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评论到最后一章,感动到哭 (^▽^) (3)
作者:凌沧州      更新:2023-07-30 19:29      字数:21827
  今天掉了好几个收藏qaq

  ☆、大婚二

  水汷推门而入,身后跟着一群吵着要闹洞房的少年,他反手将众人推出门外,任外面的人如何叫嚷,他也不开门。

  过了好一会儿,探春派人来请外面的那群少年,吵闹声音慢慢落了下去,像是已经离开。

  水汷身上带着三分酒气,走到宝钗身边,问丫鬟:“你们姑娘吃东西了吗?”

  莺儿点点头,道吃了。

  “那就好。”

  水汷拿起绑了大红花的喜称,手指微微发抖,轻轻挑开喜帕。

  喜帕落地。

  面前宝钗薄粉拂面,光艳照人,好看的眉眼一点点抬起,柔声道:“王爷。”

  凤钗衔着珍珠流苏,随着宝钗的抬头微微地荡着,引得水汷的心跳也跟着荡啊荡。

  面前的少女与水汷记忆里的小女孩重合,光润玉颜如旧,眸子里的星光彷如浸了水一般,嘴角的弧度弯的刚刚好。

  水汷看楞了神,是他记忆里的那个小女孩吗?

  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然而不管怎样,他仍是娶到了她。

  上辈子的遗憾被喜悦一点点填满,像是坚不可摧的城堡卸下了防备,又像是柔软的心脏有了盔甲。

  宝钗敛眉,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她垂下了头。

  水汷曲拳轻咳,目光瞥上桌上白玉雕救合卺杯,莺儿倒上喜酒,递给二人。

  水汷在外喝了不少酒,脸也是红红的,杯子与宝钗轻轻一碰,看着宝钗,道:“喝了合卺酒,以后便是夫妻了。”

  水汷想这个场景已经想了无数次,他以为宝钗会说些什么,然而宝钗什么也没说,只是微微冲他一笑。

  水汷有些失望,但也只是一闪而过。

  他把酒喝的很急,仰脖一饮而尽,如同他对这份感情的态度,一无保留。

  她终于是他的妻了。

  想到这,水汷整个人都柔软下来,像是浑身是刺的刺猬亮出了白嫩的肚皮。

  酒入肺腑,辛辣难耐,宝钗微微轻咳,水汷手忙脚乱去找杯子倒水,一旁的莺儿早已奉上倒好的温水。

  水汷不好意思道:“还是你的丫鬟细心。”

  水汷打发丫鬟退下,坐在床边,一朝梦成,他有好多话想要跟宝钗说,一时间又不知从何说起,过了半晌,他没话找话道:“你的凤冠重不重?我帮你取下来吧?”

  宝钗轻声谢过水汷。

  水汷小心翼翼帮她取下凤冠。

  水汷放下凤冠,惊讶道:“原来这么重?你怎么不早说?”

  宝钗低头轻笑:“哪有嫌凤冠重的?”

  “可...”

  水汷想了想,也是。

  屋内龙凤烛高燃,一室红光。

  宝钗端坐在水汷身旁,身上传来淡淡的异香。

  水汷终于娶到了心心念念的姑娘,巨大的喜悦笼罩着他,身上每一处的神经都在叫嚣着开心,整个人酥酥麻麻的,如同走在云端。

  水汷想告诉宝钗他有多喜欢她,有多开心,但当他的目光触及到她的眸子,他突然又泄了气。

  拉着她的手,嘴巴张了张,半天没说出来一句话。

  宝钗道:“我伺候王爷安歇吧。”

  宝钗的声音很温柔,水汷飘飘然地点头。

  喜服繁琐,宝钗低头去解他的衣服,柔软的发擦过他的脖子,水汷整个人忽然间像着了火一般,脸噌地一下通红,身体里莫名的悸动在不断高涨。

  水汷猛然站起来,结结巴巴道:“我...我自己来。”

  越着急,越慌乱,喜服又颇为繁琐,水汷怎么也脱不掉。

  与喜服奋斗半日,终于脱下,水汷匆匆脱得只剩宝钗做的里衣,一股脑钻进被窝里。

  用被子蒙着头,却又忍不住偷偷冒出了头,去瞧宝钗。

  宝钗坐在梳妆台前,正在卸鬓角装饰,白玉般的手映着金晃晃的饰品,好看的紧。

  她摘了金簪步摇,散开头发,乌黑油亮的发披在肩上,泛着好看的光泽。

  她又去摘珍珠耳环,放在首饰盒里。

  做完这一切,她又去脱霞帔。

  水汷看到这,突然有些后悔早早地把丫鬟们遣了出去,若丫鬟们还在,必是不用劳烦宝钗亲自动手的。

  宝钗衣服脱得很慢,一件件摆放整齐,待她快脱完了,水汷又缩回了头。

  正当水汷蒙头间,宝钗上了床。

  水汷忙往里面挪了挪,刚挪完,又觉着不对,道:“我...我睡外面。”

  水汷支着身子,从宝钗身上翻过,重新钻进被窝。

  两个人睡在一起,要做什么呢?

  水汷知道,因而才更紧张。

  水汷往宝钗身边挤了挤,宝钗以为他睡在了床帮上,便往里面挪了挪,给他让出一点空间。

  水汷挤,宝钗挪,过不一会儿,宝钗碰到了墙。

  宝钗:“...”

  水汷觉得,身为男人,在这种事上,就应该主动些,但奈何他娶了心中佳人,心中一时激动难以自己,在外面又被灌了不少酒,酒精麻痹着他的神经,思维也越发的不甚清晰了。

  旁边又躺着宝钗,时不时地传来淡淡的异香,水汷觉得心脏快要跳出胸腔,理智离他越来越远了。

  水汷按着太阳穴,强压着身体某处的悸动,然而另一只手却不由自主地伸了过来,道:“你冷吗?我有点冷。”

  宝钗身上的温度比他还低,水汷觉得自己这句话有点傻。

  “那个...”水汷尴尬道:“我给你暖暖。”

  身上的悸动莫名消失了,水汷又抽回了手,将手贴在胸口,暖热了,方去揽宝钗,道:“你身上好凉啊,是以前的旧疾吗?”

  软软的身体入怀,淡淡的女子体香萦绕在鼻尖,直将水汷的大脑冲击的一片空白。

  龙凤烛仍在燃,水汷忽然就明白了洞房花烛夜的意义。

  次日清晨,宝钗是被脸上痒痒闹醒的,以为莺儿又在闹她,半睡半醒间,眼也不睁,嗔道:“莺儿别闹。”

  耳畔响起一个低沉的少年声音,带着几分慵懒:“恩?谁跟你闹?”

  宝钗一个激灵,瞬间清醒了。

  睁开眼,入目的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贴的极近,修长的手指正在把玩她的头发,见她醒了,低头又去亲她的侧脸。

  少年呼出来的声息是温热的,有一下没一下地去蹭她的耳垂,瞬间让她想起昨夜羞人的回忆。

  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宝姑娘洞房,也是头一回。

  看着面前这个是自己夫君的少年,宝钗还是红了脸。

  理了理思绪,宝钗方开口:“王爷,该起了。”

  水汷手指绕着她的头发,如上好的绸缎一般丝滑,伸手去摸她的脸,脸也是软软嫩嫩的,他喜欢的不知怎么好,只觉得春宵苦短。

  水汷低声呢喃:“还早着呢,不到五更,再睡一会儿。”

  宝钗看了看窗外天色,时间尚早,昨夜闹得她精疲力尽,此时还没歇过来乏,水汷见她面有几分疲惫,停止了玩她头发的手,规规矩矩地把她搂在怀里,极尽眷恋:“你再睡一会儿,我不闹了。”

  宝钗听话闭了眼,却不敢深睡,迷迷糊糊间,听到了莺儿的声音,宝钗又连忙睁开了眼。

  天色渐亮,莺儿文杏过来伺候。

  宝钗红着脸,去推水汷:“王爷,该起了。”

  水汷刚才一直没有睡,搂宝钗在怀里,静静地看着她的睡颜,听着她平稳的呼吸声,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

  莺儿来叫他们起床,水汷刚要制止,却不料仍是吵醒了宝钗,只得放了手,让莺儿伺候宝钗梳洗。

  宝钗不动,莺儿亦不动,水汷一脸疑惑,却听文杏噗嗤一笑,道:“王爷,您不起,我们家姑娘怎么好意思起呢?”

