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茶马人家 27
作者:沙柳273      更新:2023-07-29 08:43      字数:3794
  两人都知道对方想什么, 但是谁也不想说。生在战乱,如果自私点想过安稳日子也不是做不到。可是作为国人心里过不去。两人就这样睁眼一宿,徐正杨早上看到带着黑眼圈的父母多少知道为什么。

  让他苟且偷生做不到,他想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他想说好男儿志在四方,那些豪言壮语在父母面前都是苍白的。父母都有一颗爱子女的心,舍不得他理解。

  徐敬明收拾着东西对冰兰道:“一直没带你去过昆明,这次我带你去看看”

  “好啊, 我也想看看昆明的什么样子。咱们搭车?还是赶马?”

  “这次咱们坐车走, 坐运输队的车,他们都很好说话”

  徐正杨知道这是父母去送他们, 也知道可能要去会会亲家, 子君留在昆明工作了回来的机会就会很少。婆家什么情况父母是必须要看看的。所以这次徐敬明和冰兰收拾了很多东西。

  操着不太纯正口音的汽车司机大多数是归国的华侨,公路修通后, 国内外资助捐赠了很多汽车,国内却没那么多司机会开车。最后还是大批华侨过来当了司机,也肩负起这条国际运输任务。

  他们搭乘的是由七辆车组成的一个运输班, 司机都是南洋过来的华人。司机说他的妻子孩子在马来,等打完仗就回去。

  冰兰问宝山与龙陵段好不好走?

  司机说不好走,地势险要, 好在路修的很好, 不然那是一定是事故多发的地方。

  冰兰松口气, 她说那一段是他们负责修的。

  “你们很伟大, 在那样的山上修出一条路, 很多人都说是神话。”

  “你们一样很伟大,离开妻子孩子来到这里做机工(司机)”

  “我阿公说不把日本鬼子打出去就不让我们回去”

  “一定会将他们打出去的”

  路上司机只是肯口干粮,冰兰将食物分给司机们,她觉得自己应该为这些人做点什么了。

  抵达昆明,一家子直接去了书兰家,书兰正为儿子去当什么飞行员哭的两眼红肿。闫宏斌倒是没显出什么,他说国破家亡的时候人人都应奋勇杀敌,前方将士死了多少?哪个不是爹娘生的?

  滇军在外打得英勇,却是伤亡惨重。那一张张牺牲的死亡名单上曾经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再坚毅的人为之动容流泪。一个生命的逝去对整个国家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家就如逝去正风挡雨的天。但是男儿们还是在前仆后继的去前线。

  正扬想去前线他不反对,但是也道:“战场上光有勇气也不行,你们这些留学生当一个士兵去杀敌,那是暴殄天物。

  西南联大已经成立,你们先去看看那里,如果真想投笔从戎,就去讲武堂受训。那里已经出来多位领兵将军。你们学了那么多东西最好学以致用,那才是对国家对民族最好的支持。”

  闫宏斌的话几个孩子算是听进去了,子君和先后过来的梅朵,宝珍都留在不同学校。她们统一地成为这里的教师。林萧被留在军工机械厂研制武器。

  正扬依旧想参军,去了讲武堂,冰兰和徐敬明没反对。孩子大了,他们应该知道怎么选择人生。

  没等冰兰提陈玄瑞,陈玄瑞倒是带着妻子和孩子过来看他们了。陈玄瑞变了很多,从不善言谈的少年变得侃侃而谈起来。与徐敬明和闫宏斌倒是都谈得来。妻子魏娴因受过良好教育,谈吐大方随和。偶尔出口成章。

  能与陈玄瑞一家相处融洽倒是意外收获。两个孩子在这边更需要他们的关照。随后是初晴被书兰派人接回来,没想到事隔几年陈家人在这里做了一个小团聚。

  昆明一待就是三个月,孩子们的工作,子君的婚事。

  林家人夫妻俩算是满意,都是忠厚之人。徐敬明给两人在昆明买了房,安了家。不为别的,冰兰给自己的儿女准备了□□和足够的子弹,□□,药品。她根本不在乎家里那三个惊讶的目光。为了他们的安全值得!

  三个月能利落地结婚,还多亏有书兰,魏娴和初晴帮忙。初晴已经是孩子娘了,冰兰只能说人太快!

  两年后冰兰做了婆婆和外婆,她来往于昆明大理和易武,汽车方便了她的出行。只是事情太多,沈秋玉替她做了她该做的很多事。子君那边有婆婆照顾,儿媳妇的娘家却在马来。沈秋玉正好无事,帮着带带孩子也有了乐趣。

  日军加紧打破中国西南防线,欲与中原日军将中国包围吞没。随着日军占领缅甸,切断了滇缅路线,国际物资不得不另选其他办法向国内运输。没了公路还有马道,徐敬明回去后便投入国际物资大运输中。

  冰兰在家看护着她的亲人,她将大批储藏的粮食都捐赠出去。同兴号送来一封信,是小林来的,邀请她去昆明住一段时间。

  冰兰回复:我哪里也不去,我会坚守着我的家乡,我的茶树。

  她没想到小林亲自来了,还是中国商人打扮.倒是沉稳老练了很多。

  “徐夫人,多年不见”

  “小林先生,好久不见,看您依然神采飞扬,隆行先生可好?”

