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生在五十年代 26
作者:沙柳273      更新:2023-07-29 08:26      字数:4310
  康青辉忍不住刷刷流泪, 想抱却不敢抱女儿,闺女好漂亮!他不安地摆弄手,不知道放哪儿。还是欣然上去给了康青辉一个拥抱。玉兰的前夫就尴尬了,别人还有自己的骨肉, 自己可是跟玉兰啥也没有。

  周继民招呼着都坐下,闲杂人自动退了出去。周继民挨个问了他们现在情况,男人早就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女人也都嫁人有了各自的家。

  “三十多年都过去了, 各种恩怨谁也说不清,你们生活的好就行了。孩子还是你们的孩子,我们之间没了关系,但是孩子终究与你们有着血缘关系。以后想孩子或孩子想你们了就多联系, 我们不干预。”

  周继民说得再清楚不过, 我们家与你们没关系, 有关系的也就是孩子。至于跟孩子能处到什么程度,那是你们的事。

  冰兰叫上欣然和康青辉去了另一个房间, 有些事还是自己处理了, 又唤来黄云杰和自己的两个孩子。欣然把丈夫和儿子闺女也叫来, 欣然的丈夫是医生,为了妻子跟着来深圳就职。康家来了康青辉一家和康青松一家。

  双方相互介绍寒暄后, 雨桐问了康青辉一些家里情况,看康青松:“青松, 除了老了倒是一点没变, 现在干什么呢?”

  “开拖拉机, 运点东西”

  “行啊,你脑子活泛,将来会出息的”

  冰兰打量了康青辉的媳妇和几个孩子,倒是老实本分的农家妇人,两个女孩,一个男孩。冰兰向他们介绍了欣然一家:“欣然现在在深圳工作,有事就跟她多加联系”

  康青辉诺诺道:“别的没啥,村里除了种地没啥事,现在家里都能吃饱。要是能把他们三个带出去找个工作就行”他不想求他们,但是为了孩子又不得不开口。这事他思想斗争了很久,他的脸有些通红。

  “姐,我家还俩小子呢”康青松道。

  冰兰笑道:“这么多年就俩小子?”

  “还有丫头,都嫁人了,小子们在家闲着爱惹事,不如找事拴住他们。早就听人说你们要回来。那几家过来找大哥,大哥开始不愿意来麻烦你们。我觉得早晚都是要见面,还不如就跟他们一起过来。

  听说你们过的都很好,我就厚脸跟来,也是为孩子们某个出路。不然就在村里窝一辈子,没啥出息。”

  欣然道:“去我那边上班倒是可以的,但是没什么前途,都是干些手工活,有手就会干。我们计划在咱们县或乡里投资建厂,到时候你们可以去那里上班。离家近,如果有能力到是可以安排好一点”

  “那就等这边吧,深圳听说远着呢”康青辉道。

  “我也让我们小子等着了”康青松道。

  说话的气愤慢慢融洽起来,冰兰提起当年他们弄来的那堆画:“我们走的时候我带了两张好一些的,其余的弄上水或泥的就没要。我在前几年让人看了一下,虽然不是名家作品。还是能卖一些钱。当时两幅给了我五万多港币。这钱我给你们,怎么分就看你们的”

  康家倒是得了一个意外惊喜,康青松没诚意地客气几句,冰兰笑着让欣然给了他们八万块钱。这些钱在八十年代的国内很值钱了,能干很多事。冰兰给了哥俩两块手表,女人和孩子们准备的是金首饰和衣服。

  康青松大方地问能不能弄到自行车票,冰兰告诉他,等下次给他弄一辆来。康家满意而归,欣然偷着问冰兰是不是故意想给他们点钱?“不是,当时他们的确从地主家弄了很多书画,你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吗?”

  “能干啥?他们应该没那欣赏水平和投资眼光吧?”

  “你那奶奶用画轴做了擀面杖,书画要烧了。我说要替鞋样子才保下来的”

  众人张大嘴巴,他们这里处理完了,玉兰红着眼睛把那男人和他家人骂跑了,“看到不要脸的,还没看到过这么没脸的,居然张嘴管我要钱?我欠他们的吗?”玉兰道。丈夫不住安慰妻子。孩子们在一旁也劝妈咪。

  “你跟他们半毛关系都没有,好了,别生气了,大哥二哥他们那边怎么处理的?”