  水汷恍然大悟,从床上摸索着衣服就往身上套,毕竟从小在军营打滚,三下五除二便穿好了里衣,跳下床,让莺儿伺候宝钗穿衣。

  脚刚落地,却听宝钗温声提醒:“文杏,给王爷拿鞋子来。王爷,仔细脚下凉。”

  水汷心中一暖,瞧着文杏笨手笨脚给他穿鞋的样子,顿时也觉得十分的可爱。

  再回头,莺儿已伺候宝钗穿好了里衣,正在穿今日进宫需要穿的诰命衣服。

  穿好衣服,宝钗坐在梳妆台前,伺候她梳洗的丫鬟们鱼贯而入,给她梳头上妆。

  水汷曾在水晏收集的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说女子皆爱给她画眉的男子,原因是专注给女子画眉的男子最温情。

  水汷看宝钗头发已经挽起,灵机一动,上前遣退丫鬟,在梳妆台上翻了半日,找到画眉的黛螺,兴冲冲地去给宝钗画眉。

  然而研究半日,却不曾落画。

  面前宝钗的眉不画而翠,哪里需要半分修饰了?若真画了,反而污了原本的好颜色。

  宝钗抿唇一笑,取下水汷手里的黛螺放到桌上,道:“该去拜见太妃了。”

  水汷歉意一笑。

  水晏那里的杂书,看来也不能尽信。

  水汷牵着宝钗的手,走出屋。

  春日的清晨有着几分凉,呼呼的风直往人脖子里灌。

  水汷回头,给宝钗整整衣领,余光撇到宝钗身后的丫鬟婆子捂嘴偷笑,再低头瞧瞧宝钗,虽然敛着眉,面上却是红红的。

  水汷面上一凛,故作庄严,丫鬟们止住了笑。

  水汷仍牵着宝钗的手,走在前面。

  莺儿与文杏紧跟其后,二人悄悄抬头,却看到了水汷透红了的耳垂。

  作者有话要说: 水汷:我就抱着你,什么都不做

  宝钗:....

  ☆、知足

  水汷牵着宝钗,刚走到南安太妃的院子,宝钗轻轻挣开了手。

  水汷一脸疑惑,转念便想明白了原因。

  水汷轻轻拢过宝钗鬓角发丝,与她一前一后走入松涛苑。

  南安太妃尚未起来,只有探春领着丫鬟,坐在椅上等着。

  探春见了水汷宝钗,笑着向他俩打招呼,看看水汷,又看看宝钗,拿着帕子掩面一笑。

  水汷怕宝钗面薄,不好意思,忙道:“你自嫁了晏儿,性子也随了他,越发的狭促了。”

  探春道:“我有没有变了性子不知道,倒是大哥,刚娶了宝姐姐,性子便变得跟她一样稳重了。年前你是如何打趣我的?大哥可是忘了?”

  正说话间,丫鬟们扶着南安太妃过来了。

  南安太妃道:“大清早的,这么热闹。”

  探春上前去搀南安太妃,一边走,一边笑着向她告状:“大哥也不知怎地,成了婚,脸皮变得薄了,被我臊了几句便要发火,母亲可要替我做主啊。”

  南安太妃拉着探春坐在自己身边,道:“你这猴儿,又在糊弄我,你成日里说你跟你宝姐姐关系如何好,怎么她一进门,你便打趣她?”

  “你大哥与你嫂子新成婚,自然要护着她了,你这丫头,也太不识趣。”

  摇头轻叹,却道:“罢了罢了,看你可怜巴巴的,我与你做主罢了。”

  说着便让水汷向探春赔礼。

  水汷忍俊不禁,刚弯下身,探春连忙还礼。

  探春抬起头,看着水汷,又看看宝钗,自己先忍不住笑了,闹得南安太妃又去锤她。

  宝钗见此,便知探春极得南安太妃的心,微微一笑,上前与南安太妃见礼。

  南安太妃让大丫鬟把她扶起来,指了指一旁椅子,道:“先不着急,等小雯过来。”

  又吩咐丫鬟道:“催一下郡主。”

  丫鬟应声而去。

  宝钗坐在水汷下首,探春也回了座位。

  水汷低声向宝钗解释道:“晏儿身子弱,极少出来见人,等哪日他身子好了,再见他不迟。”

  宝钗点头。

  不一会儿,水雯进来了,见过宝钗等人,便挨着南安太妃坐下了。

  丫鬟捧来茶杯,宝钗上前敬茶。

  南安太妃面露微笑,接过茶,抿了一口便放下,一旁丫鬟托着一个金丝楠木的匣子,南安太妃从里面取出一枚簪子,插在宝钗发间。

  那枚簪子太过熟悉,海浪祥云,通体没有一点流苏,分明是薛蟠送她的那一支,如何到了南安太妃手里?

  火光电石间,宝钗便想明白了。

  海浪祥云,是南安王府的标志,水汷扮成书童混到薛家商队时,便已经打上了她的主意。

  宝钗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心口酸酸的,面上却是丝毫不敢显露,磕头谢过南安太妃。

  宝钗又向水雯敬茶,水雯笑眯眯地接过,眉目里依稀有着几分水汷的英气。

  敬完一圈茶,便要去大明宫谢恩。

  轿子早已备好,水汷现行进入,转身去扶宝钗,却见宝钗扶着莺儿的手,已经上来了。

  水汷只好吩咐丫鬟备好小暖炉。

  水汷将暖烘烘的小暖炉塞到宝钗手里,一手揽着她的肩,轻轻在她额上落下一个吻。

  宝钗红了脸。

  从昨夜成亲到现在,水汷无疑是一个体贴的丈夫,每一个细节都像是排演过一般,细致入微。

  宝钗也尽力地去扮演一个贤惠的妻子,举案齐眉,相携白首。

  到了大明宫,以前对宝钗爱理不理的宫女太监们都争先恐后的来献媚,宝钗淡然处之,待他们的态度与之前并无两样。

  清思殿里,太后依旧是威严而慈爱的,只是此时慈爱更多一点,威严更少一点,笑着赐座,又笑着说着让宝钗早日为水汷诞下后人。

  宝钗红着脸,回话的规矩让人挑不出来一点错,太后满意地点点头,又赐下许多东西,方放他们离开。

  刚出清思殿,迎面便见一个一身素衣的女子,眉目疏离。

  宝钗微微避过行礼,那女子头也不回,翩然而去。

  水汷道:“你之前见过二公主?”

  宝钗微微摇头,道:“不曾。”

  虽然没有见过二公主,但这通身的天家气派,轮廓里与永昌公主有着几分相似,除了即将远嫁北疆的二公主,再没有旁人了。

  宝钗知道,在这个时代,生而为女子,再怎么尊贵的身份,也无力左右自己的命运,她如是,公主亦如是。

  宝钗敛眉,比之旁人,她无疑是幸福的,心中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水汷拉着她的手,道:“走吧。”

  出了大明宫,回到王府换了身家常衣裳,宝钗又随水汷从王府后门出去,上了一辆不起眼的马车。

  水汷道:“委屈一会儿,我带你看点东西。”

  宝钗以为水汷带她看他私底下制下的家业,点头道好。

  时间一点点过去,马车越走越远,路上崎岖不平,马车也开始颠簸起来,宝钗方觉不对劲,问道:“王爷带我去城外?”

