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和离第102天
作者:兰拓      更新:2023-07-28 21:54      字数:6707
  “我记得咱们家在码头附近那个庄子, 大多都是荒地, 虽说可以种了草料养羊, 可是那么一大片荒地,拿来放羊也太可惜了些。”

  “所以,我打算命人将这个庄子重新归整一下,留出一部分做草场,另外,在河边靠近藕塘附近景致不错的地方, 修筑十几栋吊脚楼。”

  “你们看,我去年到藕塘附近看过了,那边有一处低洼的地方,做草场不太合适,拿来种藕的话, 水面高度又不够,白放着也可惜了,索性拿来修筑一批吊脚楼, 专门用来接待一些贵客。”

  “这吊脚楼的材料也好找, 就是毛竹,上下两层, 每个吊脚楼都能隔出六个包间, 还可以专门留出几栋吊脚楼,专门做那种可以一次招待二三十人的宴客厅。连接这些吊脚楼的栈道也全部用毛竹修筑, 打磨得粗糙些,走在上面也不会滑倒。”

  “还要专门留出一栋吊脚楼, 拿来做账房、储物和大厨房,这里接待的都是贵客,菜单也要重新拟定一下,再取些文雅的菜名儿。至于管事,黄耘,我打算让你做姚家名下餐饮部的总管事,让白术去管吊脚楼那边,你这边再拨几个得力的厨子跑堂过去,两边都再招些学徒带带。”

  “我我我,我做总管事?”黄耘目瞪口呆。

  “不是你,咱们家还能找出别的人吗?”姚亦昕笑了笑,“你若是舍得让宋叶过来的话,其实他也不错!”

  “不不,少爷,我一定可以做好这个总管事!宋叶很喜欢作坊那边,您就让他留在村里吧!”黄耘急的差点跳起来。

  宋叶长得那么好看,就算脸上多了一道疤,也是他见过的最好看的小郎,这要是让少爷把宋叶调到食铺这边了,还不被那些富户客商给看上?那可不行!宋叶是他的,谁也别想跟他抢!

  姚亦昕偷笑一声,他就知道黄耘舍不得让宋叶来当吊脚楼那边的管事,那边虽说接待的都是贵客,可是,越是这样的客人越是难搞,黄耘人精似鬼,自然舍不得让宋叶去那边受委屈,正所谓夫郎如过冬的衣服,兄弟如蜈蚣的手足,关键时刻,黄耘毫不客气地决定牺牲自己的好兄弟白术!

  白术:“……”呵呵,你小子给我等着!

  “好啦,这些以后再说,我先把接下来的事情安排一下,白术大哥,烦请你这段时间抽空将吊脚楼那边的新菜单拟定一下,再给换些文雅别致的菜名儿,对了,顺便拟几个可选的新店名给我看看。”

  “黄耘,你人手比较熟,那边接待的都是贵客,你抓紧从咱们家现在的伙计里,挑选些机灵懂事的先培训起来。还有,那边吊脚楼的图纸我已经大致画出来了,你去找些工匠来参详着修改修改,没问题的话,我希望等到夏天荷花开放的时候,这些吊脚楼就能用得上。”

  “少爷您放心吧!咱们这里毛竹不少,寻常都不值钱的,咱们出银子买,肯定有许多人家愿意砍了送过来,再说了,咱们码头这边的庄子不需要春耕,人手都闲着放羊呢,将他们都召集起来,不出两个月,我肯定能将这些吊脚楼都造起来!”

