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生活
作者:茗荷儿      更新:2023-07-30 23:09      字数:4609
  他们几个将杨峼一直送到城外十里, 临别前, 杨峼特地将他叫到一旁,长长一揖, “彦章, 我知你对小娥并无情意,这门亲事也是小娥做得不对,但她总归是我一母同胞的妹妹。你我相交十好几年,不是手足胜似手足, 我只求你一件事,你可以对小娥无意, 可以另纳心悦之人, 但请给她应有的体面, 别让她不好做人……换句话说, 你不把小娥当妻室, 至少得念着她还是你的表妹。”

  相交十几年的好友这样求他, 他还能怎样?

  魏璟毫不犹豫答应了。

  所以, 当毛氏吩咐他亲迎, 他虽然不愿意也去了。

  本来他想,敷衍过这一夜, 给足杨娥面子,赶明儿他就借口课业繁忙仍到外院去住。

  没想到杨娥竟会用这么下三滥的手段来对付自己。

  就连知春楼的□□都不屑于使用的方法, 她一个伯府千金会用得得心应手——既然她自甘下贱,那他就把她当贱人待。

  魏璟冷冷地看着杨娥微阖了双目,将红唇贴上她的唇, 又见她的手轻轻地抚摸在他胸腹之间。

  身旁是少女柔软灼热的身体,鼻端是少女独有的清浅幽香,纵使魏璟尽力压抑着自己,可身体还是自有主张地热了,月白色的亵裤不动声色地隆起一块,呼吸慢慢地变得粗重急促。

  杨娥察觉到,面色愈加红,仿佛下一刻就能滴出血似的,红唇擦着他的脸,缓缓移到他耳侧,羞怯怯地道:“表哥,你教教我。”

  魏璟“哼”一声闭了眼,岂知眼睛虽然瞧不见,可其它的感觉却更加灵敏。

  先是听到悉悉索索的脱衣声,又感觉他的亵裤带子被解开。

  片刻的安静之后,伴随着痛苦的低叫,他仿佛置身于一处温暖湿润的所在,那种被紧紧包裹着的感觉让他立刻回忆起跟月娥纠缠的时光。

  不由低呼,“小娥”,睁开了眼。

  正看到杨娥光着身子蹲跨在他腿上,上不去下不来,神情极是痛苦。

  听到他呼喊,杨娥泪眼婆娑地道:“表哥,我疼。”

  魏璟有一刹那的怜悯,很快散掉,冷冷地开口,“你自作自受。”

  “可我是真的爱慕表哥,我想为表哥生个孩子。”杨娥哭泣着喊道,泪水顺着脸颊不停歇地往下淌,正滴到魏璟腹间,微微有些热。

  魏璟立时想起在知春楼,月娥也是这般目中含泪哀哀地求恳他,就感觉腹下一紧,发了出来。

  杨娥才好受了些,赶紧自他身上下来,将事先备好的元帕擦了把黏糊糊的腿间,又披着衫子往净房清理,一边擦洗一边仍是哭。

  她是真没想到会这么疼,高婆子所说的趣味一点没尝到不说,反而疼得让人恨不能去死。

  魏璟发过这一回,身上燥热解了些,而目光却愈加清冷,冷得让人不敢直视……

  ***

  天色渐明,床头灯烛早已燃尽,张氏睁开眼睛,入目便是神情憔悴两眼通红的杨远桥。

  “你醒了,饿不饿?”杨远桥本能地捧过旁边暖窠,“先前厨房送来的粥,还热着,你吃一点。”

  张氏摇头,“等会儿再吃,现下还不饿,”顿一顿又道,“你往正房睡下就是,有素罗她们在,不用你时时陪着。”

  杨远桥笑笑,“我已经睡过一觉,睡醒之后才过来的,我跟上司告了七日假,这几天都不用上衙,几时困了几时去睡。你只管好生养着,不用挂念我。”

  张氏微微一笑,问起杨妡,“大伯可曾往太医院求了伤药没有,腕间那么深一道伤口,千万别落下疤。”

  “已经取回来了,说是宫里娘娘用的玉肌膏,只要天天擦抹,肯定不会留疤……都是你教的好,上次她替阿峼捱过一鞭,这次又为你……难为她小小年纪也敢下得去手。”杨远桥感慨不已,“这几个孩子就数妡儿最仁义,最孝顺。”

  张氏也没想到。

  她是清醒之后听桂嬷嬷说的,太医说用人血滋补好,杨妡就毫不犹豫地割了腕,还在观音像前跪了好几个时辰。

  张氏立刻就落了泪。

  当时钱氏也在,红着眼圈劝她,“刚生完孩子不许哭,若是伤了眼怎能对得起阿妡一片孝心。”

  正巧杨妡睡醒过来瞧她,张氏问她:“平常针扎了手都嚷疼,这会儿倒是不怕疼了?”