  水汷点点头,道:“恩。”

  宝钗问道:“王爷名下的庄子?”

  水汷摇摇头,从背后环着她的腰,把头抵在她的肩上,道:“等到了你就知道了。”

  宝钗见他不愿说,也不再继续往下问。

  水汷手长脚长,环着她的时候,像一只八爪鱼,偏他的身体又是非常硬的,下巴贴在她的肩上,马车又十分颠簸,咯的她的肩膀生疼。

  宝钗轻轻挣扎,水汷略微松了一点,又过一个不平整的地面,水汷又把她搂的紧了。

  宝钗再挣扎,水汷便又放松了一点。

  马车空间狭小,二人又厮磨在一起,松松紧紧,几个回合下来,宝钗发觉水汷某一处的坚硬在抵着她。

  宝钗:“...”

  经过昨夜,宝钗自然知晓那是何物,面红耳赤,却是不敢再挣扎了。

  耳畔水汷的呼吸痒痒的,声音哑哑的:“你不要动,我就抱你一会儿。”

  宝钗坐在马车上,如一尊石像。

  好在这种酷刑并未持续良久,马车停止,水汷起身,跳下马车,又回头去扶她。

  宝钗的手脚早已麻木,活动一会儿,方下马车。

  饶是这样,下车时,仍是差点栽倒在水汷怀里。

  水汷摸摸她的头,低声道:“我错了。”

  宝钗轻声道:“王爷何错之有?”

  水汷带她带到一个山庄,庄子里怪石堆砌,旁边种植着奇花异草,在春日里争妍斗艳。

  侍卫们个个身高八尺,一身普通装束,却丝毫掩饰不住身上的悍勇之气。

  见她来了,目不斜视,静静地驻守在各处,如苍松一般。

  水汷引宝钗来到正厅,管事的见他俩行的却是军礼。

  宝钗细细打量着,管事的一身短打扮,脸上却无长年累月荣养在山庄的富贵态,左额上一道深深的伤疤,将眉毛劈成两截,平添了几分狰狞。

  管事的道:“末将枭骑张翼,拜见王爷,拜见王妃。”

  宝钗心道,果然如此,令人闻风丧胆的枭骑,竟然藏在天子脚下的一处山庄里。

  想到这,不免又去瞧水汷,水汷面色如常,宝钗又收回了视线,只是不知他带自己来这里做什么。

  水汷道:“起来吧。人都到齐了吗?”

  张翼道:“都到齐了,在外面等待王爷传令。”

  水汷道:“把他们都叫过来吧。”

  须臾众多大汉极有秩序走入正厅,看到水汷,纷纷行礼。

  水汷让其免礼赐座,道:“想必你们早就接到了秦远的通知,我今日带王妃过来,便是让你们认认人。”

  水汷站起身,道:“枭骑七杀营,自今日以后,听命于薛宝钗,敬她如敬我,不得有误!”

  宝钗为之侧目,正欲说话,却见十几个汉子拜倒她脚下,咬破手指,点在眉心,发誓效忠于她。

  宝钗微微皱眉,道:“王爷,不可...”

  话还未说完,便被水汷打断了,道:“我说可以就可以。”

  水汷挥挥手,示意众人下去,把她轻轻搂在怀里,道:“京都风云变化无测,我担心你的安危。”

  “前几日,我接到战报,蛮夷又袭江城,过不几日,消息便会传到京都。届时我领军出征在外,太上皇为了牵制我,必会留你们在京都,我把枭骑留给你,才不至于让你孤立无援。”

  宝钗道:“王爷万万不可,二公子尚能主事,怎能把枭骑留给我?”

  水汷长叹一声,道:“就是因为晏儿能主事,我才更要把枭骑留给你。”

  水汷抚弄着宝钗软软的脸,眉头紧皱,道:“你是我的妻,晏儿是...”

  讲到这,眼中神色一暗,到底没有说下去,犹豫片刻,道:“总之,我更信你。”

  水汷的眉眼无疑是好看的,眸子里的神色也是极为真诚的,然而说出来的话,却让宝钗如坠冰窟。

  那些宝钗不愿想起的画面又重聚心头,父母兄弟,原是最温情亲密之人,为何到了天家这里,反而处处防备?

  水汷明明那么看重喜欢水晏,替他上奏请封,替他筹谋婚事,然而心底却仍然留有戒备。

  宝钗打了个寒颤,水汷待水晏尚且如此,那么,待她呢?

  大厅中,将士们滴的血仍在,殷红的有些刺目。

  作者有话要说: 收藏一定是在逗我。。。。

  ☆、托付

  宝钗不敢再继续往下想。

  水汷喜欢她什么,她不知道。

  漂亮吗?不应该,水汷这样的身份,有太多的美女可以供他挑选。

  家世吗?更谈不上,她只是一介皇商,对于一方藩王的帮助实在有限。

  才情吗?更不可能,她自幼养在深闺,水汷根本不曾见过她。

  想了一会儿,宝钗便不再细想。

  多想无益,他们现在已经是夫妻了,君为臣纲,夫为妻纲,水汷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她才能在王府过的安稳。

  宝钗识趣地不去问水汷对水晏的看法,也不问枭骑是如何悄无声息地进的京,她随着水汷去逛山庄,一双眼睛四处打量着周围环境,思考着如何在不让京卫发觉的情况下,照料好水汷所交给她的枭骑。

  是了,他们已经是夫妻了,水汷一旦出征,她决不能让王府后院起火,让水汷无心战事,忧虑京中。

  宝钗问道:“枭骑七杀营一共多少将士?都在这个山庄吗?”

  “哪能都在这里?”

  水汷轻笑,道:“枭骑一千可破万,枭骑素来在精而不在多,目前在京的,有三千人,今日过来的,是百夫长。”

  “枭骑若都聚在一起,只怕早就惹起京卫的注意了。他们散布在京中各处,平日里靠百夫长联络,若非到紧急关头,他们不会聚在一起。”

  听水汷这样讲,宝钗方放下心来,想起府上的府兵,宝钗又忍不住问道:“那他们的俸禄呢?若我记得没错的话,京中府上现在还养着五千府兵,这样算下来,便是八千将士?”

  水汷捏了捏宝钗鼻子,笑着道:“你说的不错。”

  “等回到王府,我带你去看王府的开支。府上现在有两个账本,一个探春在管的内务,一个是秦远在管的官场上的开销。”

  讲到这,水汷颇有几分不好意思:“若真论起来,南安王府并不算顶富贵的人家。这些年,天子有意削藩,下面的官员见风使舵,便有意无意地克扣一些军饷。将士们不能不吃饭,蛮夷又屡有异动,我担不起裁军的风险,便只能从王府支钱,养着他们了。”

  “那太妃知道这些事吗?”

  宝钗问道。

  水汷摇了摇头,道:“母亲心里没什么计较,跟她说这些事,没的让她心烦,更何况,早在父亲在世的时候,便有王府养府兵的先例,那时也是瞒着她的。”

  宝钗道:“养兵数千,拥甲过万,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太妃她没怀疑过吗?”

  水汷一笑置之,道:“她自己的嫁妆她还计算不清楚呢,又怎么会有心思盘算这?”