  几个人过去后,屋里剩下周家人都是沉默。“都走了吗?”冰兰问。

  “走了,那俩女人想跟着儿子过去住几天,见见世面”李氏道。

  “住就住吧,只要别去大哥二哥那边就行了”

  “这是要找儿子了!当初走的那么利索怎么没舍不得孩子?现在都知道有闺女儿子了?”李氏带着怒气道。

  “生了怎么也撇不清的,只要不过分,养就养着”

  “光是那俩女人过去倒是好说,就怕那一大家子都跟着过去,我这不是给孙子孙女找了麻烦”李氏道。

  “奶奶别担心,我知道该怎么做”周正良安慰李氏。

  “我们有义务养娘,没义务养别人”周文英道,

  李氏问康家怎么回事,冰兰说了自己处理的结果,“康家来的这哥俩人性都很好。要是我那婆婆活着,绝不会这么容易处置。”

  “不管谁过去不过是想要点实惠,这个厂子咱们还是要建,规模就别太小了,好能把这些人的工作都解决。别到你们那儿捣乱就行”周继民道,刚来就遇上闹心事。

  周正良叫上小辈去开会了,厂子大了,投资就不是一点两点。各方面因素都要考虑,还要结合当地地理位置和特点。小一辈留了三天纷纷回去,都有自己的事,出来的已经够久了。

  安置好周继民夫妻,兄妹几个商量着怎么留人,“这边还有些事我处理一下,会留两三个月,玉兰,你那边要是没事,过两月就来换我”冰兰道。

  只能这样,周振东夫妻也决定留下来,周继民的住处,村上的厂子都需要弄好。这样,其他人都赶了回去。为了出行方便,冰兰去天津买了一辆汽车回来。

  周家给村里办厂这是善事,乡里当即批下。冰兰联系德国的厂子定制面粉加工机械,孵化设备国内厂家就可以。建厂的事还是让黄云杰设计。

  这边开始筹建养殖场和面粉厂、饲料加工厂,加上周家的住宅。关系到大伙利益,赶上农闲的时候几乎全村出动。第一个盖的就是周继民的两层院子,村上专门找了一块地方给周家。

  乡里和县里拿出几个方案供他们选择。纺织厂、猪鬃厂、服装厂、炼钢厂、水泥厂、陶瓷厂.....列了十几个项目。

  哥俩研究半天,从里面筛选出两个项目,陶瓷和炼钢。陶瓷是这里的特产,工艺已经几百年,可以大力发展一下。他们主要针对出口。钢铁,距离这里不远是港口还有铁矿山。香港就是这里的前车。

  房地产业必将在这块土地上崛起。钢铁将迎来一段时间的辉煌。“既然房地产会走向辉煌,那么我们两者都选。问问小一辈谁有兴趣做?”冰兰道。

  “可是我们哪里有那么多资金?”

  “投资不可能只有我们自己投,当地也会占有一定比例的,也许他们要占那五十一。这几年你们的资产我不知道翻了多少?但是五倍应该有了”

  周振东吃惊,“你做了什么有那么多的回报?”

  “就是在美国最低的时候买了股票。当时咱们买的时候刚多少?七百多点。现在应该一千多了吧。我觉得咱们都能翻几番,现在雨盈管着,但是投资还是不够。”

  这几年黄云杰一直做房地产,他们手里的钱早就上亿美元了。投资一个项目还可以,两个就有些困难。何况她想让小一辈发展。

  资料传到香港和深圳,周振东的小儿子,玉兰家的老小和周振福家的老二还有黄雨轩过来了。黄雨轩受黄云杰影响,学了建筑,一直跟黄云杰做楼盘,这次过来他负责设计规划。云兰家的老小是律师,他负责合同等事宜。

  “你们几个这是要做这边?”