  “行!需要多少银子你直接和十三商量,既然是招待贵客的,东西一定要精致,宁可多花些银钱,对了,我记得咱们镇上也有不少读书人,到时候请个靠谱的替咱们归整归整,置办些文雅的装饰。”姚亦昕将自己这些日子想到的一些问题都解释了一遍,黄耘和白术在一边也听得十分认真。

  其实姚亦昕早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了,码头这边的庄子,当初虽说等于是官府白送给姚家拿来安置灾民的,但是说实话,这些灾民过惯了青江县姚家这种三餐管饱的好日子,十有八九都是不愿意再回北边过苦日子的,而且现在他们也通过姚亦昕的门路将户籍都迁过来了,那就更加不想离开了。

  只可惜,这个庄子虽说是白送的,但正所谓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这一大片几乎都是贫瘠的荒滩浅水,拿来种些莲藕茭白或者牧草之类的还可以,粮食却是很难种得出来的,这也就是说,这些人留在这里,除了莲藕茭白成熟的时候,其他时间,就只能放牧牛羊了,以至于有些家里劳动力多的,还会跑到码头扛包打零工,庄子上没活做,他们也不好意思吃白饭多拿工钱。

  姚亦昕一直在想怎么解决这批人的生计问题,包括找一批身强力壮的培养成船员,未来帮他去海边运送海鲜干货等等,但这些都是长远计划,短期内,要想让这些人有个正经事情做,还是得靠他们姚家的拿手买卖——餐饮!

  这个时空还没有农家乐之类的体验项目,寻常富户也都会有自己的庄子,不过也仅限于关系亲密的才会邀请去家里做客。

  可是,姚亦昕要做的这个类似于家庭农场的餐饮就不一样了,即便只是第一次见面的客人都可以带过来,可以近距离欣赏青江的美景,等到夏天荷花盛开的时节,更是难得的美景。到时候,就置办些小船,让人穿上特制的衣裳,让这些客人们可以乘着小船去荷塘中赏玩,采摘荷叶莲蓬,打了新鲜的鱼虾上来,现场烹饪,吃的就是个新奇。

  说不定那些文人墨客吃的高兴,再看到这大片美景,兴之所至吟诗一首,那他们这个庄子的名气可就扩散出去了,到时候,不愁没有跟风的。

  有了这些吊脚楼,庄子上现有的劳动力就算彻底盘活了,力气小的、年纪大一点的,可以安排去厨下洗菜洗碗做小工,或者负责放养鸡鸭供给庄子上做菜用。年轻人,机灵些的可以送去培训一下到吊脚楼里当伙计跑堂端菜,力气大的就去撑船打渔,实在是腿脚不便的,还可以学一些诸如竹编、草编之类的手艺活,作为农庄的特色展示,随意安置在游廊附近,不但可以给吊脚楼增添一些村居乐趣,编出来的东西也可以放在吊脚楼寄卖。

  姚亦昕上辈子就有一个亲戚,家乡发大水的时候腿脚受伤了,本来这样的人在农村就等于是家里的累赘了,没想到他运气好,遇到他们那里乡村旅游发展的好机会,这个亲戚向来手巧,就在网上学了各种竹编草编的技巧,材料都是现成的,三两下编出一只栩栩如生的蚂蚱,一个能卖两块钱,一些大件的竹编摆设,还有竹鞭做的画框之类的也顺便做来卖卖。

  城里人并不吝啬花两块钱买个小玩意儿哄孩子,遇到古朴别致的画框之类的,几十块钱一个也不算贵,他也靠着这个养活了自己,别看竹编草编这东西不值钱,积少成多,游客多的时候,他基本上每天都能赚一两百块钱,比一些在城里打工的都赚得多。

  而且,吊脚楼安排在码头附近的庄子上还有个好处,就是那边清净,景致又好,非常适合外面应酬的客商带着客人过去消遣用餐,至于路途问题,姚亦昕更是一点都不担心了,这些富商们出门不是马车就是骏马,就像前世那些开着豪车去乡下抓泥鳅的城里人一样,根本不在乎路远,反正又不用他们走路的。

  一次将食铺和庄子的事情都安排好之后,姚亦昕又带着吃饱喝足的姚雁,马不停蹄地去了镇上的窑厂。

  这两个窑厂本来就是姚亦昕从那个奸商胡学仁手里“买”过来的,没想到换了东家,窑厂的匠人们反而做事更卖力了,没办法,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整个青江县的土豪们,但凡和胡学仁站在一起,都变得特别的和善慷慨,更何况,姚亦昕对他们是真的好。

