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第十章
作者:千古      更新:2023-07-30 19:15      字数:3802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想要前往解家独尊堡所在的蜀中并非易事, 山路多崎岖, 多有峭壁悬崖栈道,若是一不小心踩空, 又是不会保命必备的轻功,那么大多就会把命留在山崖之下。

  乐远岑走在栈道上, 迎面而来是呼啸的山风,吹得人衣袖翻飞, 更是将脚下的铁链与模板吹得咯吱作响。“难怪独尊堡可以独霸一方, 这样的地理环境确实是易守难攻。”

  巴蜀之地居于长江上游,对长江中下游的吴楚之地有着高屋建瓴之势。为此,不管是想意图顺流而下攻占江南江东的一方, 或是希望偏安割据于长江中下游的一方都会对巴蜀非常关注。所以当出现南北朝对峙的局势时,巴蜀之地就会打破相持之局的关键。

  解家经营了巴蜀之地多年,虽然比不上四大门阀的势力,但是谁想要一统天下, 获得独尊堡的支持也是关键的一环。

  “当年,解晖选择了支持杨坚, 不论这里面有没有梵清惠的影响,这都为隋打下陈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柳下香看着远山间的云雾缭绕,天下大势有时真的很奇妙, 成败的关键往往就在几个人的手中。不谈梵清惠与宋缺、解晖的八卦之言, 慈航静斋的门人在政治格局上的眼光很不错。

  “可惜, 我在藏经塔之中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慈航静斋的过往记载。佛门进入在汉朝传入中原之地, 也不知慈航静斋是否从那时开始被建立。”

  “慈航静斋与魔门皆在乱世而出,选择一方势力结束天下纷乱之势。你是认为他们的来历不一般,有些像是当年战国年间诸子百家所潜藏的势力,可以从江湖而影响到庙堂。”

  乐远岑觉得这种猜测也不无可能,汉武帝开始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她的亲身经历可知百家没有那么容易消亡,在悠悠历史长河里,谁也不知他们是潜藏到了哪里。

  只是魔门与慈航静斋太过神秘,江湖上除了一些旧时绯闻就没更多的消息了,如果连慈航静斋的藏经塔都没有记录门派的过往,那么相关的线索指不定藏在历代斋主的枕头下了。

  江湖之大想要找人问清楚也不容易。

  比如,师妃暄带着和氏璧离开了慈航静斋代天择主,这则消息还没彻底传开,只怕仅是有心人才得知一二,而现在谁知道女扮男装的师妃暄走到了哪里。

  这两个门派的过往如何原本确实并不重要,但对于想要赠出《慈航剑典》的人来说,总要大致了解一下可能被哪些人追杀,或是能以谁为盟友。

  两人走过栈道之后就进入了山林。

  山林里一直流传着一则笑话,打劫的总会念一句开场白,‘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

  乐远岑走过了那么长的江湖路还没遇到这种劫匪,但是山路走多了总得遇到打劫的,她还就真活久见着了。不过,被打劫的人并不是她,准确的说前方山道上的没人注意到她与柳下香踏风而来,那两拨人正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

  “你们是哪个山头的,没看到车队上挂着安字号的令牌,这是活腻味了吧!”

  “哎呦,我好怕怕。啊呸,安字号算什么东西,我们就连独尊堡的车队也敢劫。今天要不留财,要不你们就把命留下。”

  “大哥,这些家伙太狂了!必须给他们教训,否则什么阿猫阿狗都敢骑在我们头上了。”

  “那就打啊,谁怕谁!兄弟们抄家伙!”

  两拨人一言不合就拔剑拔刀的对战了起来。

  说来未免有些太巧了,双方的人数差不多相仿,手上的功夫居然还都不低,不是一般商队与劫匪的水平。

  柳下香朝着乐远岑眨眨眼,安字号就是侯希白提过的安隆的商队,作为蜀中第一大商队不可能没两把刷子。但敢撩虎须的劫匪也很有本事,竟说他们还敢拦下独尊堡的车队,那还能在蜀中活得气色红润有光泽,这就只得玩味了。

  一时之间,山道上的两拨混战在一起,隐隐是打成了平手。别看他们对骂时还不够狠厉,但招招式式全都是直冲致命的要害而去,谁都不心慈手软。

  “我觉得有些巧合过头了。”乐远岑贴在柳下香耳边说着,“这些劫匪出刀的速度很快,看起来手上都沾过血。独尊堡会放任这样一支劫匪在他们的地盘上作威作福?之前,也没有听过山林中有这样的势力。”

  柳下香也认为这些劫匪不是来劫财的,看其攻势更像是逼着安字号的商队护卫招数尽出。敢在独尊堡地盘上如此胆大妄为的人,说不定就与独尊堡有所关联,有时候以劫匪为掩护反而能方便行事。“贼喊捉贼总有理由,安字号说不定有什么秘密。”

  如果与钱财无关的话,商号还能有什么秘密?

  一盏茶过去了,这场山林间的遭遇战还未停歇。

  一旁围观的两人并未出手相帮任何一方。就说蜀中独尊堡与安字号是两大势力,二十多年以来都没有传出过双方冲突的消息,而眼下这场莫名开始的打斗说不定牵扯到什么内情。

  在完全不了解情况时就出手做和事佬,乐远岑与柳下香都不是如此日行一善的人。

  就听劫匪的头领忽而高喊了一声,“你们还是不要玩命反抗了,我可是圣门中人,就是劫走了你们的货,安胖贾还敢多说一句吗?”

