装备有马刀、长枪、燧发枪、匕首等,主要用来掩护两翼,用来冲击敌人阵型,远距离燧发枪射击,近距离长枪刺杀,再近些马刀劈砍,若不幸滚落下战马,那就用匕首战斗。

  炮兵800人,装备有二十门青铜炮,三十门飞雷炮,又有匕首,长刀等作为自卫武器。

  又有300人,算战车兵,主要放在后方,阻拦敌军袭击后方,同时也断掉了自身的后路。

  又有300人,算打杂,看管辎重。

  没有盾牌,作为防护。因为赵朴觉得没有必要,进攻才最好的防御。

  随着令旗挥动,一队队将士快速运动,好似舞动的火焰在燃烧,因为全军将士都穿着火红色的战裙,战甲,战旗也火红色的。只因为赵朴觉得,红色更有激情,可以激发战士们死战之心。

  更因为,红色在战场上最为明显,最容易遭到敌人攻击,也最不容易跑路。

  岳飞看着,眼睛中火热一片。

  之前,岳飞军中也有一些火药武器,可更多充当试验品,检验火药武器威力,测试火药武器不足,不论数量上,还质量上,还在战术上,都粗浅至极,简陋的好似叫花子。

  而此刻,这只军队不论战术上、数量上、质量上,都具有相当的战斗力。

  “这只火器军,暂时交给你,算为那次奇袭,多一些胜算!”赵朴道。

  “多谢陛下!”岳飞道

  “李泉,你要听岳将军指挥,不得违背军令!”赵朴又对一个红袍将领道。

  “末将晓得!”

  李泉欣然领命。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皇上花费重金打造火器军,自然不为了当仪仗队,也不为了玩乐。而要战斗,以赫赫战功,显示存在价值,正所谓不成功,便成仁。

  不能取得应有的价值,那就消亡吧!

  …………

  “接下来,朕要让你见识一件可怕武器,也这次奇袭能否成功的关键!”赵朴深吸了一口气,向着院落深处走去,越到深处,看管越严格,弓弩齐备,刀剑明亮,若硬闯,绝对会遭到会米性打击。

  而这时,一些侍卫被留在了外面,只有赵朴、王舞月,岳飞等三人,进入深处。

  岳飞的心情,越发的紧张起来。保密级别越高,越重要,也越引人入胜。

  门被打开。

  一个个棺材进入眼睛中。

  岳飞心中愕然:“怎么几个棺材!”

  “这就朕送给你的最后礼物,棺材!”赵朴笑道。

  岳飞立刻道:“臣定然不辱使命,不成功,便成仁!”

  这抬棺出征呀!

  赵朴摇了摇头道:“打开棺材再看!”

  打开棺材,只见上面包裹着被子,被裹得严严实实。解开被子,只见里面,放着黄色颗粒。

  “陛下,这什么?”

  “这黄色火药!”赵朴道。

  “黄色火药?”岳飞愕然。

  没有太多的解释,黄色火药什么。赵朴只到:“一般的火药,黑色的,叫黑色火药;而这种火药黄色的,叫黄色火药。威力更大,爆炸起来,杀伤力更大。用它炸城墙,最合适不过!”

  这个时代,冷兵器为主,攻城技术落后。多靠着人命堆,攻破城池;有时即便死上很多将士,也未必能攻破城池。很多城池,多靠着围困,将粮食耗尽,将守城器械耗尽,最后攻破城池。

  历史上,金军围攻太原,花了一年时间,才攻破,主要太原没有了粮食,不然还能支撑住。金军两次围攻汴梁,花费了半年之久,也没有攻破汴梁,若不皇帝意志不坚定,还能支撑住。