  熟手匠人一个月三两银子,包吃住,每隔五天能吃一次炖肉,平时不管是三餐还是加班,吃饭都管饱,虽说没有正经大肉,但油水丰厚的辣酱管够,每天都有熬得浓浓的骨头汤喝,家里有机灵的小子,还可以去食铺做工,只要勤快些将主人家需要的陶器都做好了,其他一点事情没有,姚家少爷从来不曾拖欠他们工钱,逢年过节的还有各种鸡鸭鱼肉、油盐布匹等“福利”发放,他们在胡家做了半辈子苦工,哪里享受过这种待遇?

  现在别说偷懒了,整个窑厂每天的运转效率都非常高,大家都很害怕因为自己偷懒被主人家解雇了,整个青江县去哪里还能遇到这么好的主家啊?

  姚亦昕在窑厂转了转,发现并没有什么需要整改的地方,寻了账房过来,取了纸笔,又叫了窑厂专管陶器样式的匠人过来,将自己为吊脚楼那边设计的碗碟器皿之类的简单画了出来,又和匠人确定了尺寸,让他们先去烧一批样品出来。

  这就是自己家有窑厂的好处,想做什么样式,可以直接和管陶器样式的匠人沟通,不满意的话还能随时修改,不像是以前,窑厂这边根本不会让外人接触管陶器样式的匠人,这可是窑厂最大的商业机密!

  这边忙好之后,窑厂管事的命人端了些茶点上来,别的倒是寻常,只其中一道烤鸡蛋却让他和姚雁大饱口福,那烤鸡蛋是先在鸡蛋上头开了个小孔,然后挨个放在烧窑的洞口和烟道附近,借着那温度慢慢烘烤而成,端上来之前撒了研磨得极细的盐末和辣椒末,吃起来比水煮蛋可够味多了。

  “章管事,你们这窑厂不错啊,冬天还可以顺带着烤红薯吃呐!”吃完美味劲道的烤鸡蛋,姚亦昕心情大好。

  “嘿嘿,不过是咱们守窑的时候闲着无事,开始的时候只是家里的孩子掏了鸟蛋过来借火烤着吃,我们觉着味道不错,干脆拿了鸡蛋过来,红薯也种了许多呢,少爷冬天想吃,我命人送些去宅子里。”

  “那倒不用,你们自己留着吃罢,红薯咱们家庄子上也种了许多,不过,你们这烤鸡蛋的手艺可是不错,回头我让人来学着做了,到时候家里也添道新菜式。”

  在镇上溜达了一整天,因为第二天还要找两个本地的行商谈生意,姚亦昕干脆就带着姚雁一起住在了镇上的客栈里,中间白十三带着两个人过来站岗(贴身保护少爷已经变成了习惯),姚亦昕就顺便问他离开暗部的事情怎么样了。

  大约是姚家这样平淡温馨的生活真的是太吸引这些没有家庭温暖的暗卫了,除了其中一个因为喜欢的人也在国师府舍不得离开之外,其他人都决定留在姚家。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国师大人真的愿意放他们离开。

  苏念白自然没有什么不愿意的,这原本就是他当年成立暗部的主要目的,保护好他认为最重要的人,其次才是替他四处搜集情报&充当卧底,所以说这也是姚亦昕一直对白十三等人的存在听之任之的原因,这些人真的就是来保护他的。

  搞定白十三等人的身份问题很简单,国师放行,然后,由苏念白身边的某个路人脸的暗卫替白十三等人转换户籍,没几天,姚家的户籍册子上就多了几个新名字。

  “诶嘿嘿!劳资也是有专属保镖的妖啦!”抱着户籍册子窃喜了一会儿,姚亦昕决定回头就请慷慨大方(?)的国师大人吃顿好的!

