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作者:千古      更新:2023-07-30 19:13      字数:3650
  玩笑过后, 还是要正视现实。

  乐远岑抓住了鬼谷子言语里透出的几个疑点, 首当其冲莫过于听着他话里话外的意思,他不会直接参与到改变天下大势之中, “先生不愧为纵横家鼻祖,着实口才了得,就没有再下山去一观天下变化的打算吗?”

  光说不练假把式。

  凭什么鬼谷子动动嘴皮子, 而风吹雨打的事情都要让旁人来做?

  “你看我的手心。人变相变,相变人变。说得难听一些,如今的我就是在苟且偷生,只有躲在方寸之地才能避过天道的猎杀。这世间的一切都在道的管辖之下,没有任何一种存在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

  鬼谷子摊开了手掌, 他的掌心空空如也, 竟是没有一道掌纹, “当你越接近道, 越会能感到道的玄妙与可怕。你即便不精通玄门之术,也该听说过卦不可算尽,而易者不自卜,窥探天机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也不例外。

  我早就算不得活人了,如果早个几百年本该前往更高的世界。而今, 勉强去寻找一线生机,却不可能算到每一步, 世间也不存这种逆天之人。能够在无望的困局中遇到乐先生, 我感到非常高兴, 但我也很遗憾,能帮你一把的地方太少了。”

  乐远岑盯着鬼谷子的手心,忽而伸出手指戳了过去,更加匪夷所思的一幕发生了,她的手指竟然径直传了过去。“你是魂体?”

  “你没有听过有关我的传闻吗?我曾经得到了无字天书,某夜竹简上发出了金光,那些蝌蚪一般文字记载着天地奥秘,我正是从金书中学得了一身本领。荒诞离奇的传闻不一定是假的,只是鲜少有人能遇到罢了。鬼神不过是另一种存在,因为与普通活人的存在形式不同,又多已不存在于这个世界,才让他们会显得离奇莫测。”

  鬼谷子平静地说着,“我仅是在渡劫里失败了,所以躯体不存,但又碍于天道的限制,魂体无法彻底凝实。其实,在这几百年间探究过天地之道,又触摸到它的人不单单是我。说一个你熟悉的人,鲁班留下了一本《鲁班书》,其中记述了不少咒符与法术。然而,当世能够运用此书的人屈指可数,它又名缺一门,修行之人无不是会应了鳏、寡、孤、独、残。”

  乐远岑不想再探讨这些深奥之事,因为说得再多对目前的境况并无太多的帮助。正如没有无法无天的力量,对于天下一统来说,依靠的绝非是此等秘术。

  “我们还是说些有用的。先生为我指出一条生路,但我对此路毫无头绪,你可有什么是能告诉我的。”

  鬼谷子先比出了一根手指,“第一,你最好能起一个假名,我这里还有一份祖上为楚国人的身份文牒,你可以拿去用。”

  天降流星雨让鬼谷子卜测了天机,他不能透支太过去问卜一切,却是算到了乐远岑借尸还魂之身的身份存在问题。在当下的情况不明之际,还是别使用此名比较好。

  那些认识原身的村里人倒还好,他们很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小村庄,但是连晋就比较麻烦了,他更是知道乐远岑会雅言,推断她从北方而来到百越。

  “我不喜欢杀人,但在必要的时候,只有死人才不会透露秘密。”

  鬼谷子依旧是淡淡的语气,却足以看出他绝非心慈手软之辈。或者应该说能在春秋战国有一席之地的人,不管他们推崇的是哪一家的学说,踏入这一局乱世就要有你死我亡的觉悟。

  乐远岑想了想还是摇头了,她的手上沾过不少人命,但尚不会在此时此地因为这种理由除去连晋。“危机既有危险却也伴随着机遇,我可以使用化名,但不必特意除去连晋。”

  “话是如此。我仅是给你一个忠告,在这乱世之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可能太过冷酷,也许会有例外的情况出现,可是为了你能够活着,还是将它放在心上比较好。”

  鬼谷子也再不多提。正如他曾说过的,人不可能一成不变,而存在的越久,感情就越发淡泊,就像老者的心绝不可能如同年轻时多情。“虽然我无法直接参与到天下一统之中,但还请乐先生在此多留几日,我能将所知的诸侯国往事都说与你听。”

  对此,乐远岑当然是用心去听。

  这一场谈话进行到这里,她终于能听一些实在的内容了。即便鬼谷子已经有几十年不再出谷,但他所经历与所知道的一切,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知识财富。

  山中无岁月。

  鬼谷子也彷如鬼魂,也不必再吃饭休息。

  乐远岑除了吃饭与休息之外,用了近两个月去听着一段从东周初年至今的故事,辨析着此间与曾经所读正史的异同之处。她终是被塞了满脑子的故事,又被塞了一把胜邪宝剑,才离开了白雾深处。

