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暗手
作者:长恨歌行      更新:2023-07-30 15:55      字数:3357
  在双方都有心交好的情况下,赵昀成功和拖雷搭上了, 并以皇帝之尊与其称兄道弟。

  赵昀:朕的心好痛!

  当然了, 这种私下里的称呼,和历代宋朝皇帝登基之后, 都要与金国国主——在北宋的时候是辽国——互称叔侄是不一样的。

  在大宋的皇宫中, 是留存着一大批毒药的,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宋太宗用来赐死后主李煜的牵机药, 当然了,无论那一种, 都没有那种见血封喉的可怕毒性, 最短也要几个时辰才能生效, 而药性弱一点的,更是需要长期下毒。

  之所以特意提到大宋的宫廷秘药,是因为赵昀已经在尝试向拖雷下手了。

  和拖雷称兄道弟并不意味着他不能对他下手呀!

  宋金两国的宫廷之中, 有着最好的医生,毕竟他们的太医都是已经成体系的, 而对蒙古草原上的那些巫医之类的,赵昀对他们并不是很有信心。

  想想历史上拖雷的死因就知道的, 喝符水代君受过什么的, 怎么想怎么有问题。

  如果说大宋其他方面还是正常情况的话,那么宫廷秘药这种东西的存在一定是超水平的,总而言之,赵昀对自己向拖雷下手很自信,一定不会出问题的。

  如果说真的出问题了该怎么办, 呵,他有的是机会倒打一耙。

  别说拖雷一直跟在其父身边常常出征,很容易出现什么意外把事情推到别人身上去,只看现在大宋和蒙古还没有步入互相交锋的紧张状态之中,两国还能算是交好,那么大宋怎么会无缘无故对想要拉拢的拖雷下手呢?恰恰相反,忌惮拖雷的窝阔台,才更有这个可能。

  如果拖雷发现自己中毒,莫名就要背上毒害幼弟这口锅的窝阔台:excuse me?

  大宋的皇宫之中,因为历代官家都子嗣稀薄,宫妃们不想落到仁宗的后妃那样,在夫君无子、传位于侄之后,被新帝冷遇、晚年和太后一同在深宫中相拥而泣的地步,所以很少有宫妃会对皇子使出什么阴私手段,但是这并不代表后宫就真的和平了。

  讲道理,赵昀也不想使用这种后宫手段,但是谁让人家蒙古是短短几十年内就席卷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大宋虽然已经开始努力了,但是有削弱敌人的机会,他也应该把握住才对。

  临安城风景如画,而宫城外的皇家苑囿更是美不胜收,赵昀邀请拖雷一道游园的时候,就见到了拖雷脸上久久留存的惊艳之色。

  其实这样反而更容易引发他们南下征宋的野心吧,赵昀这么想着。

  在向拖雷展示大宋的如画江山的时候,赵昀也没有忘记向他下心理暗示。

  除了一直用“四太子”这个名词称呼他外,赵昀还向拖雷感慨了一番自己那神奇的经历。

  从义理上来讲,赵昀继承皇位是不够格的,然而现在的赵竑已经成为棺椁中的尸体,在龙椅上掌权的人是他赵昀,这就已经能说明问题了。

  和赵昀比起来,拖雷的状况要好上不少。

  他是幼子,本身比起乃兄窝阔台来说就更有继承权,势力也不弱,支持他的人大有人在。

  况且此番他来大宋交流,不仅得到了大宋的友谊——虽然赵昀对大宋边上的这几个邻国哪个没有和大宋有过友谊很是怀疑——还得到了大宋的支持,最起码,赵昀这个皇帝是支持他的。

  虽然中原是嫡长子继承制,但是蒙古草原一直实行的是“幼子守灶”,所以赵昀这么做,似乎也是在维护礼法。

  拖雷走的时候,带走了大量的茶砖、盐,看起来不像是来和宋国谈和议以及其他事务,而是单纯的来贸易的。

  将生意做到了蒙古的赵昀微笑,大宋每年要给金国提供大量的岁币,但是金国贵族日渐奢靡的生活作风显然让他们不能仅满足于此,因此金国和大宋之间是有交易存在的,和西夏之间也存在着马市,再加上一个蒙古的话,这个生意的范围可以说是相当的大了呢。

  不过作为黑心商人,赵昀让自己的人悄悄地在东西里动了一些手脚。

  嘛,单独检查看不出来,但是混合使用的时候会出现问题的药物,还真是神奇呢,即使是略通医理的人也不知道呢呵呵。

  说起这个,他不得不吐槽一下这个时代神奇的茶汤口味了,明明是茶,却偏偏要放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进去煮,即使是不讲究口味、曾经有过贵族干嚼茶叶这样的情况的草原部族都受到了感染,走起了煮茶放东西路线,怎么想都是后世单纯泡的清茶好喝啊!