  圣门既是魔门,是魔门中人的自称。

  安字号的带队却是眉头一皱,那不是一般江湖人听到魔门的恐惧之态,而是一种出乎意料的不相信,似是在说欺负人不认识魔门吗,他偏偏还就认识魔门,却不知道有劫匪头领这一号人物。

  “圣门中人?你哪个宗门之下?”安字号带队问了一句。

  劫匪头领闻言就哈哈一笑,“看来猜的没错,你们果然是天莲宗的,安隆是魔门之人。”

  安字号带队怎么可能不明白是被诈了,这伙劫匪到底是何来历,为什么要打听圣门的踪迹?反正不会是慈航静斋的人,没听说那里改招男弟子了,也没听说那些尼姑改行打劫了。“你们到底是谁!”

  这个问题可没人回答。

  世人不知魔门在何处,谁是魔门中人,但都知道那些人的身份从不轻易告诉外人,知道的人一般都要死。于是,两拨人这会打得更加激烈了。

  谁都没有想到,下一刻恍如一阵妖风过境,在场的五十四人全都被僵直站在了原地。有的保持着手举尖刀的姿势,有的长大了嘴巴正欲以语言伤害敌方,有的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因为被定住之时正好凌空跃起了。

  这被定住的五十四人只有眼睛还能转动,都是尽力瞥向了妖风吹来的方向,他们斜前方的那片山林。山林的另一头就是栈道,与其相信是妖怪出没,到不如说这是一不小心挡了高人的路。

  武学宗师的本领有多恐怖,排山倒海并非妄言,抵抗千军万马更是真事,所以一方势力必然有宗师坐镇,否则被.干.掉是迟早的事情。

  不过,当世宗师级别以上的人物也就那么几位,除了多年不见踪影的魔门与慈航静斋中人,其他的几位都坐镇在各大势力里,到底是谁在蜀中出没?

  柳下香是笑着走出了山林。此时,他与乐远岑都戴上了半截黄金面具,遮住了两人上半张脸。他们原本可以不戴面具,但乐远岑取出了她自制的面具,笑着说了四个字‘大漠双盗’。

  遥想当年,两人一起远赴沙漠对付石观音,他笑言过两人同行是否像大漠双盗。可惜彼时时间紧急,根本没有闲情去装扮什么,没想到乐远岑还记得那只提过一次的笑言,这会是圆了当年没完成的遗憾。

  “安隆,魔门。”柳下香走到了安字号带队的身前,直视着他的眼睛。“如果你愿意说的多一些,我可以考虑放你一条生路,比如说一说魔门到底都有哪些宗门。你要是愿意说,那么就流一滴眼泪吧。”

  安字号带队的异样表情全都被柳下香与乐远岑看在了眼中,两人本来还不知从哪里下手去查魔门的踪迹,这就是送上门来的线索。

  如此说来,与安隆相交的侯希白也很可能与魔门有关。侯希白已经走远了,那只能辛苦跟前这位细说一番,哪怕他知道得再少,但本着蚊子肉也是肉的想法,总算找到了一些踪迹。

  带队的眼珠死死盯着柳下香,这人不知道是从哪里而来的妖怪,竟然说他如果想要交代就先流一滴眼泪,从没听过这么无理取闹的问话方式。

  乐远岑稍稍翻看了安字号商队送的货物,仅从货物上来看都是都是常的草药,没有显出有什么与魔门相关。

  她听了柳下香的话也是摇了摇头,“你怎么能人让哭呢?这位大汉看又不能哭得梨花带雨,即便他哭得梨花带雨了,你能觉得好看?我们干第一票,要开门见红才好。”

  带队的眼神瞬间一紧,说是见红难道是要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哦不对,口误了。”乐远岑走到了带队面前,她再扫视了一眼其余的五十三人,这些人大多都受了见血的伤,多造杀孽不是她的本意。“你们已经见红了,我也就不多补一刀。你想活,朝右转一圈眼珠,你愿意开□□代,就再朝左转一圈眼珠。这不难做到吧?”

  这确实不难做到,但是魔门中人怎么敢泄露门中事宜。

  带队很清楚如果他说了一句,只要今天在场的有一个透出了口风,安隆就必然会杀了他。

  所以,领队瞪圆了眼睛一动不动。

  柳下香以‘你看还是我靠谱’的眼神看向乐远岑,“我就是按照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原理来逼供。这回该是我选的对,必须让他们见识什么是棺材,让他们流了泪才能问出实话。必须选一种特别的方式纪念我们大漠双盗首出江湖。”

  好好好,你能耐你来。

  乐远岑示意柳下香随意了,她是看出来了,柳下香是很想将大漠双盗扬名天下,不管用什么奇怪的方式。

  “你放心,我一点都不用粗暴。你是不能动,但你该能感觉到痒。如果你能忍住痒得不流泪,那么就算我输。”柳下香拿出了一支毛笔,对带队微微一笑,又是看向那位劫匪头领,“你也别急,你也能享受一番。”

  不等带队有什么惊悚的眼神,乐远岑先瞥了柳下香一眼,他真是有够不正经的,难道真是近墨者黑,这好像就把她自己绕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