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纵火
作者:茗荷儿      更新:2023-07-30 23:04      字数:4403
  送走秦夫人, 张氏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 揣着玉佩就往晴空阁去, 要跟杨妡分享这个好消息。

  青菱急匆匆迎出来,“姑娘写完大字, 刚歇下了。”

  张氏进屋, 看到红莲正把写满了字的宣纸摞在一处, 红芙在旁边一张一张地计着数,顺便把写得不太工整的挑出来。

  而杨妡在里间架子床上睡得正香, 呼吸绵长悠然,乌漆漆的墨发散在枕边衬着那张小脸粉嫩白净,唇角微微翘着,似是梦里也在笑。

  张氏越看越觉得自己这闺女漂亮,比府里其他姑娘都好看得多, 跟杨娥相比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想起魏璟竟然拒绝杨娥, 而心仪自己的杨妡,张氏就像三伏天喝了杯冰镇的杨梅汁, 从心里往外透着清爽畅意。

  她万万没想到的是, 杨妡得知这个好消息不但没有半分喜意,反而紧张地扯了她的袖子, “娘,您不会真的答应了吧, 我宁可死也不嫁给他。”

  张氏惊诧得像是大白天见了鬼,伸手摸摸杨妡额头,“你是不是睡迷瞪了, 阿璟那样的人才与家世,谁不看在眼里?要不是我做不得主,肯定一口就应下来。这会儿也不用担心,秦夫人先表明了态度,等二姑娘出阁,她就请媒人堂堂正正地来求亲,谁都碍不着。”

  要是前几天张氏提起来,杨妡肯定也是愿意的,可现在……她怎么开口解释,说她之前在杏花楼,所以知道魏璟在房事上暴虐无状?

  杨妡扶额,叹口气,“娘可忘了,魏家老封君看我可是很不顺眼,上次就恨不能给我掐掉一块肉,真嫁过去还不知道怎么磋磨我呢?”

  张氏不以为然地说:“她是太婆婆,到底隔了一层,自有秦夫人应对,你只需要伺候好夫君跟婆婆就成。”

  杨妡连忙阻止她,“娘,您只让我少言慎行,自己却说个没谱……还有好几年,谁知道当间会出什么岔子,求您了,以后别把我跟魏璟扯到一起,倘若他发急病死了,难不成我还得守望门寡?”

  张氏被噎得一愣,笑骂道:“你这孩子,平白无故地咒人家干吗?”可想想也是这么回事,早早传扬出去没什么好处,便又道:“明儿你生辰,家里小孩子生日都不摆席,你有什么想吃的,我吩咐厨房早早备下。”

  对于吃食,杨妡又不是真正的小孩子,并不太在意,可有两样以前常吃的,现在想起来也经常流口水。

  一样是白汤杂碎,就是把心肝肺肠等五脏炖烂,熬上一锅鲜蘑汤,等客人来了,舀一勺汤,加一勺内脏,再放上各式调味料,捏一小撮香菜末,吃起来鲜香无比。

  另一样则是冷面汤。把面条煮熟用凉水抄干,用盐醋酱油等拌了,夏天时切一根嫩黄瓜,冬天则是白菜心,舀一勺酱黄豆,讲究点的再加半勺酱肉末,好吃得能咬掉舌头。

  两样菜在杏花楼旁边的双榆胡同都有得买。

  卖白汤杂碎的是三十多岁姓佟的两口子,女人管盛汤,男人放调料,顺带着卖酥油火烧。

  卖冷面的则是个五十岁左右的老汉,姓张,大家都叫他张老头。

  往常杨妡晚起,都是喊了元宝去买。

  元宝跑得快,端回来还是热的,一碗杂碎进了肚,浑身都暖洋洋的。

  重活一世,也不知佟氏夫妇以及张老头会不会仍在双榆摆摊子?

  而且,三天前刚过完中秋节,她想知道杏花楼有没有个叫宁馨的女子,初夜给了薛梦梧。

  想到此,杨妡弯起眉眼露出甜甜的微笑,“我没什么想吃的,不如咱们出门一趟挑点好看的首饰布料吧?”

