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不甜
作者:茗荷儿      更新:2023-07-30 23:09      字数:4494
  不过数息, 杨妡自魏珞怀里直起身,指着他手里纸包问道:“这是什么?”

  “到贡院那边买了些芝麻糖, 你要不要吃一块?”魏珞递给她。

  杨妡不接, “你不能帮我打开?”

  魏珞忙将纸包打开一角, 取出寸许见方一小块来。

  “夜里吃不了这些,”杨妡将芝麻糖掰成两半, 一半自己吃了, 另一半顺手塞进魏珞口中。

  魏珞不喜甜食, 本想拒绝, 可不敢不要, 嚼了几下觉得又香又甜,倒不是那么难以下咽。吃过糖, 又郑重道歉, “上次是我不对, 以后再不提那些事儿。这阵子,我把秋声斋按你说的重新收拾了,后面盖了排后罩房, 北边另外起了三间给承影和泰阿住。前面院子种花, 后面院子种菜, 桂花树栽了两棵, 怕不好活, 还挖了个六尺见方的鱼塘,等放进几尾鱼种一塘荷花,夏天时候看着养眼。”

  倒是挺快的, 这也才不到两个月。

  杨妡“嗯”一声,“辛苦你了。”

  “不辛苦,房子请了工匠,我就是打个下手,没费什么工夫。”魏珞憨厚笑笑,默一会儿,“我是来说一声,要到宁夏去。”

  杨妡一愣,立刻问道:“去干什么?”

  魏珞低声道:“明天就走……天启五年开春,甘肃有地动,宁夏有外敌,正用人之时,我去谋个前程,回来好风风光光地娶你过门。”

  天启五年……他是什么意思?

  正如她所猜测得那般,是重活了一世?

  杨妡大震,不可置信地望着魏珞。

  魏珞仿似没有察觉她的目光,续道:“我带包有跟承影过去,泰阿留在秋声斋,你要是有什么事儿就找人告诉他,他脑子活做事机灵。赵元宝那边也不用担心,包有有两个结义兄弟会帮忙照应。”

  “你几时走,几时能回来?”

  “明天就走,瑞王应许给我个百户的官职,最多三年,等你及笄时候我就回?”

  “明天走,你现在才说?”杨妡急道,“怎么不悄没声地走?早说两天,还来得及给你添置几件衣物。”

  “我怕你还生我的气,”魏珞嗫嚅道。

  杨妡气得几乎无语,“我这会儿还生气,你怎么又来了?”

  “我有些话告诉你,”魏珞振振有词地答,见杨妡又圆瞪了眼,忙道,“不用做衣裳,那边穿不着长衫,白放着。我收拾了一个包裹,该带的都带了。”

  都是出远门,杨峼去山东,魏珞去偏院的宁夏。

  魏氏大张旗鼓地又做衣裳又缝被子,亲自点了十余人跟着伺候,而魏珞就背一个包裹带着两个随从。

  这差别也太大了。

  杨妡心底升起无限怜惜,仰起头,娇声道:“你可得好生照顾自己,平平安安地回来。”

  魏珞笑道:“你放心我会处处小心,而且已经历过,我懂得分寸,就是挂念着你……你以后出门要当心些,实在不行让泰阿跟着,他会点儿拳脚功夫,比你三哥靠得住……至于三叔跟魏璟,你身在内宅诸事不便,而且又是女子,暂且由他们去,等我成了官身,定然会替你出气。”

  杨妡点头应着,想起他前世虽然是得了军功凯旋的,但自她重生以来,并非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先前的轨迹,心中仍是忐忑不已,伸手握住他的,轻轻摇了摇,咬着唇道:“我把话说在前头,如果你回不来,我可不守寡,定然是要另嫁的,还有,要是你少了胳膊缺了腿也不行,我也不嫁,必须得完完整整地,一根毫毛也不能少。”

  “好,”魏珞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手底使劲,将她揽在怀里,紧紧实实地环住了,他的头俯在她耳侧,低低道:“阿妡,上辈子咱们就是夫妻,这辈子还是……我会待你好,咱们好好地过。”

  “嗯”,杨妡温顺地答应,忽而用力掐了魏珞手臂一下,抬起头,“既然上辈子就是夫妻,为什么你还让我躲得远远的,有多远躲多远?”

