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徐州饥荒
作者:断袖      更新:2023-07-30 02:31      字数:2519
  飘香茶馆一如往常热闹,这里的信息每天都在更新。前些天的热点还是采花贼被捕后的消息,昨天就是被救回来的礼部尚书的孙女自尽的消息,今天则是徐州的饥荒。

  徐州自从年后就开始闹饥荒,州府一直瞒着。现在饥民已经开始闹事,并往别的州府迁徙,沿途刚出芽的春苗都被他们挖出来吃了。梁州、荆州和沧州的太守分别上了急奏,京都这才知道这件事。

  “哎,你听说了吗?徐州太守是福王的人,以前一直帮着福王与荆州的禄王别苗头,深得福王信任。现在连福王都不敢保他了。”李小四端起茶杯,抿了口茶,说着最近的消息。

  “你这都是老消息了。我可听说,徐州太守参奏从荆州粮仓调的粮食都是发霉的,有些饥民忍不住抢着吃了,死了几个人,这才闹的事。现在福王一派的人正在咬荆州禄王一派的人。”说完,王二斗很有成就感地端起茶盏。本来嘛,八卦就是讲究个新鲜,自己这个可是刚得来的消息。

  赵三从楼下急急走上来,还没来得及喝口茶,就忙着说最新消息:“我从刚下朝的我的表哥口里套的消息,皇上已经派户部去调沧州和梁州的粮仓,保证饥民不饿死。又派了工部的官员带着粮种去这几个州,教人补种被毁的春苗。”

  “那荆州粮仓的问题呢?”王二斗问。

  “别急,听我说完。”赵三从怀里拿出常用的茶杯,倒了一杯茶,咂口茶,“去年曹家米铺不是毒死人了吗,当初说这米也是从荆州来的,福王的人和禄王的人为此还争辩许久。现在皇上责成刑部和大理寺联合重新调查此案和荆州粮仓的问题。”

  “看来荆州的米确实有问题。”王二斗分析。

  “也不一定,说荆州米有问题的都是福王的人。”李小四反驳。

  这荆州的米到底有没有问题,茶馆里的人分析了一下午也没个结论,总之有个谈资就好。

  1号院里,萧奎正在收拾行礼,小左一会儿来问这本书要带吗,一会儿来问这件衣服要不要带。

  颜伯站在一旁揪着胡须纠结,他到底要不要跟着呢?

  这次萧奎要去查荆州的粮仓,桑源、罗修远和小左跟着。颜伯没了三个任劳任怨的帮手,觉得留在1号院没意思。

  寻古觉得很受伤,他跟颜伯说:“那边正乱着,您跟去了岂不给人添麻烦。小左他们走了,我来帮你,童晗月也在。”

  “就你那笨手,还不够我在后面收拾的。”颜伯不满的说。

  “玄六伤没好,不能跟去,你好歹留这儿给他做个饭吧。”寻古搬出颜伯的救命恩人来。

  “是这个理。那行,我留下。”颜伯终于决定留下。众人大松一口气,否则真担心颜伯的胡须被他自己揪没了。

  晚上,桑源躺在床上问萧奎:“伯母就在徐州,她还安好?”

  萧奎微微蹙眉:“不知道。二月时家里来信,说一切安好。现在就不知道怎么样了。”

  桑源安慰萧奎:“凭伯母的机智,应该没问题。”现在1号院的众人对萧母是相当的崇拜,似乎她是无所不能的。

  “但愿吧。”萧奎对母亲的机敏也是信心满满,但一想到那些流浪的饥民,他还是有些担心母亲那边的武力值跟不上。

  “到了荆州,你去查案,我去徐州看伯母。没了黑二,以玄一的武功就能对付雄霸的人。”

  “好,拜托了。你也要小心。”萧奎拍了怕桑源的肩膀,两人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刑部的几辆马车与大理寺的几辆马车在南城门口汇合,一行开道去往徐州。

  马车上,丁文跟大理寺卿吉符嘀咕:“去查一个粮仓用得着把大理寺和刑部的高手都派去嘛。”

  吉符看他一眼:“你是高手?”

  “我不是,但后面那几辆车上全是。”丁文指了指萧奎坐的那辆马车。

  “算你有自知之明。这次荆州粮仓涉及到禄王,皇上派我们两家去是为了显示公允,就派一家去调查,众臣可能不服。”

  “给灾民吃发霉的米,这些人的良心坏透了!”丁文愤愤地说。

  “皇上也很生气,具体情况还要调查,你先不要乱说话。”吉大人叮嘱。

  “我就跟您说说。我去那边找桑源讨教下武艺,他居然打败了黑二!”丁文至今仍有些不可置信。

  “好,我也去。我跟萧奎讨论下案情。”吉大人起身,现在他对萧奎越来越欣赏。

  由于合作过两次,双方的人已经很熟。吉大人一进萧奎的马车,萧奎就递给吉大人一罐颜伯腌制的萝卜条,“来,尝尝颜伯亲手腌制的萝卜条。”

  吉大人嚼了几口腌萝卜,不住的夸赞,“好吃,不愧是颜伯亲手腌制的。”

  萧奎嚼着腌萝卜条笑着说:“我那还有几罐,待会儿吉大人回去时,带一罐。”

  “那我就不客气了。”这腌萝卜条实在太好吃,吉大人实在不忍拒绝。

  吃了一会儿腌萝卜条,吉大人喝了口茶,说起正事:“萧大人认为此次我们先去哪儿调查?”

  萧奎想了想说:“我觉得我们要先去荆州的几个粮仓看看存粮。吉大人以为如何?”

  “我也有此意。”

  两人边吃萝卜条,边讨论这次的行动方案。

  车队驶入沧州的冒县,遇到了传说中的像蝗虫一样的饥饿的流民。

  衣衫褴褛的人群,扶老携幼,个个骨瘦如柴。见到能吃的东西,就一哄而上,没一会儿,什么都光光的,包括树皮和草皮。

  当这群人在官道上遇到车队后,他们立刻围上来。打头的几个还有些力气的壮汉冲上来,拿着砍刀准备将拉车的缰绳砍断,将马截下来吃掉。

  还有些孩子趁乱爬上车,准备钻进去,找吃的。

  面对流民,跟车的差役们纷纷拿着腰刀,横着推开,萧奎将爬进车的两个瘦小的男孩轻轻地拎出车外,放到地上。

  “让开,我们是皇上派来的!”差役们大喊。

  “大人,救救我们,我们饿啊!!!”那些流民停止了攻击,开始喊饿。

  看着这些流民,众人心情沉重。这些人原来都是些良民,就是因为饥荒,现在变得越来越暴躁,就是这样,他们也没想着伤人,只是想抢了马吃。

  萧奎对罗修远说:“修远,把车上的熟食都发给他们!”

  罗修远吃过苦,挨过饿,自然很能体会这些流民的状况。他从车里拿出现成的干馒头,准备发给这些流民吃。哪儿想,这些流民一见满盘的馒头,立刻忘了这是官员的车,纷纷涌上前来,一个小孩被挤得哇哇直哭。

  眼看局势要失控,罗修远急忙将这些馒头扔远,一些流民转头去抢这些馒头,还有一些流民眼巴巴的看着罗修远。

  其他马车上的情况也都一样。

  “把能吃的,都发了!”萧奎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