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茶马人家 28
作者:沙柳273      更新:2023-07-29 08:43      字数:3522
  一百斤毛茶一大坨。换到十斤盐只有不大的一包。但是盐巴对他们太重要, 所有换到盐的都宝贝地抱着。带来茶多的变成钱,所有人都是开心的。

  后来的只能换成钱,一季多了不收,只收一万斤。今年是盐巴, 明年可能的粮食,下次就是火柴或肥皂。冰兰用大家需要的物资慢慢换着茶,茶做成茶饼便被她带到大理或存在宅子里。

  沈家和茶园以前存的粮食盐巴慢慢换成村民的茶,大家都墨守着, 谁也不会说出去, 东西有限。

  易武的街道出奇的安静,昨日的繁华已经成为过去。日军占领腾冲, 马上要到保山。过了保山离着大理可就不远了。另一条中印公路开始修建着, 中印公路也就是被称为史迪威公路的那条战争公路。

  在这条公路建成前,运输还是在靠飞机和马帮。一年多没有徐敬明的消息了, 冰兰将家交给舅舅。她独自来到大理,遥望马路,希望从过往的人里看到那群马帮兄弟。

  她不知道他们走的哪条线路, 她不敢去找,就怕错过了。飞机任性地丢着一颗颗炸弹,百姓躲进深山老林, 有钱的人跑进城里。也有站起来做着英勇无畏的反抗,

  儿子上前线了, 老子跑马帮, 闺女、儿媳妇培训着一批批医者, 女婿在研究模仿着最新式的武器。她也应该做点什么了,等不到徐敬明,冰兰在宅子里留了一封信,她去了保山,腾冲。用她自己的方式将日本人修建的坚固防御堡垒炸飞。

  将日军的弹药库搬空,即使搬不空也要爆了。日本人仿佛被幽灵缠上,据点不定时被偷袭,物资凭空就消失。他们派出大批人去调查,去追踪,但是人跟进大山密林后就全部消失。

  冰兰回到大理时已经过了半年多,宅子里依旧空落,那里有徐敬明给她留的一封信。信的内容很沉重,里面有一个名单,那是在一次遇到敌机轰炸时牺牲的人员名单和马帮陆续牺牲的弟兄。有他们马队的,也有其他家的。

  但都是易武出来的,“看到信请务必代我去死难者家送去一笔钱,这钱咱们家出,如果家里没钱了就把作坊卖了,你的首饰卖了,以后我加倍补给你”

  这些不是重点,她将目光落到最后面,眼泪扑簌簌落下,扎西和初秋已经遇难,大强下落不明,正在寻找。这三个都是正扬他们的伙伴,自己的亲人。她不知道该回去该怎么跟舅舅说,怎么向表嫂交代。

  大强是二舅家的孩子,只比正扬大一岁,下落不明或许还有生还希望。她向上苍祈祷,垂怜一下他可怜的人民吧!初秋是书兰的长子,那该是怎么样的痛!

  冰兰带了五千块钱回去的,还有盐。山区里的人离不开盐就像藏民离不开茶一样。她挨家挨户给死难者家属送信,送钱,送盐。

  她只能说一声节哀就走,她受不了那撕心裂肺的哭声,受不了她们绝望的样子。“放心,只要我还在就让你们活下去!”冰兰只能暗暗告诫自己。

  最后一家是沈家,两个舅舅已经老了,家里剩下几个女人。两个表哥一直跟着马帮,表弟被征兵征走。沈家拥有那么多的粮食和食盐,生活都是过得去。村里用茶与他们换盐,换粮食布匹也算过得安稳。

  村里剩下的最多的是老人女人和孩子,男人去打仗了,家里只能留下老弱妇孺。冰兰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最后看了看什么也没说。没得到准确消息还是不要说了,免得家里人惦记。

  冰兰承担了马帮死难者家属的抚恤金,活着的每月工钱,死了的年节的礼钱。加上一年两季的定量收茶。手里的钱早就被她花干了,这些帐她全部记在日本人身上。

  大强终于有了消息,他跳伞受伤被山林的村民救了。伤好了才回来,回来却不能再上飞机。沈家摆了流水席庆祝孙子的平安归来。人活着就好,在家待了两月便去昆明找徐正杨等人。

  中印公路通车了,冰兰见到了已经脱了形的徐敬明。一群犹如难民的马帮终于回到家,“回来了,终于回来了!”冰兰忍不住喜极而泣。

  冰兰一个个辨认着那些熟悉的面孔,“你们都去河里洗洗,回来我们给你们接风”冰兰找出一堆衣服,一堆胶鞋,大的小的先穿着,“身上的就别拿回来了”

  回来的汉子们轻松了,开心了。那晚一个个吃撑了,喝醉了。

  休息了三天,众人才有精力看看自己,看看骡马,检查需要更换的用具物品。

  “家里还有什么可以给他们拿的吗?”徐敬明问冰兰。

  “茶叶,要不要”冰兰笑,“每月不是我,就是舅舅他们都会给各家送去银钱,偶尔还有盐巴和粮食。年结还有肉。家里真的干了,再给我只能给茶叶”

