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茶马人家 26
作者:沙柳273      更新:2023-07-29 08:43      字数:3734
  “你们也在征集范围吗?”

  “算是吧, 在不在范围我想去参加,国将不国,我们怎么能袖手?那么多将士去了前方打敌人,我们只能尽绵力。修路的钱云南和南京各付一半, 民工每天说是补助两角,我怕到时候不一定能拿到。那都是次要的,咱们马队的工钱我想咱们出”

  “没问题,咱们每月按十块给他们发工钱。我想跟你们一起去, 让娘留下给大家按月发钱。别的做不了, 你们的吃喝我是能保证的”

  “也好,听说这次征召的人很多是妇女, 孩子, 老人。强壮年去打仗了,老人孩子都上了咱们也不能差了, 只是要辛苦你了”

  “没什么,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的。”

  徐敬明说有位缅甸华人金先生自己出钱在怒江上建了一座惠通桥, “我们可能没他那么大的能力,但我还是想做点什么”

  “修路最危险的地方就是在陡峭地段削坡劈岩,交给妇女孩子是在是危险, 你跟工程人员问问, 我们承包一段危险的路段。人员我们带一些, 剩下的用他们征集的, 工资和吃用咱们负责。”

  “嗯, 这比修一座桥更实在,马帮也会在征调中”

  意料之中,冰兰临走将钱交给沈秋玉:“娘,家里就交给你了,不管我们什么时候回来,马帮弟兄们您每月按时发放银钱给他们家属。茶园的茶还是照收,作坊只要有人干就做。茶叶先存起来,等我们回来再说”

  沈秋玉想说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她与阮玉香含泪送走亲人。

  冰兰想象到了困难,没想到是那么难!他们分到保山到龙陵段,从怒江东岸的龙洞江边,沿怒江盘旋而上,五十里地,落差一千多米。仿佛就在咫尺,却是无比艰险。

  上面是危悬欲坠的巨石,下面是深邃难测的鸿沟。眼前是男女老少三百人,有的还背着孩子。测量队已经将线路勾画出来了,你只要按着他们设计的做就是。

  “卸东西!建窝棚!搭灶!”冰兰作为队长下了命令。马帮过不来,物资只能卸到半路,剩下的全靠着这些人背过来的。

  冰兰知道云南的女人厉害,能干,这次更是深有体会。瘦小的她们背负着比她们体重还重的物资就那么爬山涉水地过来了。

  政府是要求征调的人自备工具,但是冰兰还是准备了一批工具。简易营地建起来后,徐敬明等人走了,他们负责运输材料,桥梁路段同时施工,需要的物资太多,不能进车,只能靠马匹和人力。

  三百人编成小队,负责开山打眼的,负责埋□□破岩石的,负责砸石搬运的,还有最后平整找齐的。就是这样一群老弱妇孺一点点啃食着坚硬的土地和山石。冰兰尽可能降低着给这些人带来的危险。

  自己带的前锋队将危险降低到最小才会让后面的人上来干活。尽管这样还是有人被上面滚落的石头砸伤,有人被爆炸飞出来的碎石击伤。相对别处伤亡已经降到了最低点。

  工程进步要求快,开始要求质量,后来只要求能走车,原因只有一个,前线吃紧,尽快通车!

  在徐敬明给他们送来一批补给后,特殊工具再次被拿出来,残破一些,却很好用。冰兰选了二十人的突击队,用那批工具破障碍。巨石就如泥土,埋□□更是简单,轰隆声不绝于耳,一片碎石狼藉等着后面的人慢慢收敛着。

  山上的野兽被惊地四处逃窜着,随后变成他们锅里的美食。冰兰不用别的武器,只是用弩,百发百中,所以这群人除了累,吃上绝对管饱。偶尔管好。

  冰兰没想到他们一干就是大半年,应该说是八个多月。山路曲折盘旋而上,营地慢慢向前移动,冰兰看着徐敬明等人一天天黑瘦起来,骡马能过来了,却是一匹匹能看到肋骨。

  徐敬明说损失了十几匹骡马,有的是骨折了,有的是掉进悬崖了。徐敬明说的清淡,冰兰却感到了沉重。

  “伤了人?”

  “没了两个兄弟,回头多给一些抚恤吧!以后每年送一些钱过去”

  冰兰没说话,她知道徐敬明一定很伤心,那些都是与他多年的兄弟,早就有了感情。

  “你也瘦了”徐敬明心疼地抚摸着妻子消瘦的脸。

  “马上就结束了,回家慢慢养”两人心情都很沉重。徐敬明不想说那些倒在这条路上的人,冰兰不想说他们碎山劈石遇到的惊险。两人手握在一起,给彼此一个鼓励。

  1938年9月,滇缅公路正式通车,他创造了世界修路史上的奇迹,他让世界震惊,让日本震惊更震怒,如果这条路畅通,那么外援物资还是会源源不断输送到战场上。他们前进的脚步会越发艰难。

  敌机开始轰炸,上面轰炸后下面继续修补。这条路直到日本攻占缅甸才停止使用。

  这年在美国上学的孩子们突然回来了,正巧冰兰跟马队来大理了,不然几个孩子还要回老家那边。

  一二三四五……怎么多了五个也不对,好像还少了谁!这是多了几个?冰兰一下子搞不明白了。

  “娘,这是我的几个朋友,这次跟我们一起回国的”徐正杨忙道。

  “姥姥好,阿姨好”几个嘴巴倒是很甜,正扬将几人介绍了一遍。

  沈秋玉高兴地合不拢嘴,孩子们终于回来了。

  “初秋,扎西他们呢?”小的可能是还没毕业,但是初秋和扎西应该毕业了。

  “初杰他们几个还在上学,扎西和初秋,大强他们去进行飞行员培训,我们几个不合格,不然也去了”

  一个个情绪高涨,激情滂湃,男的要去参军,女的要去前线。冰兰有苦说不出,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她怎么说?

