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作者:我独顽且鄙      更新:2023-07-30 17:35      字数:3531
  第四十七章 、

  皇帝与太后用膳之际,长乐在旁侍候,她面上敛容正色,心头却始终虚悬,口中直泛酸苦,两腿战战不休,幸好为长裙所遮,旁人看不出异样。

  席间就听太后不住地劝说皇帝,后宫祥和平安有赖皇帝的雨露均沾、一视同仁,唯有如此方能得皇嗣繁盛,龙脉兴旺,反反复复,来来去去。

  长乐偷眼觑向皇帝,年轻俊美的皇帝脸上带笑,却是不发一语,等太后念叨到停歇喘气了,才冷不丁问上两句话,都是关心太后身体康泰与否,以及念佛日常。

  皇帝不止生得极好,言谈举止间皆有种不怒自威,长乐在静华宫时只远观过皇帝,如今近看,简直要喘不过气来,暗忖果然有所谓“龙形”,可是……

  她却只觉得可怕。

  当日正是这皇帝将大哥抱在怀中,一路旁若无人地走向寝殿,连大哥都奈何不了的人,却要她去服侍,长乐不敢对太后应个不愿,诚如慧海所点,她若抗旨,大哥怎办?

  依帝幸皇宠而活的妃嫔宫人,开罪皇帝,即是末路。长乐在泰安宫不久,却已见到许多仅得侍寝一回,然心怀不死热望绮想的妃子,她们中不乏沉鱼落雁、出尘绝色者,但谁知何日能再得承恩机缘?如若不能,便一生虚掷,无儿无女,无亲无故,在这深宫中寂寞老病死。

  名份卑微的妃子,遇上如今主事六宫的皇后刻薄,甚而度日艰难,不得不做些女红活计,偷偷交给有权出宫办事的老内侍,托其四处小心售卖,得些散钱,以供开销及内府索贿。

  莫非她与大哥都要成为这样身不由己之人么?那承贤宫小心翼翼的相知相约,相互扶持的人可怎么办?想到如蒙宠幸,日后便与那人咫尺天涯,长乐泫然欲泣。

  正心乱如麻之际,忽感身子被人轻轻推摇,她猛然回神,见太后与皇帝四目齐盯向她,眼神俱是诧异,心下一慌,手劲竟随之一懈,所端的酒壶即刻倾倒,玉液琼浆流泻而出,洒上裙裾,她更是惊慌失措,双手抖得吃不住玉壶之重,酒壶顿时摔落在地,壶嘴应声而断。

  场中霎时静寂一片,宫女们不敢稍动,长乐面白如纸,跪地茫然,似因过惊而丧了神智。

  皇帝一怔之后沉声道:“都愣着干什么?还不速速清理?”

  言罢起身,亲自上前将长乐拉起,碰触之下只觉少女娇躯颤抖若筛糠,低头再见她脸上血色全无,更不禁皱眉。

  太后也恰在此时发话:“长乐,你这一身狼狈也不成样子,赶紧下去吧。”

  长乐微弱应了声“是”,向太后与皇帝各拜一礼,方始退下。

  她才换好衣裙,依然惊魂未定,旁边要好姐妹正安慰着她大难不死,已然另有宫女进来通报,道皇帝正在泰安宫中的玲珑堂歇息,吩咐她过去服侍。

  长乐听旨不由倒抽口冷气,整个人几乎瘫软,她六神无主地拉住传旨宫女的手,目中盈泪,颤声道:“怎么办?万一,万一……”

  宫女自也有羊车望幸,盼能有朝一日选侍君王侧之人,但也不乏像长乐这般苦熬深宫岁月,只求平安无事,年长出宫另嫁者,这宫女年近双十,此时虽不知长乐缘何这般惊恐,却也体谅地好言宽怀道:“你别怕,陛下只是歇着在榻上读书,这到底是太后宫中,纵要你雨露承恩……也总要有避讳吧。”

  “但明是太后……”长乐脱口,话到一半凄然闭嘴,无言地跟在宫女身后,前往玲珑堂伺候。

  果然皇帝斜倚软榻,以手支案,聚精会神地看书,长乐无声入内,悄立一边,静候了有半盏茶的功夫,她渐渐平复了狂乱的心跳,呼吸匀和下来,此时方听得皇帝淡淡一声:“朕从未责罚过你吧,你为何如此害怕?”

  长乐连忙下跪请罪,皇帝轻笑:“不必这般拘束。你在泰安宫是不是过得不好?有人欺负你,让你受了委屈?”

  他语气轻柔随意,长乐讶然,却仍不敢抬头,直到皇帝直言要她起来,她才默默站到旁边,猜疑不定,畏缩不前。

  皇帝的笑声再次扬起,不无揶揄:“静笃自命勇武,妹妹却是胆小如鼠么,莫非,你真是生肖属鼠,嗯?你哥哥该是肖虎,对不?”

  长乐听皇帝提及兄长,心下更是紧张,生怕真因自己的怯弱而堕了赵让的威名,连忙挺胸仰头,认真响亮地应道:“陛下,奴婢属兔,并不是属鼠。”

  “兔子啊,”皇帝忍俊不禁,朗声大笑道,“兔子胆子也小,并无大错。也好,女娃娃还是不作宵小鼠辈为妙。”

  见皇帝平易近人,出言取乐,与当日静华宫印象相差甚远,长乐疑惑中倒也放下心来,赔笑到皇帝敛容,坐起身问:“长乐,你见我如兔子见老虎,总得有理由吧?你若在太后身边不得安生,我便将你送回你哥哥身边去,你无需怕我,有话直说,我还能与你计较?”

