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和离第55天
作者:兰拓      更新:2023-07-28 21:51      字数:4916
  自从边关平静下来之后,码头上是越发的繁荣了, 原本北边灾荒可能会波及这边, 只是大伙儿都没想到这次赈灾竟然如此的迅速,乃至于出现了豪门大户纷纷“争抢”灾民的场景, 世道太平了,生意自然是好做了, 苏念白和姚亦昕乘着马车一路过来, 就看到码头两边的铺子里生意都非常好, 一些靠岸下船采买的、散心的、看热闹的, 挤挤攘攘,将整条街塞得满满当当。

  “你这铺子……买得可真划算!”想到白十三汇报的姚亦昕趁乱买铺子的事情, 苏念白好笑地看着他。

  “嘿嘿~那可都是多亏了国师大人您的妙策。”姚亦昕假意恭维道。

  “好说好说!往后再来北边,不知去铺子里用餐, 姚老板可否给个优惠价?”优惠这个词, 也是这几天苏念白一直听姚亦昕念叨, 这才记在脑子里的。

  “哈哈~苏大哥您来我们店里吃饭,哪还需要给钱啊?甭管吃多少, 我都给您免单!只需要您吃完了赏一副墨宝给小店就行啦。”

  “你这算盘倒是打得精明!”苏念白笑着指了指他,“立春, 你说, 本大人的墨宝, 如今价值几何?”

  “主子的墨宝,自然是万金难求,去年国宴, 曾有一南方豪门世家请主子赏赐一副墨宝,愿以江南一座占地百亩的别院相赠。”苏立春一板一眼地解释道。

  “……好吧好吧,知道你们家主子的墨宝价值连城!”姚亦昕敲诈失败,满脸不高兴地撤回了方才自己许下的承诺,决定到时候只要国师大人来店里吃饭,所有饭菜的价格全部翻三番!反正他老人家也不差钱,一副墨宝就能换一个占地百亩的豪华别院呢。

  街道上太过拥挤,往里走,马车已经过不去了,没办法,众人只得将马车留在外面,下车步行向铺子里走去。

  这一下车,整个街道好像被施了魔法一般,瞬间安静了下来。

  国师大人的颜,不是姚亦昕故意夸大,即便是在他们那个时空男神遍地的年代,也绝对称得上是首席男神,而且还是身兼学霸男神、霸道总裁、白马王子等等人设于一体的综合型男神,走在人群里也布灵布灵发光那种。

  姚亦昕觉得,此刻围观的吃瓜群众大概是没有手机,如果这个时空也有智能手机的话,他们只怕已经被闪光灯给闪瞎了眼了。

  幸运的是,因为国师大人自带的强大气场,众人尽管一脸激动地围观,却没人敢上来搭讪,大概是国师大人的冰山气场太强大的缘故,一行人看这形势不对,立刻加快了脚步,好在铺子就在眼前,姚亦昕几乎是用跑的,一溜烟拽着国师大人跑到了铺子里,气喘吁吁地命人关上了门。

  魔法定格结束。

  门外,围观吃瓜群众热切的议论声,简直瞬间要掀翻了整条街道。

  “啊啊啊方才那位公子好生英俊!”

  “是咱们镇上的吗?怎的从未见过?”

  “是那家店的新东家吗?怎的还不开业?”

  “看样子这几天就要开门做买卖了,不如到时候一起去看看?”

  “同去同去!”

  “如此神仙一般的人才,正该我等主动上门结交才是!”

  ……

  “真是一帮可怕的颜控!”听着外面热切的议论声,姚亦昕悄悄在心里抹了一把冷汗,心里不无庆幸地想,幸亏国师大人急着赶路决定不参加他们食铺的开业典礼了,这要是开业那天国师大人真的出现了,就他们这家小店,不是分分钟被粉丝们挤爆了?万一发生踩踏事故……后果他简直想都不敢想!

  “这里的百姓真是……”国师大人也不由得暗暗抹了一把冷汗,他当然知道自己在大元朝的人气很高,但是,以往在皇城,大家都是文明人,追捧他的方式,无外乎写几首诗词歌赋,又或者是投个拜帖、丢个帕子之类的,还是比较含蓄的,像这样直白又干脆的追星方式,他还是第一次感受到。

  “呵呵~”姚亦昕无言以对。

  众人在店里躲了一会儿,听到外面跟过来的人渐渐散去,这才有心思打量起姚家这新装修好的食铺。

  这酒楼一共只有两层楼,一楼约莫有两百多平米的样子,以前隔成前后两处,前面是大堂,后面是后厨,现在,姚亦昕命人将一楼那些碍眼的隔断全部拆了,进门就是前台,因为是做快餐生意的,所有进店消费的,都得先在前台买单,有什么想吃的,买了单,收银员会给你一个店里的对牌,按照对牌去后面打饭打菜。