  杨妡笑嘻嘻地说:“怎么不疼,可当时顾不得想别的,就暗自庆幸,还好太医没说人肉滋补,要不我该从哪儿剜下块肉来?”

  张氏苦笑不得,瞪着她道:“都已经定了亲的人了,天天净说这些不着调的话,什么时候能说点正经的?”

  杨妡俯在床边,娇娇软软地道:“娘怀胎十月生下我,又含辛茹苦养大我,我舍点血是应当,多喝几碗红枣燕窝羹也就补回来了。”

  张氏忍俊不禁,觉得沉重的身体似乎轻快了许多,挥了手撵她走,“没个正形,赶紧一边呆着去。”

  趁着到松鹤院请安时,钱氏把此话说给魏氏听。

  魏氏沉默片刻,开口道:“老二家的有福气,生了个孝顺闺女,你也不错,瞧着四丫头也是个忠厚老实的,不想二……”不免又想起杨娥,自己捧在掌心养大的孙女,三番两次害自己生病。

  她怎会那般薄情寡义,竟然一点都不念及自己对她的好?

  魏氏眸光顿时黯淡下去,默了默,才道:“明天回门,让她直接到你那边吧,这几天我睡不好,没精神见。老二媳妇那边也算了,好容易鬼门关门口捡了条命,让她安生养两天……我这里有二两上好的燕窝,待会你打发人送到五丫头那边,另外吩咐厨房多炖些鸡汤给她补补,瘦得竹竿似的,以后生孩子又有得罪受。”

  钱氏笑着一一应允。

  岂料,杨娥根本就没打算回门。

  她直直地躺在来仪阁大红色绣着鸳鸯戏水的褥子上,望着头顶大红色绘着百年好合图样的帐帘,泪水不断地自眼角涌出,顺着脸颊滑落在枕畔。她怎么也没想到成亲后的日子跟先前以为的竟是截然不同。

  那天,她豁出去脸面受尽痛苦采到落红,本以为魏璟会像毛氏所说,因尝过鲜而怜惜她,谁知第二天清晨,她还在睡梦里就被他绑在了床上,嘴里塞了帕子。

  原本的清俊儒雅浑然不见,他红着眼用力掐她,扇她耳光,一口一个贱人地骂她,毫不留情地贯穿她,直至发泄完,才松开她的手脚厌弃地看了她两眼,说了声,“你真叫我恶心。”

  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

  她的脸肿了好大一块,为了体面,只好敷了厚厚一层脂粉去敬媳妇茶。

  秦夫人神情不愉地说:“阿璟一早就过来了,我与你父亲等了足足两刻钟,你也是心大,头一日上门就起这么晚?”

  她无从分辩,眼巴巴地看向魏璟,魏璟已经梳洗过,换了身绯色衣衫,身姿颀长地站在一旁,脸上挂着清淡的微笑,看猴戏般看着她发窘。

  勉强敬过媳妇茶,又伺候秦夫人用了早饭,就到了认亲的时候。

  魏家上下她都认识,只不过重新改个称呼。

  好容易强颜欢笑地应付过认亲,她终于忍不住跑到德正院,哭着撸起衣袖给毛氏看。

  毛氏心疼地搂着她,又手忙脚乱地拿伤药给她抹,却始终不说替她做主,“男人都有气性,洞房那天,你处处占着上风,是个男人都咽不下这口气,阿璟一时气急手下才重了些,过两天就好了。”

  杨娥大睁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先前毛氏可不是这么说的。

  当初她忐忑不安地说,魏璟一直不喜欢自己,这次又是使了计策才定下亲,魏璟必然会冷淡她,毛氏大包大揽地安慰道:“没事儿,外祖母给你做主,一切都包在外祖母身上,阿璟不愿洞房也得洞房。”

  法子是毛氏想的,药粉也是毛氏给的,高婆子教导她的时候可半点没提“男人咽不下这口气”的话。

  才过了一夜,为何一切都变了呢?

