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和离第56天
作者:兰拓      更新:2023-07-28 21:51      字数:3459
  其实,姚亦昕之所以买下那老人家种的几千斤小红薯, 除了同情之外, 也是这老人家种的红薯品相真的不错,可能不太适合做小巧玲珑的蜜汁红薯, 但拿来做其他红薯为食材的美食却是不错的,比如说红薯粉丝、粉条、红薯干、红薯片等等, 大小也合适, 不像大红薯要切很久, 这种小的, 一刀下去就可以切两半了。

  说起来,姚亦昕对这种小红薯感觉还很亲切呢。

  以前他们家也种红薯, 大的品相好的,卖给做烤红薯的, 次一等的, 破皮的, 拿去作坊加工成红薯粉丝,再差一点的小红薯, 洗干净切片,可以晒干做红薯干, 也可以晒干后磨成粉, 做红薯粉, 一点也不浪费。

  因为国师大人过了今晚就要走了,红薯粉之类的来不及做,不过, 姚亦昕晚上特意做了一道拔丝红薯,还将小红薯切片,做了许多炸得酥脆的红薯片,结果,身为咸党的国师大人对酥炸红薯片十分偏爱,拔丝红薯只尝了一口,倒是身为甜党的苏立春,对拔丝红薯这种经典甜食爱得深沉,几乎吃光了一整盘。

  “没想到这红薯还能这般做来吃……”饭后,拈了一枚酥脆的红薯片,国师大人沉吟道。

  “对啊,不但可以炸红薯片,其实,红薯还可以做成红薯粉丝、粉条、红薯粉、红薯豆腐、红薯干等等,可以拿来做菜、涮锅子、当零食吃都可以。”

  “我在北边的时候,也听说这红薯的产量比黄米大麦都高,只可惜吃多了容易腹胀疼痛,除非灾荒年月,寻常人家并不敢多吃,种的也不多,可是,方才听你一说,这红薯似乎料理之后才会好吃些?”

  “那当然啦!只可惜咱们这里大规模种植红薯的没有,不然我们可以办一个红薯加工作坊,红薯加工成粉丝可以长途运输,贩卖到各处去,保存得好的话,一两年都不会坏呢。”

  “果真?”苏念白眼前一亮,他最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虽然北方南下的灾民暂时得到了安置,可是,等旱情缓解之后,这些人早晚还是要回到家乡去的。

  只是,北方常年干旱,种什么作物产量都不高,北方各处郡县,每年别说征收赋税了,不用朝廷拨款赈灾就不错了。

  可是,若是因此便放弃北方那一大片土地,对于朝廷来说又是另外一个巨大的隐患,北方郡县虽然贫瘠,但作为草原通往南方的一道屏障,却有着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轻易不可放弃,更不可因为贫瘠,便随意允许北方居民南下定居,否则,没有了这道天然的屏障,今后北地边关危矣!

  想到这里,国师大人神色复杂地看了一眼还在埋头想菜谱的姚亦昕,这个眼里心里只有美食的小刺猬,大概永远也不知道,自己这无心的一句话,会带给整个朝廷怎样的惊喜吧?

  红薯加工作坊?

  若是那红薯加工出来的食材,真的可以长途运送到南方贩卖的话,说不定,这才是稳定北方局势、造福北地百姓的神来一笔呢。

  想到这里,苏念白轻轻一笑,心想,或许,今年秋收之后,他还要再来姚家村一趟,那时,恰逢北方红薯丰收时节,价格低贱,说不定,这只贪财的小刺猬会趁机大量采买廉价红薯,真的开一个红薯加工作坊呢?

  反正,有白十三这个眼线在,即便姚亦昕没有发现这个商机,苏念白也会让白十三“好心提醒一番”的……

  第二天一早,国师一行人就要离开了,后面的马车里,装满了姚亦昕为苏家二老和国师大人准备的中秋节礼,两斤装的小罐肉末拌饭酱和螺蛳肉拌饭酱就有一百多罐,拿来自己吃或者送人都很好,包粽子的箬叶好几捆,都漂洗晒干了,回去泡一下就可以拿来包粽子了。

  另外还有一大包酥炸红薯片,几十个包好的卤肉粽子和蜜枣红豆粽子,还有姚家晒的葫芦干、胡瓜干、干豆角等干菜,做好的还没发酵完全的米酒五十坛,姚亦昕还从朱爷爷那里抠了两瓶他老人家秘制的养生药丸,一并送给两位老人家。

  “替我向二老问个好。”

  “一定,你也多多保重,有什么事情,自己办不了,可以让十三去找青江县令。”

  “那我就不客气啦,下次来,我请你吃火锅,保准有粉丝和粉条。”姚亦昕笑嘻嘻地回到,如果抛开两人曾经成过亲的经历来说的话,不得不说,国师大人真的特别适合做朋友!