  前台结账的后面还有一排货架,上面姚亦昕决定摆放一些自家酿的青杏酒、山桃酒、甜酒酿等等,还有自家特产的各种拌饭酱、辣椒酱等等,一斤十几文钱,买了放在竹筒里,可以佐餐,吃不完的还可以打包带回家吃,有那外地的客商,若是吃着好吃的话,也可以在这里多买一些带回家去,也算是本地的特产了。

  姚亦昕知道自家做的各种拌饭酱和肉酱很好吃,这一点,从挑嘴的国师大人这里就能确定了,因此,他一早就命人在镇上的窑厂里订制了一批印有姚家村字样的精致陶罐,有1斤、2斤、3斤、5斤到10斤不等的规格,就是准备将自家的拌饭酱包装好了,作为本地特产卖给那些船客的,当然了,价格自然比散称的要昂贵许多。

  大堂的另外一边,靠近码头那个位置,开了四扇独立的约莫半人高的窗户,外面撑起来可以做一个柜台,里面也是一个单独的收银台,这里是姚亦昕准备拿来做卤味外卖的,没时间在店里吃的,都可以在这里买了各色卤味外带,当然了,店里吃饭的,如果想吃的话也可以在这里买了吃。

  之所以把卤味窗口单独开在靠街道这边,主要也是担心万一买卤味的太多,一楼大厅会很拥挤,这样就会让在里面就餐的人感觉不太舒服,分开的话,买了外带的不用进店就能从外面拿着走,既方便又快捷,里面大堂排队的也会少了许多。

  除了这两个收银台之外,整个大堂现在全部打通,两人一桌、四人一桌的四方桌随意摆放着,如果遇到有人多的时候,后面仓库里还有一些备用的四方桌,可以拼起来,餐位可以增加,而且也不会太拥挤。

  后厨和仓库被挪到了后院,这里原本是原来的店家堆放柴禾杂物、伙计值班守夜睡觉的地方,姚亦昕嫌弃这地方格局规划不好,干脆全部拆了重建,在后院下风方向造了一个大开间拿来做大厨房,上风向的位置一排三间房,拿来用作店铺伙计们的宿舍,中间一排世间房,分别是账房、储存粮食干货的储物间、仓库和柴火房。

  院子中间并没有像其他寻常人家一样种了树木花草,而是以中间为核心,在四周搭建起了四条宽敞的游廊,游廊之间的空地上种了些薄荷紫苏等香草,既可清新空气,又可拿来做配菜的香料,四条游廊都很宽敞,里面还可以摆放一些四方桌,前面大堂实在坐不下的话,还可以把客人分流到这里,冬天的时候,只需要将游廊两侧挂上挡风的帷幕即可。

  小院的正中,则是一间约莫三十多平米的竹木结构的小木屋,这里是姚亦昕单独留出来的豪华包间,平时不对外营业,专门留给自己人用,或者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开放。

  为了增加大堂的使用面积,最后姚亦昕还是把上二楼的楼梯放在了后面院子里,从大堂后面的游廊上去,一道弧形的楼梯一路上去,楼梯上面还用竹木搭建了挡雨的顶棚,这样即便下雨也不会打湿楼梯了。

  二楼全部都是包间,一共有12间,大小不等,可供6~20人聚餐,和大堂的大锅饭不同,这里是专门做炒菜生意的,菜单也是另外制定的,有几个伙计专门在二楼伺候着。

  姚亦昕每一间都仔细查看了一番,发现所有的家具都做的非常结实,边缘处也打磨得非常圆滑,看得出来,做工的木匠是用了心思的。

  “十三,回头额外从账上支十两银子给木匠师傅,就说是我请他们吃酒的,谢他们这些日子的辛苦。”

  店里的装修效果不错,姚老板自然非常开心,原本他还想,如果需要返工的话,起码要等到中秋节以后才能开业呢,现在看来,中秋节前应该就可以开业了。他们店里的员工是早就培训好了的,做菜的大厨也一直跟着木柴大叔学手艺,现在都做的不错了,只需要把店里要用的锅碗瓢盆之类的都配好,就可以开门营业了。

  “少爷,外面还是有不少人围着不肯走啊~”从二楼下来,就看到留在下面的黄耘满头大汗地迎了上来,“怎么办?他们不肯走,还说,还说一定要等到国师大人……”