  “我……”魏珞一时语塞,不知怎么解释才好。

  杨妡气呼呼地又问:“是不是你压根就没打算娶我?”想起以前他总是充满仇视与淡漠的眼神,而且还得她使了苦肉计才能成亲,杨妡火气蹭蹭往上窜,张口狠狠咬住他上臂。

  她发了狠,下口便不留情,直到嘴里尝出淡淡的腥甜才松开,将头埋进他怀里,低声道:“疼也忍着,给你留个记号,免得你忘了说过的话。”

  魏珞这才察觉她的用意,只觉得满腹的柔情涨鼓鼓得如同兜满了风的船帆,胸口梗得几乎说不出话,片刻,柔声道:“不疼,我很欢喜。”

  杨妡苦笑不得,嗔道:“都见血了还不疼,你傻呀。”

  明亮的月光透过柳树的枝桠照射下来,斑斑驳驳的,杨妡的眼隐在树影里,一双唇却正在月光下,水嫩欲滴,微微弯着呈现出一个好看的弧度。

  魏珞心底压抑许久的念头又忽地窜出来,他要亲亲她。

  既然上次她便没有闪躲,这次更不会了吧。

  魏珞想着便垂下头去。

  可巧,林外传来红莲低却急促的呼唤,“姑娘,该回了。”

  杨妡恍然醒悟,“时辰不早了,我回去了,你也早点安歇。”

  魏珞没有亲到,颇觉不甘,拽住杨妡的手,“再等会儿,”对准杨妡的唇便贴上去。

  杨妡暗觉不好,果然,他这般生硬地压过来,嘴唇又碰到了牙齿,没破皮,却是疼了下。

  “这人真是……就这么亲吻的吗?”杨妡无语,低叹一声,垂眸瞧见手里纸包,掰下一小块芝麻糖,塞进嘴里,“这糖怎么是酸的?”

  “不酸啊,刚才吃了是甜的。”魏珞万分不解。

  “是酸的,不信你尝尝?”杨妡踮起脚尖,伸手攀上他脖颈,将唇凑过去,“你尝尝,甜吗?”

  魏珞脑中轰然炸响,有片刻的空茫,只觉得有个细长的东西蛇一般滑向自个嘴里,柔软而馨香,轻轻搅动了他的唇齿,转瞬便离开。

  魏珞还想再要,却见杨妡已翩然离开,走了几步又回头,笑着问道:“甜不甜?”

  魏珞咬一下口中糖块,重重点头,“甜!”

  直到杨妡离开许久,魏珞仍愣愣地站在原地,回味着适才短暂的唇齿相依,她的唇真软真甜,像孩提时候吃过的棉花糖,比棉花糖和芝麻糖都要甜,一直甜到了心底。

  杨妡却不像魏珞那般沉醉在方才轻描淡写的吻里,她躺在床上,静静地看着窗外如水的月色,心里既感动又有几分不安。

  感动得是,魏珞竟信她至此,毫不避讳地将自己的秘密说给她听,不安得却是,魏珞是要带了包有去宁夏。

  她记得清楚,那年玉屏山下农舍里的大火,包有说,将军因夫人而死,所以魏珞终究还是死了。

  也不知死在哪年,又是怎样死的?

  前世的事情到今生已经乱了轨迹,假如魏珞这次就遇到不测呢?

  可他临行在即,杨妡实在不愿提及这件不吉利的事情,只期望着能如魏珞所言,他已经经历过一遍,定然处处小心。

  魏珞此去宁夏没有在杨府掀起任何浪花,只有张氏抱怨了声,“便是想谋个前程也不必非往那么老远的地方去,而且也不早点作声,不说饯行至少也得送点仪程。”

  魏府更是不起半点波澜,毛氏把全副精神都用在替魏璟操持成亲事宜上,秦夫人只冷眼旁观着,倒是趁着清闲把魏琳的亲事定下了,就是跟孟阁老沾着亲的孟彧。

  就在毛氏忙得昏头昏脑之时,收到了杨娥派人送去的一封信,信上说杨峼已经得了文登县丞的职位,并且定下了一门亲事。女方不是别人,正是张氏娘家表侄女,现下六礼已经过了四礼,就差请期和亲迎了。

  请期就是商定成亲的日期,男方下聘礼,而亲迎就是要成亲了。

  毛氏一听,心头火就呼呼着起来了,魏氏这个祖母是怎么当的,小娥的亲事不上心也就罢了,就连杨峼她也不管?

  京都簪缨世家的姑娘何其多,或者退一步,出身诗书传礼之家的姑娘也何其多,她怎么就能纵容杨峼娶个市井姑娘?

  市井也就市井,偏偏还是张氏的表侄女,那个狐狸精女人恨不能剥了杨峼的皮,吃了杨峼的肉,能有什么好心眼?