  宝钗不再继续追问,水汷带她一一见过百夫长,将平日里联络的方式告诉宝钗,又从府兵里挑了个机灵的小兵,负责往来传话。

  宝钗与水汷再回到王府时,日头西斜,夜幕开始降临。

  松涛苑里,南安太妃早已吃过晚饭,宝钗去立规矩,南安太妃道:“你们刚成婚,不用特意来我这立规矩。”

  宝钗只好告辞。

  漫天星光下,水汷牵着宝钗的手。

  或许跟常年习武的原因有关,水汷的手在冬日也很热,像是个小暖炉一般,宝钗回握着他宽大的手掌。

  水汷以后便是她的夫了。

  宝钗说不出这是什么感觉。

  仔细想想,她应该是属于挺幸运的那一挂,水汷相貌、家世、性情、能力,样样拔尖,对她也有着几分情谊,但她为什么会意难平呢?

  到底是得陇望蜀,贪心不足了。

  水汷那流于表面、炽热的感情里纵然是夹杂了几分算计,她也应该学会知足。

  围猎场上,那夜的星光和今夜一样,也是这般明亮闪耀,那个少年浴血而来,眸子里盛满星光,刹那的舍命相救,足够让她让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慢慢回味了。

  她应该知足。

  宝钗握紧了水汷的手。

  屋里丫鬟们摆好了饭,宝钗扫了一眼,大补的东西占了一半。

  水汷黑了脸,问道:“谁交代这么做的?”

  莺儿指了指那几个汤,道:“这些都是昭王妃特意送过来的。”

  水汷扶额,道:“我不过打趣了她一句,她竟然这么记仇。”

  水汷大手一挥,道:“这些都撤了吧。”

  宝钗随着水汷坐下,伺候他吃饭,道:“三妹妹没有出阁之前,是个颇为风雅的人。”

  水汷给宝钗夹了一块冬笋,笑道道:“恩,我知道,你的姐妹自然都是好的,都怪晏儿,太过狭促,把三妹妹带坏了。”

  宝钗微微一笑,起身布菜。

  吃完饭,夜色深沉,水汷把丫鬟们尽数遣退,从背后环着宝钗的腰,头枕在她的肩上。

  宝钗微微侧过脸,道:“王爷,该歇息了。”

  水汷懒懒应道:“我知道。”

  水汷手指向上,为她卸下凤钗金簪,看她乌黑的头发披散下来,低头猛嗅一口,道:“好香。”

  屋内蜡烛仍在燃,像极了情人的眼泪。

  水汷此举,多少有些孟浪,宝钗轻轻推着水汷,水汷却将她搂的紧紧的。

  下巴抵着她的肩膀,双手又去摘她的耳环。

  只听一声脆响,金晃晃缀着玛瑙的耳环被随意丢在梳妆台上。

  水汷拦腰将宝钗抱起,瞬间的天旋地转让宝钗险些惊呼出声,条件反射般双手紧紧地搂着水汷的脖子。

  水汷道:“这就对了。”

  水汷把她高高抱起,却又轻轻放在床上,极快地脱去外衫,一手扯过被褥,身子便滚了上去。

  宝钗的衣服很繁琐,水汷却极有耐心,一点一点如剥竹笋般剥去她的衣服。

  宝钗的肤色是极白的,在昏暗的烛光下,白的有些晃眼,她感觉到水汷的呼吸急促起来,火热的吻落在她的额上。

  宝钗闭了眼。

  少年常年习武带着厚厚的茧子的手掌轻轻地抚弄着她的脸,清亮的声线彼时却有些沙哑:“宝钗,你睁眼。”

  睫毛轻颤,宝钗又睁了眼。

  入目的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眸子里带着星光,他把头抵在她的额上,嘴唇动了动,道:“宝钗。”

  他的声音太过温柔眷恋,几乎让宝钗有片刻的失神。

  水汷的拇指轻轻摩挲着她的唇,道:“给我生个孩子吧。”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双更

  ☆、释然

  一个“好”字梗在喉咙,怎么也说不出口。

  水汷呼吸间的气息挠着她的脸,痒痒的。

  他的眼睛深情而又专注,黑白分明的瞳仁亮晶晶的,让宝钗忍不住想起那夜他披星而来的情景。

  生于天家的人,生而算计,死而算计,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纷纷扰扰似真还假的情景萦绕在心头,过了良久,宝钗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好。”

  水汷的吻落在她的额间,落在她轻颤的睫毛,最后落在她紧紧抿着的唇上。

  一吻而终。

  水汷的手指揉弄着她的耳垂,吻又跟着落在她的耳垂上。

  余光瞥到她的脸上泛起红晕,像极了海天相接一线时,夕阳西下的潮水。

  那一双好看的眸子,蒙上了一层薄薄雾气,带着几分□□的水色,却不见悲喜哀乐。

  水汷起身,一手支着身子,另一只手描画着她的眉眼。

  行为可以骗的了人,但是人的眼睛,却是最容易把内心出卖。

  宝钗的手却攀上了他的脖子。

  跳动的烛光下,黑发雪肤,撩人的很。

  宝钗的睫毛颤了颤,轻声道:“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水汷突然又释怀了,他们有一辈子去携手相伴,彼时她不爱他,又有什么关系?

  一辈子呢,想想都让人心生向往。

  水汷道:“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

  水汷的吻又落了下来。

  他的手覆上她的眼。

  另一只手在她身上游走,温暖,但手上的茧子却是坚硬的,弄得她有点疼。

  宝钗知道,那是常年习武所留下的。

  水汷一个挺身,宝钗还是皱起了眉。

  水汷轻抚着她的眉间,停止了动作,低声道:“痛的话,不要忍着。”

  难以启齿的细碎的声音被刻意压制着,快感一波接着一波,大脑一片空白前,宝钗看到了水汷异常明亮的眸子,如一颗启明星,透过层层云雾,照进了她昏暗无光的生活。

  次日醒来,宝钗的腰肢仍是酸痛的,那个昨夜在她身上驰骋的少年,彼时却是生龙活虎的,见她醒来了,停止了玩弄她头发的手,一手将她揽在怀里。

  红浪翻滚,又是一度春宵。

  再起来时,天已大亮,宝钗匆匆梳洗,便去伺候南安太妃用膳。

  水雯今日也起了个大早,一向勤快的探春却没有在屋里,南安太妃道:“晏儿的病又犯了,我免了探丫头的晨昏定省,让她好好照顾晏儿。”

  宝钗道是,又问可曾请了太医来号脉,南安太妃道:“他是旧疾,府上有徐大夫照看着,用不着请太医。”

  宝钗点了点头,嘱咐莺儿送过去一些增补之物,莺儿应去办。

  水雯看着宝钗肚子,笑眯眯道:“大嫂子什么时候能给我添一个小侄子?”

  南安太妃点着水雯额头,道:“哪里就这么快了?我嫁给你父亲三年,方有你大哥。”

  宝钗脸上羞红,岔开了话题。

  水汷道:“食不言,寝不语,小雯若是闲着没事,跟着你嫂子学理家吧。”

  水雯向水汷扮着鬼脸,道:“就不。”

  吃完饭,南安太妃道:“你们小夫小妻的,这几日不用特意过来。我虽然不问朝事,但也知道如今边城有了异动,想是过不了多久,陛下便会让你回去领兵。”

  南安太妃神色戚戚,道:“你的父亲、爷爷,都死在了战场,我只有你这一根独苗,你若再去了,可叫我怎么活?”

  又看着宝钗,道:“好歹给咱们南安王一脉留点血脉,这样...”

  话未说完,泣不成声。

  宝钗连忙劝慰,南安太妃拉着她的手,道:“你刚嫁进来,不知这里面的苦,王妃哪是什么好当的?”