  胜邪是一把至恶之剑,却也因为这种邪异能够破除迷雾。

  鬼谷子的原话,这年头弄一把宝剑很不容易。

  金属资源被各诸侯国高层垄断,民间想开一间铸剑作坊都要弄到批文才行。别以为随便谁都够格涉足这一领域,上头没人的话就别做春秋大梦了。

  因此,拥有一把非凡的佩剑,别管那人是不是剑客都会能让人不敢小觑,宝剑正是一种身份象征。

  想要混迹在各诸侯国,混得如鱼得水,那么装是必须的。

  装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等到了高深之处就会浑然天成,其结果是为世人所敬仰。

  却再说世间有四种古老的职业。妓.女出卖**,谋士出卖智慧,刺客出卖生命,还有一种人出卖灵魂——正是巫觋。

  既然要装,就从最莫测的装起。

  乐远岑本来打算从巫医一道发家致富,而今再添了鬼谷子塞给她的那一肚子故事,就更能朝着大巫的方向发展了。

  七国之中以楚国最为信奉巫术,她已经立志做大巫,怎么能不往楚国走一趟。何况楚国也是在往北而行的必经之路上,她也需去郢城寿春落实一下鬼谷子给的新身份——寻及。

  乐远岑在离开百越之前再回了一趟小村子,村里人说连晋是在一个月前离开了。

  连晋似乎在山中找了乐远岑一段时日,但始终没有找到踪迹,认为她很有可能死在了浮玉山里。村里人听不懂连晋说的话,连晋也就未曾留下什么临别之言。

  这样也好。她当下也不用现编一段离奇的故事,至于将来可能的再见,那等就到时候再说了。

  乐远岑先去楚国寿春也是为了混出一点名气,因为人有了名气才能方便混入各国高层,而她还要留心两个消息。其一是和氏璧的下落,其二是除她之外来到此间的异世者。

  和氏璧是一块非同寻常的玉,最早被楚国人卞和发现并献给了楚王,只是楚国没能留住和氏璧,某日它就不翼而飞了。

  正如它离奇的消失一般,某日赵国太监缪贤偶然以五百金购得和氏璧,赵国惠文王当然将它占为己有。此事被秦昭王得知后提出十五城换和氏璧,引发了秦赵争璧。幸而,赵国有名将蔺相如的宁死不负使命,才有了完璧归赵之说。

  虽然和氏璧没有被秦昭王所有,但是依据鬼谷子的卜测,真的和氏璧如今并非在赵国孝成王手中,也就是不在赵国宫殿之中。

  乐远岑必须要找到真的和氏璧,它是不可或缺藏着某种能量的宝物。

  鬼谷子直言等她遇到了真的和氏璧就能有所感觉,但在此之前总要知道它大概被雕琢成了什么模样,说不定能在最初的发现地楚国找到一二线索。

  相较而言,还需去探查来到此间的异世者就更为不易。

  人海茫茫,全凭感知地找另一个人并不容易,再要弄清对方的来历与目的,这都要等待时机才行。

  不管怎么样,有一位名叫寻及的巫医朝着楚国而去了。

  乐远岑也想弄一辆马车,奈何她没有什么钱,刚开始的路只能依靠双脚慢慢走。

  她一路走一路给人治病,穷人收的诊费少一些,富人收的诊费多一些。大概走了小半年,终于积累了一笔钱财,能买得起代步马车了。

  在距离寿春还有半个多月的行程时,她途径笙水镇喜遇到了一件大事,镇上的人要搞活祭了!

  笙水镇沿河而建,河的另一侧是一片山林。

  在几百年前的建镇之际,先祖们就与山林之神定下了契约,以河为界限绝不会渡河而去。如果遇到了大.饥.荒的日子,只能是本镇的人前往山林里采摘、猎取仅供果腹的食物。一旦违背约定,笙水镇的人就会遭遇血光之灾。

  谁想到最近两个外来人打破了失约,使得镇上有三个孩子应了咒言,穿肠破肚而死。镇上的人当即发飙了,将那两个外来者包围起来,把他们压到了河边要给活祭,以而来熄灭神灵的怒火。

  乐远岑赶着马车途径笙水镇时,镇上的人本是对她横眉冷对的。

  不过,镇上的人再细看了她的装备——富人用的马车、有身份的人佩戴的剑,特别是巫医常备的草药箱与没见过的金针,这就一下子转变了态度。

  “寻巫,您能出现真的太好了,请一定要帮帮我们。”

  镇上二把手代理镇长立马接见了乐远岑,之前的镇长因为自家孙子中咒死亡刚刚气急身亡了。“事发突然,镇上尚未来得及请巫来,也不知山神是否收下了那两个恶人的命就够了,还要一些什么其他祭祀品吗?”

  乐远岑还不了解其中内情,仅凭听到的内容,根本无法判断那两位外乡人与杀人凶手有关,可在极度敬奉鬼神的楚国,笙水镇的人遇事所给出的反应却是常态。

  此时,乐远岑只做高深莫测的一瞥,秉持着大巫的第一原则‘话要少,语气要高高在上’,一个眼神都不多给地说,“去河边。”

  远远就听到有一个男人喊到,“难怪师弟会说,‘用时日,事鬼神,信卜筮而好祭祀,可亡也!’难道今日,我李斯竟是要命丧于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