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因果
作者:长恨歌行      更新:2023-07-30 15:44      字数:3416
  不想让姬宜臼遗臭万年, 根本就不是因为姬伯服还想要再拯救一下他们的兄弟之情,而是因为, 没有姬宜臼,在他爹只有俩儿子的现在,他该怎么找人去背锅啊!

  要是等到姬伯服自己当周王,再分封儿子,只怕宗周能封的好地方都已经被分光了,剩下的都是分分钟在春秋战国时代要被灭的倒霉地儿。

  而且如果是他自己做周王的话,不一定会像自家老爹一样偏心某个儿子——姬伯服自认如果他当爹了,会是一个合格的好老爹。

  如果姬伯服成为周王, 他分给一个儿子过多的封地, 就是在消耗宗周的实力,对继任周王的儿子就不太公平了。

  为此,黑心的白莲花姬伯服表示, 他不入地狱, 谁入地狱,这周王的位置就给他哥好了, 他就牺牲一下,去当诸侯吧。

  想也知道,按照姬宫湦的偏心程度,一定会给姬伯服选一个好地方当封地, 面积一定是有多大就给多大。

  如意算盘打得响的姬伯服当然不能让自己选定的背锅对象、便宜哥姬宜臼就这么容易地扑街,但是就这么放任不管,他还不想在即将打败便宜哥的前夕功败垂成, 最后还要跟着蠢爹遗臭万年。

  先下手为强,把申国勾结的对象犬戎先打服了才是正道。

  至于为什么南申会选择犬戎,其实是有历史原因的。

  申国,是一个致力于和大周王室联姻的国家。

  因为周武王的王后是齐国人称太公望的始祖吕尚、也就是姜子牙的女儿,邑姜,所以此后数任周王的王后多是以姜姓的女子为首选的。

  而且大周分封了这么多的诸侯国,除了姬姓国之外,就属姜姓国数量最多,根据同姓不婚的原则,本来就是姜姓国出王后的几率最高。

  除了齐国之外,最常与王室联姻的就是申国。

  数数最近的几任周王,厉王的王后是申姜,宣王的王后是齐姜,姬宫湦自己的废后又是一个申姜,出身申国的姜女,还真是历代王后皆姜姓呢!

  除此之外,申国还与犬戎、缯国通婚频繁。

  姜,又通“羌”,华夏族的姜姓,本身就是一部分羌族内化而来,因此与戎族的交往还算频繁,犬戎作为大周诸侯国外围较近的一个戎族,比其他的戎族更通礼仪,是少部分靠近边陲的诸侯国比较能够接受的联姻对象。

  然而并不是说申国就只有姻亲没有敌人了,起码姬伯服只凭脑子里的印象就能分分钟找出一个来。

  大概在西申和南申还没有分成两个的时候,那一任的申侯就插手了外孙继位的事宜,令人不禁感慨果然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姜姓申氏的外公,护短怼人简直就是一脉相承。

  当然啦,重点不是这个,那位申侯成功巩固了外孙的继承人之位,但是他却得罪了另一边的人。

  而现在,申侯不成器的外孙仅仅几十年内就被外敌打得“樯橹灰飞烟灭”,没有继承权的另一位,他的后代却在慢慢崛起。

  那个人姓嬴,嬴姓赵氏,他建立的那个如今还没有升级成诸侯国级别的封邑,名为秦。

  想完这个故事,姬伯服真心表示,申国的仇恨拉得这么稳,日后被灭掉真的不奇怪——虽然灭掉申国的不是秦国。

  秦的始祖秦非子是给周孝王养马起的家,孝王这个人的王位来得有些一言难尽,是抢了侄子的王位死后又被侄子抢回去的,所以他册封的秦非子,在周王室这里当然得不到什么好待遇。

  但是当初的周孝王对非子算是很不错的了,大概是因为申侯在周孝王火烧眉毛的时候趁火打劫,让周孝王不能给予非子支持,让非子以长子的身份抢夺他外孙的继承权,所以周孝王给非子的封地虽然小,但是位置很不错。

  虽然临近戎族,让秦人承担了风险,但是仔细论起来,那块地还能算是大周兴盛的故地之一,土地肥沃。

  秦人以养马起家,又临近戎族,抗争的时候颇有以战养战的味道,几代人下来,血性正足。

  而且,作为正统的周王室,而不是姬宜臼和申伯那边几乎已经被诸侯公认的叛逆,姬宫湦作为周王能够正式将秦封为诸侯国的权力,是能够正常行使被受到诸侯们的承认的。

  不同的周王,他们的册封其实是不同的。

  秦正式列名诸侯国其实是在东周时期,之前顶多算是“大夫家”这样的级别,大周在公侯伯子男五爵之下,还有其他的等级,就是不够高,春秋战国时期那些受本国的诸侯分封出来的士、大夫的封邑就是这么个级别,因此诸侯受封则称“郭”,卿士大夫等受封则称“家”。

  虽然提升爵位也就是周王一句话的事儿,但是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谁会理你?