  张氏笑道:“你父亲刚给你打一副头面还嫌不够?想要什么东西,吩咐管事采买就是,再不成列出单子让铺子送到府里挑。”

  杨妡无奈地叹口气,放软声音求恳道:“明天是我生辰,突然想起我原先的爹娘,也不知他们怎么样了,是不是还在原先的住处……我也没想着能与他们相认,就是远远地看一眼也觉得安心。”

  张氏沉默片刻,想起自己亲生的女儿。

  不知道她如今在哪里,长成什么样貌,是不是也跟杨妡般惦记着自己,想远远地看一眼。

  眼眶忽地就红了,问道:“你先前住在哪里?”

  杨妡不敢说是双榆胡同,就说了旁边的榆树胡同,神情紧张地盯着张氏。

  张氏显然并不了解那边,脸色丝毫没变,点点头,“我去吩咐人安排车马。”

  等到吃夜饭的时候,张氏才显出几分不安,嘀咕道:“你以前怎么住在那个地方?龙蛇混杂的,明天可得谨慎点,一定得把帷帽戴好,免得被人瞧见面貌。”

  杨妡急忙应了。

  第二天吃过长寿面,又收了姐妹们送的香囊荷包手帕等礼物,杨妡便与张氏一道出门。

  杨姵自然也要跟着。

  三人各带一个伺候的丫鬟,坐在同一辆车里,护院倒是跟了四个,随在马车旁。

  去榆树胡同必须要经过双榆胡同,因时辰还早,杏花楼与烟翠阁都做得是夜里的生意,这会儿路上很是清静。

  杨妡戴上帷帽悄悄掀了车帘。

  杏花楼依然如故。

  粉色围墙,青瓦屋顶,歇山单檐,屋檐下挂着匾额,上面三个大字“杏花楼”,二楼围着一圈雕花木栏杆,漆成浓厚的墨绿色。

  清雅精致。

  这时候楼里传来柔媚慵懒一女声,“去要碗冷面,多加半勺酱肉,洒点蒜沫子,不要香菜,快点去,都饿扁了。”

  只见个刚留头穿蓝布袄子的小丫头走出来,四下寻摸番,匆匆往北跑去。

  这般熟悉的对话,这般熟悉的场景。

  杨妡胸中涌起无限感慨,纵然杏花楼为人不齿,可毕竟庇护养大了她,是她生活了二十年的地方。

  马车徐徐前行,停在榆树胡同。

  张氏细细打量下两人衣着,又将帷帽往下拉了拉,温声道:“这边几间铺子还不错,咱们进去瞧瞧。”

  面前是家卖水粉胭脂并手钏簪环等小物件的杂货铺,隔壁是家文具铺子,再往前则是绸缎铺,还有间酒楼,叫做天兴居。

  杨姵刚进杂货铺就被吸引住了。

  这里的首饰成色不算好,但做工却非常精巧新奇。

  苏州那边过来的新样子,往往是青楼妓院里先兴起来,然后传到外面去,有时候就连宫里都不如这边快。

  因为贡上的东西要精雕细琢精挑细选,先后经过好几人的手检验,等宫宴上显摆起来,再传到王公贵族之家,青楼女子早已穿戴上了。

  文房四宝也很讲究,尤其以纸笺的花样最多,单是薛涛笺就有淡绿梅花、浅粉桃花、水墨莲花等五六种花色,还有带香味或者不带香味等区别。

  杨姵与杨妡均挑了许多纸笺,就连张氏也选了两盒蕴了花香的墨锭。

  几家铺子逛下来,已近正午。

  张氏已让人在天兴居定好雅间,便带着她们前去。

  天兴居脸面颇大,一楼是堂间,已经坐了七七八八,大多是书生打扮的年青男子,也有男女同坐的。二楼则隔成了十数间雅席,张氏定下的是靠街的上好位置。

  丫鬟们跟着进去伺候,护院则等在门口守卫。

  三人坐定喝过茶,又在店里伙计的大力推荐下选好菜式,正等着上菜,突然听到外头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伴随着呼呼的马鞭破空的声音,紧接着又是女子撕心裂肺的哭喊,“三娃子,三娃子,你怎么了,哪里疼?”

  毫无疑问是马匹冲撞了行人。

  杨姵好奇心切,撺掇着杨妡想凑到窗边看看,张氏瞪她们一眼,吩咐素罗:“让人看看怎么回事?”

