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作者:千古      更新:2023-07-30 19:12      字数:3794
  有道是一回生二回熟。

  对于穿越时空这件事, 乐远岑不敢妄自尊大地说非常精通, 不过在几次辗转时空的过程中, 她已经掌握了如何以内功护住魂魄,使得其可以安全着陆。

  当练成了忘情天书这一种试问天道的武学, 她的魂魄获得了充实的力量, 而在冲破时空壁垒时, 借以此种浩荡的天地之力,她感觉到了可以凝魂成体的契机。

  下一刻, 乐远岑几乎就能通往一处高武世界,终于能借助彼方的天道摆脱孤魂野鬼的状态, 不仅可以凝成一具身体, 说不定还能探查到前往更高世界的途径。

  然而, 异变突生!

  时空法则太过深奥莫测, 也许即便是得道成仙者也不敢轻易尝试回到过去,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谁也想不到还真有人胆大妄为地以身相试。

  刹那之间,两股时空波动冲撞到了一起, 引发了极大的动荡。

  这股动荡的范围波及甚广,必然受到冲击的是乐远岑前一步离开的世界, 还有引发时空震动的另一位穿越者原先所在的世界。

  时空的大动荡岂是凡夫俗子的肉眼能够窥探,但总有一些非同寻常的人察觉到了天地之法的改变, 至于会有什么难以预测的影响, 那些都是后话了。

  当下, 乐远岑尚且不知引发天地之力动荡的具体原因, 她只感觉到一股巨大的力量冲向魂体。幸而她已经达到了忘情天书的圆满境界,保护着魂魄的能量足够坚实,才没有让魂体受到重伤。

  可是因为异常时空动荡,魂体完全偏离了原本前行的方向。

  在就此灭亡还是得以存活的关键时刻,她紧紧抓住了一线生机,冲入了另一个时空之中,也已然顾不得这不是当年那股神秘力量所帮忙选择的世界了。

  刚一进入这个世界,乐远岑就感觉到不妥。

  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是此间的天道遏制了人练得高深内功的可能。原本以为得以一举凝魂成体的可能性,在如此天道下也完全免谈。

  那么受限于如此天道,她要怎么才能获得保护魂体前往下一个世界的力量?

  这种感觉是否正确不久应该就能被验证,而要如何解决魂体的棘手困境,也只能缓缓图之。

  此刻,乐远岑先在借尸还魂后接受了原身的记忆。

  原身十四岁,母亲是秦国人,但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后来她随着父亲来到了南方越国境内,父女两人在山野间定居了下来。直到半年前,她的父亲死在了猛兽口下,而原身也死在了一场风寒里。

  一般而言,普通人的记忆都是不完整的。比如随着年岁增长,人会渐渐忘了小时候发生的大多事情,更是不可能记得每一天经历的一切。

  如果极其不走寻常路的借尸还魂了,也别指望能得到原身的所有记忆,关键是要会抓重点。

  乐远岑迅速抓住了原身所留记忆的重点,其中最不幸的消息是她真的来到了先秦战国时代。

  虽然暂且无从得知这个世界与曾读过的史书所载是否相同,但是已知秦赵两国已经打过了长平之战。据闻秦国名将白起坑杀了四十五万赵国士兵,这一举动让他被加之以战国第一杀人狂魔的称号。

  白起的凶名从被狠狠坑了一把的赵国人口中传出,在八卦传播速度不算快的战国时代,却已经传遍了各个诸侯国。

  这一凶名也让大多其他国家的人对秦国人产生了些许畏惧之心,认为秦国将领的手段很是凶残。不过,他们没有担忧太久,杀人狂魔白起就死了。纵观白起一生可谓是战无不胜,他不是战死的,而是死于皇命,自尽而亡。

  原身对白起的了解来自于父亲。

  他们一家三口人原本生活在秦国,而她出生的那一年正是白起死的那一年。

  子曾经曰过,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从春秋到战国,中原地区的战事就没有停止过。三晋逐鹿,加之秦国在商鞅变法后的国力日渐强盛,这一带就没太平日子。

  打仗是平常事,男人随时都有被拉去征召去当兵的可能。而在秦国对外战争中,当男人不够用了,女子也会被征召,这个年代并没有女人不得从军的说法。

  因此,在原身的母亲去世之后,为了躲避中原的战乱,其父就带着她一路来到了越国。

  比起动荡未歇的中原地带,虽然南边的楚、越、吴三国也展开了一场持续百余年的大乱斗,但是吴国已经被越国灭了,尽管楚越之间还有战事发生,可普通百姓却能避开被征召的可能。

  因为如今的江南一带还算是南大荒,再往南边走就更加荒了。某些地域与其说是在越国境内,不如说朝廷也没有多余的人力去管辖,只是冠以其名。

  这也就让南方国家不像有着严格户籍管理机制的秦国,越国无法切实地将国内的绝大多数人口都登记在册,也就让想要逃离战争的人有了喘息之机。

  不过,战国年代被冠以了‘战’字,其实并没有绝对安稳之处。

  中原地带的人即便想过要逃离战乱,可他们大多也不会付之实践往南边走。语言不通地背景离乡,一路前往南大荒,先不谈路途之中的风险,抵达了南边去开荒,听着也不是享福之事。