  以韩赵魏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战国这两个时期的分界线的事件,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晋王室已经被这三家臣子给玩残了吗?所以当时的周王同意这三家以臣子晋诸侯,不过是顺势而为。

  放到其他的诸侯国,周王敢开口升哪国的士大夫为诸侯,就等着什么时候被人“问鼎”吧!

  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状况,作为西周过渡到东周的直接责任人,周平王姬宜臼的册封也没啥用处,顶多就是名头好听而已。

  当时因为他引狼入室,宗周故地全部沦陷在犬戎的骑兵脚下,就算姬宜臼愿意继续窝在被犬戎劫掠一空、破败不堪的镐京王宫之中,还要担心什么时候犬戎想起这个尝过的甜头,再来宗周王畿逞凶一番。

  最后的平王东迁,几分是处于晋侯的胁迫,也有几分是出于对自身安全的担忧。

  就连宗周的故地都被周平王姬宜臼毫不犹豫地丢弃,他自然也称不上还有多少廉耻心了。

  或许这就是姬宜臼居然当了五十年周王,在相当长寿的年纪死去的原因。

  姬伯服还记得,后世在继清宫戏之后,终于开始流行起了其他朝代的历史剧,大秦从一个羸弱的诸侯国改革成为强国,最后定鼎天下的过程也被拍摄了出来,许多历史纪律片层出不穷。

  他曾经看过一个资料,诉说秦国开创之初有多么艰难,周平王姬宜臼虽然给了秦君诸侯国的名义,还分封了其他的“封地”,但是秦国除了好听一点的名义以外,一点儿好处都没得到。

  被姬宜臼亲口许诺给秦国的宗周故地,早已成为戎族的纵马之所,姬宜臼只是名义上还是那片地方的主人罢了。

  总而言之,就是历史上的周平王把不属于自己的肥肉许诺给了秦人,让他们和戎族打生打死狗咬狗去了。

  而现在,姬宫湦还在位,姬伯服相信,如果日后继位的周王不是他而是他想推上去的姬宜臼,自家的蠢爹真的是宁愿把土地分封给秦人,都不愿意让姬宜臼占到什么便宜的。

  坑哥少年姬伯服,想象到这个画面以后,露出了和善的微笑。

  几日之后,秦君就收到了从宗周王都镐京发来的消息。

  文辞繁缛,简单地翻译一下,就是周王姬宫湦和善地表示,小赵,本天子现在需要你们老秦家的帮助了,有没有兴趣一起共建和谐社会,抗击以犬戎为代表的邪恶戎族势力啊?

  和戎族有血海深仇,对周王还抱有应有的崇敬之心的秦君很快就点齐人马上路了。

  需要说明的是,自从经过姬宫湦他爹宣王晚年的倒行逆施以后,周王在诸侯里的名声又坏了,“宣王中兴”昙花一现,所以除非是周王的铁杆儿、心腹,鲜少有诸侯会像嬴秦这么干脆利落,让他们上镐京他们就来了。

  姬宫湦内心的成就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而且秦的先祖是以养马出名的,他们国中也有精于养马的人才,马是这个时代重要的军事战略物资,所以能养好马的人才是很吃香的。

  至于怎么样让姬宫湦同意在他们和申伯那边还在相争的时候出兵攻打犬戎,姬伯服表示,这是最没有难度的事情了。

  他是姬宫湦的爱子,只要他持之以恒地磨,姬宫湦总会坚持不住,最后答应的。

  但是考虑到这个计划成功的时间不定,所以姬伯服选择了另一个方式,就是从美人娘褒姒那边入手,让褒姒给姬宫湦吹枕头风。

  不是姬伯服自夸,他娘说什么,蠢爹都一定会说好好好,行行行的,为什么“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在后世流传甚广,还没有人怀疑呢?

  谁让他爹废了发妻长子利索得和什么似的啊!

  只要他娘开口,他爹再怎么不乐意也会同意的,而且到时候姬伯服在补上两句,为了在自家的亲亲王后面前“彰显武功”、“显示周王的权威”、“挽回因为姬宜臼造反而丢掉的面子”,他爹的态度一定会没有最积极,只有更积极!

  姬伯服:啊,我真是一个为家人着想的好人呢!

  作者有话要说: 话说申国出来的女子……嗯,挺一言难尽的,主要是申侯挺一言难尽的orz。

  我记得是中学的一篇课文,选取了战国策的一篇,名为“郑伯克段于鄢”,因为自家母亲偏心眼而用阴谋阴死要夺位的弟弟的郑庄公,他的老妈叫武姜……武是因为郑庄公他爹谥号武公,至于姜嘛,就是因为他妈是申国的公主啊。

  看东西周历史总有申国在刷频hahaha

  话说姬伯服要开始坑爹了2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