  毛氏心急如焚,觉得张氏此举就是成心要杨峼的命,当下不顾众多等待她定夺的各项事宜,叫人备下轿子就往杨府去。

  进了内院,没往松鹤院去,先到流云轩找了杨娥。

  杨娥见到毛氏,满心的委屈一下子就涌出来了,把自己找杨远桥论理,反而被杨远桥教训一顿的话添油加醋地说了遍。

  毛氏本来就存着气,一听杨娥也受了委屈,连松鹤院也不去了,气势汹汹地拉着杨娥直接到二房院叫板。

  经过空水桥时,被一修剪花木的婆子瞧见了,婆子见势不妙,将大剪子往地上一扔,颠颠就往晴空阁报了个信儿。

  杨妡闻言,先打发个腿脚利落的小丫鬟赶紧找钱氏,自己则带着泼辣点的青菱与红莲小跑着往二房院赶。

  刚走到门口,就听里面毛氏扯着嗓子叫唤,“有了后娘就有后爹,这话真是一点儿不假,杨远桥你摸着心口问一问,到底亏不亏心啊?阿容拼死拼活就留下一双儿女,你心眼儿长得偏不待见小娥也就罢了,你怎么这么作践阿峼?”

  杨远桥无奈地说:“舅母从哪里听来的这话,表姑娘是阿峼自个相中了,特地求母亲做主定下的。”

  “阿峼才多大,他没见过女人被狐狸精迷了心窍,他的话能听?这都是什么事儿啊,那个贱人把你勾搭上了,她侄女又勾搭阿峼,都是狐狸精,不得好死的狐狸精!”

  杨妡听得心火直窜,本想进去理论几句,又碍于杨远桥脸面,便收住脚步站在门口侧耳细听。

  杨远桥脸涨得通红,只他深受孔孟之道,不愿跟毛氏争口舌之利,便对杨娥道:“你站着干什么,快扶你外祖母回去歇着?”

  杨娥有了毛氏撑腰,胆色壮了许多,不但不应,反而仰着头问道:“父亲,外祖母说得不对吗?三哥若不是被迷了心窍,怎么会非要娶个市井粗妇?父亲作为长辈应该教导三哥,而不是纵容他。”

  杨远桥对她却是没那么客气,斥道:“有你这么跟父亲说话的?这件事,我上次不是已经告诉过你了,跟你母亲半点关系都没有。”

  “父亲?”杨娥轻蔑一笑,“自从娶了那个女人进门,你就没把我当女儿看过,你不是我父亲,你只是那贱货的父亲……”

  话音未落,只听“啪”一声,杨远桥抬手扇了杨娥一个嘴巴子,“你既然不把我当父亲,不把这里当家,那就别回来,我也没有你这个女儿。”

  这一下扇得狠,声音既脆且响,就连门口的杨妡也不由抖了下。

  杨娥捂着腮帮子,黄豆粒大的泪珠啪嗒啪嗒往下落,“好,不回来就不回来,我也不稀罕这个家。”转身钻进了毛氏怀里。

  毛氏扒开她的手,一看半边脸都肿了,立刻朝杨远桥扑过去,“好你个杨远桥,你是想要了小娥的命啊,这是阿容舍了命生下来的闺女啊。”

  杨远桥怎想到毛氏已经年逾六十身手还这么灵便,没提防眼角便被她尖利的指甲挠了一下,忙抬手拦住她。

  毛氏顺势往地上一坐,嚎啕大哭起来,“杨远桥,就算我不是你岳母,也是你舅母,你不孝不悌不仁不慈,你把我们祖孙杀了吧。”

  杨妡在门外咂舌不已,这伯府老夫人怎么比街上泼妇都泼皮,眼见着温文尔雅的父亲是对付不了她,正要迈步进去,瞧见钱氏带着两个孔武有力的婆子急匆匆地赶来。

  钱氏对杨妡使个眼色,“你先避一避,大人的事儿别跟着掺和,待会儿过来看看你娘,别窝着气对孩子不好。”

  杨妡点点头,走到空水桥边树荫处站定。

  没多久,就看到两个婆子一左一右地架着毛氏,而钱氏半搂半拖着杨娥出来,往松鹤院那边走。

  杨妡待几人身影稍远,长叹一声,慢悠悠进了二房院,就见杨远桥站在正当间,沉声吩咐素罗素锦并扫地剪枝的婆子,“往后除了府里的人,其余杂七杂八的一概不让进,要是不听尽管往外撵,出了事自有我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