  “家父已经会老家颐养天年,身体很好,唯独惦记着老茶树的味道”

  两人就坐在陈家老宅天井,“先生喝哪儿的茶?”

  “一杯本地黄片吧,老了喜欢老叶的味道”

  一壶茶,两个喝茶人,小林品完一杯后才道:“今天我上门想跟你们谈生意,徐先生没在家?”

  “他出去,小林先生想谈什么买卖?一般的我都能做主”

  “是,我对你行事早有耳闻。跟你谈我觉得更合适。”

  “先生请说”

  “冒昧问一句,你们现在是不是已经不跑越南线了?”

  “对,日本人占了越南和泰国等地我们就不跑了。有货也运不出去。现在唯一能跑的就是进藏。好在那边需要茶”

  “今年茶叶可是便宜了很多,光进藏能消耗多少?我有路子,能将茶从越南运出去。只是没有人手和马帮。所以我来希望能与你们合作。

  你帮我买茶,然后利用你们的马帮将茶运出国,出海的事还是我来办。利润三七如何?现在的茶叶可是便宜的很,外面却涨了价,里面的利很大。这绝对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小林笃定冰兰不会拒绝,没想到冰兰都没考虑就摇头:“小林先生,我不会跟你做这笔生意。以前我或许可以跟你分享古茶树,但是从今天起我不会了。茶树只能我采,你要了还是花钱买,而且是高价,不然你可以不要!”

  小林不理解了,这是为什么?放着到手的钱不要想要什么?

  “能不能说下为什么吗?”

  “我只能说我们不是一路人,你应该回到你该回的地方。”难道还要我说出你真实身份?当然以前对方会顾及一些,冰兰敢肯定,现在的小林应该不会顾及。

  小林喝完茶走了,他去找别的马帮。他就不信没有人跟他合作?他父亲警告过他不要与冰兰闹僵,世事无常。

  冰兰等徐敬明回来将小林想与马帮合作的事说了,“你想办法通知易武和思茅的马帮,那个小林是日本人,不要答应与他合作。日本人正在侵略我们的国家,马帮是用来做更重要的事的,不是给日本人用来赚钱的”

  “你早就知道?”徐敬明知道这个人,偶尔给冰兰和孩子们带些礼物。他以为是中国人,没想到是日本人。“知道他是日本人你还与他交往那么多年?”

  “咱们中国学生不是还去日本留学吗?以前我是卖茶给他,以后不卖了,即使卖也讹他一笔”

  “现在茶叶不好卖了,你还想讹人?”

  “现在不讹将来也要讹”冰兰笑,想着以后隆行小林没办法过来,中国对外封锁,估计得几十年让他喝不到那棵老茶树的茶。这人就怕上瘾,惦记。习惯了,突然没了会很难受。

  想想藤井现在都七十多了吧,还能活到那时候吗?会不会死不瞑目?冰兰在心里歪歪了好阵子。

  小林的确没找到合作的马帮,开始大家收到消息不想与他合作,后来是不能。日本的飞机在云南上空盘旋,投掷下炸弹。随后占领滇西,通往外面的各个通道几乎全部封死了。马帮被政府征用去运输战略物资。

  茶叶越积越多,价格一降再降,别说小茶园,就是大茶园也吃不消。人们不知道仗打到什么时候,听到的消息就是大部分国土被占领,瑞丽,腾冲也被占领,那么下一个是不是该到他们这里了?

  冰兰没再看到藤井,他现在就是拥有一大批茶都没办法运出去。没有马帮帮他运到能通车的地方,除非靠人力。冰兰时刻注意着,只要他用脚夫背,她就想办法收了他的茶。

  中断了马帮的生意,各家的粮食物品消耗殆尽,幸亏有无尽深山老林支撑着他们的生活。

  冰兰的作坊一直开着,孙家寨和自己的茶山,沈家的都收着,做着。门口已经堆了很多人,“老板娘,今年的茶你们还要吗?都是上好的早春茶,我们一根根挑选的,不信您看看”

  “老板娘,我们是从冰岛过来的,一毛一斤,您要不?”

  “我们是从布朗山过来的”

  ……茶农不卖茶靠什么生活?茶号有的在收,有的减少量,有的已经无处可放,只能不收。听说冰兰这边还收茶,很多茶农背着茶送过来,他们要求很简单,卖点钱,买盐巴,买米粮。

  冰兰挨个看完茶后道:“我也收不了太多,这样,一是没地方放,再有就是没那么多钱给大家。这样吧,我还存了一些盐,就用一斤盐换你们十斤茶如何?愿意换的排队”

  “十斤茶能换一斤盐?”没人敢相信,现在盐巴也很短缺,他们用十五斤茶换不来一斤盐。所以他们不相信。

  “我只有两百斤盐,还是以前存下来的,国难当头,大话不说,我只能为大家做这么多”

  “谢谢,菩萨啊!”一老人感动地热泪直流。

  “大舅,二舅,你们帮着收一下,我来称盐。每人限十斤盐,来的尽量都有份”

  沈世平点点头,朝着外面喊着:“每人十斤,来者有份,大家都体谅。多余的茶我们只能按市价买,不然别的茶号会找我们,大家能理解吗?”

  “这样最好,我还真怕到我这儿没盐了”后面的人喊道。

  “那就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