  苏立春看着自家主子和姚亦昕的互动,简直像是吞了一斤狗粮,不由得偷偷看了一眼“据说是青梅竹马”的白十三。

  白十三根本就没在看他!他正带着人把自家少爷临时要添加进礼单的豆腐干送到马车上呢,对于苏大人的“眉目传情”毫无接收的意愿……

  苏立春原本是想逗他的,结果没逗成,反而把自己气得半死,顿时一阵心塞,看向正在絮絮叨叨互相告别的国师夫夫,不由得恶向胆边生——

  “大人,咱们今夜还要赶到驿站歇脚呢……”该出发了!狗粮你们自己留着吃吧!苏大人在心里恶狠狠地补充道。

  “对对对!快点出发吧!下次再聊!”姚亦昕是吃过错过宿头的苦的,别以为在野外露营很美好,在野兽蛇虫出没、没有路灯的时空,但凡脑子没坑的,都不会想体验露营的感觉的。

  苏念白看了苏立春一眼,没有说话,拱手和姚亦昕告别:“箬青贤弟,后会有期!”

  姚亦昕机械地对着他拱了拱手,直到马车走出去很远,才想起来国师大人口中的“箬青贤弟”到底是个什么鬼。

  果然他这样俗气的人,根本就没必要取什么“字”,别说“字”了,到现在为止,他连“姚亦昕”这三个繁体字都写不利索呢。

  送走国师一行后,姚亦昕带着白十三和“食铺临时掌柜”黄耘,加班加点地开始忙碌着铺子开张的事宜。

  别看就这么一个卖快餐盒炒菜的小铺子,真要张罗起来,那事情还真是不少,大到食材香料的采买,小到锅碗瓢盆的挑选,连筷子是用竹子的还是木头的都要他来决定。

  将自己累得半死,姚亦昕觉得,自己实在不是做生意的材料,根本不耐烦管这些繁琐的事情,索性把店里的事情全部让黄耘操办,小事他自己做主,大事向白十三汇报,实在决定不了再来找他。

  当了甩手掌柜的姚亦昕,毫无负罪感地带着满满一大车新收来的番薯,晃晃悠悠地回了姚家村,准备做些红薯粉拿来做菜或者汤羹。

  红薯粉可是开店必备的食材,可以拿来做红薯肉羹,拿来当水淀粉做浇头,还可以拿来做捶肉、粉蒸肉……姚亦昕不由得感激地那个不识货的点心铺管事,要不是他将那位老人家赶出来,他去哪里收这么多红薯?

  做红薯粉的步骤其实比做红薯粉丝更简单,先将红薯洗干净切块,然后剁碎,上石磨磨成浆,反复淘洗,最后将乳白色的浆液放在一口大缸里,等到红薯粉都沉淀在底下之后,将凝结成面团状的红薯粉捞出来,沥干水分,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干后捏碎,就是红薯粉了。

  做粉丝的话,就要把这些做好的红薯粉再加水,和揉面一样揉成面团,再用一把漏勺做成粉丝。

  姚亦昕需要的只是红薯粉,所以下面的步骤就都可以省略掉了。

  花了两天时间,将带回来的几百斤红薯全部做成红薯粉,负责在铺子里监工的黄耘回来了,说是铺子里一切事物都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开门做生意了。

  这就要挑个黄道吉日了,别看事情不大,可关系到铺子运道的问题,黄耘根本没办法决定,还是要请姚亦昕这个主子定夺的。

  “我去请朱爷爷帮忙算一下,看最近可有什么好日子。”姚亦昕顺手从橱柜里端出来一叠五香花生米做诱饵,准备去去钓朱爷爷这条大鱼。

  要知道,这个时空一般都是巫医不分家的,很多名医、神医,通常也身兼巫医、巫人的职能,像朱爷爷这样的神医,请他帮忙算个黄道吉日,还不是手到擒来?

  果然,听说姚家在码头上的食铺要开张了,朱爷爷笑眯眯地收起五香花生米,从书房里取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随意翻了翻,指了指其中一处说道:“五日后,诸事皆宜,大吉!”

  妥了!

  五日后正好啊,距离中秋节还有十天左右,而且时间也不会太赶,他刚好有时间组织一次试菜,也看看铺子里几个新厨子的手艺如何,别的都好说,尤其是卤味,将来可是他们家的招牌菜,绝对要一炮打响才行!

  “十三,明天让人从庄子上抓三十只鸡鸭,蔬菜也采买一些送到铺子里去,咱们试菜去!对了,”姚亦昕突然不怀好意地笑了笑,“命人做些抽签的纸条儿,晚上吃完饭,让大伙儿都来试试手气,抽中的都可以跟咱们一起去铺子里试菜,吃到撑为止!”

  生活嘛,不搞点儿事情怎么会有趣呢?

  姚老板幸灾乐祸地摸了摸下巴。

  作者有话要说: 口水~昨晚忍不住在网上下单买了沙地红心番薯,看评论说巨甜的,没办法,老家的红薯还没挖,只能先网购解馋了(﹃)

  话说,现在红薯也好贵啊,包邮差不多四块多钱一斤,我们老家红薯上市的时候才八毛钱一斤┑( ̄Д  ̄)┍

  然后我家外婆还特别嫌弃地把小一点的红薯都剁碎了煮熟喂猪,我能说我每次闻到外婆煮猪食的时候都会流口水吗?满屋子的甜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