  宝钗道:“母亲切莫太过悲伤,王爷自幼习武,身手矫捷,况身边又有众多护卫,哪里就如您说的一般了?老王爷的在天之灵,也会保佑他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的。”

  水雯也跟着劝,南安太妃方缓过来,嘱咐宝钗,这几日不用过来,好生照顾水汷方为正理。

  宝钗与水汷从南安太妃处出来,行至院中,树木已抽出新枝,花草披上新绿,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之态。

  水汷扳过宝钗,看着她的眸子,认真道:“我会回来的。”

  宝钗手指与他十指相扣,道:“我信你。”

  目光扫过王府的一草一木,众多仆奴,道:“王爷不是我一个人的王爷,还是这整个王府的王爷。”

  宝钗道:“数万将士的性命寄予您一身,边关烽火虽急,但王爷也要记得,府上老老少少等着你荣归京都。”

  水汷牵着她的手,继续向前走,道:“那你呢?”

  “我...”

  宝钗轻声道:“我自然也是等着王爷的。”

  水汷笑道:“有你这句话,我纵然是爬,也要爬回京都的。”

  春日正浓,少年少女言谈无忌。

  宝钗跟着水汷来到听雪厅,厅里摆上了棋盘,燃上了檀香。

  袅袅熏香惹人醉,面前少年一身湛蓝装束,齐眉勒着江海闹龙抹额,修长的手指执起了白子,尽显胜券在握的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豪气。

  白子落地。

  宝钗抬眉道:“落子无悔。”

  水汷轻笑:“无悔。”

  宝钗捏起黑子,黑子被她夹在手里,更显得她肌肤胜雪,白若美玉。

  黑子落地,置之死地而后生。

  水汷大笑:“我小瞧了你,再来。”

  又连续下了几盘,水汷不得不认输,宝钗布局之精妙,破局之高深,远不是他能战胜的。

  水汷道:“你可曾输过?”

  宝钗抿唇,瞧着棋盘,道:“曾输于二姐姐半场。”

  水汷想起那个温柔娴静的贾府二小姐,再想想秦远,不觉笑出了声。

  又是一局,宝钗开场吃掉水汷两个棋子,手里捏着白子,犹豫未决,过了一会儿,她道:“王爷,兵者为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棋子落地,宝钗道:“战端一开,浮尸千里,人命贱如草芥。”

  “一将功成万骨枯,我希望王爷出征在外遇决策之事时,想一想,这江海之中的累累白骨。”

  水汷一怔,想起上一世的事情。

  上一世,他虽也善待将士,但始终不曾把将士性命真正放在心里,最后战死殉国,也算是自食当初一意孤行的恶果

  水汷默然道:“难为你还有这拳拳慈悲心。”

  宝钗摇了摇头,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方为君子之道。”

  每一次与宝钗交流,每一次都能刷新水汷对她原有的印象。

  她果然如她父亲一般,学识渊博,涉猎众多,对于战事,也颇有见解。

  想到这,水汷不禁嘘嗟道:“可惜你托生成了女子,若是男子,必是治世之能臣。”

  宝钗哑然失笑:“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她的目光缓缓扫过高高的院墙,最终落在早春里迎风怒放的花朵上面,漫不经心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你们男子的事情。这个世道,我所能做的,寥寥无几。”

  水汷丢了棋子,走到对面,轻轻把她揽在怀里,在她额上落下一吻,道:“谁说寥寥无几?这偌大王府,以后需要你的打理。明面上的五千府兵,暗里的三千枭骑,都需要你的照拂。京中风云变幻无常,我现在没办法把你带在身边,我走之后,只能你独自面对。”

  水汷的声音低了下去:“我时常在想,我娶了你,到底是不是害了你。”

  “你若嫁给了寻常人家,自然是不用忧心这些烦心事的,平安顺遂一生,倒也不失一种美满。”

  宝钗道:“王爷,我们是夫妻。”

  “是啊,正是夫妻,所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水汷长叹一声,道:“生于天家,注定逃不脱夺嫡的泥泽。等事情都了了,我...”

  想了半日,水汷仍是没有说出口。

  宝钗见他犹豫,也不多问,岔开话题,面上一片风轻云淡,仍与他讨论棋局。

  二人棋艺相差太多,残局难破,宝钗也不再与水汷下棋。

  秦远送来了账目,细细与宝钗说着这些年王府的开支。

  征战的将士,战死的烈士遗孤,处处都要照顾到,王府虽然名下产业众多,但这么多年下来,也是有些吃不消。

  秦远见宝钗微微皱眉,道:“王妃不用太过忧心,在将士身上花费的钱财,都是王爷出的,不曾用过太妃一丝一毫。”

  言外之意,以后也不会动用她的嫁妆。

  宝钗抿唇一笑,道:“你与王爷一样,都太小瞧我了。”

  揉了揉眉心,宝钗道:“坐吃山空,终究不是办法,容我想些主意,也算为王爷分忧。”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还有一更

  ☆、出征

  大业九年,蛮夷再犯江城,

  消息传到京都时,上至朝野,下至百姓,都炸开了锅。

  武将们一撩战袍,请奏出征。

  文臣们奋笔疾书,上书以和为贵。

  天家不是还有一个三公主吗?嫁过去不就完了?

  至于再开事端,生灵涂炭吗?

  文臣武将就战事分成了两派,是战是和吵了几天,依旧没吵出个所以然来。

  世家子弟们,有些依旧飞鹰走马,纸醉金迷,乐得逍遥。

  有些摩拳擦掌,搭弓练箭,恨不得立即就奔赴战场。

  太上皇被闹的脑仁疼,过几天再上朝时,白头发又多了一片。

  朝堂上,站和两派仍在争论不休,武将们到底少读了几本书,被文臣们的“穷兵黩武”压得说不上话,太上皇听得烦不胜烦,扔下了一句“搁置再议”,便一甩袖子下了朝。

  下朝之后,却召了彼时正在休婚假的水汷过来。

  水汷自然知道太上皇找他有何事,浑身上下收拾的清清爽爽,一身干净利落的束腰藩王蟒袍,头发梳成高高的马尾,骑着大婚时太上皇赐的汗血宝马,马鞭一挥,便进了宫。

  太上皇见他这番装束,便不再跟他绕圈子,开门见山道:“你意下如何?”

  水汷单膝跪地,朗声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愿为陛下死!”

  正午的阳光从大开着的门照了进来,照在水汷的蟒袍上,五爪蟠龙闹江海,太上皇眯着眼瞧去,平日里他一向喜欢看重的水汷,不知怎地,今日碍眼的很。

  周太监将水汷扶起,殿里的宫女立刻奉上他最喜欢的华顶云雾。

  水汷低头轻嗅,茶香扑鼻,饮上一口,清香直入肺腑。

  水汷谢过太上皇的茶。

  太上皇摆摆手,道:“此次出征,你准备带哪些人?”

  太上皇到底是太上皇,高出了金銮殿里那帮臣子无数个段位,知江城战事不是送个公主和亲便能解决的事情。

  水汷道:“江城战事水战居多,京中武将多擅长攻城略地,只怕难以给我助力。”

  太上皇眼中精光一闪而过,却又听水汷说道:“但我到底年轻,还望陛下派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多少在战术上为我指点一二。”

  太上皇道:“你回府现行准备出征之事,具体派哪些人助你,容孤再想一下。”

  “你的家眷...”太上皇慢悠悠地喝着茶,漫不经心道。

  水汷笑道:“自然留在京城。江城现在兵荒马乱的,跟我回去不安全,还是留在京城,有着陛下照拂,我方无后顾之忧。”

  太上皇点了点头,笑容终于到达了眼睛。

  水汷应诺而去。

  出了大明宫,翻身上马,回头眺望那高高的红色宫墙,象征着皇权的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烁烁生辉,水汷收回目光,纵马而回。

  次日早朝,太上皇下了圣旨,南安王水汷,择日回江城领兵,抗击蛮夷,又点了神武将军冯唐,着他一同前往,又有许多世家子弟,也在其中。

  水汷看着名单,上面有着上一世陪他一同战死的卫若兰。

  对着镜子,水汷瞧了瞧宽肩窄腰的自己,晃了晃脖子,镜中的人虽然没有好看到惊为天人的地步,但水汷觉得,他还是挺喜欢这个身子的,再想想上一世被乱刀分尸的身体,成功地打了个冷战。

  圣旨自然是要好好的供起来。

  水汷毕恭毕敬地放好,回到松涛苑,一家老小来了个齐全。

  南安太妃高坐在堂上,拿着帕子抹着泪,道:“你...”

