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岁月 22
作者:沙柳273      更新:2023-07-29 08:24      字数:3578
  “老家过得困难,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能眼看着他们饿死吗?”

  “他们不用饿死,饿死的是你的儿子闺女!”曹艾云哭起来。

  “别哭了,我去找小李, 他家一定多”

  “他家还有丈母娘一家呢,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算了,以后咱们别生了, 生这么多都是讨债的!早听冰兰的就好了。”曹艾云想起当初冰兰跟她说的就后悔。自己干啥一定要生那么多!

  曹艾云的脸色越来越差, 冰兰叹口气,让小李半夜偷偷给他家送去了一代红薯干和一小袋小米。小李回来跟冰兰道:“当初还埋怨你不多生几个, 现在看到他们家那几个孩子的样子, 我都后怕,谁会想到有这么一天!”

  “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政治上的事不要多说,你在外面也要封住嘴巴,话多必有失。相信我, 咱们踏踏实实工作,不要谈论政治,不要派系, 如果能转业, 咱们就去地方”

  “你是不是知道什么?”小李认真看媳妇, 上次也是这样说, 相信她, 为什么要相信?

  “就当我未卜先知,有些事不是咱们能左右的,也许困难的时候还在后面”

  “还在后面?”这难道还不是最困难的?如果比这还难,会是什么样?不可想象,这是新中国,新中国绝不会让百姓过不上好日子。

  “我说的是也许,人就要做最坏的打算”

  “别杞人忧天了,困难是一时,明年就会好的”

  小李的预测没实现,冰兰家的东西减少的很快,她知道有些被娘送给了亲家。弟媳妇家的孩子多,高秀英心软,那样做可以理解。

  冰兰就当不知道,本来那些东西也是两家捡来的。她帮不了更多,只能让小李悄悄夜里给那几家送一些米粮。部队的配给减少的不算多,但是男人要训练,有时候出去就是十来天,粮食也是带着的。

  肚子里没什么油水的人们饭量更大。卫华偷偷往自己书包里装了几块红薯干,卫国在一旁掩护着。冰兰好笑,就当没看到。谁没几个发小?好在两个孩子都算是懂事。

  曹艾云上班红着眼睛找冰兰,没说话先哭起来。

  “先别哭,你可是娘子军里最勇敢的战士,有什么困难能难倒你!”

  “呜呜,冰兰,这日子没法过了。我好命苦!”

  “怎么啦?”

  “是不是你家来的那群亲戚?”李红英过来问道。

  “什么亲戚?”冰兰看李红英,最近他们一直在娘家住小李又出任务了,有些事还就真不知道。

  “昨天他们家来了十几口子人,老的小的都有”李红英道。

  “婆家的?”

  “嗯,小叔子、小姑,还有公婆和几个侄子侄女”曹艾云道。

  “他家这是多少口人?”

  “孙连山有一个哥哥,两个弟弟一个大姑,一个小姑”

  “不算多,这是都来了?”

  “孩子们都来了,连大姑姐家的,加上我家的那几个,我们一月的粮食一天就去了一半。以后的日子可咋办?”曹艾云接着哭。

  “难道他们还不走了不成?”

  “公公说村里冬天没活,孩子们都饿的受不了了。来这儿哪怕喝口菜汤也好”

  冰兰真的为曹艾云发愁了,“你想咋办?家里那么多人能装的下?”

  “所以我找你,想办法,咱们这里头就你能耐?”曹艾云可怜巴巴看冰兰。冰兰也是头大:“我也没什么好办法,现在不是解放前,缺啥我可以给你们去抢,现在我敢抢吗?你婆家的人我也不能赶跑,赶跑孙连山还不找我来?”

  “不然把你家的房子借我用用?”

  原来在这儿等着呢?“我家那么多东西往哪放?再说你婆家那些孩子没轻没重的,我也心疼不是?”

  “不住你的公房,你那个家就是让我住我都不敢。我说的是你家那个街里头的,把厢房先腾给我行不?”

  “我得跟我娘商量去,一头住着我跟我娘,那头是我弟弟家,这事得他们愿意了。不过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你们吃什么?”

  “我公公不是说喝汤吗?那就喝汤”曹艾云没好气道。众人只得叹气,别人也有婆家娘家,也多多少少照顾一下两边,毕竟他们都拿着工资。可还真没遇到曹艾云这样的。

  冰兰回来跟高秀英说,高秀英道:“咱们这边有地窖,不能让外人看到的。现在大家都饿极了,要知道咱们还有那么多东西,一定会进来贼。那就住你弟弟那边吧,厢房的大炕能住五六口子。”

  何志勇家多了七口子人,孙连山的父亲带着一群小子住进来。好在烧煤不用花钱,孩子们出去捡就够。何志勇夫妻每天在家上上宿,基本上就在高秀英家了。

  大家不忍心看曹艾云家朝不保夕,都多少从家带来一些事物送过去。曹艾云又哭了一场。冰兰只得叹息,能有什么办法?大家都不好过。孙连山的家人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村人,带着憨厚质朴的表情,让人不忍心做出过分的事。不知道他们究竟怎么想的,也许觉得儿子厉害,一定不会让他们饿死。

  “告诉孙连山,没事就去找食物!就那点粮食还想养活一群人!”冰兰跟小李道。

  “他能干什么?他只会打仗带兵!”