  毛氏被杨娥盯得浑身不自在,打着哈哈道:“你强了他,他打了你,都扯平了,你好生歇两天把伤养养,回头我嘱咐阿璟,下次可不能这么重。”

  杨娥满心不甘,但又不愿得罪毛氏,只得悻悻离开。

  可她浑身的伤却没机会养,半下午的时候,秦夫人派人打发她过去说话,话没说几句,却时不时地吩咐她端茶倒水,又抱怨丫鬟们手拙捶腿捶得不舒服,让她亲自捶。

  一待就是一下午,夜饭自然也是在正房院吃。

  秦夫人与魏璟魏琳都坐着,唯独她站着,时而添汤时而盛饭,等终于伺候秦夫人吃饱,她坐下吃饭,满桌的菜都凉了。

  没等她动过两筷子,那边秦夫人又唤她过去说话。

  杨娥受不住了,又到德正院诉苦,“我本来觉得母亲性情温和待人又亲切,哪知就会搓磨我,一会嫌水烫一会嫌茶酽,旁边站着四五个丫鬟婆子,怎么就不能使唤她们干?”

  毛氏和蔼地拍拍她的手,不以为然道:“小娥呀,这当闺女跟当媳妇可不一样,儿媳妇就要在婆婆跟前立规矩,就像我,我婆婆那么和善的人,还足足让我立了一个月的规矩,这都是儿媳妇的本分,等以后你当了婆婆就明白了。”

  杨娥眨巴眨巴眼睛,不是说好,只要她嫁过来,外祖母肯定会替她撑腰,绝不会被人欺负吗?

  杨娥不知道,在她来之前,秦夫人已经先来了一步,结结实实地告了杨娥一状,“阿璟说洞房夜里,她趁阿璟不注意往茶水里用了药。素日我冷眼瞧着,觉得小娥行事挺大方,怎么堂堂一个伯府姑娘就能使出这般下作的手段?阿璟正值血气方刚,用了那种恶心药,岂不是成心坏他身子?阿璟到现在头还晕着,所以我做主让他在外院歇两天,没得娶个媳妇把命去了大半……而且连床都没上,就在大炕上,不说帐帘,连个挡头都没有,屋里明晃晃地点着灯,要是站在院子里,岂不看得清清楚楚?”

  毛氏哑口无言,难道她能说药粉是她给的,她跟杨娥串通起来算计魏璟?只得任由秦夫人把账完全算在杨娥头上。

  秦夫人又道:“我本想叫小娥来问个清楚明白,可刚让她倒了杯茶,她就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的,难不成我这个婆婆就不能支使她了?”

  毛氏突然觉得一个头两个大,她心里偏着杨娥,但秦夫人说话却占着理儿,真不好驳了去。

  与其自己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索性托病甩开手,让那两人自个儿解决去吧。

  ***

  此时杨府的二房院却是一片和乐融融。

  小婴孩刚吃过奶,安安稳稳地躺在罗汉榻上睡觉,杨归舟给这个幼孙取名叫杨嶙,嶙与麟同音,取其祥瑞之意。

  本来魏氏说定的是,杨娥回门在大房院摆席,二房院则给杨嶙洗三。因张氏身子还虚着,洗三不打算大办,就是自家本户地凑个热闹,等过几天满十二日的时候再大办。

  杨家宾客也都做了两手准备,先到二房院洗三然后到大房院坐席。

  既然杨娥不回门,钱氏乐得清闲,倒腾出手来把洗三给办得热热闹闹的。

  席间并没人提到过杨娥,也没人打算到魏家问问情况。

  诸人都想着杨娥性子左,又是个薄情的,不愿回府也正常,而她又是嫁到自己的外祖母家里去,毛氏待她跟眼珠子似的,只有她欺负别人,万不能她被人欺负。

  洗三过后,天气愈发冷了,冬雪一场接一场地下,张氏舒舒服服地坐了四十八天月子,终于把亏损的气血养了回来。

  经过一冬的滋补,杨妡个头蹿了,脸色也红润了,腕间伤疤仍在,却只余浅浅一道,平常被衣袖遮着,并不显。

  张氏却记挂着,时不时握着她的手叹息,“好好的落一条疤,太医也爱说大话,不是说宫里娘娘用的,定点痕迹都不留?”

  杨妡便笑,“时候还短,再养两个月肯定就看不出来了。”

  张氏也没办法,只能如此了。

  既然张氏身子大好,就不能闲着。魏氏不知怎地换了脑筋,竟然放心让张氏操持杨峼的亲事,而钱氏则准备过年的杂事并照看卢氏。

  府里院子是现成的,先前姑娘们设宴的芙蓉阁就不错,里面已经粉刷修缮过了,只需要添置些器具就能住人。

  杨妡不愿张氏操劳,倒把这事揽过大半,每天带着丫鬟过去收拾。

  腊八节这天,又落了雪,杨妡却意外地收到了魏珞写来的信……

  作者有话要说: 点到为止,有些事不能太详细,这几章会加快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