  一句话还没有说完,便哭的不成样子,宝钗探春水雯都连忙去劝。

  水汷撩起衣摆,恭恭敬敬地给南安太妃磕了个头,道:“母亲切莫忧心,儿子此去,一为保家卫国,二为报父亲爷爷当年惨死之仇,国仇家恨,儿子非去不可。”

  南安太妃走下来,将他扶起,眼里盛满了泪,断断续续道:“我这一生,命实在太苦,早年丧父,中年丧夫,你...你...”

  水汷道:“母亲放心,安心在王府等待儿子凯旋便是。”

  南安太妃哭了一场,看看水汷,又看看宝钗,忍着泪,挥手让他们下去。

  水汷牵着宝钗的手,回到自己的院子。

  屋内宝钗早已让丫鬟们收拾好了衣物,整整齐齐叠在一起,放在桌上,又有许多伤药进补丸子,也放在一旁。

  水汷抚着宝钗的脸,道:“辛苦你了。”

  宝钗摇了摇头,道:“王爷早日回来。”

  金钗步摇落地,发出一声脆响,宝钗长长的头发被放了下来,晃动着如同一匹上好的绸缎。

  水汷取来剪子,剪下宝钗一缕头发,又从自己头上也剪下一缕,用红线系在一起。

  看宝钗腰间佩戴的香囊,随手解了,把头发放在里面,道:“给我留个念想。”

  环视屋里摆设,又问宝钗:“你有绣好的帕子吗?也给我一个。”

  宝钗低头不语。

  莺儿听到声音,叩门而入,手里捧着一只匣子,递到水汷面前,笑道:“王爷,这些都是我家姑娘之前绣好的,您瞧着哪个喜欢,便带走哪个吧。”

  “哦?”水汷轻笑,打开匣子,瞧着里面的帕子香囊,惊讶道:“你的女红竟然这般好?”

  水汷把帕子全搂在怀里,道:“我全带走。”

  宝钗面上一红,道:“像什么样子?”

  把帕子从水汷手里拿回来,递给莺儿,道:“你给王爷收拾好,仍放在包袱里。”

  莺儿笑眯眯地去办了,整理好之后,又退了出去,临走之时,仍不忘把门关上。

  水汷满心都是欢喜,亮晶晶的眸子瞧着宝钗,道:“你什么时候绣的?我怎么不知道?”

  一时情动,抱着她在屋里旋转。

  红烛高燃,又是一度春宵。

  冯府上,冯唐领着儿子冯紫英祭了祖先,晚间吃饭时,周太监送来一盒宫中的点心。

  周太监笑眯眯地将盒子交到冯唐的手里,道:“冯将军,老奴祝您此去江城一路大捷,早日平叛蛮夷。”

  冯唐躬身谢过周太监。

  周太监拉着冯唐的手,又道:“将军,太上皇对您可是器重的很呢。”

  去了势的男人说话到底不如正常男子一般,尖尖细细的声音,又在“器重”二字里面加重了口气,冯唐态度更加恭谨,对着大明宫遥遥一拜,道:“臣绝不负陛下重托。”

  周太监拍了拍冯唐的手,眼睛往盒子上一瞄,皮笑肉不笑道:“但愿如此。”

  送走了周太监,冯紫英走上前来,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叠做工精巧的点心,笑道:“陛下对父亲真好。”

  冯唐盖上盒子,道:“天恩浩荡。”

  冯唐回到卧室,遣退众人,拿惯了兵刃的大手捏起点心,在上面留了一个深深的指印。

  到底是御膳房的手艺,喂到嘴里,点心入口即化。

  冯唐一口气将点心吃完,再拿起一只,轻轻一掰,里面却无夹层甜点,只有一个小纸条团在里面。

  抽出来,就着微弱烛光一观,朱金御批,一个死字。

  冯唐取下灯罩,纸条遇火而燃,转眼消散成灰。

  不再年轻的将军面孔上,一行浊泪无声而落。

  南安王府,左立站在枝头,院子中,水雯换上了□□,箭无虚发,直中红心。

  左立翩然而落,一声弓响,水雯松箭。

  左立侧身躲过,余光瞥到利箭钉在树上,入木三分。

  左立道:“你不是我的对手。”

  水雯收了弓箭,道:“现在不是,不代表以后不是,说吧,你鬼鬼祟祟想做什么?”

  天还未亮,水汷早已醒来,手指轻轻抚摸着宝钗好看的眉眼,终于开始有些明白“温柔乡便是英雄冢”。

  不再迟疑,轻手轻脚穿衣起来,把装有宝钗秀发的香囊塞到怀里,放在贴近心脏的位置。

  回头看那沉睡的美人,眼神无限眷恋,俯身在她额上轻轻印上一个吻。

  一吻而终,转身大步离去。

  待脚步声越来越远,宝钗睁开了眼睛。

  暖烘烘的被窝里,还留有水汷的温度。

  翻身起来,床头放着的是南安王的令牌。

  这便是让无数人争了个头破血流的王权,手指触摸上令牌上的海浪祥云,冰冷而又硌手。

  宝钗不喜欢。

  再一旁,放着的是万分紧急情况方能放的烟花,精精巧巧的,握在手中,几乎感觉不到一点分量。

  宝钗又放了下来。

  五千府兵,三千枭骑,尽归她所有。

  水汷真的这般信任她?

  脑海里却又想起昨夜水汷的嘱托:若京城出了乱子,你与母亲小雯随枭骑回江城,其余之人,一概不问。

  那水晏呢?

  水汷一怔,却道:“你不用管他。”

  被窝里明明是暖烘烘的,宝钗却觉得如坠冰窟,通体冰凉。

  作者有话要说: 水汷:我觉得我现在就像戏剧里的武生,身上插满了flag

  二更!

  ☆、和亲

  宝钗枕着鸳鸯戏水枕,上面还有着水汷的味道,想起他对自己的托付,眉头紧锁。

  江城战端起,京都也一样,风云变幻无测。

  二帝争位,双悬日月照乾坤,又有六皇子北静王,在这个天家诸王夺嫡的泥泽里,南安王一脉真能全身而退吗?