  “哥哥姐姐都在那边忙,我们过来一样,看好了回去跟他们汇报”这里最大的还是正翰(周振东的儿子)。

  小的来了老的就让路,冰兰跟着李氏收拾新院子,村里的人基本上都给收拾干净了。剩下就是做做东西,添置家具。对冰兰来说太简单不过。

  村上的小学,养殖场、面粉产等一个个陆续建成。冰兰给他们弄了养殖书籍和饲料配比。钱冰兰垫着,在周继民不断催促下,玉兰来后,冰兰去美国开始往外撤资金,雨盈舍不得,现在正是高涨的时候。

  “你姥爷的钱要用,你舅舅家、姨家都要用”

  “怎么都要参股?这点钱哪够?”

  “先建一个陶瓷厂,应该可以的,国内与国外不一样,牛肉才两块一斤,鸡蛋一块二,就是茅台才十一,现在咱们那回去的都是美元”冰兰给闺女科普国内物价。

  “哦,咱们家的要抛出去吗? ”

  “从明年开始抛,赶到年底都跑出去。美股的股票不好玩,什么因素都要考虑上”冰兰不住叮嘱闺女,这丫头现在在这里混的风生水起的。不过冰兰始终反对闺女做这一行,金融市场风云变幻,一夜能暴富,一夜也能让你倾家荡产。

  冰兰陆续把各家的投资全部套现出来,她也没想到能有十倍以上的回报。周继民的钱为村里建起了养鸡场,养猪场,面粉厂和饲料加工厂。村里年轻的人都去了厂子上班,周继民和李氏没事就去转悠一下。

  家里的吃喝用都是村里提供,日子过得顺心满意。冰兰修了村里的马路和小学。她第一笔资金也在投入使用中。桥梁和公路一起修建。那两座桥负责此事的人跟冰兰商议后,一座教继民桥,一座叫凤荣桥(李氏名字)分别在桥头立碑。

  公路修通后,周继民夫妻被请去剪彩,周继民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活的值了!

  陶瓷厂是收购了一个老厂的基础上新建起来的。他们主要研发了建筑新型瓷砖和卫生洁具,高档工艺陶瓷。

  产品全部出口,黄云杰的师兄弟很多,到哪儿都有面子,东西好,销路更好。所以八十年代的国内房地产还没兴起的时候,他们的陶瓷在国内根本看不到。

  康家的孩子如愿都进了陶瓷厂,冰兰让侄子都安排了不错的岗位。前任大嫂摆了几次普,周正良干脆凉起她来。自己不是回香港就是去国外,做娘的找不到儿子,别人跟她又没啥关系,最后幸幸回家。

  留在深圳也没人陪她,语言不通,哪儿都找不到,不回来干啥?索性俩孩子在金钱上没亏她。每月都给她一笔生活费。

  老二嫂子比她聪明,也许有人点播了,只提出让自己的孩子侄女侄子有个班上,就再也没说什么。反而两孩子每年都要去看看。就是没时间看,钱物的也不少。那毕竟是他们的亲娘。

  周继民九十岁的时候含笑离开了人世,李氏与他在一个月走的,老人都说周继民把李氏叫了去。总之老两口子算是晚年幸福,寿终正寝。

  九十年代国内房地产开始活跃的时候,周家与当地政府合资建起了一个超规模的钢铁厂,随之黄雨轩等人组建公司投身地产业。小一辈随之崛起。

  父子俩醉心建筑,冰兰只得在家陪媳妇带孩子,偶尔跑出去弄点黄金钻石回来。后来私人作坊多了,她将碎金全部熔成一根根金条。很多年来没有人再提起她的秘密空间,也只有她没事的时候重新把里面布置了一番。

  以后不知道会去哪里,她将空间充满能量,里面布置成一个温馨又物质充实的私密空间。每每进去,她感到自己很幸运,如果可以,那就一直这样吧!

  ※※※※※※※※※※※※※※※※※※※※

  感谢:太阳、从从、幽篁、墨雨、雪花飘飘、狗尾巴草、21235354、闲妻良母、橙橙、君君、瑞泽涵、清风明月、陶陶、微雨潇潇、卡萨布兰卡、疯狂的兔子、悟空蹦蹦对本文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