  这番话说得长乐又惊又喜,她自是盼着能回承贤宫与兄长高正相聚,只是话不敢直言,两腮却终于有了些许红润之色,然则想起慧海的话语,心中又是一抽,她向皇帝跪道:“陛下,太后仁心厚德,奴婢不曾受任何委屈。”

  正自低头苦思当如何开口,忽觉下颌一紧,竟是皇帝伸手托她抬头,长乐脑中霎时空白,惊叫一声,仓惶后退,手脚并用地爬开闪躲到门边,涕泗交加。

  皇帝虽眉头紧锁,却不上前,相隔数尺向长乐道:“你既是静笃的妹妹,我又怎会对你怎样?是太后跟你说了什么?”

  长乐惊魂甫定,冷静下来羞愧难当,重新跪定,听皇帝直言相询,忍了羞耻嗫嚅:“老娘娘命奴婢伺……伺候陛下……”

  太后虽不与她明讲,但待她自是不同,兼之慧海旁敲侧击,长乐再痴愚也能明白,然这正是她寝食不安的噩梦,一想到还要遭受如巨鸟尖喙直捣体内的酷刑,长乐便几欲作呕。

  皇帝听长乐艰难吐字,已然明了,失笑道:“太后要你侍寝?”

  说完竟似自觉有趣,闷笑起来,长乐看得失神无语,脸色时青时白,半晌皇帝才忍笑道:“原来你是为此事才这般惧怕我,你大可放心,我还想在你哥哥面前留条命在。”

  长乐又是一怔,皇帝这语气与大哥谈及两人关系时又明显不同,见皇帝笑意盎然,她提气壮胆,替大哥发问:“陛下您……是不是待过一阵,便将大哥放出宫去,助他与妻儿团聚?”

  皇帝闻言笑意尽消,打量长乐,奇声问道:“这话你是听谁说起?你哥哥?”

  长乐察言观色,忙摇头支吾道:“不是,大哥从未提过。”

  “长乐,”皇帝含笑指着软塌边的胡床,令她坐下,柔声道,“你哥哥名为我的妃子,实则意气相投,纳他入宫确是为了掩人耳目,你且告诉我,是不是你哥哥跟你明说了?”

  “不是明说,”长乐思忖再三,她见皇帝始终和和气气,未有半分为难于她,反复琢磨,莫若将事情讲明,苦求皇帝开恩,她边偷瞅着皇帝神情,边道,“只是大哥时常思念妻儿,时与奴婢谈及稚儿幼女的趣事,只是每到末处,总会脸露悲容。奴婢还曾见大哥把玩一朵珠花牡丹,想来是大哥心爱之人的物件……”

  她刚顿了话语,就听皇帝淡然笑催:“你说下去。”

  长乐小心仔细地揣摩,不觉皇帝有任何异样之处,便接道:“奴婢……奴婢曾问起大哥此事,大哥含糊带过,之后却忽有一日与奴婢说起,定不会留奴婢独自在宫中……奴婢细问之下,大哥不肯多言,只言陛下圣明仁德,天恩浩荡,必会妥善安置奴婢兄妹……”

  “还有呢?你大哥是不是要带你回南越?”皇帝语气神态仍是温柔可亲,长乐已然摇头,否认道:“这倒从未提过,即便大哥要回去,奴婢是不愿的!若非那些南越蛮夷……”

  皇帝略一沉吟,笑道:“你哥哥可曾与你说起,我会何时放你们兄妹离开?”

  “陛下?”这个问题提得莫名,长乐脸上起了惊疑之色,皇帝见状展颜一笑:“将你安排在泰安宫,便是要借机送你们出去,你哥哥没有提及?”

  “有,大哥一心要我离宫,确曾说过陛下的周到之处。”长乐红了脸,鼓足平生之勇,“陛下,若您放奴婢兄妹出宫,能否……能否开恩,另……另……驱遣一人……”

  她用着“驱遣”一词,皇帝闻言即刻轻笑:“你所倾心的内侍?是谁?”

  听到长乐声如蚊蚋地道出名字,皇帝脸色一凝,叹息道:“长乐啊,朕再有能耐,却也无法与阎王抢人,你挂念的那小内侍,已经死了。”

  他见长乐周身一僵,脸上血色尽退,双眼难以置信地瞪着自己,微微点头,语带怜悯地肯定道:“是为你哥哥害死的。这宫中确属是非之地,你还是不要久待在此处为妙。”

  长乐木然,不自觉重复:“哥哥害死的……”

  皇帝轻笑:“那小黄门本就是他人派到你们兄妹身边的眼线,死也是毫无办法之事,你莫要怪你哥哥。”

  说罢,皇帝传入来人,将已呆若木鸡的长乐扶下,他重回软塌,默坐片刻,霍然起身,此时已无谓掩饰,他何止是毫无笑意,脸上若黑云压城,置于袖中的双手不住微抖。

  赵让归降入宫之后,身上绝无可能再留任何女子饰物,长乐所见的珠花,只会是来自宫内。

  谁赠予他的?亦或是谁利用何种渠道,从宫外转交给他的?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写到心虚啊……

  话说作者好想自我放飞,但是自尊不允许,泪

  以及,还有人记得那个小道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