  她不知道。

  她所能做的,不过护好一家老幼,府兵与枭骑,万万不能动。

  宝钗又躺了一会儿,见天色渐亮,便起来梳妆。

  水汷走了,她自然不好再一个人吃饭,早早梳洗完毕,去松涛苑里拜访南安太妃。

  南安太妃毕竟上了年龄,容易嗜睡,宝钗坐在椅上,等了好一会儿,丫鬟们方搀着南安太妃过来。

  宝钗上前见礼。

  水雯早上贪睡,水晏与探春又不与她们一起吃饭,宝钗一人伺候南安太妃进食。

  水汷出征,南安太妃心中忧虑,食欲不振,宝钗不敢深劝,只伺候南安太妃喝了几口汤,吃了几口菜。

  饭毕,南安太妃叫来了府上的丫鬟婆子们,谁人在做何职,一一告诉宝钗。

  宝钗面带微笑,细细听着。

  最后那几个丫鬟,却是颇有姿色的,南安太妃道:“她们都是府上家生的丫鬟,我派去伺候汷儿的,如今你也来了,是去是留你来决断吧。”

  宝钗抬眼去瞧,丫鬟们个个低眉顺眼,让人挑不出一点差错。

  莺儿重新续了茶,宝钗轻啜一口,道:“既然是伺候王爷的,那便等王爷回来再行决断吧。”

  几个丫鬟听了,面无波澜,磕头谢恩。

  南安太妃再瞧宝钗时,眼里带了几分探究。

  午间薛母派薛蟠来接宝钗,南安太妃道不可失了天家的礼,宝钗一一应下,让莺儿将回薛府用的东西准备好,与薛蟠一同回了娘家。

  薛母见了宝钗,泪眼朦胧,又是高兴,又是悲伤。

  高兴的是前几日水汷与宝钗一起回门,精神奕奕,毫无外人所传的病弱模样。

  伤悲的是,转眼间江城又起战乱,水汷领旨出征,归来遥遥无期。

  薛母搂着宝钗,痛哭了一场。

  宝钗轻轻拍着薛母的背,道:“王爷洪福齐天,必能凯旋归来的。”

  薛母点点头,连连称是。

  宝钗又问可曾找到香菱的父母,薛母为难道:“前几日倒是有消息传过来,讲是寻不到人家。”

  宝钗叹了口气,道:“年久日深,一时难寻也是有的。”

  想起水汷留给她的枭骑,心思一动,便又上了心。

  母女二人在屋里说着话,不多时,便有丫鬟来报,说王夫人带着姑娘们过来了。

  宝钗连忙去迎,只见王夫人带着黛玉迎春与惜春,相伴而来。

  四人见了宝钗,纷纷见礼,宝钗笑着将人扶起,道:“哪里就有这么多的规矩了?”

  王夫人道:“你如今是王妃了,身份自然贵重。”

  黛玉低头一笑,迎春仍是那副呆呆的模样,惜春身量尚小,一脸懵懂。

  宝钗陪众人说了一会儿话,却见香菱进屋来,请走了黛玉与惜春,说是请教些诗句。

  王夫人一脸慈爱,道:“玉儿身子弱,莫要贪书累坏了身子。”

  黛玉道是,拉着惜春,与香菱一处玩闹去了。

  王夫人见迎春仍坐在一旁,道:“你也与姐妹们一处玩闹去吧,我与王妃有几句话说。”

  迎春无法,只得起身告辞。

  王夫人看看宝钗,又看看薛母,过了良久,叹了一口气,道:“府上的这些姑娘,都不及王妃有福气。”

  “迎春这般大了,官媒们说的人家也不尽其义。大老爷见探丫头嫁的好,因而对迎春要求也颇高,高不成低不就。”

  宝钗见王夫人的茶见了底,叫莺儿给王夫人添茶。

  王夫人喝了一口茶,又道:“你林妹妹,你也是知道的,身子这般弱,风吹吹就倒了,又有老太太护着,我纵是有心,也是没地方使。”

  薛母正欲接话,宝钗连忙拉拉她的衣袖,笑着岔开话题,道:“林妹妹还小着呢,老太太喜欢她,多留两年也是有的。”

  “至于二姐姐的婚事,我帮她照看着,若有合适的,也省的姨妈再操心。”

  王夫人今日过来,为的便是迎春,听宝钗这般说,心里总算踏实一些,道:“我身边这么多姑娘,一起加起来,也不如王妃贴心。”

  宝钗又问贾赦要求,细细记下。又与王夫人说了一会儿话,便出去找黛玉几人玩乐。

  黛玉彼时正与迎春下棋,惜春与香菱在一旁观看。

  宝钗走上前去,道:“不是有问题要问林妹妹吗?怎么在这看起下棋来?”

  香菱不好意思道:“我比不得众位姑娘,哪里有那时间精力去学诗。”

  宝钗眼中一暗,看着香菱面容,心道可惜了这样的品格相貌。

  黛玉见宝钗进来了,也停了下棋,道:“宝姐姐,好好的王妃不做,你准备给谁说媒呢?”

  话这样说着,却拿眼睛去瞧迎春。

  宝钗指头去点黛玉额头,道:“你也就欺负你二姐姐老实,若换了探丫头,指不定怎么闹你呢。”

  黛玉拉着宝钗的手,道:“我才不怕她呢!”

  手指指了指迎春,帕子掩面偷笑道:“二姐姐在王府输了棋,如今整日拉着我下棋,快说说,到底是何人赢了她。”

  “狭促鬼!”

  宝钗见迎春面上一红,便阻止黛玉继续往下说。

  心里却盘算着,秦远的官职,是否能如得了贾赦的眼。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探春同为庶出,却嫁做了王妃,迎春的父亲,好歹袭着一等将军之职,怎么会任由女儿嫁于身份都不明朗的秦远?

  冬去春来,记忆的长河里留着太多无奈的碎片,转眼到了二公主远嫁北疆的日子,宝钗对于天家无情的认知,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新帝病重,自然是起不来的,太上皇领着后妃,将二公主送离京都城外,便回了大明宫。

  南安太妃与北静太妃托病未出,探春照料水晏,亦未出现,宝钗与其他王妃诰命们跟着太后,去送二公主。

  天家子嗣,成器又成年的男子并不多,南安王水汷算是一个,宝钗作为南安王妃,严格算起来,也算是公主嫂子,宝钗又在太后宫里伺候过一段时日,颇得太后欢心,因而太后也抬举她,众多王妃,太后与她说着话。

  谈及公主远嫁,太后一声叹息,再说不出其他,宝钗再瞧瞧其他妃子,除了公主的生母贤太妃,其他人面上的悲伤都是淡淡的。

  耳畔贤太妃强忍着悲伤的声音仍在继续:“公主大义,自愿远嫁北疆和亲...”

  宝钗低下了头,大义?不见得,她那日所见的二公主,分明是走投无路的心如死灰。

  后妃们仍在谈论,道强大如汉,也有公主远嫁和亲的先例,我朝这般做,也无可厚非。

  宝钗听了,一声轻笑,目光瞥向衣甲鲜明的兵卫围着的凤撵,心道,可惜我朝没有卫青霍去病这般惊才绝艳的将军,大破匈奴。

  凤撵上,二公主盛妆华服,神情木然,柔顺的眼睛空洞无神,染着蔻丹的长长的指甲有一下没一下地刮着暖炉上面的画。

  撩起凤撵上的纱幔,长长的送亲队伍一眼望不到边,北静王的军队在前方开路,羽林卫紧跟其后,围绕在凤撵周围的,是锦衣卫。

  二公主空洞的眸子动了动,又瞧到了那个身着飞鱼服的男子,他骑着马,腰间配着绣春刀。

  公主又放下纱幔。

  到了晚间,太监一路小跑来宣,左立微微回头,冰冷的目光瞧着黑暗中华贵的凤撵。

  太监恳求道:“统领,您就跟我走一遭吧,左右公主都是要嫁到北疆的人了,余生能不能回转尚是未知...”

  左立缓缓来到凤撵旁,宫女太监们无声退下。

  冰冷的月色下,寿宁公主换了一身素衣,远远瞧着,不像是出嫁,更像是送殡。

  寿宁公主的声音淡淡的:“左统领,可否上前一叙?”