  第二天,见过镇上的两个行商,委托他们往南边的时候顺便给自己带点儿南方才有的水生蔬菜的种苗,还有一些南边的瓜果蔬菜种子,顺便再采买一批耐储存的干辣椒、花椒之类的香料,便带着黄耘帮忙采买的新鲜食材回村子里去了。

  路过朱爷爷家老宅的时候,看到他们家原先的宅子已经全部拆掉了,正在翻盖新房子,姚亦昕叹息一声,心想果然如此,什么修缮老宅啊,就国师大人那龟毛挑剔的性格,会去住那种不知道多少年没打扫的老宅子?必须拆掉重建啊!

  不得不说姚亦昕还真是了解苏念白,不过,有一点他不知道,苏念白之所以大刀阔斧地改建这栋老宅子,主要目的还是他!

  要知道,朱爷爷家的老宅子,距离姚家老宅就算不远,也有一百多米的样子,按照国师大人的想法,就算是搬出去住了,也顶好是和姚家门对门,或者中间的围墙开个垂花门,这样的话,平时方便来往不说,往后他们俩真的在一起了,两家合为一家不要太方便,拆了中间那堵墙就行了。

  听说国师大人想在他们姚家村买地造宅子,村里的族老们可是最高兴的,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族老也算是国师大人的脑残粉了,一颗满满的少女心,在得知国师大人要在他们村子里造宅子长住的瞬间,烟花漫天,脑子里只有一行被刷屏的字幕:啊啊啊我和男神住一个村!

  你们整天yy男神有个卵用?劳资可是和男神住在隔壁!吃同一口井里的水!呼吸着一模一样的空气!明天就给国师大人送鸡蛋去!

  对于苏念白提出的,想要把朱爷爷家到姚家老宅这一段路的地基都买下来的事情,族老们只有一个回答:卖卖卖!大人您想买哪里买哪里,我们家隔壁还有地儿啊!

  “圈这么大快地基,想在家里盖个足球场吗?”姚亦昕腹诽,所以说他和苏念白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啊,他是绝对的实用主义者,家里地方够住就行,其余的多走一步路他都觉得难受,不像国师大人,恨不得家里的豪宅能当跑马场,去后花园赏花都得坐个轿子去。

  白十三摸了摸鼻子,心里暗暗告诉自己,虽然他已经是姚家的人了,可是,吐槽老领导这种事情还是不能做的。不过,要不要告诉少爷,国师大人之所以盖这么大个院子,实际上就是想和姚家老宅比邻而居呢?

  “什么?围墙打在一起?不行!”回到家,听到苏念白的话,姚亦昕一下子跳了起来。

  “为何不可?这样的话,我们两家来往也方便许多。”苏念白皱眉道。

  “不是说两家来往的问题,”姚亦昕耐心解释道,“苏世兄你不知道,咱们村子里平时大家走路都是抄近道的,我们两家后面那些人家,过桥都是走我们中间那条小路的,虽说那块地现在你买下来了,可是,真要把那块地都圈到围墙里,以后村民过桥就要绕很大一段路了,他们没有马车也没有轿子,出门就靠两条腿,这样绕路很辛苦的,尤其是收获的季节,往旁边绕路的话就太辛苦了。”

  苏念白还真没想到这小刺猬拒绝的原因居然是这样。

  也是,他们出门不是起码就是坐轿子,不然还有马车,绕一下也不过片刻时间,靠双腿徒步的话,确实是一段不算短的距离。

  “不如这样吧,咱们两家在中间留出一段小路,可以让村里的牛车通过就行了,这样以后村民收割粮食的时候也不用绕远路回家了。”姚亦昕看着苏念白,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相信这人一定会同意的。

  “不妥!”没想到苏念白却摇了摇头。

  “怎么就不妥啦?你们家院子那么大,又不差这么一丁点地方?”姚亦昕着急道,一条小巷子能占多大地儿?他真是对国师大人太失望了!