  人不与人斗,就要与大自然斗。山林之地不易居住,还要时不时被野兽骚扰,若不小心就成了它们的腹中餐。

  与宋明年间有很大的不同,战国时期的江南地区还没有后世熟知的那些名胜风景。比如说西湖就还没影,它只是钱塘江地域内武林山水的一部分。欣赏不到人文景观,却能饱览各种奇珍异兽,像是能在江里见到成群结队的白鳍豚。

  此等景观,后世不可见。

  后世江南地带更不可见的是随便出来遛弯的猛兽。在这个时代,南大荒是它们的地盘,好比说老虎从山林里跑出来吃个把人,这是太稀疏平常的事情,不值得大惊小怪。

  原身的父亲是一名猎户,称得上艺高人胆大,才能带着原身一路来到南边,他却也死在了虎爪之下。在父亲亡故之后,原身没敢继续往山林里猎食,她随父亲习得了打猎的本事,可也只敢杀鸡捕鱼了。

  这回正是因为在雨天捕鱼,原身才会得了风寒,而她会这样做是为了救人。

  有一个名唤连晋的年轻男子受了伤倒在了原身的家门口。在救起对方之后,巫医开出了药方,其中就说要给伤患喝鱼汤,能够让其加快速度康复。原身常年锻炼体质不弱,恐怕她也没有想到一次淋雨就会要了命。

  “天神下干疾,神女依序听神吾:某水鬼非其处所,巳;不巳,斧斩若!”

  乐远岑还有些迷糊头昏,她先遇到到了时空动荡,虽说魂魄没有受伤,但进入此身后也无法在瞬间让病体痊愈。这才刚刚理清了原身的记忆,就听到好几道脚步声进了门,走在最前面的人一开口便厉声喝道这一句听不太明白的话。

  穿越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特别在是先秦时代,诸国之间很多风俗文化都不曾一统的情况下,第一关就是语言关。

  乐远岑曾经特意学习了各国文字,由于后世典籍缺失,那种学习总不可能全面,而在战国年间的语言关特指的还不是书面刻字。因为各国各地间的语音各不相同,所以文盲事小,听不懂说不来的可能性极大。

  原身从秦国来到越国,这对乐远岑来说是件大好事,因为其记忆里多少留下了各国的语音,但是留有些许记忆与能够切实掌握是两码事。

  中原地带有通用语,称其为雅言或夏言。各国的中上阶层都会以此语交谈,而南边的楚越贵族也会雅言,可那与平民百姓无关。特别坑人之处正在于此地是越国。在当今的不少人看来越国话真是南蛮鴃舌,听不懂更是说不来。

  乐远岑即便得了原身的记忆,但也将刚才那一句话的发音在脑中滚了几遍,终于听懂了意思。这是请来了巫医作法,巫医让缠着她的水鬼滚蛋,不滚的话就要上斧子劈了。

  巫医真的会用斧子劈水鬼吗?

  子曾经也曰过,敬鬼神而远之。可是独尊儒术那是汉朝的事情了,战国时期儒家还就是自家吆喝着玩。在这个时代,巫与医不分家,普通百姓信鬼神,也时常请巫医治疗各种疑似鬼怪引发的毛病。

  捕鱼淋雨而风寒高烧,这种病与被水鬼缠身很像。

  在一般方法医治无效后,那就要上特别手段了。巫医进门后开口第一式是厉声叫出咒语,紧接着就是快快作法。

  乐远岑刚要睁眼抬手说话,巫医的动作比她要快。哗啦一下,一盆狗血就冲着躺在床上的人泼了过去。

  什么是狗血淋头?!

  乐远岑只觉得满鼻子都是血腥味,随即伸手一抹脸,将眼睛口鼻上的血迹都粗略抹去后,才看清了眼前的情况。

  房里来了连带巫医在内的五个人,其余四位都是周边的邻居,正因为乐远岑的清醒而一脸欣慰。只见巫医再眨了眨眼,他又从随身的布袋里掏出了一块用布块包裹之物,正想着打开再度向乐远岑投掷而去。

  “多谢郑巫,我感觉好了。请务必将神药留于更需要的人。”

  乐远岑几乎是用尽了她的语言天赋,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用越国语音说出了这段话。她平生第一次被狗血淋头,可不想遭受二连击了。

  老话说得好,人可以没知识,但不能没常识。

  常识真的很重要,必须知道战国时期的巫医能够到处混口饭吃。其中有真本事的人也不多,但是大多都必备一件法宝——狗.屎。

  狗.屎被各国巫医都公认为驱邪法宝。如同咒语里的动不动对水鬼劈斧头是不多见,但是弄一坨狗.屎往病患身上一扔,或是让病患洗一个掺着狗.屎的药浴,这都是驱邪治病的普通手段。

  这就是乐远岑不愿意来到先秦时代的诸多原因之一。历史长河太伟大了,大浪淘沙淘尽了糟粕习俗。如今,她却必须面对很多旧时习以为常,但她一点都不认为可取的风俗习惯,包括会隔着血腥味闻到狗.屎的气味。

  这笔账,乐远岑总要与人算一算才行。面前收起了狗屎的巫医不是责任人,引得时空动荡的主因也遥远不可知,那么只能迁怒隔壁房里的病患连晋。

  连晋,他最好能经得住折腾,或者祈祷能经得住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