  左立静静站着,寿宁公主只得走到他的身旁。

  月色下,她突然伸出了手。

  冷月如霜,左立抬手挡掉,面具遮着的眼睛看不出一丝情绪波动。

  寿宁公主长长的睫毛垂了下去,在脸上投上一层薄薄的阴影,她的声音依旧是淡淡的,听不出喜怒:“临到走了,我也不曾见过你的面容。”

  俩人静静地相对而立,过了半晌,她转身回了凤撵,夜风里,传来她的声音:“罢了。”

  左立瞧着她的裙摆拖在地上,染了些草屑,本就是浅色的布料,十分的显眼。

  他抬头去瞧月色,圆月是乡愁。

  他们分明是见过的,那年他还不曾带上面具,她还是小小的公主,她跟在太子身后,曾给他递过一方锦帕。

  宫墙深深几许,多少年少懵懂事,都被埋在了岁月的长河里。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日不动了。。。改天有时间了再补上

  ☆、筹谋

  嫁来南安王府月余,宝钗润物无声,悄然融入了王府生活。

  水晏是庶生子,自幼体弱,但丝毫不影响他在王府的地位,水汷对他极为看重,南安太妃对他恩宠有加,就连大明宫的太上皇与太后,也时不时地召他进宫。

  锦衣卫护卫的轿子自大明宫出来,一路到南安王府水晏的院子,宝钗极目望去,雕龙覆凤的轿子尽显天家气派,赫赫威威。

  轿子清早而来,晚间才将水晏送回,更有甚者,太上皇留水晏宿大明宫。

  这种待遇,水汷都不曾得。

  若非太上皇今日抬举六皇子,事事让六皇子代他出席,只怕言官弹劾水晏的折子早就堆成了山。

  宝钗自嫁了水汷之后,也经常留心朝政,太上皇这种行为,让她忍不住想起了汉武帝的分封制。

  藩王势大,削藩只能徐徐图之,像新帝那般急哄哄扬言断诸王的粮草的行为,只会引起诸王异动,群起而攻。

  而太上皇的这种手段,比新帝不知高明了多少个台阶。

  给了水晏一个空壳子的王,却没有任何任职,也没有任何封地,等时机成熟之后,将水汷的封地与兵力划出一部分给水晏,刀不见血,便解了藩王势大的局面。

  也无怪乎水汷看重水晏,却又提防着他。

  宝钗叹了口气。

  天家素来薄情,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手刃亲兄弟,更何况水汷与水晏不是亲兄弟。

  水晏与探春的院子里有自己的小厨房,平时与南安太妃她们并不在一起吃饭,账目也从不走王府的账,饶是这样,宝钗还是发现了一些端倪。

  探春怀孕了。

  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她死死的瞒下了这个消息。

  宝钗想起上一次见她时的情景,她的脸色蜡黄,她笑着解释说是水晏体弱,照顾他难免费心。

  南安太妃还感慨了一番,又让丫鬟送了一些大补的东西。

  如今看来,那些东西,多半是进了探春的肚子。

  探春不愿让人知道她怀孕的消息,宝钗也只做不知道,嘱咐了莺儿,让她去铺子里拿些上好的人参鹿茸,送到水晏院子里,就说是给水晏补身子用的。

  晚间莺儿来回,说探春很是感激,只是这几日身子不爽利,怕冲了王妃病气,等哪日身上好了,再来谢过王妃的药材。

  宝钗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文杏挑帘进来,又带回了另一个消息。

  文杏笑道:“王妃的大表姐,贾府的大小姐,如今晋了妃位了!”

  宝钗听了,微微一怔,新帝并非明君,太上皇现在并不放权,旁边又有六皇子虎视眈眈,新帝的皇位能坐多久,尚是一个未知数,此时元春晋妃,对于贾府来讲,未必是一件好事。

  宝钗虽然知道并非好事,但仍让莺儿备了一份厚礼,送到荣国府。

  次日早晨,秦远送来了水汷的书信。

  宝钗这才想起,原来水汷已经走了月余。

  江城离京城极远,水汷竟然只用了十几天时间,便赶到了江城,想必是那边的战事吃紧,一点也耽搁不得的原因。

  拆开书信,却不是宝钗所熟悉的极有风骨的行楷,字迹龙飞凤舞,不仔细辨认,根本看不出写的是什么内容。

  宝钗瞄了一眼秦远,面色如常,看不出一丝端倪。

  宝钗心中疑惑,又看了一眼书信,恍然大悟。

  宝钗所见过的,是水汷左手写的字,如今这字迹,八成是右手写的。

  想想也是奇怪,左手能把字写的这般好,为何用了右手,写成了这个样子?

  宝钗心中疑惑,面上却是不显,提笔回信,墨迹干了之后,封好,交给秦远,让人送到千里之外的水汷手里。

  水汷收到信,已经是半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水汷手里捏着信,瞧着一旁的卫若兰笑的跟傻子一般,于是探头瞧了一眼。

  信上写的尽是一些家中琐事,最后一句,我有喜了,是让卫若兰大笑不止的元凶。

  水汷回想起来,卫若兰比他成亲早了一段时日,娶的是他的义妹史湘云。

  想起那个爽朗爱笑的小妹妹,再瞧瞧笑个不停的卫若兰,水汷不得不感慨,这俩人的确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史湘云都有喜了,那么宝钗呢?

  刚成亲那会儿,他也没少努力耕耘,只是不晓得,这些努力有没有白费。

  水汷将宝钗写的信叠好,放在枕头下面,回头看了一眼卫若兰,仍在兀自傻笑,长腿一伸,踹了他一脚,道:“别傻笑了,明天还有一场恶战,赶紧睡觉。”

  卫若兰没有上战场的经验,水汷便把他安排到了自己身边,做了一名亲兵头领。

  至于其他被硬塞过来的浑军功的世家子弟,则没这么好的运气了,统统被水汷以在京城呆的时间太短,并不了解他们的才能的理由,统统塞给了太上皇派过来的神武将军冯唐。

  冯唐也颇为知趣,将那些纨绔聚在一起,由他自己亲自带领,一来不给水汷添麻烦,二来这些世家子弟出身颇高,也只有冯唐,才能镇得住他们不去惹是生非。

  与蛮夷的战争,陆陆续续打了月余,海水被染得鲜红,处处散发着令人作呕的味道。

  有些世家子弟承受不住,便整日里躲在军营里不再出来,也有些世家子弟被快速磨练,一点一点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人。

  海边温差大,到了夜里,潮气侵蚀着各处。

  冯唐带过来的京城的士兵受不了这种天气,又加上水土不服,病倒了大半,而水汷带领的府兵,因为从小在江城长大,早就习惯了海边的环境,因而并未受什么影响。

  战场上刀剑无眼,有些将领惜命,从来只是坐镇中军,并不冲锋陷阵。

  而水汷不一样,背上箭囊装满了羽箭,手里的长枪被鲜血擦得锃亮,振臂高呼,带头冲锋,手指松弦,箭如雨下,极大的鼓舞了士气。

  此消彼长,那些原来被蛮夷所占领的地方,不过月余,便被水汷收回。

  打了胜仗的消息传到京城,早朝上,太上皇狠狠的夸奖了水汷一番,说到底是虎父无犬子,南安王一脉,不愧为本朝的中流砥柱。

  传旨下去,重重的嘉赏了南安王府,又传书到江城,说很是欣赏水汷。

  水汷在江城浴血奋战,宝钗在王府多少有些悬心不下。

  书信一封封送来,潦草的字迹,力透纸背,却让宝钗安了心。

  若是水汷受了伤,字迹必然不是这样的。

  宝钗安心之后,曾说过的改善府兵与枭骑生活的打算,也被提上了日程。

  留小厮在府外小心打探,若遇到了合适的铺子有出售的,只管来回她。

  如此过了几日,皇天不负有心人,小厮来回宝钗京中待售的铺子,宝钗又让秦远去好生打探,斟酌之下,收了几个铺子。

  宝钗自幼受父亲教养,在商业上极有天赋,父亲去世之后,很多铺子也只是挂着薛蟠的名字,真正内里的生意,是由她在打理。

  未出阁之前,生意上面,要权衡各方利益,又要照顾兄长颜面,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