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22章
作者:萧鱼禾      更新:2023-07-28 17:19      字数:3386
  第22章宫刑

  就牛二柱那面黄肌肉奄奄一息的模样, 四十棍下去,保住小命也难。

  聂孙氏忙抱着钱匣子冲到公堂上跪了下来,“青天大老爷,草民聂孙氏, 这牛二柱是我女婿,我们有钱,替他赎刑。”

  马县令倒也不含糊,立刻让县丞查阅律典。

  大安朝立国百余年, 起初国库并不丰盈, 开国皇帝最早亦是商旅出身, 便想了这么个法子, 不严重的刑罚可用银钱来赎, 非战时是徭役亦可用银钱相抵, 就连普通百姓也能用银钱买个虚衔官位,威风威风,老百姓们早就见怪不怪。

  杖刑四十要赎银四十。

  沈恒安笑,“你猜他们带了多少钱来?”

  芸娘知道聂孙氏一家这一回在村里没借到多少银钱, 四十两银子虽然不是个小数目,但她并非拿不出。

  果然,聂孙氏颤颤巍巍地打开怀中的钱匣, 手底一个不稳,将那匣子给摔在了地上, 白花花的银锭子倒了出来。

  聂老二咒骂了一句, 挡着外头人的视线, 将钱捡回了匣子,然后一锭一锭地放到了县丞拿来的戥子上。

  按说这案子审到这里也该落下帷幕了,但谁料,那县丞清点了银钱收入库房,但县令大人并未当场释放人犯,而是又一声惊堂木,叱问那跪在堂下的牛二柱。

  “本官问你,有人说你与良家妇私通,可是实情?”

  牛二柱吓得打个了哆嗦,头都不敢抬,战战兢兢地问:“我……不知大人说得是哪个?”

  围观的人群中发出议论声声,看来这小子可不止是村霸那么简单,还是个顶天的色胚。

  芸娘亦是诧异,下意识地望向沈恒安。

  男人摸了摸鼻子,道:“我就是让人查了查他……”没想到这个牛二柱的小日子,过得可比他想象的精彩多了。

  “不管哪个,都要如实交代!”

  牛二柱诚惶诚恐老老实实地说了几个人名,就连时间地点都记得十分清楚。

  只听得堂前一声尖叫,聂杏儿面容扭曲地扑了过来,那架势,似乎是要一把撕了牛二柱。

  但站在旁边的差役可不是吃素的,直接就将她给架开了,即便如此,聂杏儿嘴里仍然骂个不停,倒是聂孙氏,抱紧了怀里的钱匣子,不知这一回又得交多少银子?

  马县令差了衙役,将牛二柱交代的一个在县城里给人浆洗衣裳的寡妇带了来。

  那寡妇虽然身形瘦弱,但确有几分姿色。

  “你可认识堂下所跪之人?”县令问她。

  罗寡妇惊惶万状第跪倒在地,颤抖着唇道:“认识。”

  “那牛二柱说曾与你欢好,可是实情?”

  “大人!”罗寡妇的双眼阴凄凄的,闪着怨恨的光,她的手握成拳状,咚咚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额头都破了,“民妇誓为亡夫守节,是那牛二柱借着酒醉之际,强逼于我,我……恳求大人为民妇做主!”

  她的脸色几乎是惨白的,那怨入骨髓的眼神让人看了忍不住打颤,牛二柱刚想辩解两句,堂上的衙役喝起了堂威,吓得他什么谎话也不敢说了,老老实实地交代了整件事去的来龙去脉。

  马县令冷着脸宣读了律令,判了牛二柱宫刑。

  “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女人幽闭,次死之刑。”

  在青阳县这样的小地方,有些人一辈子都不曾见过这样的刑罚,不少男人变了脸色,打了个激灵,这可比要了命还让人害怕。

  大姑娘小媳妇捂着耳朵,既窘迫又想瞧瞧这难得一见的热闹。

  聂芸娘蹙眉,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闭紧了嘴巴。

  沈恒安许是看出来了,解释道:“这可不是我安排的,县令刚才念了律令,你也听见了,我虽有些权势不假,但绝不是胡来的人。”

  “我知道。”正是因为如此,她才什么都没有说。

  罗寡妇跪地又是几个响头,眼泪从她那白如纸的脸颊上滑落,唇咬破了血,“大人英明!”

  聂孙氏愣了半晌,突然瘫坐在地上,不停地摇头道:“不行,不行!”

  这样的自我慰藉她许是犹嫌不够,竟猛地爆发出刺耳的叫声,跪挪着将怀里的钱匣子捧到了县令的案牍前,把里面剩下的银子全都倒了出来,“还有钱呢,我还有钱呢,大老爷你就饶了二柱子吧,他还没给我们老聂家生儿子呢,我们的香火不能就这么断了呀!求求您了,老婆子我求求您了!”

