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科举(三)
作者:喏言      更新:2023-07-29 20:09      字数:2192
  琼林宴是为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起于宋代。“琼林”原为宋代名苑, 在汴京(今开封)城西, 宋徽宗政和二年以前,在琼林苑宴新及第的进士都会在此宴会中参加宴会, 因此相沿统称“琼林宴”,后一度改为闻喜宴, 元、明、清称恩荣宴, 在故宫三大殿中的保和殿开饭。

  就规制来说, 保和殿乃是大清三大殿之一, 远胜古代的“琼林”院,又因皇帝可能会亲临所以更显得天子门生的不凡。自然,恩荣宴因为其越发重要的政治属性,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已经失去了宴会娱乐的功能,更多的是政治表演。各种进士在游街之后,皆要身着礼服步行至宫中,先在乾清宫中对帝王龙椅叩头, 后至保和殿里对座师谢恩,谢完坐师,其余考官以及参与考试开展并能参加宴饮的官员,他们都要一一谢过,如此种种, 一一谢来便要一个多时辰,说起来也是件颇为劳累的事情。

  本次的状元张之洞与探花赵烈文皆年轻的很,如此较已年近四十的榜样更加出彩。众位官员在被进士们一一道谢的时候, 都会暗自考察这些进士们的言行,以考察他们的政治倾向和人品素质,然后决定是否要进行拉拢或者打压。

  “学生谢过老师。”张之洞在一一给众位官员敬过酒后,复又向焦佑瀛再次敬酒。焦佑瀛见此微微一笑,举杯示意,轻轻抿了一口,张之洞则一口喝尽。榜眼与赵烈文见此,亦是起身,复行礼敬酒,焦佑瀛点头,复又抿酒微饮。

  便在这时,李莲英走了进来,他环视了一下四周,然后自有专门的弟子高声叫道:“皇上驾到。”

  众人闻言,皆起身跪迎。载淳身着缂丝绣龙蓝色吉服,从保和殿正门走入,走到了正殿龙椅之上。

  “平身。”载淳看了一眼在座众人,说道。

  载淳如今年纪不过十岁,声音颇为稚嫩,清脆的落在众人耳边,众多年纪甚至能做载淳爷爷的进士心里也不知是何等滋味,不过面上皆严肃的说道:“谢主隆恩。”

  众人起身,这才敢微微的用眼睛的余光瞧了龙椅上方,随那日殿试的时候,众人都与载淳碰过面了,但有胆量直面圣颜的却没几个,如今到也算有机会见一见这位日后要效力一辈子的大清主人。

  “皇上当真是年幼,不过却已握有实权,当真有些门道。”很多家里消息灵通些的,是知道如今才十岁的载淳,虽未正式亲政,但在很多朝务上皆有了极重的话语权,当下皆是有些好奇这位小皇帝到底是何等的天赋秉异。

  载淳不知众人所想,抬手对李莲英挥了挥手。李莲英会意,手捧着一卷圣旨就高声朗读起来:“众进士接旨。”众人闻言,复又下跪。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钦点进士,皆赐天子门生。一甲状元张之洞赐翰林院修撰兼上书房侍读,榜眼钱英赐翰林院编修兼司经局洗马,探花赵烈文赐翰林院编修兼总理事务衙门行走。其余进士,入翰林院学习。”

  入翰林学习即庶吉士制度。所谓庶吉士,就是在新科进士中再行选拔,在院学习三年后再试,合格者留院,称留馆,余者外委为他官。但因曾就学于翰林院,世人对不能留馆之庶吉士也以翰林视之。自此,“非进士不入翰林”。而自明□□废丞相之后,成祖设内阁,置大学士,与丞相相类。大学士均出自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翰林院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

  但清朝与明朝又有些不同,清朝的内阁其实是军机处,一般能当的一句入阁为老的,需要两个条件,第一,身兼军机大臣(从二品),第二还要是殿阁大学士(太师,太傅,太保,三殿三阁,正一品),如此才可以名副其实的被称为入阁拜相。如今的大清,虽然军机大臣有,但其实并无真正意义上的阁老,只因这些军机大臣虽手握军机大权,但都没有殿阁大学士头衔,在很多方面,对于六部这些实际执行机构的权利并不能完全掌握。

  李莲英宣布完了圣旨,众人连忙接旨。载淳复又寒暄的说了几句“忠君爱国”等勉励的话,略坐坐就走了。

  众进士至此,心下皆是各种思量。如今大清的正一品官员只有一个,那便是太傅焦佑瀛,如此便也可见皇帝对这次科举的重视。尤其是对于一甲的格外授管,更可见其心意。

  上书房侍读乃是从五品,又是与皇帝行走的极近的一个官职,如此可见皇帝载淳对于张之洞这位状元的看中;而焦佑瀛又是帝师兼本次科举的座师,上书房可谓是焦佑瀛的主要势力范围,如此,张之洞与焦佑瀛的关系便牢牢的绑定在了一起,而绑上了焦佑瀛,便相当于绑上了载淳,可见,张之洞如果不走茬路的话,几十年后说不定就能入阁拜相了。

  而榜眼的司经局洗马乃是六品官,虽说也不低,但知道大清官员体系的都知道这是一个极其难熬出头的官职。司经局这机构为掌经籍、典制、图书、公文的印刷与收藏,类似于现代的国家图书馆,一般是给那些上了年纪的官员荣养的;由此可见,载淳对于这位四十多岁的榜样,并不怎么上心。

  当然,最值得推敲的便是探花赵烈文的总理事务衙门行走。总理事务衙门行走并不是一个官职,“行走,行走”类似我们现在所说的“学习”。大体意思便是叫赵烈文去总理事务衙门学习学习,打打杂。要说不得皇上重视?这总理事务衙门乃是如今恭亲王手底下颇得风光的部门,前途自是有的;要说得皇上重视?且又有点难说,谁不知道总理事务衙门里面多的是满清八旗里的贵戚,这些贵戚大多眼高于顶,脾气冲的很,又因为出身原因,季度排挤外人。这赵烈文一个汉人去了,少不得要多受打压,以后的日子肯定是难过的很。

  赵烈文也同样想到了这点,当下面色微变,看向座师焦佑瀛,焦佑瀛见此,微微一笑,神色高深,也无人能猜得这位大清的帝师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