  “难道让曹艾云找?男人带兵打仗就是理由呢?女人除了上班带孩子还要养家糊口?那可是孙连山的家人,不是曹艾云的!”

  “哪来的歪理?孙连山的跟曹艾云的有什么区别?不都是一家人吗?一家人分什么你我?”

  “我回头就跟曹艾云说,让她把他们家的人都接来,既然不分彼此就一起来吧!”

  “你可别搀和,那还不乱套!”小李忙道。

  “你说一样吗?”

  “不一样,不一样!哎,快睡觉,别人家的事跟咱们没关系”小李忙投降。但是他背地里还是跟孙连山念叨了一次,谁让他们家的人住在小舅子家!时间长了丈母娘能没意见吗?

  “替我谢谢你丈母娘,嗨!让他们回去就等着死,我爹说村上已经死了好几个了,兄弟要是有什么好办法不妨告诉哥哥”

  “这次回去了我们去水库弄点鱼,抽空咱们弄个网”

  “行!”

  曹艾云在过完年后送走了公婆和小姑、小叔等人。还是留下了五个孩子给他们。好在能喘半口气,春天一到,有了野菜,人们的日子宽松了很多。冰兰也包野菜饽饽,只是她做的油水多些,味道好。

  曹艾云每天都能吃到一个,开始舍不得,最后被冰兰逼着吃了。“你的身体夸了那些孩子可真没人管了”

  “谢谢”曹艾云第一次含着眼泪吃下了包子。苦难的时候总算有头的,大环境稍微好些后,冰兰被派到北京参加学术交流,主要是跟专家学习一段时间。

  “放心去吧,孩子这都上初中了,不还有他们姥姥吗?”小李一样舍不得媳妇,可是这次媳妇就是坚持要去。听说还是主动提出来的。

  “咱们孩子都这么大了,不如你就回地方吧,每天看你累的睡觉直哼哼”冰兰再次劝道。她怕小李陷入派系之争。

  “没事,我刚多大!是不是对我能力有怀疑了?”小李一下子将冰兰压在身下。

  有啥算啥吧!冰兰带着行装走了,她要学习的地方是华侨协和医院。她提前来了,不为别人只为孙鸿飞一家,孙鸿飞还在军校教学,孙夫人在家带孙子孙女。冰兰的出现都感意外。

  他们怎么想也没想到冰兰回来:“孙叔叔,吴姨”冰兰是晚上过来的,家里人都在。

  “你是冰兰?那个小丫头?”孙鸿飞惊喜道。

  “就是我,咱们可是十几年没见了!”

  “可不是,快进吧,瑞红去倒茶”孙鸿飞道。屋里一个女人忙出去,一个三十多岁男子过来:“常听爸爸妈妈提起你,快请坐”

  “他是我儿子孙朗,你没看到过,那时候他在美国。解放后才回来参加祖国建设的”吴姨道。

  几人落座,出去的女人是孙朗的妻子给几个人倒茶坐在一边。孙鸿飞道:“怎么突然过来了?听说你留在察哈尔那边了,调过来了吗?”

  “没有过来,我这次是参加学术学习的,可能要在这边留两三月。既然来一次就想拜访一下老朋友们”

  “哦,那就别住招待所了,住家里,等下让你吴姨给你收拾屋子”孙鸿飞忙道。

  “医院离你们太远了,要是近我是一定要留下的。孙悦也回了来了吗?”

  “没回来,这孩子毕业后就留在美国了,找了当地一位华侨结婚了,现在都是两个孩子妈了”吴锦茹道。

  冰兰心里一沉,真是怕什么有什么。这些足够要了他们的老命!自己要是住在这儿,想干净都办不到。冰兰说了自己情况,儿子闺女都上初中了。

  冰兰看了看时间,晚上九点,“我都忘了,吴姨,我带的包里装着腊肉和一些那边的特产,您帮着先收一下,别被猫咬了”她对吴锦茹说完看孙鸿飞。

  “孙朗,你跟瑞红先去歇着吧,我跟老朋友叙叙旧”夫妻俩起身先离开了,吴锦茹突然感觉屋里的气氛有些沉重压抑,忙出去收拾冰兰带来的东西。她突然有种不好的感觉,胸闷起来。

  孙鸿飞脸色庄重起来:“出了什么事?”

  冰兰道:“孙叔叔,我想说一些事,你不要怀疑,以为是无稽之谈,不要问我为什么这样说。你就当这个世界偶尔会疯狂”

  “好,说吧,我相信你老远跑来不是开玩笑来的!”孙鸿飞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他的直觉告诉他,眼前的人不会害他。

  “我还欠孙老爷子一个承诺,那个承诺我一定会兑现,但是现在不是时候”冰兰主动提起当年孙家的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