  外头护院应一声,“蹬蹬蹬”下了楼梯,没大会儿上楼,站在门外低声回禀,“是安国公府七爷跟淮安侯二少爷等人跑马伤了人,许是踩断一条腿,正等着郎中来看……武定伯府三少爷也在。”

  张氏“咦”一声,吩咐道:“问问魏公子需不需要帮忙,要是需要,找两人跟着下去。”

  都是亲戚,见到有事肯定要帮衬下,客气几句,否则就是不近人情。

  护院应声下去。

  张氏起身走到窗前,将木窗轻轻推开一道缝,杨姵与杨妡也跟着凑过去。

  果然瞧见地上一滩血,有个穿灰蓝裋褐的少年侧躺在地上唉哟直叫,旁边一个妇人打扮的女子正扑天捶地地哭得厉害。

  好几个衣着华贵的公子哥围在旁边,其中便有魏珞。

  他仍是穿鸦青色圆领袍,漫不经心地玩着手里马鞭,脸上带着置身事外的轻松随意。旁边一身穿紫红色长衫的人正凑近了他,低低说着什么,看样子非常熟稔。

  从西北回京都还不足两个月,竟然就与这些人打得如此火热。

  也不知他是怎么做到的。

  杨妡撇下嘴,正要收回目光,却见郎中提着药箱急匆匆地赶来。围观的人群立刻散开,少年转过身,恰好让杨妡看清了他的面貌——浓眉大眼耳廓口方。

  这个人她见过!

  杨妡立刻想起梦魇那天曾经做过的一个梦。

  其实那并不是梦。

  那个雪夜,玉屏山下的大火,她亲眼看见过,也是从那天起,她开始怕火,夜里必须吹了灯才能入睡。

  那年玉屏山上早梅开,文人墨客们各自带着相好的乐姬舞姬前去赏梅,薛梦梧带了她也去。没待多久,她腹痛难忍,只能提早下山。

  山路难走,及至走到山脚,天色已晚,加上又开始落雪,两人见附近有家农户,便前往借宿。

  农户只一主一仆两位女子,丫鬟出门接待了他们,本不愿意留宿,但见杨妡脸色惨白,又得屋里主子吩咐,遂勉强同意留她暂住一夜,而薛梦梧却不能留。

  无奈之下,薛梦梧只得冒雪再行三里往前头村落里寻住处。

  夜半时候,杨妡腹中又痛,披了衣衫出门大解,正打算净手时,看到一高一矮两道黑影举着火把前来,慌忙之中她蹲下身藏在了水缸的阴影中。

  男子身材高大魁梧,一把嗓子如铜钟般毫不避讳地冲着屋里喊,“夫人,你当真不想回去,连将军最后一面都不想见?”

  良久,屋内的女子才出声,“人已死,见不见有什么不同?请你代我给他上一炷香也算相识一场。”

  男子“嘎嘎”怪叫两声,“将军为夫人日夜兼程拼却性命,夫人却这般冷酷无情。既如此夫人休怪云某不义,将军对夫人一腔深情,想必黄泉路上定会愿意让夫人陪伴。”

  说罢,将手里火把朝屋顶扔了过去。

  她听到屋里夫人的喊声,“青枝,你快走,他要对付的人是我,你出去。”

  也听到那丫鬟惊恐的呼喊,“门封住了,出不去。”

  那男子面无表情地盯着熊熊燃烧的大火,“想得美,你们一个都别想跑,将军生前不得人伺候,你们都得跟着去伺候他!”

  火光映出他的面容,浓眉大眼耳阔口方,颊旁一道长长的刀伤,极为骇人。

  而他垂着的右手,手臂粗壮青筋突起,大拇指上戴了只祖母绿扳指。

  只有射箭打仗之人,为了张弓拉弦才把扳指戴在大拇指上。

  杨妡不由心惊,她万万没想到,这一世竟会在这里见到那个纵火的男子,那个为了将军活生生烧死两个女子的男人。

  也不知被烧死的那两人到底是谁?

  她只记得,丫鬟名叫青枝,长相很普通却是有一把子力气,能毫不费力地拎起两桶水,那个夫人却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

  说起来,她实在是亏欠了这两人。

  她们好心收留了她,而她知道有人来袭,却未能大胆地给她们示警……正思量着,魏珞许是察觉到楼上有人窥视,冷不防抬起头,正对上杨妡未及收回的目光。

  他的眼眸深且黑,瞧不出丝毫情绪,可又因辉映了正午炎阳,亮晶晶的格外有神。

  杨姵见魏珞看过来,扬手招了招,魏珞脸上便浮起个温暖的笑容。他低声跟旁边那人说了几句,大步朝天兴居走来……