  而蒙古军进攻襄阳城,也打了五年之久,也围困得襄阳没有一粒粮食,最后攻破。

  而在进攻钓鱼城时,打了三十多年,还没有攻破。后来钓鱼城降元,以不可杀城中一人的条件。放下武器。自愿终止抵抗。1279年守将王立开城,钓鱼城才落入蒙古之手。要知道蒙古人在侵略世界的过程中杀人过亿,凡抵抗的城市都被屠城,而且被屠的干干净净。惟有由钓鱼城抵抗了36年而全身而退,用实力让蒙古军放下屠刀。

  而在和尚原之战,几千宋军就抵抗住了十万金军的围攻。

  这个时代,最难打的就攻城战。

  而想要速战速决,快速破城,最佳的战术就在城墙底下,挖下地洞,然后埋下棺材,在里面填装上火药,然后密封,进行爆破。

  …………

  大军出动了,四路大军好似张牙舞爪的猛兽,向着金军扑击而来。

  赵朴一下子清闲了下来,有些闲的蛋疼。

  最好的制度,就有你没你,国家照样运转;最差的制度,就缺了某个名将,或某个名臣,或某个明君,结果国家运转不便。

  而赵朴一直,致力于建设“有你没你,照样运转”的制度。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宋朝按照固有的模式运转,没有惊天大事,没有发生天崩地裂的事情,根本影响不到他。

  朝中,政事多由内阁为主的文臣们运转,军务则由军部为首的武将们运转,朝内依旧有党争,此时主要南北之争,可已经伤害不了大宋整体运转。

  赵朴只需要,适当的监督,防止“列车出轨”就可以了。

  因为无事可做,或者紧张的事情忙碌过去了,赵朴变得无聊了起来。

  北伐,来不得急躁,大军需要一步一步开拔,一个城池一个城池攻破,不打上三五个月,讲不出分晓;不拼上一两年,见不了胜负。

  战斗在继续,只这属于前线将士的,而不属于他这个君王。

  赵朴君王,此刻只能坐在杭州城,静静等待。

  前线胜利了,为他们送上庆功酒;前线败了,积极防御,守好长江!

  “人生寂寞如雪,可惜我君王,想要上前线拼杀而不可能!”

  “可惜呀,好怀念几年前的岁月。那时兵少将少,局势危险,可也少了制约,那时能上前拼杀,可如今,只能坐在这里等消息了!呜呜!”

  赵朴叹息道。想要御驾亲征,奈何文武阻拦;更重要的,坐在后方,安定人心,远远比到前线添乱更重要!

  赵朴越想越悲哀。

  屁股决定脑袋!

  皇帝的位置,决定了只能当棋手,坐观前线拼杀;而无法成为棋子,无法,到前线亲历战事。

  更为重要的,他指挥水平一般,没有韩信才能,距离拿破仑更遥远,只战五渣,到了前线纯属添乱。

  王舞月忧虑道:“陛下,岳飞奇袭能成功吗?”

  赵朴答道:“不知道!”

  “陛下……”

  “他最有可能成功的!”赵朴深吸了一口气道,“一般将领,只要打上几次战,只要不死,都会打仗。可有些将领,天生为战争而生,天生就名将的料,这天赋,无法后天培养。我将这种天赋称之为——直觉!”

  “地震前,人没有感觉,但老鼠鸡等动物感觉到了,只因为它们直觉比人类强烈。还有历史上卫青出征塞外,茫茫大平原,十几万人好似沙子入了大海一般,想要找到匈奴部落,难比登天,可卫青偏偏靠着强大的直觉找到了,然后灭了匈奴!”

  “战场上瞬息万变,下一个决定前,没有谁知道胜败;战场上,一切情报都滞后的,一切变数都有可能存在。而想要取得最后胜利,离不开直觉!”

  点点头,王舞月道:“直觉白了就运气!”

  “运气,本身就实力的一部分。若运道太差,难以走得太远。若没有运气,可能我早已经死在了金营;若运气不好,大宋可能灭亡了!运气很重要!”

  赵朴道。

  此刻,赵朴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冥冥中的直觉,虚无缥缈的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