  但是不管怎么说,草原上的人也爱在喝的茶里加羊奶、马奶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东西,对赵昀留下的暗手来说,这还是一件好事。

  国家内政的话,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的来看其实就几个,一是必须提高武将的地位,不能再用那些略通武事的文官瞎指挥了,否则的话,大宋大概真的是要完,二是国家财政,三是冗官问题,至于兵力什么,虽然看起来大宋孱弱,但是兵力不弱,只是骑兵很少,真到了紧要关头,还是有能用的人的。

  大宋历来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冗官冗员也是士大夫群体的一员,在这种节骨眼上,裁撤本就稀少的武将是自寻死路,而那些因为父祖的功勋得到荫庇的衙内们,也不是赵昀能随意动手的存在,而文官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是最为维护自己群体利益的一群人,拔出萝卜带出泥,这就是赵昀现在要面对的现状。

  其实如果国家财政充裕的话,冗官冗员对国库的压力还并不算大,若是日后赵昀能击败金国甚至蒙古,夺回大宋旧地,扩大地盘的话,积压已久的冗官反而会变成他的得力助手,但是问题是,国家财政难以支撑得起这么多人的俸禄。

  大宋一向推行的是高薪养廉制度,即使是低级官吏,入职之后,能得到的俸禄也是别人难以企及的,而且武将在朝堂之上的地位虽然不如文官,也不能随意与人交往,但是朝廷对他们在俸禄、爵位荫封等方面的补偿还要超过文官,这些人都是大宋财政的一大支出。

  虽然大宋的经济繁华,但是对金国需要进贡的岁币数量庞大,再加上之前独相十几年的史弥远实行了不恰当的金融体系,如果非要举例的话,就和近代的蒋总统实行的法币差不多,强制人民必须用真金白银兑换纸币,然后再大量印发,导致纸币贬值,最后一麻袋的钱连一块面包都买不到,强行在南宋时代推行了“会子”却又没有切实的真金白银作为会子的流通保障,最后还让百姓对会子的购买能力失望引起会子的大量贬值,几乎将南宋的金融体系毁于一旦,这就是赵昀现在需要面对的局面。

  如果非要举例的话,大宋现在的情况就像是经济危机前的泡沫经济一样,看起来虚假繁荣,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破灭。

  不过反过来想想的话,其实情况也没有那么糟糕。

  大宋的对外贸易其实比后世明清时期都要频繁,即使是平行世界来的赵昀,也经常在新闻中看到沿海地区某某处发现宋代沉船,其中有金银珠宝若干,宋代瓷器等之类的古董多少。

  作为丝国和瓷国的象征,大宋一直有向外贸易赚取财富的习惯,赵昀要做的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再推一把罢了。

  是裁撤冗官还是扩大对外贸易,哈哈,对那群文官来说,根本就不用选吧!

  如果有人反对,赵昀只要对着臣子们哭一下穷,再表示一下他不想重蹈高宗刚刚南渡那时候,连大臣们的工资都发不出来的覆辙,又不想裁撤那些好不容易有为国效力的机会的冗官,就能完美塑造一个好皇帝形象。

  朝堂上因为蒙古的到来,从主和派中间又分出了与金和派以及与蒙和派,主战派又有激进派与非激进派的区别,可以说,大宋的朝堂和唱大戏似的,很是热闹。

  作为挑起这出大戏,并且为了提拔忠于自己的一批好用臣子而不惜让大戏越唱越久的赵昀默默围观,他是一个好官家,从来不主动出手降别人的职,都是别人被捉住了把柄之后他才顺水推舟的!

  就在大宋朝堂不断变动的时候,隔壁西夏那边传来消息,说是成吉思汗铁木真在征西夏的时候暴毙身亡了!

  推算了一下时间,发觉比历史上要早一年,又因为铁木真暴毙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受伤痕迹,赵昀一点都不心虚地表示大概是他让人下的暗手起了作用。

  赵昀其实对这个结果不算太满意,铁木真反正都是要死的,如果他死的时候,把他那些儿孙一起带走就好了,果然还是因为铁木真自己已经年老体衰、容易中招吧!

  不管怎么说,蒙古人为了替大汗报仇,也会持续地进攻西夏的,照他们在遇到宋人的激烈抵抗之前,都是将其他国家斩草除根的性子,西夏大概要像历史上一样,被完整地屠灭了。

  党项族是异族,赵昀作为宋朝皇帝对他们没有什么感情,他只是在想,西夏和蒙古的交锋,伤亡到时候一定很大,鼠疫之类的秘密武器,大概可以用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 蠢作者就像一条咸鱼失去了自己的梦想,啊,想要快速几章完结这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