  从小生活在北方贫瘠之地的黄耘,还是第一次见识到大元朝追星一族的恐怖,感觉自己和这些人简直好像不是生活在一个国家似得。

  “算了,十三,你从后面溜出去,把马车赶到后门,咱们从后门离开。”姚亦昕非常庆幸这些人不知道他已经给酒楼重新改造了,后面特意开了一道小门,不由得再次庆幸自己没有邀请到国师大人参加开业典礼,否则就这爆棚的人气,他们这食铺非得给挤爆了不可。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躲过了疯狂的国师粉,却差点被一只巴掌大的小红薯给撂倒了……

  “呸!这品相的红薯还想拿来充数?拿回去喂猪吧!”随着这轻蔑的声音一起飞过来的,还有几只小红薯,姚亦昕贪图凉快一直坐在马车踏板上,差点被一只红薯迎面砸中,幸亏白十三眼疾手快,一掌打飞了那番薯。

  众人一阵后怕,定睛一看,竟然是街上一家卖点心的铺子,丢红薯的看样子是铺子里采买的管事,地上还坐着一个老者,看样子是过来卖红薯的,大概是因为这红薯太小了,那管事的不肯收不说,还将老人家推倒了,红薯掉了一地,简直可恨!

  “十三,过去把那位老人家扶起来,问问他那红薯多少钱,我们买了。”姚亦昕最恨欺负农民的恶霸商人了,前世他爸妈就是靠土地吃饭的,农民辛辛苦苦种出东西来,还不是想着能卖了钱养家糊口?不买就算了,何必如此伤人?

  那老人家原本脸色灰败,一脸的绝望,听说有好心人肯收他们家的小红薯,立刻一脸感激地跟着白十三过来道谢。

  姚亦昕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这老人家也是上了这铺子的当,这铺子年初从外面进了些红心小番薯的薯种,原本说好了让这老人家种出来卖到铺子里,谁知道种出来之后,那店家又嫌弃种出来的小红薯太大了些,没办法做成小巧的蜜汁红薯,恼怒之下拒绝收购,这老人家也是实在,本以为有店家的口头承诺,红薯一定卖得出去,便将家里的几亩地全部种了这红薯,结果现在人家不肯收,这小红薯本地人又不爱吃,这是要逼得人家上吊啊?

  “十三,将红薯拿来我看看。”姚亦昕拿了一只小红薯,掰开表皮一看,里面确实是上好的黄心红薯,这种红薯拿来做蜜汁红薯确实好吃,只可惜,这老人家大概是觉得红薯越大越值钱,施肥太多,导致原本应该只有手指长短的小红薯,长的足有巴掌大,这样的规格,也难怪人家铺子里不肯收了。

  “老人家,你们家这样的红薯还有多少?”

  “小人,小人家里种的多,地里还有好几千斤呐……”那老人家说着说着眼圈都红了,这么多红薯卖不出去,拿来喂猪糟蹋了,不喂猪就只能烂在地里了,简直是血本无归。

  “那家店原本给你的价格是多少钱一斤?”

  “年前说好了,种出来品相好的话,两文钱一斤……”老者直到此刻似乎才明白过来,自己被那店家给坑了,人家说的是“品相好的话”,也就是说,若是红薯品相不好,就不值钱甚至不收了。

  “这样吧,老人家,我是那边那家食铺的老板,咱们食铺过几天也要开业了,你若是愿意,我按照三文钱两斤的价格收了你家的红薯,不拘大小,只要没破皮都可以,您看如何?”

  “可,可是这红薯太大了,只怕做不得蜜汁红薯……”那老人家虽然高兴,但是也不想让眼前这个好心的少爷因为帮自己而做了赔本买卖。

  “无妨,我自然有别的用处,你只管挖出来送到铺子里去,自然有人替你称重结账。”

  “多谢!多谢这位少爷!您真是救苦救难的神仙!这些红薯,不嫌弃的话便送给您尝尝。”老人家高兴得语无伦次,忙不迭地想把筐子里的红薯送上马车,又担心弄脏了马车,一时间也有些手足无措。

  “十三,拿一串钱给老人家,这红薯就当是我买的。乡下人种地辛苦,老人家拿着钱,称几斤猪肉回家去吧。”

  目送那步履蹒跚的老人离开,白十三看着这不大不小的红薯,瞬间神色就有些复杂,他也是吃过苦头的,灾荒年月的时候,吃红薯吃到吐,也不知道自家少爷买这许多红薯回去做什么?

  “回去你就知道了!”姚亦昕卖了个关子。

  作者有话要说: 快到中秋咯,马上就到了可以吃蜜汁红薯、烤红薯、红薯粥的季节啦,开心!

  今年外婆特意种了红心番薯,超爱吃的!记得小时候每年中秋节去外婆家里,我们几个都会在大坝上玩火把,然后从地里挖几个细长细长的红薯,点一堆篝火烤红薯吃,虽然烤的不如炉子里烤的好看,外面都烧焦了,但是现在想想,还是那时候的红薯最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