  “子君,梅朵,宝珍你们应该将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冰兰委婉地劝,“云南有很多大学,他们需要更多人才。就如子君,你可以培训更多的人去做医生护士,梅朵可以教更多的学生。

  道理你们懂,国家不仅需要冲锋陷阵的勇士,更需要人才。听说很多大学工厂和研究部门都来昆明了,你们该去的是那里。臭小子们,你们说对不对?”

  “对,听娘的”正扬知道他娘的意思,他们俩真的不能一起去前线。如果有个万一,娘一定会受不了。

  “我觉得阿姨说的有道理,子君,梅朵,宝珍你们三个发挥特长,多给前线培养更多人才”叫林萧的男孩子道。

  这男男女女的,里面该不会有未来的儿媳妇或姑爷吧!冰兰忍不住想。孩子们可都不小了,这事荣后。

  参军这么大的事冰兰不敢善做主张。没人的时候冰兰拉着儿子道:“正扬,你先别急着决定,你回来是一定要见见你爹。他们这次去中甸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估计着不会很久。”

  “梅朵和格桑要回家看看,宝珍是大理的,林萧,张一正是昆明的,冯然是思茅的。明天他们都会回家,我们会在昆明集合,娘放心,我们陪你几天。”

  不着急走就好,“正扬,你跟子君在美国有没有找朋友?”冰兰还是忍不住问一下。

  “娘,正想告诉你呢,我找的是一个马来华侨,她还在上学,等毕业就回国找我来。你猜子君找的谁?”

  “你们来的人里的?”

  “对”

  “我认识不?”

  “您不都认识了吗?”

  “林萧?”

  “您太伟大了,一猜就中”

  冰兰心里更苦闷,一个个喊着去战场,子弹能长眼吗?“林萧是学什么的?”

  “机械的”

  冰兰一听心放下来一些,估计到了昆明一定送去军工厂或机械厂。现在太需要这种人才了。

  第二天该回家的陆续上路,子君拉着林萧正是向冰兰做了介绍。冰兰这回仔细打量了一下男孩子。她只能说子君的眼光不错,冰兰是没挑出毛病来。作为家长,冰兰将林家做了详细调查。

  林萧额头冒汗:“我家兄弟姐妹四个,我是老二,我家有五十亩地,大哥和我爹开了一家米铺,我弟弟听说参了军,我妹妹应该还在上学”

  “你是想让子君跟你去昆明?你去打仗了子君怎么办?”

  “看子君过去做什么,如果教学,我们就在学校附近租房。”

  “你们家离着昆明多远?”

  “四十里地,在村子里”

  “如果等打完仗我让你跟子君去美国定居,你愿不愿意?”

  林萧没先到冰兰会问这个问题,思考后道:“听子君的吧”

  “一呼一吸,你选择先呼气还是先吸气”

  子君用眼瞪冰兰,她娘想干啥?没事问这么个怪问题。冰兰不搭理闺女,而是看林萧,林萧试着呼气吸气后道:“呼气吧!”

  “好了,你们去转转吧”两人被莫名其妙地赶出来。事后子君问冰兰那是什么问题,冰兰淡淡回答:“呼吸就是比喻取舍,你没听说过先舍才能后得。会给予的人品质都还凑合”

  “这么说娘同意了?”子君高兴道。

  “还有你爹那关呢!”

  “娘同意爹就一定同意!爹什么都听娘的!”子君欢快地跑走,正扬觉得他娘瞒智慧的。笑着问冰兰怎么考未来儿媳妇,冰兰翻翻眼:“媳妇跟你过又不是跟我过,你愿意就行”

  “那子君不是跟林萧过,你怎么要问的那么详细?”

  “你妹妹那是出嫁,到婆家受欺负怎么办?不看看人品我能放心吗?”

  “儿媳妇你就放心了?”

  “不好了我会收拾,姑爷那么远我怎么收拾?”

  “娘是什么逻辑?“徐正杨简直哭笑不得,好在没几天徐敬明回来了,他们在路上遇到了格桑和梅朵。知道儿子闺女回来了急着赶了两天路才到。

  林萧面对徐敬明后他觉得还是未来岳母温柔,他在未来岳父面前汗流得更多。幸亏子君将他挽救出去,徐敬明阴沉的脸看到闺女就换了另一幅模样,那就是眉开眼笑,什么好东西都往闺女怀里塞。

  关于孩子的打算,徐敬明沉默着,很久没说话,他和冰兰只有一儿一女。不知道为什么,冰兰生了这对女儿后就没再生。徐敬明猜是生双胞胎伤了身子,这些年他没少给冰兰弄补身子的补品,但是一直没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