  “不是说留条巷子不妥,只是,我们两家的宅子都大,若是单单从中间留一条巷道的话,围墙拦起来,中间的巷道阴暗潮湿,穿堂风过,风水不好,对村子也不好,”国师大人化身神棍,碾了碾指尖。

  “这样吧,我命人在咱们两家之间索性多留出些空地,围墙两侧遍植各色蔷薇,攀爬在围墙上,如此岂不美哉?”最关键的是,因为听说刺猬们都很喜欢吃蔷薇花的果实啊,这样的话,往后每年你都能吃到新鲜的蔷薇果了,苏念白在心里默默补充道。

  他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知不觉就想对眼前这只小刺猬更好一点,他只知道,这么做了之后,他内心的雀跃和开心,比他打了一场胜仗还要多得多。

  爹爹经常告诉他,等到哪一天,他遇到一个人,愿意和他住在一起,每天都想看到他,想和他孕育幼崽的时候,那样便是他应该求偶的时候了。

  苏念白不知道自己这算不算是求偶,话说,他们狐族都是怎么求偶来着?

  做人的时间太久了,苏念白差不多已经忘了狐狸该怎么求偶了,不过,这没关系,反正姚亦昕也不是狐狸,他决定,还是先按照刺猬的求偶方式来追求他好了,万一要是姚亦昕不动心……那他就按照他们狐族的求偶方式来!

  至于狐族都是怎么求偶的?

  胡青杨表示:当年老子就是被苏梦泉这家伙迷晕了拖到狐狸洞里的/(tot)/~~

  没错!九尾狐族求偶就是这么的直接!看中了喜欢的狐狸,如果有共同的竞争者,就先打一架,打赢了的,就用九尾狐族独有的魅惑之术迷惑对方,等到将狐狸拖到自己的洞穴里,嘿嘿嘿……

  就在国师大人暗搓搓准备去找相熟的狐狸取取经的时候,苏家二老带着造好的大船,一路北上来到了青江县码头。

  青江县码头还是第一次有这么大的商船过来,苏家的大船一到港,镇上的老百姓呼啦啦都跑去围观去了。得知这是姚家少爷订做的大船,整个镇子都轰动了!

  “没想到姚家居然这么有钱?这大船得不少银子吧?”

  “那是!前年咱们这里不是来过一条大船吗?还没这个长呢,据说光是木材就花了小一千两银子!”

  “银子算什么?这种大船往常可都是朝廷专用的,寻常人家花钱都不一定能买得到!”

  “哎哎,我听说姚家少爷还没有娶亲呐,我家侄女可正当妙龄……”

  “你做梦去吧!姚家少爷虽说长得不算顶俊秀的,可人家能干啊,一个人拉扯起姚家这般大的产业,估摸着再过几年就是咱们镇上的首富了,你就家那侄女,好吃懒做的,还正当妙龄?是嫁不出去吧?”

  苏家二老可不知道,他们就高调送了一艘船,差点给他们家儿子引来无数潜在情敌。这会儿,他们正坐在姚家食铺的包间里,品着美食,等着船上的东西都卸下来,好一起带到姚家村去呢。

  “唉!也不知道咱们啥时候才能有孙子!”看着码头上到处追逐嬉戏的孩童,胡青杨叹息道。儿子专注修炼无心早恋,还没成年的时候,九尾狐族多少狐狸羡慕他们啊,有这样一个修为在同龄人里拔尖的儿子。

  可是现在呢?当初有多少狐狸羡慕他们,现在就有多少狐狸在背后笑话他们,别人家的孩子,儿女都能修炼化形了,有的成亲早的,孙子都快有了,他们呢?好不容易娶到的媳妇,结果让人家给跑了!

  “会有的!”苏梦泉安慰地拍了拍自家夫郎的手背,就像全天下想养猫而不可得的人一样,坚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有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