  “呵呵,辛苦你了,我这就让他们各自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再说”

  冰兰还是给每人准备了一斤盐,一斤糖.骡马只剩下一百多匹,冰兰让人精心喂养着。

  不久滇西抗战爆发,滇西抗战几乎就是全民抗战,再不打就要亡国!所以人人都打,徐敬明说要组织一支由马帮兄弟组成的游击队,他们去跟着打鬼子。冰兰便跟着,孩子们都敢上战场打鬼子,她一个女人为什么不可以。

  徐敬明的队伍由五十人,扩大到一百余人。修养后的骡马再次被用上,大理是他们的驻地,腾冲,宝山是他们的战场。

  开始自己打,后来跟着远征军打。他们做游记,也做民工帮着运输补给。让冰兰哭笑不得的是在这场滇西反攻战中她遇到了儿子正扬,女儿子君,儿媳苏萧晨,同父异母的弟弟陈玄瑞,陈炫均。不同的阵营,不同的选择。

  陈炫均跟着远征军参谋部过来的,正扬跟着一支滇军过来的,子君作为后方救助医疗站的一名医生过来的。陈玄瑞冰兰搞不懂,他跟着一支拼凑队伍来的,好像是自发组织的那种。

  冰兰没有去见陈炫均,却见了陈玄瑞。陈玄瑞说他们是游击队,全部的百姓自组的,缺粮少弹药的。看到徐敬明这边什么都有,还不客气地问能不能给他们解决点。

  冰兰将收缴来的日本枪支弹药给了他们不少,她隐隐感觉,陈玄瑞应该属于共方人员。就是游击队,也是有组织的游击队。

  好人做到底,冰兰将一批伤药和粮食也给了他们。可能送东西送到点子上了,陈玄瑞带着一个叫方孝恒的人特意来感谢了一番。

  徐敬明将骡马分给他们二十匹,战争结束前这些牲畜他都不知道能不能保住。陈玄瑞可谓是满载而归。

  冰兰重点去了看了看子君他们的战地医院。设备简陋点是其次,安全性有待改善。就是前面消灭了日军,保不准有遗漏的。可是前方打仗,医院只能这样。

  徐敬明见过儿子后便让冰兰与闺女、儿媳一起留在医院。留吧,不然她更不放心。

  她将自己的家底几乎掏干净养着徐敬明的一百多人。好在还有日本人的东西作补充。骡马再次被征用,帮着运输物资。徐敬明这次直接给了百姓驱使,他更愿意带着人去杀鬼子。

  战争残酷,从下来的一批批伤员就知道前方是惨烈。“怎么伤亡那么严重?”

  “小鬼子在险要的地方都修了很多暗堡,我们实在是攻不上去。”伤员道,“为了炸掉一个暗堡我们可能要牺牲一两个班,甚至更多”

  冰兰收拾过那些暗堡,还真是不好弄。帮一把吧!她借口去弄粮食,一去就是十几天。鬼子的暗堡被一个个拔掉,直到战争结束很多人都纳闷鬼子的暗堡怎么被爆炸的?总之远征军跨过怒江,打进缅甸了。

  残余的鬼子被一个个自发的群众团体消灭着,“跟鬼子没什么仁义可讲,见一个杀一个”这是冰兰常说的话。

  滇西成为全国第一个将日本人驱除出境的省份。随后战事一边倒,远征军与缅甸军队,印度军队,联合英美将缅甸解放。

  徐敬明没有跟着远征军进入缅甸,一直留在境内帮着肃清残余。主要是医院留在国内,他要守护着他的家人。滇缅公路通了,他的马帮却没了骡马。百姓还在帮着运输物资,他根本找不到自己的骡马在哪里。冰兰说算了,大不了从新再来。

  “以后都通公路了,还要马帮干啥?”

  “通路的地方有限,你知道还有多少人生活在没通路的地方,他们一样需要茶,需要盐巴”

  “我们连买马的钱都没了”

  “我知道,慢慢来,不打仗了,什么都会有”徐敬明道。

  缅甸全线收复后,冰兰跟着徐敬明等人回到大理。冰兰不愿意丈夫陷入即将开始的内战。她左右不了儿女,但是丈夫一定要回来。

  他们回来的正是时候,一批藏民赶着他们的牛马沿着茶马道就来了。抗战的几年中进藏的茶越来越少,他们需要茶,没了茶他们难以消耗摄入的高脂肪奶类和肉类,他们会生病。

  “我们带了最好的药材和皮革,还有藏银,牛马,我们只要茶”藏民的马帮操着生硬的汉语说着他们的需要。

  可是连年的战乱铺子开的都没几家,有的铺子在战火中已经没了。

  街上的茶叶几乎被藏民们买去,但是这些远远不够。

  “我知道谁家还有茶,我带你们去”

  有人将他们带到徐家,都是买茶的?一个个是那么迫切。将自己带来的东西展示给徐敬明。徐敬明问冰兰家里还有多少茶?

  “几万斤吧!“冰兰低声道。她还是少说了,徐敬明装作镇定,“茶在易武老家,大约两万斤”

  “好!我们都要了”这些人都不问价,跟着徐敬明等人赶去易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