  衙役很快将她扯开,但聂孙氏仍是哭喊哀求着。

  马县令皱眉,“何县丞,将这些银两秤一秤。”

  其实不用称也知道,这余下银锭子顶了天有二十两,怎么可能够赎那次死之刑呢。

  堂下,牛二柱两股战战,一股浓郁的尿骚味传来,小孩子们盯着他那破烂棉裤的裆,捂着嘴笑。

  “这丈母娘倒是疼女婿,别是疼到了炕上去吧!”

  “谁知道呢,那色胚子荤素不忌,连寡妇都敢强占,我看县令大人判得好,就是得废了他办事儿的家伙,看他以后还怎么逞能。”

  “说不定这丈母娘不是丈母娘,是亲娘呢,不然这样的女婿,不跑得远远的,还想着倾家荡产的搭救他,怎么可能!”

  旁人议论纷纷,聂孙氏浑然不觉,没有儿子是她这辈子最大的悲哀,她在家里头捧着牛二柱,愿意拿出这样多的银钱救他赎他,让聂杏儿温柔和顺些,只是想为聂家要一个儿子,否则她怕等到死,都要被人戳着脊梁骨,埋不到聂家的坟地里头去。

  眼瞧着那衙差就要把牛二柱拉走,聂孙氏疯了一样地冲上去拦,恍惚间,她似乎瞧见了聂芸娘,脑海中猛地蹦出一个念头来,她没有那么多银两救二柱子,可是聂芸娘有啊,她那漂亮的衣裳、金贵的首饰,还有那个差点归了她的长命锁,都值老鼻子钱了!

  她跌跌撞撞地回转身子想要寻聂芸娘,可转眼间那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却再也看不见刚才的人影。

  聂孙氏发了狠,不知哪里来的力气,冲上去撞开差役,抓着牛二柱的胳膊,喃喃道:“走,二柱子,咱回去,不能去了根,去了根就生不成儿子了,娘还指望你和杏儿给我们老聂家生个大胖小子呢!”

  衙役一棍杀威棒,直接打的聂孙氏跪趴在地上。

  马县令上任这几年,还从未见过这样敢在公堂上闹事的人,气得胡子都歪了,指着聂孙氏大骂刁民,“,藐视本官,咆哮公堂,罪加一等!先打二十大板,然后关到牢里头去!”

  聂老二如何求情,聂杏儿是如何抢了钱匣子独自回了柿林村的,聂芸娘一概不知。

  沈恒安瞥见聂孙氏想往他们这边来,便立时带着她离开了衙门口。

  许是过了正月十五,街上一下子冷清了许多,倒是有不少半大少年,拿着过年得来的压岁钱,在街上买零嘴儿吃。

  沈恒安舍不得就这么送芸娘回刘家,瞧着前头的书局,便道:“你在村里头不是还念叨着要给明湛买那开蒙用的书本子,这些东西镇上不全,刚巧前头有间书局,不如就在县城里买了吧。”

  芸娘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略一思索,便点头同意了。

  书局生意冷清,两人进去的时候,掌柜的半倚着圈椅靠背打瞌睡,猛地站起身时,还差点撞着一旁的柱子。

  “二位想买些什么书?我们这儿有刚到的话本子,太太姑娘们最爱看了。”掌柜瞧进来的是两个小年轻,下意识地便以为两人是订了亲的未婚夫妻,毕竟寻常人家的孤男寡女可不会这么大咧咧的单独出来逛街,是以他这话是对着沈恒安说的。

  “不用那些。”芸娘自然看出掌柜误会了,急忙尴尬地拒绝,问道:“我要买些稚童的开蒙读物,三百千正合适,若是有旁的,不妨也荐来听听。”

  芸娘少时请了先生在家学认字,但除了《三字经》这等学塾里的启蒙书本之外,学的便是《女儿经》、《女戒》、《女训》之类的书,自然是不适合聂明湛再读,在宫里头,她倒是见过太子读书,但且不说人家学的是帝王之道,明湛的那点儿小聪明,要与三岁能诵诗,五岁能作文的太子比,可就差远了。

  掌柜讶异,再仔细瞧了瞧芸娘,看她作女儿家打扮,开口要的是开蒙书,老脸一晒,明白过来是自己误会了,他就说嘛,那男人一脸匪气,人家一个娇娇俏俏的姑娘怎么可能看上他。

  他看了芸娘一眼,愈发热情。

  芸娘倒是很快就选好了书,除了三百千之外,又额外买了《千家诗》、《训蒙诗》,又买了笔墨纸砚打算回去教聂明湛好好练字。

  沈恒安瞧见纸笔,似是想起什么,道:“可否借掌柜宝地修书一封?”

  这书局原本便有供人抄书的地方,左右纸笔都得自己买,掌柜的自然有无不可。

  聂芸娘抱着书站在一旁,不欲看他信件,没料到沈恒安写了几笔,抬头问她,“柿林村的‘柿’怎么写?”

  “啊?”芸娘以为他做了将军,当也读过几卷兵书,怎么会连字也认不全,下意识地低头,便瞧见那纸上写着,“父亲大人道鉴,我不做这劳什子的虎贲将军,请您替我向圣上告罪……”

  她大惊失色,几乎脱口而出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